APP下载

邁向全球化的「通行證」

2015-03-16TracyLi

台商 2014年12期
关键词:競爭國際投資

Tracy+Li

「滬港通」開通以來,雖然交易繼續低迷,但投資者仍看好「滬港通」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長遠目標,看好「滬港通」將為香港和上海兩大國際金融中心注入新的發展動力。毋庸置疑,「滬港通」真正作用在於幫助人們開拓投資的視野,去更遠的地方。因為「滬港通」開啟之後,業務方案逐步成熟了,下一步可能就會是深港通等,抑或兩岸三地的資金能形成互相流通,兩岸三地的股市就能夠形成相互支撐的格局。

「滬港通」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而眼前「滬港通」低迷的背後,是一串串兩地股市文化碰撞的火花,也是一個個值得思考的現象。滬股通對應的香港投資者主要是機構,官方也一直預判香港普通投資者短時間內蜂擁到A股市場的場面難以出現。事實上,兩地資深個人投資者多數早已打通滬港兩個市場。和深圳很多投資者早年就開具港股帳戶一樣,香港資本熟手也早已進入A股市場。而一般散戶開戶的積極性,要靠「賺錢效應」來啟動。

此外,兩地市場真正的差異還是國際化方面。香港券商基本可以提供全球主要市場的交易通道服務,香港的普通投資者早已實現投資全球化。可以說,只要有資金,有需求,香港投資者可以很便利地投資各地市場。這與缺乏投資管道和經驗的內地投資者有著很大差別。

所以,對於內地投資者來說,「滬港通」無疑是他們走向成熟的「通行證」,是邁向全球化投資的主要一步。也從而顯示大陸政府的金融政策的確是以世界市場為目標,由此所產生的產業重組、稅制整合等,都只是技術性的問題了。

「滬港通」試點初期,對人民幣跨境投資額度實行總量管理,並設置每日額度。其中滬股通總額度為3 0 0 0億元(人民幣,下同),每日額度為130億元;港股通總額為2500億元,每日額度105億元。政府的原意是控制風險,最初的設想本來就並非日日額滿,最佳情況是運作暢順,讓市場慢慢適應,細水長流。

由此看來,其終極的正面意義在於它從過去金融市場的經營發展,從傳統的人才對人才的競爭,到產品與產品的競爭,公司與公司的競爭,乃至於金控與金控的競爭,真正提高到市場與市場的競爭;從全球角度觀察,「滬港通」將形成在亞洲不論是市值、交易量都可望形成脫穎而出的局面。

對企業來說,無論是在香港上市還是在上海上市的企業,只要經營有方,未來都有機會成長為國際性的企業。從這個角度觀察,立足大陸發展的台資企業,一定要緊跟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

猜你喜欢

競爭國際投資
去年賭業外來投資430億
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開鑼增商機
企業投資經營系列談同業競爭問題全面解析
「一帶一路」系列報導國際商事法庭 為「一帶一路」保駕護航
美國的企圖是想「剪中國羊毛」
「台灣競爭力論壇」談台灣競爭力
2017年4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2017年3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2017年1月投资人持有债券面额统计
香港在「一帶一路」中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