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015-03-16任保平

中国西部 2015年10期
关键词:红利经济社会差距

文/任保平

西部地区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文/任保平

图/汇图网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新阶段以后,过去长期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传统红利空间已经逐步消退,如体制转轨红利、人口红利、外贸红利、资源红利等,所以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必须要寻求新的增长空间,并创造出新的红利空间来支持未来经济的增长。这种新的红利空间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释放新的红利空间,而这种制度从西部地区来讲,主要就是“城乡一体化”。

未来十年西部地区更需缩小城乡差距

过去西部大开发的任务是缩小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未来西部大开发的目标不仅要缩小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更要缩小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而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就在于实现城乡一体化。根据刘易斯经济发展理论,具有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的发展中国家,要经历长期的二元经济发展过程,即现代部门用不变的工资率获得源源不断的农业转移劳动力,加速其资本积累过程。因此,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就业压力,始终充斥着整个发展时期。而当二元经济发展到了现代部门的劳动力需求超过农业部门可以转移出的劳动力供给时,就到达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第一个拐点到来意味着劳动期由过去无限供给变为有限供给,城乡一体化实际上就是刘易斯第二个拐点,第二个拐点到来的时候城乡经济就一体化了。所以,中国西部地区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西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初始条件出发,选择适合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模式。

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初始条件

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初始条件根据大体现象归纳来看,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区域发展差异比较大,这是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初始条件之一 。区域发展差异首先体现在地区生产总值差异大,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西部十二省市区里面地区生产总值前四位分别是重庆、内蒙古、四川、贵州,最后两位是新疆和宁夏。其次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比较大,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前四位的分别是内蒙古、重庆、陕西、宁夏,最后是贵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6116元。三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差距比较大。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

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初始条件之二是生态环境脆弱。西部地区区域差异比大,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态脆弱性比较强,西北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地沙漠化严重,西南地形复杂。

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初始条件之三是西部地区面临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中国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更具有特殊性,是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就是首先分为农村和城市二元经济结构,每一元里面又分为两层,比如从城市来看,有现代工业和传统工业部门,从农村来看是传统农村和现代农业同时并存,不同层次之间的关联程度呈现出刚性特征。

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初始条件之四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滞后。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整体而言都比较低,2013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1.3%,而西部平均城镇化率水平不足45%,西部十二省市区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仅有内蒙古和重庆,分别为56.6%和55%,贵州和西藏最低,分别为35%和25%。从这样一个初始条件出发,西部地区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中,必须针对不同地区的初始条件形成不同的分类模式。

西部地区城乡发展可形成的四种模式

西部地区城乡发展可形成四种模式:

一是都市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模式,以大都市和中心城市为中心,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工业化基础比较好,城市对周边农村带动能力强,社会发育程度比较高。这一类地区包括以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为重点的相关西部区域,在这些重点区域里可以实施城市工业导向模式,即通过工业和城市化协调,把城乡两大系统连接起来,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

二是促进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形成大范围资源富集区。由于资源开采和价格提升,这些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很快,但是,由于资源性产业链条短,就业弹性低,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国富民穷的矛盾。因此,应该在西部地区资源开采的基础上实现资源性产业反哺三农的做法,从而来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三是农业区城乡经济一体化模式,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市场化程度低,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都比较低。这一类区域是西部经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点区域,如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关中平原等,这一类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好,可以实施小城镇带动模式。在广大农村地区,通过发展小城镇,以小城镇为中心实现城乡两大系统联系。

四是生态脆弱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模式。生态脆弱区具有抗外界干扰能力低、自身稳定性差的特点,生态十分脆弱,且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落后,因而很多人至今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可在这些地区按照主体功能区建设思路,限制开发区,实施移民搬迁模式,把人口移民到生态比较好的城镇地区。这样既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质量,又可以使生态脆弱区远离人类破坏。(责任编辑/杜妮 设计/赵清)

猜你喜欢

红利经济社会差距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健康红利
让民营医院共享政策红利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科技体改:“创新红利”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