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幻喀什

2015-03-16李忠东

中国西部 2015年29期
关键词:香妃塔克喀什

文·图/李忠东

梦幻喀什

文·图/李忠东

峡中牧场

走出机舱舱门,眼前的喀什城弥漫着尘霾,天地混沌。这座居于群山与沙漠之间的古老城市,气候异常干燥。黄昏时分,从塔克拉玛干吹来的风,常挟裹着沙尘侵袭而来。

邵工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几天前听说我要来,一定要开车到机场接我。见到他,便想起六年前并肩行走在慕士塔格冰川雪原的日子。

汽车行驰在城区街道,和六年前相比,城市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单从车窗向外打望,你很难体会到眼前就是新疆最具民族特色的边陲名城。街道整洁而现代,一草一木的栽种,一砖一瓦的垒砌都与我们熟悉的其他城市别无二致,唯有穿梭在街上的维族姑娘和头戴花帽的维族男子,在不断纠正着我的时空错觉。

喀什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音译的简称,其语源由突厥语、古伊兰语、波斯语等融演而成,含意有“各色砖房” “玉石集中之地”“初创”等不同的解释。在《汉书·西域传》记载中,喀什名为“疏勒”,是西域三十六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王国,所以有“王治疏勒城”的说法。秦末汉初以前,喀什一直为匈奴属地,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这里始为汉朝所控制。公元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喀什作为西域的一部分,正式列入祖国版图。

历代的变迁,尤其是丝绸之路的形成,给喀什带来极其深远影响,喀什的古老魅力并不在千篇一律的街道,它藏在这座城市最不显眼的细枝末节,散落在那些灰色与白色建筑之间,如高台民居、香妃墓、喀什广场、艾提尕尔清真寺、东门大巴扎、阿尔斯兰汗墓等。

而要领略喀什的风情,仅仅勾留于城郭之中是远远不够的。它的郊外,无边无际的果园,低矮的泥墙民居,赶着马车的维族姑娘,骑着毛驴的白胡子老汉,都完整地呈现着南疆独有民俗画卷。而喀什的更远处,雪山之下,大地苍茫之中,更隐藏着有关喀什人文地理的精华和来龙去脉。

香妃墓

香妃墓是喀什之旅必游的景点,但如果说香妃墓并不是安葬香妃的地方,可能会让许多人大跌眼镜。但历史学家们的考证的确如此。这里最初其实是香妃的高祖买买提·玉素甫霍加的墓地,后来其祖父,著名的伊斯兰教依禅派大师阿帕霍加葬于此,而成为伊斯兰教徒心中的圣地。因此,香妃墓的真正名字是阿帕霍加墓。据考证,香妃身后的葬身地为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

①香妃墓

阿帕霍加位于喀什市东北郊5公里处的艾孜热特村,在路上问每一个当地人都可以清楚地给你指明方向。香妃墓隐藏在一片树林和居民之中,并不十分起眼。走进陵园,这才发现这个建筑群非常与众不同,它的四角各立着一座半嵌在墙内的巨大砖砌圆柱,柱顶各建一座精致的圆筒形“邦克楼”,楼顶各有一根由球体和弯月组成造型铁柱。陵园由门楼,大、小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五部分组成,对游客开放的仅门楼和主墓室。主墓室顶呈穹隆状,无任何梁柱,主墓室的外墙和层顶全部用绿色、黄色和蓝色的琉璃砖贴面,像马赛克装饰的殿堂,显得庄严肃穆、富丽堂皇而又极富民族特点。陵墓厅堂高大宽敞,但由于没有窗户,因此也显得昏暗和压抑。中间的平台上排列着坟丘,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坟丘全在此。为什么72人只有58座坟丘,询问导游,导游一脸茫然,显然鲜有人细究这个问题。

属于香妃的坟丘并不在平台的中央,而是设在平台东北角不显著的位置,坟丘前用维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

让我们奇怪的是,既然香妃并不葬于此,平台上那个属于她的坟丘的真正主人又是谁呢?

其实,历史上的香妃本身就是一个难以破解之谜。查看史料不难发现,香妃的故事多在野史和舞台中出现,而且版本多样。有人称她是作为战利品为乾隆所获,但她心怀“国破家亡,情愿一死”之志,始终不从乾隆,最后被赐死后运回喀什。也有人称香妃是和亲的牺牲品,远嫁北京后因不能适应京城的气候和饮食并且过度思念家乡,很快便抑郁而亡。更有甚者断然否认这个人和这个故事的存在,认为那根本就是戏剧家们的杜撰。而据正史记载,乾隆确有一个维族妃子,其名为容妃,这也许就是香妃的原型。史料中的这个香妃,出生于南疆和卓族的一个家庭,因为家族在乾隆平大、小和卓木之乱时立有大功,乾隆令其全家京城居住,并将香妃选入宫中,册封为贵人。史料中的这个香妃远不是野史中的那么凄凉、抑郁,由于她的俊俏和异域情调,香妃深得乾隆皇帝的垂爱和信任,并且多次带她外巡。香妃58岁去世时,她在后宫中的地位已经仅次于皇后了。

不管正史还是野史,谈到香妃时,都会说她“玉容未近,芳香袭人,既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也不管这个故事的真伪,人们都十分希望真的有这么一个美女来演绎这个美丽的故事,希望有这么一个姑娘去供我们凭吊以寄托哀思。几乎每一个到这里的游客都会去香妃墓。在那里,他们可以去感受这个不同寻常的建筑群散发出的人文气息,可以去想象香妃的美貌与聪颖,可以去体会香妃的忧思与哀愁。

②天山与昆仑山交汇处

生活总是需要梦境,香妃永远是喀什的梦,缥缈、虚幻而又真实!

当天山遇上昆仑山

我们常常用“来龙去脉”形容山脉的走势和去向,也引申为对某一事物前因后果的探求。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以及分别夹在三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构成了新疆地势的固有架构,即三山夹两盆,而这就是新疆地貌的来龙去脉。

固守在新疆北、中、南三个方向的三座大山,在空间上大体均呈东西向平行展布,似乎永无交集的可能。其实并非如此。横亘在新疆中部的天山在其西端微微向南流逸,而东西走向的昆仑山在西部也微微向北西方向上翘,于是两大山脉便在乌恰县以西的克孜勒苏河上游地区激情遭遇。而从地图上看,喀什正好处于天山与昆仑山的怀抱,悠然地接受着两大山脉的呵护与滋养。

寻找天山与昆仑山的交汇地,是我们这次喀什之行的重要任务。从喀什出发,一路向西,过乌恰县之后,沿着克孜勒苏河谷继续西行。

①红色丘陵地貌

②红色砂岩

在我们认知中,无论是天山还是昆仑山都是起伏巨大、落差悬殊的高大山体,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两山伸向彼此的“手”却显得很是柔情,完全没有两山固有的孤傲与冷峻。两山相拥处为海陆交替时期形成的中低山,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50公里,山体相对高差仅200米左右。大片的中生代陆相沉积红层占据谷地中央,灰白色的海相地层守卫两侧。

说了山,再来说河。游龙走蛇般蜿蜒于红色河谷的这条河名为克孜勒苏河,突厥语为红色河流之意。河流名字的来源正是因为流经这片红色岩层区。每到汛期,大量红色泥沙被流水挟裹入河,河水被染成红色,于是就有了红色河流之称。这条位于天山、昆仑山之间的河流,左拥天山,右揽昆仑。两大山脉将其揽入怀中,而她又同时纳天山之水、集昆仑之溪而成大河,然后一路奔涌造出无数绿洲,消失在塔里木盆地一望无际的黄沙中。

车在一个叫五彩山的地方停下。四周低丘起伏,连绵如海,发育于1.35—0.96亿年前的白垩系砂岩、泥岩及页岩呈条带状分布。受沉积环境影响,这些岩层以红色为基调,呈现出红、紫红、灰白、灰黑等颜色相间变化,极富韵律感和层次感。地质作用还导致岩层发生倾斜,形成一条条平行排列的单斜山,单个山体在外貌上表现出“顶斜、身陡、麓缓”的西北干旱区丹霞地貌典型特征。远远望去,陡峭壁立的长崖或如城堡,或如巨轮,气势恢宏。而单斜山的脚下,地表受强烈剥蚀,显得极为破碎和零乱。表层的红色砂岩被剥蚀出地表,形成整齐的额状崖。长期受西部定向风的吹蚀,所有岩石均发育出层层叠叠的风蚀穴,这让本来就沧桑的岩层,显得更加千疮百孔,零乱不堪。

在路人指引下,我们的车离开国道向右侧驰进一条铺满碎石的河谷,行约2公里便再没有路。徒步跨过一条窄窄浅浅的小溪,脚下的岩石中密密麻麻全是壳类化石。抬头,一座呈45度倾斜的山体像大坝一样出现在眼前。构成山体的居然也全是这样密密麻麻的化石。这便是著名的“古海化石山”。这里无疑是双壳类动物的坟场,它们的尸体层层叠叠堆积在这里,然后被泥沙掩埋,在岁月中慢慢石化,当海水退却,这里由海而陆,在地壳抬升作用下,凝固在岩石中的遗骸掀开覆盖于上面的岩层,重见天日,出现在我们面前。这种蕴含着诗意,给人以哲学启迪的形成过程,除了带给人以巨大震撼之外,还有诸多与岁月和沧桑有关的思考。

③阿依拉尼什雪山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海洋动物堆积在这里达数十米之厚?要解开这个谜,我们只能借助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丰富的想象。

地质科学家们告诉我们,2.8亿年前,不仅这里,还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和天山的所在区域都还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这个海横贯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的气候非常温暖,是海洋动、植物生长良好的地域。但在之后的地壳运动中,特提斯海不断发生褶皱断裂和抬升,海洋最终闭合。随着海域面积不断缩小,大量的生物会聚于此,最终伴随着海洋的消亡形成巨厚的化石堆积层。可以说,这些海洋动物化石,既是这里曾经沧海的见证,又是这片大海归于消亡时的殉葬品。

跟灰白色,略显单调的海洋沉积岩层不同,来自源陆源的沉积岩层则要鲜艳夺目得多。出化石山继续向西前行,破碎的地貌开始变得整齐。站在公路边的高地,但见彩色岩层如一条条的飘带顺着山势延伸,夕阳西下,余晖照耀,如流霞飞动,让人心醉神迷。近处,屏风状山体平畴而起,兀立旷野,山体表面无数竖向沟槽,密如褶裙。我们暂且将这种地貌命名为彩色丘陵,无论在形态和色彩上,它都足以和张掖的彩色丘陵媲美。

刻有“天山、昆仑山交汇地貌”的纪念碑立在克孜勒苏河畔的砂砾地上。被称为“天山、昆仑山交汇地貌”的彩色砂岩犹如艳丽的彩带,舞动在流水与河岸绿洲之间,显得无比柔美而多姿。天山和昆仑山在这里静静相拥,没有山与山相碰的激荡和凌厉,倒像是两个许久不见的老朋友,远远地伸出手,然后轻轻地握在一起。

结束一天的工作时已经是晚上九点,迟迟不肯西沉的太阳此时仍明亮地照耀着大地。天山和昆仑山握手的地方,恰好是中国的西极点,当全国大多数地方已经沉浸于黑暗时,这里仍沐浴在阳光中。

奥依塔克的白与黑

如果我们非要为喀什寻找一个后花园,这个后花园距离不能太远,风景要绝色漂亮,环境也要优美宜人,距离喀什90公里的奥依塔克景区是不二的选择。

位于塔里木盆地与帕米尔高原之间的奥依塔克,正好处于盆地与高原两大地貌单元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便注定了这里地形崎岖、地貌多样。在柯尔克孜语中,奥依塔克意为群山中的洼地,很好地注释了这里的地貌特点。

黑冰川

通往雪山之路

群山指的就是横亘在西侧的阿依拉尼什雪山,洼地就是奥依塔克河谷。帕米尔高原在这里拔地而起,雪山在盆地一隅直上云霄,高原、盆地、雪山的转换直接而迅速。在这里,奥依塔克河谷连接着盆地与高原、大漠、雪山,而最终实现这种连接的,正是雪山与河谷之间的冰川。

阿依拉尼什雪山,海拔6678米,在地质上它是向斜成山的经典,向斜轴线通过雪山主峰。由于成山环境不同,雪山的角峰成平行排列,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尖锥状峰顶,这样使雪山看上去气势更加逼人,像一只振翅欲飞的神鹰。清晨,雪山最美的时候,阳光从雪山对面升起,整个雪峰沐浴在柔和的阳光中,“日照金山”,跃然而出,雄奇壮美。中午,时有雪崩发生,巨大的冰雪体伴随着震耳的轰鸣砰然坠落,顿时雪雾腾空,似有万马驰过,蔚为大观。而午后和傍晚,常有薄雾和云霭飘浮,雪峰时隐时显,缥缈而又虚幻。

第一次见到雪山是2007年。当我们沿着奥依塔克河谷来到雪山脚下时,天气突然变化,云霭将雪山严严实实地遮住,还下起了小雨。雨中的奥依塔克迷蒙、空灵,隐逸的雪山、缥缈的谷地、迷蒙的森林,俨然一派江南烟雨的风格。但我还是想念雪山,那个无数次网上、书中以及梦中出现过的雪峰给我太过深刻的印象,使我想见它的渴望挥之不去。

第二天,手机在六点准时响起,在同伴的鼾声中,我穿上所有衣服独自一人踩着雨露走到宾馆背后的一块草坪。这是昨天踩过的点,是拍摄日照雪山的最佳位置。但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忘记了这里是我国的最西端,是我国最晚送走太阳的地方,当然也是最晚迎来日出的地方。

我起来得太早了,奥依塔克此时还沉浸在睡梦中。黝黑的山体在夜空中犹如城堡,森林暗灰的影子如潜伏的雄兵。天空很美,月亮定格在阿依拉尼什雪山上方,四周群星辉映,看上去像舞台上的布景,美丽得不像是真的。月光下的阿依拉尼什雪山轮廊清晰,黑夜过滤了多余的颜色,使雪山看上去简约、含蓄而深沉。

没有阳光的空气寒冷彻骨。我哆哆嗦嗦地支好脚架,将相机的镜头对准雪山灰白色的暗影。为了不至于冻僵,我不停地原地跑步、跳跃。万籁俱寂的词义在这时尤为深刻,我甚至可以分辨出流水冲刷青草的声音和撞击卵石的声音。

七点过后,雪山对面的东方,天空开始发亮,太阳即将从这里升起。终于,一缕阳光刺破宁静,一束红光精准地照耀着雪山的至高点。迅速地,阳光如流云一样漫过雪峰,雪山便毫无保留地沐浴在金子般的晨光之中,炫丽、高贵,充满了神秘与神性。极短的时间,当太阳由弱而强,四周的山影、森林、河溪、草甸、毡房渐渐由模糊而清晰,并且也迅速地氤氲在阳光之中。

太阳升起,雪山之下的奥依塔克顿时活泛起来。不知道什么时侯,已经有牧人将牛羊从羊圈赶到草地上,绵羊雪白的毛发在逆光中散发着通透的丝绸般的光泽。淡淡的清烟从毡房上升起,然后在空气中弥漫,一个柯尔克孜族的老阿妈坐在门口的草地清理着氆氇,她的旁边,两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草地上追逐,见我端着相机过来,飞快地躲进毡房,又经不住好奇,旋即从毡房的布帘探出两个脑袋,被我的镜头抓个正着。

阳光铺满河谷的时候,我们跟随牧民向冰川前行,在一片树林之中,穿行在从接待站通往冰川的道路上。树林生长在冰川堆积物所覆盖的河谷上,主要由低矮的柏树和灌木组成。树灌之间,草地浓密而整洁,时有白色羊群点缀其间。

越过一道终碛堤陡坎,密林骤然不见,视野随之开阔。一道黝黑的冰川如长蛇匍匐山谷。这便是著名的黑冰川——其克拉孜冰川。

这条冰川从阿依拉尼什雪山下的粒雪盆直泄而下,形成一道壮观的大冰瀑布后,向下游流动,蜿蜒于河谷,甚至下延至2800米海拔的森林之中。

初见冰川,有些惊讶。一般而言,我们所见的冰川大多为白色。但是,这里的冰川却呈黑色,大大颠覆了我们的认知。究其原因,原来这条冰川所经过的区域,恰好是断裂带上的糜棱岩,这种煤炭一样黝黑的松散岩石不断地被冰川挟裹。近朱赤,近墨黑,最终白色的冰川就这样被“染”成了黑色,黑色的冰川成为这里的一大奇观。

到大冰爆布下的观瀑亭需要横穿这条冰川,这无疑给这次旅行增加了刺激。行走在冰川上,可以观赏到冰洞、冰漏斗、冰裂缝和冰塔林等,也会听到不时从冰层内发出的“咔嚓、咔嚓”声音,让人毛发倒竖,肌肤收缩,心跳加快。

穿过冰川重新回到对岸的游道,游道修筑在冰碛物堆积形成的垄岗一侧,由碎石铺就,简洁而齐整。一路风景奇美,一侧是生长着各种造型奇异的树木,另一侧是绿毯般的地草,草地上时有旱獭出没。

走过一段稍陡的堤垄,便是观瀑亭。观瀑亭前,雪山骤然而起,傲立于苍穹。雪山之下,雄伟的大冰瀑布高悬如崖,然后是蜿蜒的冰川如游龙走蛇,冰川之侧的绝壁时有流瀑坠落。奥依塔克的美就在这一瞬间达到顶点,那种生命重铸般的感受迅速充盈每个毛孔。

返回的路上,路遇一群衣着时尚靓丽的大学生正向上走,充满活力的身影,让空气中也流动着青春的气息。突然,“轰隆”一声巨响,远处的雪山上,巨大的冰雪从高空飞腾而起,雪雾四处弥漫。雪崩!大自然继续在以渐变和突变的节奏持续地制造着神奇……(责任编辑/吴曦 设计/赵清)

土石林

维族老汉

猜你喜欢

香妃塔克喀什
喀什城是座大巴扎
丝绸之路之喀什·五香人生
塔克 努力改变命运
漫画
姜大同
塔克西拉佛教遗址发掘历程述论
汹涌澎湃的实力 Starke Sound 史塔克音响系统A7 MarK II/A7-2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
帕米尔高原的精灵
香妃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