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记忆信息平台建设理论与实践

2015-03-16

关键词:校史馆记忆资源

周 群 芳

(浙江工业大学 之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

高校记忆信息平台建设理论与实践

周 群 芳

(浙江工业大学 之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

目前高校记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档案学视角,没有将高校记忆有关问题上升到系统和理论的层面。本文在研究个体记忆通过媒介上升为集体记忆的社会记忆理论基础上,提出高校记忆信息平台是高校记忆信息中介发展的必然结果,构建了高校记忆信息平台框架体系。这个平台既是记忆信息主体间信息交流的平台,又是记忆媒介工具和记忆信息资源的集合体。文章最后提出了高校记忆信息平台建设的主要思路。

高校记忆;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社会记忆;高校记忆信息平台

记忆附托着情感。社会记忆的过程是人的情感不断选择和重温的过程,因此社会也被看作是一个情感记忆的共同体[1]。对于一所大学来说,熟悉的建筑、校园景物、课堂、宿舍都是记忆信息资源的载体,饱含着一代代师生日常生活的印记,融进他们的血液里,构成了师生共同的记忆,成为难以释怀的情感寄托。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历史积淀越来越厚重。我国许多知名高等学府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都已跨过百年。老一辈创业者年事渐高,校舍迁移、机构变迁、校园扩建等多重因素,使得一些高校的历史记录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或处在消失的边缘。如何抢救、挖掘和传承高校历史记录信息是新时期我国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是涉及一所高校及校友诸方面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试从社会记忆理论的视角探讨高校记忆及高校记忆信息平台构建的有关问题。

一、社会记忆理论和高校记忆研究概述

(一)社会记忆理论

自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并研究“集体记忆”以来,“社会记忆”理论在当代学术界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理论范式。哈布瓦赫将“集体记忆”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2]。他指出,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保留下来,而是立足于现在的语境对过去的一个建构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和借用的过程[2]。哈布瓦赫认为,“存在着一个所谓的集体记忆和记忆的社会框架;从而,我们的个体思想将自身置于这些框架内,并汇入到能够进行回忆的记忆中去”[2]。这个记忆的社会框架就是承载个人记忆的工具,特定的个人记忆能否被回忆起,以什么方式被回忆起,都取决于这个框架[3]。这个记忆的工具在具体集体记忆活动中可以是一个系统、一个平台或一个媒介。

在记忆建构的过程中,社会交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社会交往来强化自己的记忆。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认为,人类学视野的记忆分为个人记忆、集体或社会记忆,个体记忆要上升为集体记忆或公共记忆都要通过记忆媒介的传播与参与,这种记忆媒介的具体形态包括各类文本、纪念仪式、纪念活动、 纪念空间、现代视听媒体等。社会记忆是立体的、多维的,并非只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也存在于表演、仪式等日常行为中,因此通过纪念日、仪式、实践演练等塑造和凝练社会记忆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个体不同方面、角度、层次的个人记忆,通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融合,通过一定的中介或转换机制,最终转化为带有整体性的社会记忆[4]。由此可见,构建一个能强化记忆、促进人们交流、互动记忆信息的平台或媒介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高校记忆相关理论研究

国内关于社会记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城市记忆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近十年来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作为社会记忆一部分的高校记忆,人们对其的关注才刚刚起步。高校记忆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育人理论、育人方法、育人内容、育人技术的积累和存贮,是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重要记录系统,也是一所高校彰显特色、品味和生命力的展示平台,还是高校文化内涵的深刻体现。黄宝春是较早从高校记忆的角度去研究相关问题的学者,她在《“高校记忆”视野下的高校档案文化功能建设》一文中将“高校记忆”定义为“高校形成、变迁和发展中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是人们以信息的方式对这些历史记录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的总称”[5]。该文从高校记忆的视角论述了高校档案馆的文化建设问题,是从档案文化层面着手的。此外,《“高校记忆”视野下的高校档案馆功能建设》[6]一文也在高校记忆的框架下探讨了高校档案馆的建设问题。马雁的《试论高校记忆工程的构建》一文从档案工作者的视野,提出了从征集实物档案、利用基建档案、采集学籍图文、挖掘人物档案、启动口述档案、开展档案编研等六个方面建构高校记忆工程[7]。沈峻岭的《“记忆”工程下的高校校史馆建设浅谈》一文[8]将校史馆、校史博物馆纳入到高校记忆工程建设的范畴内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的出发点,是将高校档案馆或校史馆看作是高校记忆的承载者,着重研究档案馆或校史馆的建设问题。高校档案馆和档案工作者在高校记忆的研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高校记忆涉及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领域,其内涵和外延远远超过高校档案馆或校史馆建设本身。

(三)高校记忆有关实践活动

国内与高校记忆有关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校史馆工作、档案馆工作、校友工作、校庆活动等,如《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档案工作纪实》一文,总结了清华大学档案馆在参与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活动中,作为高校记忆的基石所发挥的作用[9]。从笔者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的结果看,目前与高校记忆有关的实践活动十分分散,不成体系,以档案馆和校史馆建设和研究为主体。当然,这些实践活动为系统全面地建构高校记忆工程理论和实践框架体系打下了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记忆问题的研究者大多没有跳出档案工作者的视野,没有从高校全局、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多方位地对高校记忆及有关问题进行架构和研究,也没有将有关问题上升到系统和理论的层面。因此,对高校记忆的内涵、构建途径和实现路径等有待深入研究。

二、基于社会记忆理论的高校记忆信息平台框架体系

(一)高校记忆信息平台是高校记忆信息中介发展的产物

以往,对大学往昔的记忆以及大学的发展点滴零星地分散在师生个人记忆和不同的高校内部机构中,有关高校记忆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是片段式、局部的、不完整的。在众多的信息源和信宿之间,尽快达成需求满足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信息中介的介入。高校档案馆、图书馆、校史馆等机构在传递和保存高校记忆信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备了高校记忆信息中介的功能。

随着高校的发展,记忆信息越积越多,传递越来越复杂化,载体和技术在不断变化,许多潜在需求转变成了现实需求,高校记忆信息中介单一的、线性的信息传递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只有通过搭建一个更高层次的信息交流平台或媒介,促进信息的充分交流和传播,弥补直接点对点交流的弊端,超越时间和空间传递记忆信息,才能使这些记忆信息更好地转化和上升为高校集体记忆,并发挥出记忆信息整体效应,这个平台就是高校记忆信息平台。

因此,高校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信息获取和共享需求的增长,促成了高校记忆信息平台的产生,也是高校记忆信息中介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高校记忆信息平台是记忆主体与记忆客体间的交流传播平台

高校记忆信息平台的功能是专门负责收集信息、传递信息,把每个个体建立的高校记忆信息库,联系成一个整体,在更大范围内推动信息提供和信息需求的匹配,实现高校记忆信息资源共享。高校记忆信息平台是高校记忆信息主体间的记忆信息传播平台,在整个高校系统里,每个个体都是高校记忆信息的主体,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记忆信息的发送者,又是记忆信息的接收者。高校记忆信息主体通过高校记忆信息平台,不仅扩大信息交流的范围,而且延长信息交流的时间,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

无论是网络环境,还是传统信息环境里,信息中介交流的核心功能不会改变,即通过信息服务人员的智能劳动完成信息与用户需求的选择和最佳传递[10]。高校记忆工程作为记忆信息中介发展的产物,其信息交流的核心功能也未发生改变,构建高校记忆工程的实质是在记忆信息主体间建立一个高校记忆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平台,简称“高校记忆信息平台”。

(三)高校记忆信息平台是记忆媒介工具和记忆信息资源的集合体

高校记忆信息平台作为高校记忆信息主体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既承载了高校记忆工程的记忆信息资源,又承担着记忆信息主体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功能,是集资源与服务于一体、信息记录与信息交流传播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高校记忆信息平台的记忆媒介工具,已经超出了传统档案馆、图书馆、校史馆等机构的范畴,是一切媒介工具的有机组合,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些媒介工具的有效整合提供了技术保障。记忆信息资源是高校记忆信息平台的内容,也是高校记忆信息的客体,包括各种载体类型的记忆信息资源,但并不是各种记忆信息资源简单的相加,而是经过交流和传播后的升华和融合。高校记忆信息平台就是记忆媒介工具和记忆信息资源有机融合后的集合体,是关于高校记忆信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在时间上的一个集成平台,也是记忆媒介工具互联互通的一站式平台。

(四)高校记忆信息平台体系框架

基于前述社会记忆理论,高校个体记忆信息(个体记忆)、高校记忆信息媒介工具、高校记忆信息资源资源库(集体记忆)共同组成了高校记忆信息平台,高校个体记忆信息的输入、记忆信息主体间通过媒介工具的信息交流,记忆信息资源的有序化、存储和输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简图来表示(见图1)。

图1 高校记忆信息平台结构示意图

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应用服务系统,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有了智慧校园这个底层架构,为高校记忆信息平台上实体记忆信息资源和虚拟记忆信息资源的高度融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记忆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记忆信息平台建设的关键所在,记忆信息资源的种类繁多,从时间轴上看可以分为历史记忆信息资源和现时记忆信息资源;从记忆信息资源所呈现出来的外表特征看,可以分为纸质资源、口述资源、实物资源、图片资源、多媒体资源等。如何将这些来自不同媒介工具的各种记忆信息资源,通过虚拟技术和网络互联技术等,跨越时空整合到一个框架下,实现无缝链接和融合,是整个高校记忆信息平台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内容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平台开发、记忆信息资源的采集、组织、整合、共享机制的建立等。

三、加强高校记忆信息平台建设的思考

(一)做好顶层设计,制定资源统一规划

高校记忆信息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会涉及到高校内众多组织机构。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一套适合高校自身发展阶段和历史文化特点的工作机制、保护机制、传承机制和建构机制。梳理和协调高校系统内原有分散的记忆信息资源,厘清相互间的关系,按照整体性、一体化的要求进行重新布局、规划。其次,要对校史馆、档案部门、图书馆等原有资源库开展资源调查,在摸清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制定资源统一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使整个系统建设具有统一的思路和整体的架构。

(二)将高校记忆信息平台纳入到大学文化工程体系

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是大学里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震撼的因素的结合体[11]。大学文化工程包括意识形态文化与学科文化。意识形态文化要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校训相结合;学科文化要与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意识形态文化是灵魂,学科文化是根基。

高校记忆信息平台拥有真实、翔实、原始的记忆信息,展示和体现了高校不同发展阶段的真实面貌,是校园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基石,是高校的一笔无可估量的文化财富。因此,高校记忆信息平台建设一定要纳入到大学文化工程建设的体系框架下,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念和思路相衔接,才能使其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建立组织机构和个人广泛参与的统筹协同、共建共享机制

高校档案馆、校史馆等机构目前承担着高校记忆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高校记忆信息平台建设涉及面广泛,关系到高校内几乎所有组织机构和个人,建设主要内容包括:(1)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制度建设;(2)系统设计、平台开发;(3)资源收集、资源整合、资源深层次开发;(4)系统管理、运行、维护;(5)资源宣传、资源推广、资源揭示、提供利用等。上述这些内容不是档案馆等一两个机构所能够承担的,因此,要使高校记忆信息平台稳定运行,真正成为高校记忆信息资源宝库、大学精神传承的活载体、社会教育的重要平台,必须建立由校内相关机构和个人广泛参与的统筹协调和共建共享的机制。

(四)制定和采用通用的语义描述框架标准

高校记忆信息平台建设中需要对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记忆信息资源的加以整合,而整合这些资源的难点是资源的数据结构不统一,元数据结构相互不兼容。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架构高校记忆信息平台之初制定具有较好互操作性的、通用的资源描述框架标准,比如资源描述框架RDF(Resources Description Framework)就是一种目前较为通用的元数据框架之一[12]。

在制定了通用的语义描述框架标准后,不仅可以在整合高校记忆信息资源的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标准,还可以将标准推行到高校记忆信息平台的前端,即校内各类组织机构或个人在选择资源管理系统以及对记忆信息资源进行著录的过程中,采用统一和规范的格式,从而减少后期格式转换的问题。

(五)确保高校记忆信息平台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

高校记忆信息平台的建设不是一次性工程,更不是政绩工程,新的高校记忆信息不断在产生,需要及时地补充到高校记忆信息资源库中去,这就要求平台本身具有很好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因此一定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发展的、历史的、长远的眼光来规划和建设高校记忆信息平台,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完善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确保高校记忆信息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记忆是社会记忆的一部分,高校记忆信息平台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可以打开校门,融入到区域性高校记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中,实现记忆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大增值,其服务范围可以向社会辐射和延伸。如浙江大学校史馆及竺可桢纪念馆不仅是浙江大学内部的精神食粮,是新生始业教育、新教工培训的第一课堂,还是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市民体验点”,从而扩大了浙大文化的辐射面和影响力[13]。

个体记忆通过信息媒介上升为集体记忆的社会记忆理论,为高校记忆信息平台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无缝链接和高度信息融合的高校记忆信息平台,保证了高校记忆信息能够良性地存储、交流和传播。通过构建高校记忆信息平台,使高校记忆信息从分散走向集中、由浅层信息走向深度融合。碎片化的记忆信息经过有序化、深度融合、集中存储后,可以大体还原高校系统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和面貌,有助于更客观、深刻地推动高校科学发展。

[1] 丁华东,崔明.“城市记忆工程”:档案部门传承与建构社会记忆的亮点工程[J].档案学研究,2010,(1):40-45.

[2]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35,93,71.

[3] 高萍.社会记忆理论研究综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1-12.

[4] 明海英.运用社会记忆的理论方法解释历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8-09(A2).

[5] 黄宝春.“高校记忆”视野下的高校精神文化建设[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9-72.

[6] 邱迎春.“高校记忆”视野下的高校档案馆功能建设[J].管理学家,2013,(7):434-435.

[7] 马雁.试论高校记忆工程的构建[J].兰台世界,2013,(5):15-16.

[8] 沈峻岭.“记忆”工程下的高校校史馆建设浅谈[J].皖西学院学报,2012,(8):153-156.

[9] 朱俊鹏.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档案工作纪实[J].兰台世界,2011,(23):55-56.

[10] 齐虹.信息中介规则:信息服务原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84-86.

[11] 吴勇.大学文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1.

[12] 赵生辉,朱学芳.“城市记忆工程2.0”理论与实践初探[J].图书情报知识,2014,(5):30-38.

[13] 何春晖,张卓群.论档案文化传播价值与策略:基于“浙大记忆”档案编研的理念与实务[A].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264-270.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the University Memory Information Platform

ZHOU Qunfang

(Zhijiang Colleg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4, China)

At present, research on university memory mainly focuses on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ves, and there is no theoretical and system research on university memory.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social memory theory on how to transform individual memory to collective memory,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university memory information platform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memory information intermediary, and constructs the framework of the university memory information platform. The university memory information platform is not only a platform of exchanging information between subjects of memory information, but also a collection of both memory media tools and memory information resources.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ain ideas of constructing the university memory information platform.

university memory; individual memory; social memory; collective memory; university memory information platform

2014-11-27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D13TD04)

周群芳(1975-),女,浙江东阳人,副研究馆员,硕士,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用户教育研究。

G647

A

1006-4303(2015)02-0229-05

猜你喜欢

校史馆记忆资源
山城老年大学校史馆建设持续推进中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新时代高校校史馆发挥的文化宣传作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高职院校校史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