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个体自身生产”思想及其价值
2015-03-16王东红
[摘要]170年前,马克思在思想转变过程中所写下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内容和方法上初步阐释了“个体自身生产”的内涵、方式和地位,这对认识马克思的个体思想、生产理论以及促进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个体;人自身生产;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5)03-0039-07
[收稿日期]2014-11-15
[基金项目]西藏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西藏地区学生分流研究”(ZJRWY02);北京教委共建项目“全媒体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若干问题研究”(2014010033)。
[作者简介]王东红(1987-),男,甘肃陇西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少数民族(藏族)地区社会建设研究。
每种理论范式都有其主导性解释符码,“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一个主导符码(master code),但其并不像有时所认为的那样是经济学或者是狭义上的生产论,或者是作为局部事态、事件的阶级斗争,它是一个迥然不同的范畴,即‘生产方式(mode of production)本身”[1](P42)。在一般意义上,生产创造了人类的存在,在改变着人的同时也改变着自然,“生产指所有生成和改造自然(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nature)的人类活动”[2](P35)。作为马克思主义关键范畴的“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生产、需要和欲望的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社会关系生产、精神生产乃至进入人类活动的自然环境生产和天然自然的生产(生成、演化),甚至现实世界就是生产和生产的结果。关于“生产”的研究,既需要总体性视野,更需要在此基础上的微观性剖析。“个体自身生产”就是蕴含于分层的“人类自身生产”①并与其他生产交互作用的一种生产样式。马克思撰写但未完成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文简称《手稿》)中就已显现出了“个体自身生产”思想,阐发这一思想也有助于回答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手稿》中“个体自身生产”思想的分析
“人是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人的特殊性使人成为个体,成为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人也是总体,是观念的总体,是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正如人在现实中既作为对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3](P188)类存在中每一特殊个体(particular individual)的诞生、成长就是个体的自身生产,即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中的每一个人,通过生育而获得生命并将一定的自然、思维和社会等资源转化为自身存在的能力和发展的基础并进而促进他人诞生、成长或生活的过程。
(一)个体自身生产是自身生命的诞生过程
马克思引述亚里士多德的话说明了单个人是由两性结合这一类行为而产生的。“你是你父亲和你母亲所生;这就是说,两个人的交媾即人的类行为生产了你这个人。这样,你看到,人的肉体的存在也要归功于人。因此,你应该不是仅仅注意一个方面即无限的过程,由于这个过程你会进一步发问:谁生出了我的父亲?谁生出了他的祖父?等等。你还应该紧紧盯住这个无限过程中的那个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循环运动,由于这个运动,人通过生儿育女使自身重复出现,因而人始终是主体。”[3](P195-196)父亲和母亲的交媾生产了个体身体,并生产了两代个体的社会关系。但这一问题并未完结,因为还有“谁生出了第一个人和整个自然界”的追问。马克思说,这一问题本身是抽象的产物。不需要这样想和这样提问,不然就把自然界和人的存在抽象掉了。对于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3](P196)。个体自身生命的诞生既是一个生物学的自然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关系凝结的过程,其确保了承载着人类信息的生命体不断延续,同时确保了具有不同信息个体的种的延续。但这一个体生命诞生后,更有一个丰富的生产过程。
(二)个体自身生产是将自然、思维和社会等资源转化为自身能力的过程
首先,个体在与自然界的关系中生产出自身生命,但这不同于动物生命的生产。个体总是不断进入、参加乃至依赖自然界而生活,这些外在的对象规定着个体自身生产的境况甚至规定着个体自身。受动的个体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但又通过感性的对象能动地表现出自己的生命和维护自身。动植物、石头、空气、光等给个体提供直接的生活资料,或以食物、燃料、衣着、住房等形式显现出来而成为维持个体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组成了个体的无机身体;自然界也作为个体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和工具,使个体在劳动加工中发挥天赋才能和实现欲望需要得以确证自己的存在,形成了个体肉体和精神的本质力量;感性的外部世界还是人的科学研究对象或用以享用的审美对象,构成了个体的精神的无机界。人与自然的变换交互关系,也就分殊出人与动物的区别。人虽然也有吃喝和性行为等生理机能,但在这些机能之外还有其他的活动和属于自己的独特机能。动物自身的存在和生命活动是同一的,而个体在与自然发生的关系中有意识地生产着自己——通过生产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并将此看作自己的本质,把自身当作类存在物。只不过在异化劳动中原本自由的活动变成了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个体的人则是全面的生产,生产自身和自由地生产自己的外部世界,“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P163)。可见,个体在自然中生产自身,使自然成为人的自然,并在与他物的区别中确认和延展着自身的生命存在。
其次,感觉和意识的形成与运用是个体身心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在认识和人化自然界的过程中,还运用人身上的自然力自为地存在。“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3](P211)但个体并不是在抽象的绝对的思维中生产自身,而是通过肉体的直接的器官和以社会交往等形式形成的社会器官表现自己的生命。“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3](P189)个体五官感觉、精神感觉和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的产生和丰富,既表现出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界,又表现出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具有的人的本质。人在情绪情感和意识中理智地复现自己,并在已经生成的和他所创造的现实世界中能动地复现自己,成为有全面而深刻感觉的社会的人,这就是个体在生理本性、社会属性和理智特性相互交织中的自身全面生产。
最后,劳动是个体自身生产的基本方式,但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有着不同的自身生产方式。“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3](P162)劳动就是人的机能的运用。然而,马克思在考察国民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的诸多不一致时发现,现实中的劳动仅仅在于增加财富,工人的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却为工人自己生产贫困。在私有制条件下的生产,“一方面是作为劳动的人的活动的生产,即作为对自身、对人和自然界,因而也对意识和生命表现来说完全异己的活动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作为资本的人的活动对象的生产,在这里,对象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规定性都消失了,在这里,私有财产丧失了自己的自然的和社会的特质”[3](P172)。于是,劳动和资本形成了严重的对立,工人个体生产自己生活的生命活动变成了外在于人的受生产出的东西支配的异己的活动,这种经济事实就是异化现象。“异化既表现为我的生活资料属于别人,我所希望的东西是我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占有物;也表现为每个事物本身都是不同于它本身的另一个东西,我的活动是另一个东西,而最后,——这也适用于资本家,——则表现为一种非人的力量统治一切。”[3](P233)个体在这种异化劳动中生产着自身,就出现了工人个体和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个体与劳动本身相异化、个体和人的类本质的相异化、个体与个体关系的相异化。即个体不仅生产出与自身相对的生产对象、生产行为,而且生产出与自身相对的另一种自我,以及自身与他人产品、他人的诸种关系。如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可见,“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它还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3](P156)。这时,个体就作为被抹杀了精神和肉体上人性的商品而大量生产出来。而在扬弃了异化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交往、联合以及仍然以交往为目的的叙谈,对他们来说是充分的;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在他们那里不是空话,而是真情,并且他们那由于劳动而变得坚实的形象向我们放射出人类崇高精神之光”[3](P232)。劳动便成为了人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和自由的活动,每个人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物化或外化了自身的个性和个性特点从而肯定着自己,并通过外化的成果满足他人的需要而肯定着别人,进而在被他人的思想、爱的证实中以及享受外化成果中,获得来自自己和他人的双重乐趣,实现着个体的本质和价值。一定程度上,个体也在自身生产的过程中,直接创造着他人的生命表现,是他人与类之间的中介者和他人本质的补充者。可见,正是通过劳动才产生并再生产出人这个特殊的社会存在物,正是通过劳动才产生了人类社会,进而更好地生产人自身。但是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产品与对象才成为个体本质力量的新证明和个体本质的新充实。
二、《手稿》中“个体自身生产”思想的评价
从内容和方法看,《手稿》是马克思“个体自身生产”思想萌芽时期的作品,显示着马克思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的痕迹。但总体来说,马克思已初步综合阐释的“个体自身生产”思想对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当代中国都有启示。
(一)《手稿》初步综合性阐释了“个体自身生产”
首先,马克思明确提出了“个体自身生产”的概念。生产生活就是产生生命的生活。在私有财产的社会,“工人生产资本,资本生产工人,因而工人生产自身,而且作为工人、作为商品的人就是这整个运动的产物。”②而在共产主义阶段,才能真正解决“人如何生产人”的问题。“我们已经看到,在被积极扬弃的私有财产的前提下,人如何生产人——他自己和别人;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但是,同样,无论是劳动的材料还是作为主体的人,都既是运动的结果,又是运动的出发点(并且二者必须是这个出发点,私有财产的历史必然性就在于此)。因此,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普遍性质;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③这已指出了“个体自身生产”就是人这一类存在物通过劳动在自然界确认自身的过程以及在人类社会各种关系中表现自己的过程。
其次,马克思基本勾勒了“个体自身生产”的方式。个体自身生产受着社会提供的诸如平等自由等历史条件、物质生产水平、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群体生活组织等的影响,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且同一个体的生产也有养育性、培养性和保养性等阶段的差异。这包括两性结合的生殖及其在家庭中的关系,劳动特别是创造性的劳动,个人的消费,培养、教育和训练,休闲、享受和保养,交往使得个体在他人或自己那里得以再现等六种相互联系的个体自身生产方式。从而,个体获得和延续生命,维持和发展身体,增强技能和产生个性,最终实现人的类本质和个体价值。“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3](P189),每个个体自身生产的方式、过程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
最后,马克思以哲学、经济学、共产主义理论初步分析了个体自身生产与总体生产的关系。“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3](P186)个体自身生产总是在一定时空进行的,并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生产、自然环境生产等全面的生产相互作用。作为历史主体的感性的人,一方面在自然界中获得自身生存发展的资料以及审美等精神满足的对象,并伴随着个体器官和意识的成熟变化。这是现实的人自己生命的生产。另一方面,个体是两性结合的结果,在社会关系中成长易变,即通过生育和扶养而进行着他人的生产,在本质上也是自己生命的重复显现。个体的生产形成了个体自身的历史。劳动工人和资本家以及具体交往形式中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人生,妇女和童工也展现了他们在这个时代的命运。个体作为类存在物,也使得自然为人而存在,并在自然界中创造出整体的历史。
(二)《手稿》的“个体自身生产”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个体自身生产”思想属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手稿》中的“个体自身生产”思想是马克思个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及其著作对于人、个人及其生命的重视,显然是无疑的。但长久以来,研究者缺乏对马克思个体思想的重视,或认为马克思对个人的关注只是在某个时期。其实,就“个体自身生产”这一“个体”思想的核心论域来看,这是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始终的。从以《手稿》为核心的早期著述的初步提出,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全面展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观照个体自身生产与其他生产形式的关系,再到《资本论》和《人类学笔记》中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角度分析了人类社会不同时空中的个体自身生产。由于马克思所处时代物质生产的贫乏和革命斗争的需要,以及思想家强调抽象的精神活动,马克思重点阐发了物质生产、阶级斗争、群体主体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同时,由于马克思关于“个人”或“人”的经典著作完整地公诸于世较晚,其传播更加漫长,特别是由于合作者、继承者、解释者、学习者的传播、理解与发挥,一定特殊时期的使命和相对单一的宣传,部分国家因理论失误和具体任务的差异,实践中出现了对“个体”关注不够的一些现象。于是,马克思主义被描述成了物质、经济等的“决定论”或自然、客体等的“先在论”,出现了所谓“人学空场”。如“马克思从经济(这是人的物质的、肉身的天性最明显的表现)上去考察人的本质。人掌握了经济元素,他就是全能的,就成为世间的神。但是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只能通过集体化,只能使个人附属于集体。完成这个任务的应该是‘无产者”,有个性的个人成了“人类蚁群中的一只蚂蚁,成为庞大的神化的社会机器上一个无足轻重的辅轮”[4](P163)。事实上,当代社会理论研究中,许多个体理论的话语与马克思的“个体自身生产”思想有着内在关联。如个体与自我关系的语言心理分析理论、个体与社会关系的个体化社会理论以及个体与他人关系的承认交往理论等,都注重历史唯物主义的微观路向,将个体放置于自我、社会特别是他者等关系中探讨其是如何生产自身的。《手稿》作为马克思的早期作品,其中的“个体”思想成为该路向的重要源头。这一未完成手稿所展现的个体思想受古典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社会主义与浪漫主义等各种西方思想传统的影响,也可窥见马克思本人的个体自身生产。综上,马克思的理论并不是“无主体”的或“个体至上”的,或仅仅是“群体主体”或“类主体”的,而是以“关系”中从事生产活动的个人的存在为前提的。
其次,“个体自身生产”思想有力地丰富了马克思的生产理论,《手稿》中的“个体自身生产”思想有助于澄清对“人类自身生产”思想的一些争论。马克思的生产理论,特别是“人类自身生产”思想,恩格斯进行了总结:“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5](P15-16)对此,一些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民族志学家在1894至1895年期间评论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所谓“经济唯物主义”,恩格斯认为在劳动生产率极低的原始时代,起首要作用的人自身的生产即子女生产,和物质财富生产同样是决定历史的要素,这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公式的一个“更正”。列宁和普列汉诺夫都随即进行了反驳,捍卫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这时“人的自身生产”与遗产制度、子女教育、子女生产心理等相联系[6](P170-174)。1920年库诺则指出,“恩格斯在这里把‘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的生产相提并论,根据仅在这两个用语都有‘生产一词。再者,日用品的生产和人的生产,制造消费品的行为和生育与分娩行为是毫不相干的,与生产资料生产发展相适应的人的生产的发展是没有的。”[7](P469)他还将“人的生产”解释为性行为、怀胎、胎儿的成长等,并认为恩格斯对这一概念的简单提及完全打破了唯物史观的统一性。20世纪20年代日本等国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也认为唯物史观不包括人类自身生产,“这大概是没有疑义的”[8](P53-60)。1930年后,苏联对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又开始怀疑,如哲学家罗森塔尔、经济学家列昂节夫等认为,种的延续也决定社会和社会制度的发展是恩格斯犯的一个错误。“在当时,苏联理论界几乎是一致指责恩格斯的观点,甚至可以说是一次全面的否定。”[9](P61)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如1959年出版的《哲学史》等著作才中肯地评价了恩格斯的论述。60至70年代理论界就有了更多的肯定。1963年俄文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删掉了1947年联共(布)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所写的恩格斯“一个不精确的地方”的序言。译自俄文的相应中文本也多保留了苏联对该议题的评价,中国理论界对“人类自身生产”的态度跟随着苏联摇摆。直到50年代以后,才零星委婉地批评苏联对恩格斯的指责。改革开放后则重点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无“两种生产”的思想,人类自身生产是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两种生产”各自的涵义、相互关系和比例,“两种生产”原理与控制人口增长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当代一些女性主义者也批评马克思、恩格斯过分强调经济决定作用和阶级经济体系,忽视人类自身生产作用和性的阶级体系或社会性别体系,如艾莉森·贾格尔就指出:“马克思主义未能仔细考虑再生产尤其是生殖,使马克思主义不能成为理解妇女受压迫的必要的概念性资源。”[10](P74)国外思想家中,对马克思的生产理论有以鲍德里亚等为代表的基本放弃态度,以哈贝马斯等为代表的校正补充态度,以马尔库什等为代表的继续坚持态度。但从《手稿》中马克思对“个体自身生产”的论述,不难发现,“人类自身生产”不只是指人的繁衍或人口的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在生产理论上具有一致性以及生产理论本身具有内在同一性;他们的生产理论乃至整个理论并不是“生产主义”或“生产意识形态”,在消费社会、微观社会等领域也具有广泛解释力。
最后,“个体自身生产”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具有方法论意义。《手稿》中对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等社会形态中的“个体自身生产”进行了论述。这对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的“个体自身生产”实践也有启示。在这一时空,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每个个体既是建设的主体,也是建设的目的。个体自身生产就是要在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中成长、工作和生活。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同时,在情感、精神、权利等诸多方面更尊重每个人的主体地位,提升每个人的综合素质,保障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权益,发挥每个人的才能价值,是个体自身生产的内在要求。无论是生产力成员还是不宜劳动或“非生产”的老弱病残孕幼、灾民、流浪者、罪犯以及僧侣、意识形态阶层等非生产力成员都要关注自身生命的生产,并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和谐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个体自身生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布局都互相联系,但其直接反映着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每个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并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是中国个体自身生产的实践追求。同时,现时代的每个中国人都应通过自身的生产为推动历史发展而贡献力量。
注释:[HJ1.9mm]
①“人类自身的生产”最直接译自《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第一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0页),后该篇目改译为“1884年第一版序言”,该术语改译为“人自身的生产”(德语原文为“die Erzeugung von Menschen selbst”,英文为“the production of human beings themselves”,中译文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因此,“人类自身生产”的译法也是准确的并可沿用,其内含着“群体”“个体”等的自身生产。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英译文为:The worker produces capital, capital produces him — hence he produces himself, and man as worker, as a commodity, is the product of this entire cycle,可以更明确地看出“个体自身生产”的提出。参见Karl Marx, Frederick Engels: Collected Works 1843-1844, Vol. 3,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75, p. 283.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首句的英译文为“We have seen how on the assumption of positively annulled private property man produces man — himself and the other man”,参见Karl Marx, Frederick Engels: Collected Works 1843-1844, Vol. 3,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75, p. 297.
参考文献:
[1]Fredric Jameson. Marxism and Historicism[J]. New Literary History, Vol. 11, No. 1, Anniversary Issue: II, Autumn 1979.
[2]Etienne Balibar. The Philosophy of Marx[M]. Trans. Chris Turner, London, New York: Verso, 2007.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俄]弗兰克.实在与人:人的存在的形而上学[M].李昭时,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德]亨利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M].袁志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8][日]河上肇.唯物史观中所谓“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意义[C]//.何嵩龄,译.中华学艺社.唯物史观研究.上海:中华学艺社出版,商务印书馆,1926.
[9]吴忠观.关于两种生产原理的三次论战[C]//.西南财经大学人口所.人口理论与实践.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
[10]Alison M. Jaggar. Feminist Politics and Human Nature[M]. Totowa, New Jersey: Rowman & Allanheld, 1983.
责任编辑郑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