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国防
2015-03-16张召忠
■ 张召忠
15年前,国防大学出版了我的讲话实录《话说国防》,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国防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15年间,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认清目前的国家安全形势,如何建立强大可靠的国防体系,每一个公民应该如何成为国防建设的实践者,等等。这些问题都有了新的涵义和内容。
一、充分认识当前的国家安全形势
从目前的国家安全形势上看,我们至少要注意以下8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必须认清当今世界发生战争的威胁。目前,世界的主导秩序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系。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中,资本的逐利性没有改变,资本主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全球性竞争日益加剧。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全球竞争,国家间的战争就难以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如今,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竞争日益激烈。从纵向来看,高科技研发优势国家要向下游的制造业国家攫取利润,资源国家凭借其资源优势挤压制造业国家的利润空间。从横向看,同处于一个产业链的国家之间常常存在明显的竞争,争夺资源、争夺市场、争夺更大的话语权。竞争,一方面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在经济危机到来时导致冲突的加剧。透过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本质,回顾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维护和保障本国资本的利益,从来都是把军事手段作为主要选项。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帝国主义就意味着战争。全球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因而就不可能避免战争。
第二,必须认清美国对华战略遏制的威胁。美国是冷战后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奉行全球战略,在全球建立了广泛的军事同盟体系,军事基地遍布全世界。美国采取什么样的对华战略对中国安全环境影响极大。换句话说,美国是影响中国安全环境的最大外部因素。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美国一直在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从政治、安全和军事上对中国进行遏制,从这个“亚太再平衡”战略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既定政策立场没有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海洋航行自由的理念没有变。这种航行自由不仅体现在贸易方面,也体现在军事方面,还体现在美国对外的一些政治外交的政策当中。②涉华的一些海洋争端的政策、立场没变。美国虽然宣称对钓鱼岛、南海岛礁的主权问题不持立场,但对于因主权争端而引起的争议,可能导致的地区秩序的破坏等,绝对持有立场。③美国对盟国的承诺和条约义务没有变。美国在亚太有诸多盟国,其盟国体系实际上是支撑美国在该地区存在的条约基础、法律基础、政治基础。美日安保条约,美韩条约,以及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与协定,既是美保持亚太存在的理由,也是其支持和维持地区秩序的基础。④美国前沿军事存在没有变。⑤美国在亚太地区特有的海上军事利益没有变。⑥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进再平衡战略的“民主、价值、人权”的价值观没有变。所以,对于美国的对华遏制战略威胁,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给予极大的关注。
第三,必须认清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威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中日两国全方位友好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中国的一贯方针。但值得警惕的是,冷战结束以来,日本社会右倾化思潮日益泛滥,公开否定侵略历史,美化侵略战争,极力推动修改宪法,图谋正式获取“集体自卫权”,摆脱宪法第九条约束,摆脱战后体制。近年来,日本力图利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之机,公开向中国挑战,对中国神圣领土钓鱼岛实行所谓的“国有化”政策,不仅危害中国领土主权,而且公然挑战建立在东京审判基础上的国际秩序。在右翼势力和右派政治力量的裹挟下,其对外路线越来越具有冒险性。所以,并不排除在右倾化社会潮流的推动下,日本日益滑向同中国对抗的可能性。
第四,必须认清朝鲜半岛局势动荡的威胁。朝鲜半岛与中国仅一江之隔,与中国安危与共。目前,美国在朝鲜半岛南部仍有驻军,朝鲜半岛南北双方至今仍处于军事对抗之中,是最后一块冷战遗存。排除各种干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保持朝鲜半岛长期和平与稳定,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包括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在内的各方利益。
第五,必须认清海洋权益争端的威胁。近年来,周边部分国家侵占我国海洋权益的活动日益频繁。我国海岛被侵占、海域被瓜分、海洋资源被掠夺的事态日益严重。尽管我们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大局,从维护与周边邻国的传统友谊的大局,从维护共同发展机遇的大局出发,提出“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但我们的良好愿望没有得到应有的响应。主权没有归我,争议没有搁置,开发没有共同。且在某些外部势力的纵容和支持下,部分国家纠集起来,联合出手,侵犯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活动愈演愈烈,这是对我国安全不可忽视的挑战。
第六,必须认清“台独”分裂势力的威胁。在台湾,“台独”分裂主义势力并没有绝迹,他们人还在,心不死。继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后,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仍然面临一场艰巨的斗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七,必须认清“疆独”“藏独”势力的威胁。以“东伊运”为代表的“邪恶势力”,带有顽固的、反动的、极端的、暴力的倾向。他们内外勾结、相互呼应,并得到国外反华势力的支持与纵容,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对我国特别是新疆和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安全构成了很大影响。
第八,必须认清西方反华势力渗透分化的威胁。近年来,西方势力不断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政治渗透,对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势力进行扶植,制造了一系列有预谋的政治事件,企图颠覆现有政权。比如,美国在埃及制造的 “阿拉伯之春”事件,俨然“阿拉伯噩梦”;埃及几乎在一夜之间创造了一个“民主国家”,虽然进行了自由选举,但却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这些血淋淋的事件,也正是西方反华势力希望在中国看到的,对此我们必须警钟长鸣。
二、必须建立强大可靠的国防体系
目前,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某种意义上讲,维护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就是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民族复兴的长远利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就是用30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他的“第一个战略机遇期”,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又经过从美西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20年时间的“第二个战略机遇期”,实现了“美国崛起”,奠定了“美国世纪”的基础。丧失战略机遇期的典型案例,远的是20世纪初的德国,近的是战后的苏联。所以,要维护好我们的战略机遇期,必须建立强大可靠的国防体系。
一是必须坚持富国与强军的统一。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国防是由人力和物力构成的有机体系,作为国防主要标志的军队以及相应的武器装备和国防设施,要发挥应有的功能,必然要有一定的规模和质量作保证。因此,国防实力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国家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向国防领域配置的过程。所以,国家的资源越丰厚,能够向国防领域配置的资源就越多,国防的实力才可以得到加强。比如,美国F-22战斗机每架样机的成本达1亿美元,如果把研制费用计算在内,成本高达2.5亿美元。一艘尼米兹航空母舰为45亿美元。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防实力的竞争就是国家经济实力的竞争。可见,国防和军队建设对经济实力有着极大的依赖作用,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国防和现代化的军队,就不可能有国防能力的提高。所以,要统筹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真正做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二是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防建设受到极大限制。十年动乱期间,国防建设雪上加霜,军队建设仍以陆军、步兵为主,技术、专业兵种很少,海军、空军发展缓慢,且装备落后。近年来,我军信息化建设与武器装备升级换代,我们航母的列装,新一代战机、军舰、导弹的问世,神舟系列飞船上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运行以及军队的改革和发展,无一不得益于国家经济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得益于我国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群的崛起。因此,要以先进的经济与科学技术作支撑,加快武器装备更新速度,扎实搞好军队建设,提高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要大力加强国防潜力建设。对于我国来说,建立一个完备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国防体系,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深入进行国防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军民两用技术,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建立军民融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立结构合理和规模适度的专业技术保障队伍,形成寓军于民的后勤和装备的预备保障体系;以行业动员为纽带,建立具有应急应战能力的综合保障集群,统筹好应战保障和非军事行动保障需求,切实发挥应急应战资源军民兼容、平战两用功能,提高资源整体保障效能;探索利用现代物流业建立快速准确、实时调控的快速支前保障新模式;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医药卫生、食品和粮食供应,工程建筑、能源化工,国防科研生产、市政设施保障等行业系统及单位为重点,加强专业保障队伍的建设,搞好针对性训练和演练,增强各行业系统遂行国防勤务的能力。
三、公民应该成为国防建设的实践者
公民享有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和自觉自愿为国防做贡献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企业和事业单位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国家的独立、安全、发展和振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国家的兴衰存亡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公民都应该成为国防建设的实践者,都应该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
首先,要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对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社会团体、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要严格按《国防教育法》的规定落实;要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扩大教育辐射面;要协调和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电台、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加大国防教育力度,对全民尤其是青少年普及国防知识;要充分运用文学、影视、音乐、书画等形式搞好宣传教育,增强教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激发全民的参与热情。在这些方面,欧洲的瑞典就是最好例证。瑞典保持中立国地位长达200年之久,但长期以来,也一直以建立“强大的国防”为目标,实行全民“总体防御”战略和普遍义务兵役制。瑞典每个适龄男子都必须服兵役,注重“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建立起72小时内快速动员80万人的军事机制,被动员人口占总人口的10%。这种全民参与的动员与高度戒备的军队一起构成了瑞典“总体防御”的坚固基础。
其次,要强化全民的责任担当意识。要让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要着力强化全民的家国情怀、民族自信和安全意识,着力强化全民的传统印记,不断激发爱国之情、忧国之心、报国之志。历史上,每当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的关键时刻,民众强大的责任担当意识和民族精神都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从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责任担当的典型体现。当代中国国防建设,必须强调全民的责任担当意识,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责任担当内容,赋予责任担当新的时代内涵。当前,我国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关键时期,处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只有教育全体公民树立国防责任担当意识,培养担当责任,才能真正推进国防建设快速发展,扎实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其三,要营造“爱军尚武”的社会氛围。爱军尚武,既是革命军人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公民献身国防的基本要求。爱军尚武是国家安全的保证,新时期的每个公民都要有忧患意识和爱军尚武意识,要把爱军尚武的精神化作对国家的热爱,化作刻苦习武的实际行动,切实履行公民献身国防的神圣义务。发扬“爱军尚武”的优良传统,要把国防教育与征兵、双拥工作结合起来。要特别重视利用新兴的网络阵地拓展国防教育,将国防理论、军事装备、国防法规、国际安全形势等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广为传播,同时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网上交流与讨论,及时释疑解惑,提高国防教育的效果。
总之,国防的基点在人民群众。只有动员起全社会各界参与国防活动,实现军事活动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国防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国防才能真正巩固,国家安全才有最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