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即使“自费”也要前往的国外现场采访
——《金华日报》“义新欧”系列报道新闻战感悟
2015-03-16何百林
□ 文/何百林
一趟即使“自费”也要前往的国外现场采访
——《金华日报》“义新欧”系列报道新闻战感悟
□ 文/何百林
编者按:作为地市报记者,本文作者在报社没有公派记者出国采访先例的情况下,为了做好长期跟踪领域的报道,想出了用休年假的宝贵时间“自费”前往西班牙采访报道“义新欧”铁路全线贯通的办法。这种对新闻工作热爱并执着付出的精神,值得弘扬和学习。
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准确把握难得一遇的新闻素材
2014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西班牙首相拉霍伊时说,2015年是中国与西班牙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双方要深挖潜力,加强务实合作。当前,中欧货运班列发展势头良好,“义新欧”铁路计划从浙江义乌出发,抵达终点马德里,中方欢迎西班牙积极参与建设和运营,共同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
2014年10月下旬,一直在持续关注“义新欧”班列的笔者得到确切消息:首趟“义新欧”班列计划于11月18日从义乌出发,预计在12月8日左右抵达马德里。首趟“义新欧”班列从义乌出发当天,义乌市委、市政府肯定会举行一个隆重的首发仪式。由于是同一天采访、同一天见报,《金华日报》并不具备先发优势,必须另辟蹊径。
考虑到报社没有公派记者到国外采访的先例,经过认真考虑,笔者萌发了利用年休假时间自费前往西班牙实地采访首趟“义新欧”班列抵达马德里的念头。之所以有这样的打算,主要是考虑到作为“义新欧”班列始发地重要媒体的《金华日报》具有报道的先天优势和基础条件,且近年来笔者一直是《金华日报》驻义乌的记者,熟悉“义新欧”班列的相关情况,手头上掌握一些与“义新欧”班列有关的人脉资源,非常适合承担此次赴西班牙采访任务。
笔者的想法很快得到报社领导的认可,社长陈东当即表示,将在采访经费、版面安排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不畏艰难,精心准备,制订一套严谨可行的报道方案
确定要只身前往西班牙采访后,笔者开始了忙碌的前期准备工作。由于不是公派出国,所有出国手续都必须自己办理。同时,考虑到媒体竞争激烈,在前期准备阶段,即使在金华日报社内部,有关此次赴西班牙采访一事也是处于保密状态。当时,笔者承担了每周一期“金报·义乌”版的主要稿件采写及版面编辑工作,平时的工作原本就非常繁忙。但为了做好采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笔者常常是在完成每周的常规工作任务后,再挤出时间去做出国采访的准备工作。
从2014年10月下旬得到首趟“义新欧”班列出发及到达马德里的准确时间,到12月4日启程赴西班牙,其间只有不到一个半月的准备时间。按照常规的个人出国签证申办流程,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为了确保在有限时间里完成采访前的出国签证申请、对方邀请函发送、机票宾馆预订、采访线索收集等各项准备工作,笔者制订了一整套详细的报道方案。
接下去的一个多月,是笔者从事记者职业10多年来最忙碌的一段日子:为了确保出国签证顺利获批,多次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与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沟通,反复说明此次赴西班牙采访的意义及行程安排等诸多事项,以争取总领事馆官员的认可;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日常工作,每次都在结束前一天的忙碌后连夜赶到上海,第二天早上6点不到就起床赶往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排队递交材料或申领签证,以便赶在中午12点前坐上上海至金华的动车,当天下午可以回到金华正常工作;为了得到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的支持并顺利采访到大使馆主要负责人,10多次与大使馆工作人员联系,反复商议采访时间、人员及主题……
直面竞争,主动出击,力争写出与众不同的现场新闻
此次赴西班牙采访的重头戏,是2014年12月9日上午中西两国政府联合举行的首趟“义新欧”班列抵达马德里欢迎仪式,以及“义新欧”铁路全线开通庆典。能否报道好这两项活动,是此次赴西班牙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在欢迎仪式的前一天,笔者就从权威渠道了解到,对于首趟“义新欧”班列抵达马德里,西班牙媒体非常感兴趣,有数十家媒体的近百名记者参加第二天的欢迎仪式。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3家在西班牙设有常驻机构的中国“国字号”媒体也将派记者前往采访。可以预见的是,第二天的欢迎仪式将掀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
在2014年12月5日抵达马德里后,笔者积极与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联系,并与西班牙方面负责此次“义新欧”班列媒体采访接待的西班牙铁路总公司主动沟通,顺利获邀参加12月9日的欢迎仪式。据了解,《金华日报》是除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外,第四家获邀参加欢迎仪式的中国媒体,同时也是唯一有特派记者远赴西班牙实地采访的中国媒体。
12月8日中午,在准确掌握第二天参加欢迎仪式媒体的相关情况后,记者及时与远在国内的报社领导取得联系,商讨“义新欧”系列报道的稿件刊发计划。经过反复考虑,陈东社长决定在首趟“义新欧”班列抵达马德里当天(12月9日)的《金华日报》头版刊发一篇1000字以内的消息,作为“义新欧”系列报道的开篇之作,以确保《金华日报》的先发优势;之后,在12月10日的“焦点版”刊发首趟班列抵达马德里的详细报道,注重稿件的现场感,以凸显特派记者的优势。确定稿件刊发计划后,笔者提前对首趟“义新欧”班列进行了外围采访,在12月9日的《金华日报》头版头条位置推出了开篇之作《马德里迎来首趟“义新欧”货运班列》。
□ 本文作者在首趟“义新欧”班列前拍照留念。
12月9日早上7点,笔者就从住处出发赶往马德里Āboriginal(阿布罗尼加尔)火车站采访。从当天上午9时开始,到上午11时首趟“义新欧”班列正式驶入Āboriginal火车站,笔者一边做文字记录和摄像,一边通过微信与远在国内的金华日报官方微信、金华新闻网等报社新媒体平台开展远程现场直播,第一时间向国内读者现场播报首趟“义新欧”班列抵达马德里的历史时刻及欢迎仪式盛况,发回了大量图文并茂的现场报道。事后笔者了解到,《金华日报》是唯一对首趟“义新欧”班列抵达马德里进行远程现场直播的媒体。12月10日,《金华日报》在重要版面刊发通讯《“义新欧”班列送来中国的圣诞祝福》,对前一天的欢迎仪式进行了详细报道。
深入挖掘,层层递进,积极拓展系列报道的广度深度
12月9日的欢迎仪式,包括新华社、央视在内的诸多中国媒体及西班牙主要媒体均作了详细报道。不过,两天后,多数媒体没有继续跟进。
此时,笔者既没有就此打住,也没有四处游览西班牙风光,而是倍加珍惜难得的出国采访机会,继续深入挖掘“义新欧”班列背后的故事,以及与“义新欧”班列及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地义乌有关的各种新闻素材。在之后的10天时间里,笔者深入西班牙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街头百元店、电子商务公司进行实地采访,积极寻找与“义新欧”铁路及义乌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各种线索。在西班牙期间,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临时代办黄亚中、经济商务参赞陈玉明、领事参赞朱健同时接受了笔者的独家专访,从外交的层面讲述了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义新欧”铁路如何从蓝图成为现实以及首趟“义新欧”班列顺利抵达马德里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由于采访内容非常丰富,在顺利完成12月9日欢迎仪式的相关报道后,笔者又一口气采写了《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义新欧”班列——首趟班列抵马德里有里程碑意义》《中国大使馆官员独家讲述“义新欧”班列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中国商城:西班牙小商品第一城》等7篇有一定分量的深度稿件。这组稿件既有图文并茂的异国现场见闻,也有深入浅出的冷静分析与思考,从而将“义新欧”系列报道不断向纵深推进,形成了前后呼应、层层递进的宣传效果,在激烈的国际新闻竞争中赢得了诸多媒体同行的认可和尊重。
(作者是《金华日报》义乌新闻中心副主任)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