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广场舞”新闻看大众文艺题材报道的问题与策略

2015-03-16张燕楠

中国记者 2015年2期
关键词:广场舞题材文艺

□ 文/臧 娜 张燕楠

从“广场舞”新闻看大众文艺题材报道的问题与策略

□ 文/臧 娜 张燕楠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文化生活的丰富,大众文艺报道逐渐成为社会新闻领域一个重要报道类别。这一题材的报道在逐渐变得开放、轻松、通俗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至死、群体炒作、浅薄低俗等问题。这些情况在有关“广场舞”的大量报道中集中体现,“报道标签化”“叙事妖魔化”等问题,激发了研究者对于大众文艺报道传播策略的思考。

大众文艺题材报道 广场舞 媒介艺术素养

大众文艺题材报道的属性和边界

主流媒体要坚守文化理想和主流价值观,首先要认识大众文艺的根本属性,厘清大众文艺报道和娱乐报道的边界。

从关注内容看,娱乐报道更倾向关注名人隐私、花边绯闻;大众文艺报道则应更关注涉及公共利益的文化潮流和事件。

从主体形象看,娱乐报道重点关注歌星、影星、球星等各色明星;大众文艺报道则应重点关注普通民众的文艺娱乐活动,以及文化艺术体育战线著名人士的艺术之美。

从报道态度看,娱乐新闻更多表露出对名利的艳羡嫉妒,甚至“审丑”;而大众文艺报道则强调以“审智”品性引导大众悉心感受艺术之美。

总体上,媒体应当透彻认识大众文艺的属性,认真梳理其发展脉络,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与大众文艺活动相关的媒介事件注入有益的精神养料,避免在某些新闻生产利益化、娱乐化倾向的推动下,加速滑向迎合低级趣味的媚俗境地。

当前大众文艺题材报道存在的问题

从全民“唱红歌”现象引发的社会评论,到顽童模仿灰太狼“烤羊肉”被烧成重伤的惨痛教训,还有近年来一系列关于“广场舞”的媒介论辩,一个个大众文艺领域的热点话题,考验着当代媒体人的文艺素养和传播智慧。

特别是有关“广场舞”的新闻报道和话题讨论,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大众文艺题材报道的现实问题。

1.报道标签化

作为近两年的网络流行词,“广场舞”和“中国大妈”一直紧紧地勾连在一起。一些媒体以《中国广场舞大妈正慢慢占领地球》为题,报道中国广场舞大妈进行这种“古怪”的活动受到很多城市居民的敌视,“中国大妈”突然开始跳舞并非只出现在俄罗斯,还出现在巴黎卢浮宫外、纽约市的公园,他们的跳舞活动过于喧闹,引发了噪音投诉。

但另一方面,不少西方人认为“广场舞”是独具中国文化符号的词汇。法国著名汉学家白乐桑在谈及“广场舞”一词时认为,这是现阶段中国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它反映了人们得到财富、物质生活的满足,已经开始朝着精神层面追逐“中国梦”。

而对“广场舞”噪音污染等标签化的报道,恰恰限制了其背后正向价值的挖掘。

2.叙事妖魔化

随着“广场舞”的风生水起,与“广场舞”相关的社会新闻事件也日益增多,如“男子外出跳广场舞结识年轻新欢 六旬之妻遭抛弃”“男子驾车遭广场舞挡道 下车砸毁音响并动手打人”“最气愤——广场舞大妈扰民 大爷‘泼尿’抗议”,等等。

这些惹眼标题极大地吸引了公众眼球,成为此类题材新闻报道的极好卖点,但“广场舞”作为大众文艺形态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审美关联和艺术渊源则少人问津。

类似的妖魔化叙事,在全民“唱红歌”的报道中也屡见不鲜。“性感美女唱红歌”、数十名女大学生扮“江姐”等惹眼主题见诸各大媒体的新闻板块,女性之美成为红歌题材新闻报道的重要叙事元素和“招牌动作”,而革命文艺话语在与美女、性感的后现代拼贴过程中,被稀释得只剩下“绿军装”“红缨枪”的形式外壳。

新闻策划者从大众日常社会文艺活动中拾掇出若干吸引眼球的片段予以放大,虽然短时间内达到了吸引公众视线的目的,但这种充满功利性的情绪化、娱乐化传播策略,最终将改变人们对于大众文艺的情感性认知,损害大众文艺报道的传播价值。

媒体开展大众文艺题材报道的传播策略

其实,从有关“广场舞”的优秀报道中,人们也不难发现大众文艺题材高水平传播的诀窍,相关做法也成为破解相关现实问题,提升报道水准的良方:

首先,从公共利益和社会长远发展出发,全方位挖掘大众文艺题材的议题价值。

在“广场舞”相关报道中,虽然存在以收视率为标的的妖魔化叙事倾向,但在众声喧哗中,一些媒体从中国的公共领域现状及国人公共空间意识淡薄的角度切入,实现了大众文艺题材报道价值的升华。

2014年4月3日,《新闻1+1》以“温州业主‘以噪制噪’ 用高音炮对抗广场舞”为题,制作了一期新闻评论节目,节目以温州一小区业主集资26万元购置高音炮对抗广场舞音乐噪声为背景,从公共活动场所的合理规划等角度切入,探讨解决广场舞扰民的有效路径。这期节目在总体上彰显了该栏目抢夺新闻“第二落点”的报道思路,体现出宏观、敞开、建设性的评论风格。

可贵的是,节目在尾声处加入了一段时长近2分钟的的士高配乐短片,颇具动感地展现了1980年(新时期)以来,全国各地区人民欢快起舞的热闹场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刚挥别极左政治狂热的人们在街头跳起交谊舞,到90年代陕西民众的广场秧歌戏,直至新世纪以来上海青年人的闹市骑马舞,节目最终以一幅书写“2014”字样的广场舞图片结束,留下了一抹令人回味的精神余韵。几组具有历史纵深感的黑白画面,配合节奏感极强的背景音乐,一幅节奏铿锵的民众群舞图渐次呈现在人们眼前,以视觉化的方式为观众揭示了广场舞发展至今的文艺脉络,以及“广场舞”话题浮出水面的文化根源和艺术渊源。

第二,提升媒体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深层次追溯大众文艺内容的艺术源流。

凤凰卫视的时评类栏目《锵锵三人行》也曾就“广场舞”话题制作了一期节目《换一种视角看中国大妈的“广场舞”》,梁文道和学者许子东作为嘉宾参与话题讨论。这期节目的亮点之一,是许子东将自己对于“广场舞”这一大众文艺形态的理论思考融入到三人漫谈之中。他指出,目前关于“广场舞”问题的新闻报道大多聚焦于噪声扰民等现实层面的问题,但对其艺术源头和文化渊源的探讨少有涉及,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广场舞”的源头是陕北新秧歌运动,解放后秧歌舞传入城市,直至文革时期演变为革命群众的“忠字舞”热潮。

对于“广场舞”艺术源头的文化追溯和省思,为广大民众正确认识这一新兴大众文艺形态提供了重要的理性依据,它引导大众正确看待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悉心审视当代广场群众文艺活动的文化渊源和独特审美品格,使得这期关于大众文艺题材的时评节目在插科打诨间透露出艺术审美的智性趣味。

第三,拓宽报道维度,突破大众文艺题材报道的传统框架。

还有一些有关“广场舞”的媒介评论文章,将报道维度延展到社会学、历史学的领域,对大众文艺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宇宽撰写的《广场舞盛行解析:中国人为何害怕脱离群体?》,就通过审视革命历史语域中人们的政治审美诉求,来分析“广场舞”盛行的深层文化动因。

《中国妇女报》的报道《觉醒与希望之舞:广场舞作为妇女群体行为的新价值》则指出,当前中国以妇女为主体的全民健身广场舞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期待与行动,反映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这些报道引入历史、政治、社会性别等维度分析广场舞这一文化现状,在“广场舞”被某些传播媒介作为娱乐符号进行妖魔化处理的时代语域中,显得弥足珍贵,这种传播倾向的出现为大众文艺题材报道媒介文艺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极好借鉴。

在“消费主义”的裹挟下,当代媒体作为文化艺术精神的传播者,更应该注重提升自身艺术素养,认真梳理大众文艺发展至今的艺术脉络,多吸收文化艺术及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评论队伍,为当代大众文艺题材报道注入有益的精神养料和智性审美品格。

(作者单位分别是: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东北大学外语学院)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net.com

猜你喜欢

广场舞题材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广场舞与群众文化建设
分析广场舞的社会影响
浅谈广场舞扰民现状及对策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