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景主持人的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如何炼成?
2015-03-16□文/肖薇
□ 文/肖 薇
外景主持人的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如何炼成?
□ 文/肖 薇
一个电视专题节目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与团队配合能力及自身水平的发挥,需要主持人从思想道德、学识修养、语言文字水平,到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形象气质、体能体态等综合素质的养成。当前各类媒体出镜的记者主持人渐多,相关来稿也渐多,希望能从本文得到启示,欢迎继续讨论、交流。
主持人 思维能力 创新力 亲和力 生财有道
《生财有道》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唯一一档关注农业和农村,为农民朋友学习交流致富经验提供实际帮助,切实服务三农的节目,节目通过主持人深入农村一线实地探寻体验发现,挖掘最具指导性的致富故事,报道致富典型,是典型的“适销对路”暖到心里的主持人节目。其手法是纪实的,不仅传达了致富信息,创富之道,同时也反映出如今农民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生财有道》节目的主持人兼具主持人和记者的双重功能,是贯穿节目的主线,也是节目风格的象征。
一、年龄与阅历
主持人的阅历和成熟可以提升权威性、可信度,使被采访者感到心理对等,容易敞开心扉。
年轻的专题节目主持人采访当事人容易显得年纪轻压不住分量。有人曾经问白岩松:如果你有一个自认为理想的主持人境界,而现在还没有达到,障碍何在?白岩松的回答是:“年龄”①。一般来说,年龄大阅历丰富,或者从记者走出来的主持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大多是成熟、稳健和智慧的,容易给人以信赖感;年轻记者虽然能给人留下朝气蓬勃的印象,但却因为其权威性不足难以产生信赖感。
以《生财有道》节目为例,2014年在甘肃嘉峪关拍摄《打工也能挣大钱》,采访嘉峪关市孔雀养殖场的厂长王钰之前我有些担心,50岁的老王憨厚老实,至此时连甘肃省都没有走出去过,更别提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了;摄制组这一行人一摆开架势,按经验判断老王还不得“晕镜头”呀。出乎意料的是采访异常顺利,采访结束后我对老王说:“在镜头前,您一点也不紧张,表达也很流畅,聊得特别好”。老王说:“看见你很亲切,没觉着你是大记者,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一高兴我把采访什么的忘了,就想着和你聊我的经历和孔雀的事了”……哦,原来是我的“气场”影响了他,正是我年龄上的“资深”拉近了和他的距离,他觉得和我年龄相仿,有共同时代背景,他说的话我能听懂,没有沟通障碍。
《生财有道》是服务三农的节目,探讨的是农民朋友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以及生活信念,主持人要通过采访深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听其倾诉心声,最后总结提炼出主人公的精神财富和致富之道。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是经历无数坎坷却百折不挠,最终拥有财富和成就的草根英雄。面对历经沧桑内心丰富的主人公,如果让一些年轻的俊男靓女去和他们谈人生多么艰难不易等厚重话题,往往给人既不协调,也“压不住台”的感觉。
二、思维能力
从电视及电视节目主持人岗位的独特性来看,思维素质是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以《生财有道》为例,主持人到现场后就得迅速进入状态,高度兴奋起来,随时调度自己多方面的知识储备,敏锐观察节目现场,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点、线索,继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主持人的有感而发、即兴表达常常使节目更有含金量,更有现场感也更生动自然,提升节目质量。
蝴蝶养殖园一般建在远离城市喧嚣、人迹罕至的大山里。为拍摄《蝴蝶夫人》,摄制组在云南玉溪市元江县的大山里采访蝴蝶养殖户邱语。选景时,我无意中在一片树叶上看见了一只小螳螂正在大快朵颐一只美丽的大花蝴蝶,如果没有平日记者敏感素质的养成,很可能对此视而不见或只当做是一种自然现象。多年的编导积淀让我立刻意识到:这不正是“螳螂是蝴蝶的天敌”最鲜活的画面吗?了解天敌,发现天敌,预防天敌,正是养殖户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这种场景可遇不可求,和导演商量后我们决定马上开机现场解说螳螂捕食蝴蝶。于是,就在那片树叶旁我即兴发挥了这样一段串场词:我们在山上抓到一个非常珍贵稀有的画面,一只螳螂正在把蝴蝶咬死并吞进腹中。我本以为蝴蝶到了这个阶段是它一生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已经羽化成蝶,只要完成交尾,一生的使命也就终结了,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天敌了吧,没想到偏偏这时蝴蝶碰上了螳螂;螳螂对于蝴蝶这样的美味就像是饥饿的狼遇到了小肥羊岂容错过,于是螳螂不客气地一点儿一点儿地把蝴蝶吃进去了,这就是自然界的食物链呀,真是没办法……除了螳螂,蝴蝶的一生在不同的阶段还有哪些天敌呢?
三、创新力
不竭的创新能力是主持人永葆职业青春的有力武器。
所谓创新力,一般是指主持人能够突破传统思维,创新主持业务的能力②,尤其是主持语言的创新。早期的《生财有道》节目选题面窄,基本上是特种养殖,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等等,但种类毕竟有限,很快就出现了主人公不同但养殖项目相似的选题。主持人在现场如果没有创新力就会在不同节目中用同样的语言表述同样的事情,再加上节目样态和播出方式的“同质化”,观众就会对主持人甚至是对节目本身产生审美疲劳。比如,和采访对象交流时主持人问的总是“请问您有何感想”,讲故事承上启下时又不断重复“这个问题我先卖个关子不告诉你……”,语言陈旧毫无变化的主持人哪怕形象再靓丽,时间长了观众也会失去期待,主持人的魅力就会迅速降低。
成为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有“语智”的主持人是大多数主持人在职业生涯中始终追求的目标,可这却绝非一日之功。只有不断创新,不断修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
《生财有道》采访《打工也能挣大钱》的主人公养孔雀的王钰时,我发现他一紧张就语塞支吾话不成句。为了挖出老王最真实的心里话,我就在他比较放松最不设防的时候问了他一个问题:“老王,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说这句话说得对吗?”老王脱口而出说:“对着呢”。我紧跟着提出了这期节目的主题:“那你为什么自己不当老板反而心甘情愿给别人打工呢?”老王是这样说的:“干小事情挣小钱,干大事情挣大钱。当干大事情的条件不具备时,如果有人出资,愿意在背后给我做强有力的支撑,不是也能帮助我快速实现梦想吗?你看,我现在拥有的车子房子都是因为我养孔雀养得好公司奖励我的,能干自己最喜欢的事,还让我们全家人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我很满足也很有成就感,谁说打工不能挣大钱呢?”老王的回答很自然地带出了本期节目的主题:打工也能挣大钱。
四、亲和力
亲和力强与不强,甚至成为衡量一名主持人人气高低、成功与否的核心标志。
主持人敬一丹在说到亲和力的时候就用了“人缘”“人格倾向”这样的词汇;东方卫视主持人左安龙在接受采访时说,亲和力的含义异常丰富,但它显然不等同于“漂亮”,也非简单的笑容可掬。“亲和”是一种气质,是由内而发自然的流露,是一种令人愿意接近、不使人产生紧张和距离、易产生信赖感的特殊品质。
主持人如何养成亲和形象的魅力,尊重对方尊重观众应该是主持人特别是记者型主持人始终遵守的职业准则,也是对自己的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比如:着装“入乡随俗”。
以《生财有道》节目为例,假如主持人下乡走基层对农民进行报道,职业装光鲜亮丽,脚踩一尘不染的高跟鞋甚至因嫌弃养殖场的脏臭,带着口罩采访一身泥土满脚动物粪便的养殖户,不说这一身装扮严重束缚了自己的言行,和主持环境也格格不入,这种过于正式的打扮或刻意的化妆也会使主持人与采访对象产生很大的距离感,造成强烈反差。因而主持人就可能被视作高高在上毫无同情心,采访对象也可能会由于外表的差异而不愿与主持人沟通。
比如:维护主持人亲和形象始终如一的多维性。
主持人形象首先是屏幕形象,离开话筒走下屏幕又是一个社会人,并以个人身份与大众直接、面对面地交流。主持人这时的形象虽然本色、自我,但有时节目外的形象表现出的影响甚至超过节目中形象表现③。例如,镜头前娓娓道来和蔼可亲的节目主持人,一关机就完全换了个样子,不仅对摄制组的其他工种颐指气使,对当事人因一时紧张表达不畅也毫不客气地指责、乱发脾气,这种镜头前后的巨大反差会使主持人平日在镜头前苦心营造的亲和形象在观众和工作人员心目中一落千丈。相比那些内心真诚尊重对方,随和包容的主持人,即使形象算不上年轻漂亮英俊潇洒,或者一身泥水、一头蓬发,甚至被雨雪淋湿失了妆容、被风吹得流出了鼻涕,观众也会更喜欢这样的。因为接地气可亲可敬有人格魅力的主持人更值得信赖,也更具有传播魅力。
节目主持人这个行业是个要求严门槛高,入门儿之后又备受挑剔的行业。“德才兼备,声形俱佳”是每一位节目主持人想要达到并为之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年纪轻,“德才”易不足,局限性大;有了岁月的洗礼,积累了经验完善了自我,又易“中年形肥”失了世俗美感。
一名优秀的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在短短的一二十年职业生涯中,必须一刻不松懈地修行历练,不断完善道德修养,提升审美能力,才能在当今各种新媒体竞存的时代站稳脚跟,攀升事业高峰。
(作者是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注释】
①白岩松:《我们能走多远》,《现代传播》1996年第一期。
②吴郁:《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研究》2007年1月第一版。
③张颂:《主持人形象造型艺术》2011年2月第一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