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沪上首个地下空间诞生始末

2015-03-15黄磊

生命与灾害 2015年1期
关键词:黄浦租界上海

沪上首个地下空间诞生始末

上海早期地下空间的发源地——黄浦城区

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唐时措、唐时拱两兄弟为祭祀孔子而建“梓潼祠”,旁筑古修堂,作为培养学生的场所,称为镇学,这便是上海文庙的雏形,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在文庙附近建立上海县,自此这里成为了上海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文庙一带也成为了上海老城厢的发源地,黄浦成为了申城之根、发展之源、文化之脉。同时,地下空间的建设也与上海的政经发展同步进行。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1月,按照《中英南京条约》的条款,上海正式开埠。自此龙蛇起陆,万方云集,申城翻开了一个新的历史篇章。此时的黄浦城区不仅涵盖了上海起源的老城厢,也拥有了旧上海时代的公共租界中区与老法租界的锦绣繁华,集旧上海精粹于一身。

晚清光绪年间,黄浦区域地下空间的形成

随着上海开埠,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西方的建筑结构、舶来的建筑材料、外国的建筑技术开始渗入传统的建筑业。第一批欧式特色的建筑就在此时拔地而起,繁华外滩初见雏形,地下空间建筑也在悄然发展。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8月10日开工的公共租界老闸捕房地牢是沪上最早有记载的地下室。老闸捕房,Louza police Station,是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的一个分区捕房,成立于1860年10月,解散于1943年,其旧址位于现在黄浦区的贵州路101号。

1860年,太平天国李秀成率部下大规模进攻苏杭地区,大批中国难民涌入租界,特别是租界西半部尚未开发的空地(今河南路、山东路以西到西藏路一带),需要大量警力来维持治安,于是在咸丰十一年九月(1861年),工部局租借盆汤弄(今山西南路)丝业会馆,建立老闸捕房,这是租界的第一个分捕房,驻有副巡官1人,巡长1人,巡捕16人。不过,初期的巡捕房地处辖区的东北角,不便于进行管理。于是在1887年,也就是光绪十三年工部局花费13 485两白银买进南京路51号(贵州路口,今南京东路772号)网球场的7.212亩土地(租界中区612号地块),将老闸捕房迁至此处。新捕房于1888年8月10日开工,1889年12月13日竣工,1890年1月1日投入使用,共耗资46 000两。捕房配备有19名西捕,31名印捕和80名华捕,还有可供关押30名华犯、10名西犯、20名乞丐的用房,此外还有一座马厩。公共租界雇用的印度巡捕,都驻在老闸捕房,因此上海人曾称之为“红头巡捕房”(印度巡捕多为锡克族人,头裹红布)。

除了老闸捕房以外,当时还有许多建筑也纷纷设立了地下室。清宣统元年(1909年)开工的上海总会大楼是旅沪英侨集资建设的社交娱乐场所,同样有一层半地下室。

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江阴路57号小楼,是由查斯莫尔受茂兴洋行建筑事务所委托设计,建有半层地下室,为德国商会办公所用。

上海德律风公司(原名英商中日电话公司),旧址位于外滩7号(今中山东一路7号),1910年重建时由新瑞和洋行设计,协泰洋行计算结构,姚新记营造厂承建。该楼成为当时上海第一幢钢筋混凝土框架大楼,占地873平方米,建筑面积5 481平方米,共六层,并设有地下室,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可见,黄浦地界最早的地下空间与其从属的整体建筑已经服务于社会的管理、贸易和休闲生活的不同功能。

黄浦地下空间的兴起,开启了沪上民防历史发展的新纪元。随着社会进程的继续,民国初年金融、商业和市政都进入了新一轮发展时期,沪上地下空间的建设也随之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本文由上海市黄浦区民防办 黄磊 供稿)

猜你喜欢

黄浦租界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何时何地召开?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黄浦恩、刘洋、罗玄、彭霞作品
捏只可爱的哈士奇
视觉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中国近现代报刊社会生态视角下的上海租界辨析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租界史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