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5-03-15陈茂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手术室

陈茂春

(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 护理部, 重庆, 404500)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陈茂春

(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 护理部, 重庆, 404500)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影响手术室护士护理安全管理因素,为完善相关评价指标及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初步了解手术患者对手术安全的需求以及手术室护士对安全护理管理的相关认知,为初步构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提供参考;通过对相关专家的咨询并对初步方案进行修订,确定手术室护理安全评价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现况调查研究,获取手术室患者护理安全的相关情况,进一步验证既定的手术室患者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修改。结果经过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了含有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通过现况调查可知手术室护士对护理安全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得分均>4分;手术室护士普遍对手术中的安全护理相关知识掌握度较高;影响手术室护士护理安全相关知识掌握的主要因素为工作的年限、技术职称以及从事的工作。结论 构建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较为贴合手术室护士的临床需求并突出了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值得临床手术室进行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安全管理; 评价指标体系

护理安全管理是指结合应用制度、技术以及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达到有效防范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为患者提供一个更为安全、健康、高效的护理环境[1]。中国的医疗安全管理发展较晚,在临床操作中缺少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原有的“案例式”的管理也存在较大的不足。目前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调查性研究以及经验总结性研究,并不能为临床上提供更为科学完善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2]。本研究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构建了一套适配中国手术室安全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的评价的内容以及要素进行规范,并进一步确定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度,为临床上患者手术期间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手术室患者护理的安全管理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以及量化标准,体现了安全为核心的临床护理理念,也为保障患者的手术室安全提供了依据。

1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构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本研究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基础性原则、先进性原则、实用性原则[3]。通过质性研究,对手术患者的安全需求以及手术室护士对安全护理管理的认知进行统计并分析,为构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提供参考依据。针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10名于本院就诊的术后患者,对所选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资料进行收集。对手术患者的访谈的主要内容主要围绕:对手术室护理安全的认识,手术前、中、后对手术的安全要求有哪些,对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是否满意,手术室安全管理改进方法等。

在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质性访谈的结果,对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拟定[4]。经过临床护士质性研究,初步拟定4个主题:对手术室环境安全的需求;心理安全的需求;对医护人员技术安全的需求;身体照护安全的需求。对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对安全指标的实用性、使用范围、可行性以及针对性进行优化,并在此过程中对询问的措辞表达等细节方面进行优化以及筛选,最终形成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方案[5]。

2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的确立

本研究针对专家咨询采用的是Delphi法,其实质内容是通过反复匿名函询法获得结果[6]。具有匿名性、多次有控制的反馈以及预测结果的统计特性。

专家的入选标准为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具有长期的外科以及手术室工作经验,并正从事一线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按照专家的代表性以及意见的全面性的原则,选取我院分别进行护理管理、手术室护理、护理教育以及麻醉领域的专家10名。

问卷的正文主要包括专家的一般情况、对指标的理解程度、指标咨询,并提供备选项允许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补充,提取意见和建议。指标咨询问卷主要根据初步拟定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标准,并经过与课题组其他成员的讨论分析形成初步专家咨询问卷。具体包括一级条目3项:术前访视评估、术中安全护理以及术后安全评估;二级条目12条:手术前准备情况、手术过程安全配合、药物安全准备情况等。专家针对上述条目进行相应的判定,对其是否是安全管理所需要的进行确认。并按照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7-8]。

3手术室护理安全评价管理指标体系的

验证研究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手术室护士关于患者安全管理的掌握程度进行调查。问卷设计主要分为3部分:对课题进行总体的介绍,包括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以及填写时的相关注意事项;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的调查(年龄、性别、工作时间、工龄等);对手术室护士安全管理掌握程度的调查,主要依据Likert5级评分进行评定(完全掌握为5分,大部分掌握为4分,部分掌握为3分,仅了解为2分,没有掌握为1分),被调查的对象针对试剂情况以及自己对手术室护理安全评价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选择和作答[9-10]。

随机抽取重庆市6家医院,对问卷样本没有统一的标准,查阅文献P=0.5的情况下,400份有效问卷已经可以满足5000的总体的精度要求。所以,考虑到失访问题的存在,确定样本量为400份。

4结果

4.1患者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就诊本院10名术后患者,年龄27~60岁,其中男6例,女4例,自愿参与本研究,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4.2评价指标体系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表2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4.3影响因素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呈现出对护理安全知识掌握的主要因素包括3方面:工作年限、技术职称、从事工作。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护士对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越高,在所从事的工作中,护士长对安全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好。3种影响因素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见表3。

表3 影响因素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5讨论

本研究回顾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选择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研究过程中,能够结合中国临床的现实情况,对研究的质量控制进行了严格的监督,整个过程体现了严谨,科学的特点和态度,结合经验和实践,融合了科学性、代表性以及普适性[11]。

本研究中将术前访视以及术后回访纳入手术室护理安全的管理范畴,符合当下“手术全期护理”的核心理念,突出表现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职责的系统性[12]。同时也涵盖了术前风险性的相关观察指标,降低了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概率,也体现了对实施风险管理的研究,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防,应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显著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来自管理者的风险辨别能力,体现出了本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条目设置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前瞻性[13]。

从手术室护理安全知识掌握的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对护理安全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手术室护士对手术中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项目的掌握度较好,但是对于术前访视以及术后安全护理这两个阶段却不理想,对患者体温管理的相关知识掌握较低;对于手术前访视护理中的患者手术前的心理状态、手术前患者的备皮相关知识掌握较差;对手术后随访安全评估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低;主要体现在手术备皮时间的不规范、术前患者负面情绪的安全掌握不足、对手术物品的清点认识不足[14-15]。

本研究结果的确定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研究发现,是否为管理人员以及职称的高低是影响护士对常见护理安全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加强这些薄弱环节的管理,提高护理安全的意识。安全护理不仅是临床问题,也是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较强的法律观念的护士,以及对安全护理具有高度意识的护士是做好安全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16-17]。临床实践证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是联系安全护理的重要基础。并且临床护理具有工作复杂,环节多变,时间持续等特点,根据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只有通过有计划地开

展业务,才可以不断提高安全意识[18]。国家有关规定表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配置必须使护理人员与手术台人员的比例为(2∶1)~(3∶1), 长时间的工作,过度的紧张以及劳累会导致护理人员的反应能力下降,注意力减退[19]。因此,医院也应该合理配置医院手术室的人力资源,在高效工作的前提下,保证较高的手术室安全标准。

参考文献

[1]林翠芳, 梁建华, 程平瑞.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患者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 2013, 34(18): 2903.

[2]王依贵, 方利, 舒红. 专科手术室安全的规范化管理探讨[J].重庆医学, 2012, 41(18): 1878.

[3]郑灵.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 2011, 27(28): 66.

[4]倪佃芳.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 2011, 27(27): 67.

[5]殷玉明. 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 2011, 27(29): 75.

[6]刘赞.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 2011, 27(36): 49.

[7]周青.关于美国手术护理改进项目的评介[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10): 981.

[8]周加玲.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 2010, 39(13): 1764.

[9]梅仙蓉.护理安全管理在手术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16): 2470.

[10]杨喜群, 陈肖敏, 徐欣.手术室移动护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4): 341.

[11]黄景香, 许秀芳, 郭丽敏, 等.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3, 22(6): 517.

[12]王书霞, 吴锦才, 崔红赏.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5): 73.

[13]周加玲.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 2010, 39(13): 1764.

[14]谢惠兰, 罗敏, 欧阳庆, 等.累计考核管理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18): 27.

[15]乔, 叶志弘, 吴定英. 院内护理质量管理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3, 29(6): 445.

[16]张爱琴, 李琳琳, 刘云. 国内外护理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2, 25(6): 664.

[17]邬丹丹. 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 2012, 28(13): 83.

[18]马智群, 唐刘红, 沈回春, 等. 大中型综合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12): 2292.

[19]王芳, 叶志弘, 葛学娣, 等. 三级综合医院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9): 777.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in operating room

CHEN Maochun

(NursingDepartment,YunyangCountyPeople′sHospitalofChongqing,Chongqing, 4045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factors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so as to improve related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operation room. Methods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needs of patients and surgery safe of nursing management security-related awareness were implemented by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in operating room. The preliminary plan was revised through consultation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evaluation system of nursing management. The relevant circumstances of patients’ safety in the operating room were obtained by prevalence survey research to further verify the established safety evaluation system and modify it. ResultsThe ultimately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evaluation system was determined including three first level indicators and 12 secondary level indicators after adopting expert advices. The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at the scores of mastery of nursing safety related knowledge were more than 4 points. The nurses had higher mastery of related knowledg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ursing safety related knowledge in operating room were working time, technical title and working types. ConclusionThe safety management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in operating room is clinically practicable and feasible. It meets clinical needs of the operating room and highlights working features of operating room, so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S:operating room;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收稿日期:2015-01-27

中图分类号:R 4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2-091-03

DOI:10.7619/jcmp.201512029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