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公益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实验研究

2015-03-15朱丽萍蒲清平

学术探索 2015年9期
关键词:公益活动公益个体

朱丽萍,蒲清平,赵 楠

(重庆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重庆 400045)

微公益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实验研究

朱丽萍,蒲清平,赵 楠

(重庆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重庆 400045)

微公益具有“参与主体微、形式微、目标微、渠道微”等“四微”特征,是十分简单有效的公益形式及感恩品质建构手段。采用情景模拟行为实验,探究微公益行为对大学生感恩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微公益组被试的感恩意识和行为显著高于非微公益组,说明完全可以通过大学生参加微公益行为培养感恩意识。提出以微公益的常态化、体系化和多元化促进大学生感恩特质化、感恩普及化、感恩高效化等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对策。

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微公益;行为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忘恩负义”、“知恩不报”的事件频繁发生,大学生道德危机愈演愈烈,成为高校德育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央16号文件将感恩教育确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形成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感恩,是个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或行为[1](P94~96),与个体生活经历和日常行为关系密切。[2](P425~433)长期采用有规律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出所需要的行为并使之固化,即行为塑造的过程,可能改变个体的日常行为。[3](P95)行为塑造与改变的过程能促进个体态度与情感变化。[4](P87)对于行为影响态度的机制,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释。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的行动与其态度相背时,内在的认知不协调会引起心理上的紧张,当事者为了消除这种紧张,努力地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从而改变自己原来的态度;[5](P118~123)自我觉知理论假定,当人们的态度不明朗或者是模棱两可时,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言谈举止来推断自己的真正态度;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倡导的学习理论则认为,当人们从事与自己态度不相一致的行为时,会受到行为结果的不同强化或反馈,从而引起态度的改变。可见,通过行为塑造来转变个体的感恩意识和情感是值得探讨的感恩教育新思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微公益活动,因其行为简单有效且服务社会为大学生群体喜爱并积极参与,引起众多教育者的极大兴趣,逐渐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及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新尝试。

一、微公益与感恩品质建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行善和感恩,“利他”思想源远流长。公益慈善行为在弥补政府功能缺失、填补阶层势差、缓解社会矛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制度设计、监管措施的不足,近年来传统公益慈善活动在郭美美等系列公益问题事件曝光后明显受阻,红会募捐金额显著下降。十分幸运的是,依托网络技术的微公益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推动下爆发性增长,成为现代文明的新标志,2014年8月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微公益,在一个月时间为渐冻人募捐资金上亿美元。

相对传统公益活动,微公益,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入手,积少成多的公益活动,具有简单和有效两大要素,简单,就是让很多人可以参与其中;有效,就是通过大量普通人的参与,使受助者产生真正的改变。[5](P123)与传统公益的“富人专属”、“可望而不可即”相比,微公益具有“四微”特征:①“参与主体微”,无数普通民众微小的力量汇聚成巨大的社会能量;②“参与形式微”,微公益强调滴水之恩,从小事做起,汇点滴之爱成江河;③“参与目标微”,微公益具有碎片化的特点,其客体是具体事物、具体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④“传播渠道微”,微公益多以微博、微信等现代传媒方式,通过“微”渠道,开展“微”宣传,快捷“微”传播[6]。微公益的“四微”特征,使“人人皆可公益”、“公益遍及人人”,微公益的“大众性”、“草根性”、“便捷性”使得它逐渐成为契合时代变革需求的公益新模式。

微公益对于大学生感恩品质建构具有深远的意义。微公益活动使大学生在公益行动中把友善、利他内化为道德品质,形成基本的道德认知,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公益活动参与中的积极情绪反馈和情感互动显著增加“恩及他人”、“惠及人生”的主观幸福感和效能感,在思想观念上形成一种“利他心”“关爱心”的助人动机,“举手之劳”的简单公益行为,长期持续积累可以显著改变大学生特质性感恩水平。蒲清平等深入探讨了微公益培养感恩态度形成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公益自我展示、角色强化、认知调节、兴趣内化、仪式外显等提升感恩水平、增强感恩意识等策略,[7](P61-63)相关学者探索了以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亲社会行为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的感恩教育实践,[8](P99~100)但尚未形成规模化、体系化的教育实践模式,且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待深入探究。因此,本研究立足于行为影响态度的相关理论,转换传统的意识引导行为的研究思路,探究微公益行为对大学生特质性感恩的影响,尝试为大学生感恩特质的培养开辟新的路径。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实验被试

本研究招募在校大学生60名,其中男生34人,女生26人,平均年龄20.3岁。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身心健康,以前没有参加过类似实验。实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后领取一定的报酬。

(二)研究思路与实验设计

实验为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大学生的微公益行为(有微公益行为VS无微公益行为),因变量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五点量表评分)和感恩行为(被试回报积分的数目)。借鉴蒲清平等人(2012)的“电脑抽奖”情景模拟行为实验模式,探究微公益行为与个体感恩水平的作用关系,将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微公益阶段,考察被试是否对游戏伙伴提供帮助,被试通过事先编制好的E-prime程序进行抽奖游戏,游戏过程中,假被试A的积分为0,真被试的积分为100分,选择赠送积分帮助假被试A的为微公益组,选择放弃帮助假被试A的为非微公益组;

第二阶段,受恩阶段,人为设置受恩环境。真被试在抽奖游戏中遭遇积分为0,需要无偿退出游戏的困境,假被试B主动赠送积分帮助真被试继续游戏;

第三阶段,感恩阶段,考察受恩个体的感恩回馈行为,在继续游戏的过程中,真被试积分为80分,而假被试B面临积分为0,需要无偿退出游戏的困境,看真被试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假被试B是否会主动回报,以真被试感恩意识的评分和回赠积分的数目作为感恩水平的衡量指标。第一阶段选择赠送积分的被试随机挑选30人作为实验组,第一阶段未赠送积分的被试随机挑选30人作为控制组。

微公益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件着手,积少成多的公益模式。本研究中,设定让被试赠送积分的条件,由于积分数目较少,赠积分的行动简单快捷易操作,且所赠积分能够明显改善受助者在游戏中的处境,完全符合微公益的基本要素,所以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操纵是科学且有效的。

(三)实验流程

安排被试坐在隔音的房间里,距离电脑屏幕100cm,告诉被试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他们的推理能力。实验前,电脑会向被试显示其他参与者(假被试A和B)的基本资料,然后进入正式实验。实验中,计算机屏幕中央先出现一个500ms“+”字,提醒被试做好准备,然后会呈现4个圆圈,分别对应键盘上的“D”“F”“J”“K”四个键,被试用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选择相应的反应键,随后,电脑会显示被试所选圆圈所对应的积分,并呈现被试在之前试验次数中的累加积分。40个试次(trial)之后,被试的积分为100分,系统提示假被试A的积分为0,征询被试是否愿意赠送积分帮助其继续游戏。被试可以在0~100之间选择自己想要赠送的积分数目,所赠积分在游戏结束时从自己的总积分中扣除。被试做出选择以后,休息3分钟进入第二阶段的游戏。40个试次(trial)之后,被试的总积分为0,系统提示假被试B自愿赠送10个积分给真被试,真被试可以继续游戏。请真被试评定自己的感恩强度(5点评分:从1到5分别为完全不感恩、有点感恩、中等感恩、很强的感恩、极强的感恩)。休息3分钟以后,进入第三阶段的游戏。40个试次(trial)结束的时候,假被试B的积分为0了,而被试的积分为80分。这个时候系统会提示被试,看他是否愿意赠送积分给假被试B,以帮助其继续游戏。赠送积分的数目被试可以在0~80分之间任选,并在键盘上按下相应的数字键即可。被试反应之后,休息3分钟,再进行40个trial的游戏,则整个实验结束。

正式实验前有20试次(trial)的练习,练习中只有抽奖游戏,不涉及积分为0和赠送积分的情况。确认被试已经完全熟悉抽奖游戏的流程之后,开始正式实验。实验结束后,告知被试实情,并且根据被试的积分给被试兑换了相应的报酬。被试对之前实验目的的隐瞒表示理解。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结果报告

数据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公益组与非公益组被试感恩意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表1所示。

表1 公益组与非公益组被试感恩意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对感恩意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微公益组的感恩意识显著高于非公益组的感恩意识。t(58)=3.520,p=0.001。

表2 公益组与非公益组被试感恩行为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对感恩行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微公益组的感恩行为显著高于非公益组的感恩行为。t(58)=-3.234,p=0.002。

(二)分析与讨论

1.微公益可以促进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

本研究通过情景模拟行为实验探究微公益行为与个体感恩水平的关系,结果发现,微公益组与非微公益组在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微公益组个体在感恩意识上的得分明显高于非微公益组,说明微公益行为在大学生感恩认知形成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首先,被试感恩意识的差异可能是受共情能力的调节。微公益个体可能具有更强的共情能力。微公益个体因为曾对他人施以援手,更能体会施惠者对于感恩的理解和评价,更能设身处地感受施惠者的情感体验,故他们在意识和行为上更倾向于做出积极的感恩反应。其次,被试感恩意识的差异可能源于被试在微公益阶段行为的差异。根据自我觉知理论的相关假设,个体在态度不明朗的情况下,或根据自己的行为来判断自己的态度倾向。在受恩阶段,当被试得到他人的帮助摆脱了游戏的困境,这个时候他在做出自己意识和情感反应之时,可能更多的是依据自身之前的施恩行为做出判断。微公益个体所做出的感恩反应很可能是为了维持自我形象的一致性。微公益行为让个体产生自我价值感,个体对于自我形象给予高度认可。在接受帮助以后,个体更倾向于做出符合崇高道德标准的行为,来维持自身的良好形象,进一步获得自我认同。

微公益组的感恩行为显著高于非微公益组,可能是因为微公益组被试具备利他行为的特性。感恩与微公益行为具有相似的社会属性,都属于亲社会行为。感恩的亲社会行为本质,是基于人们对他人的敏感和关心的基本特质。[9](P112~117)微公益行为则是典型的利他行为,是亲社会行为最突出的表现。被试具备亲社会行为的特性,在各种亲社会行为的背景中,很容易保持行为的一致性。所以在微公益阶段选择帮助他人的人,在感恩阶段更倾向于做出回报的行为。

2.微公益可以增强大学生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的一致性

蒲清平等人对于大学生感恩心理特点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感恩意识比较薄弱,但回报行为明显,感恩意识与行为呈现一定程度的分离。[10](P112~127)本研究中,公益组的感恩意识和行为均明显高于微公益组,说明微公益行为增强了个体感恩意识与行为的一致性。感恩意识薄弱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个体感恩体验不够强烈,所以感恩意识不够明显,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因为个体感恩意识内隐化,并未通过主观报告等方式表达出来。微公益行为让个体在回报他人的同时,也更乐意表达自己的感恩情感,这是本研究的一个特别发现。这种现象可以用美国心理学家杜威的“做中学”思想来解释。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从做中学是比从听中学更好的学习方法”。[1~9]实验组被试从事微公益行为的过程,其实就是“做”的一个过程,在“做”的过程中,被试习得了关于感恩的经验,激活了被试的感恩体验。传统的感恩教育,更多强调教师的主体性,体现为教师的单纯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做中学”的教育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知与行的统一。可见,“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同样也可以运用到美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等方面。微公益对于大学生感恩品质的积极作用,验证了“做中学”思想在大学生德育培养中的可行性。高校德育教育可以在“做中学”思想的指导下开辟新的实践路径。

四、微公益提升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策略

微公益变革了传统的公益模式,能够满足大学生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追求,并加深了他们对公益精神、理念的理解,成为大学生理想道德体验和正确价值观生成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微公益培养大学生感恩品质,发挥微公益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将更好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大学生价值理念的提高与升华。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微公益为育人手段,以感恩品质为介体,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一)实现微公益常态化,促进感恩特质化

微公益应该是一项事业,而不是一次活动或一场运动,因此,长期性、持续性是其内在的要求。也只有在长期持久的微公益活动中,大学生的感恩品质才能得以形成和固化。实现大学生微公益的常态化,首先要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转变“三分钟热情”的参与理念,使“随时微公益”、“随处微公益”的理念深入人心;再次要加强线上线下联动,提高微公益的时效性。通过上述方式让微公益成为随时随地触手可及的活动模式,并且十年一日地贯穿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无数次的情感唤起,无数次的行为强化,大学生的感恩水平便会在日积月累的道德催化中日益提升并逐渐内化为稳定持久的感恩特质。

(二)实现微公益体系化,促进感恩普及化

微公益作为一种全新的公益模式,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生长,引领了一种新的公益风尚。但是其作为一个新生产物,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具有很大盲目性、随意性和无序性。建立科学规范的微公益服务体系,更有利于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大众化。高校里的公益社团通过多种形式的微公益活动服务同学服务社会,其出发点和目标点是很好的,但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使得微公益活动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迫切需要从学校的宏观视角出发,明确微公益活动的地位、组织框架、运行方式、资金保障等内容,在信息化平台上构建常规的志愿者服务体系,保障微公益活动在灵活自主的基础上有序进行。只有微公益活动规范有序地良性运行,才能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并得到积极的熏陶,进而才能催生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的持续发展。

(三)实现微公益多元化,促进感恩高效化

目前,微公益的参与者通常有普通公民、志愿者、媒体、慈善组织、企业、政府,呈现多元主体互动的发展趋势,是一种主体更加多元的新型公益模式。微公益要不断社会化、普及化和渗透化,需积极发挥各种参与主体的力量,形成联动效应。同时,微公益内容、形式的多元化也不容小觑。除了常见的“捐款”、“捐物”、“爱老敬老”等公益元素外,“节能”、“环保”、“做最好的自己”等符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需求的理念元素也应该成为微公益的重要内容。此外,教师以身作则的示范、学生意见领袖的号召、优秀学生组织的动员等多元化的形式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微公益参与热情,促进感恩品质普及发展。

总之,微公益对于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培养所起的催化作用显而易见。大学生在参与微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对自身行为成果的满足实现了公益责任认知、感受并上升到道德责任高度。通过微公益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实现了大学生价值观的重构,对于大学生形成新的相关联的道德品质——感恩品质起到了易化作用。通过微公益培养大学生感恩品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为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1]朱飞,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

[2]喻承甫,张卫,曾毅茵,等.青少年感恩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4).

[3]伍新春,吴佩诚.行为矫正[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赵敏.微博时代的微公益理念社会化现状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6]高燕,王永川,焦健.微公益凸显的伦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2).

[7]蒲清平,张伟莉,朱丽萍,等.浅析微公益培养大学生感恩的作用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学术版,2015,(2).

[8]刘颖春.“公益积分”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

[9]McCullough,M.E.,Emmons R.A.,Tsang J.A.The Grateful Disposi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2(1).

[10]蒲清平,朱丽萍.大学生“知恩图报”的心理反应特点[J].心理科学,2012,(5).

[11]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An Em pir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M icro-Public W elfare Behavior on Undergraduates'Sense of Gratitude

ZHU Li-ping,PU Qing-ping,ZHAO N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5,China)

Micro-public welfare activity,which contains its literalmeaning in the subject,form,goal and access,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form of public welfare and an approach of gratefulness establishment.In this paper,a behavioral experiment i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how the undergraduates are affected by themicro-public welfare behavior.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and gratitude emotion inmicro-public welfare condition is higher that that in non-micro public welfare condition,which means thatmicro public welfare behavior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individuals'sense of gratitude.Finally,the paper suggests cu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gratitude consciousness via normalization,systemat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micro-philanthropy,so as to achieve idiosyncrasy,populariza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of gratitude education.

gratitude;micro-public welfare;behavior

C913.5

:A

:1006-723X(2015)09-0097-05

〔责任编辑:左安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A710036);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资助(教思政司函〔2015〕7号)

朱丽萍,女,重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讲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蒲清平,男,重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赵 楠,女,重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讲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公益活动公益个体
公益活动证书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公益
公益
公益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