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讨
——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03-15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乌鲁木齐831401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4期
关键词:办学校企实训

潘 杰(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乌鲁木齐 831401)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讨
——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潘 杰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乌鲁木齐 831401)

本文在总结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示范建设中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校企合作工作建设项目成果以及近年来学院与企业构建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行解析,为校企深层次合作提供经验。归纳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并对其内涵与模式做出深入探讨,以期对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工作提供借鉴。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当下越来越突出其优越性,解决了用人单位反映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以及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时间较长等问题。其关键在于不断改进固有的院校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新交职院)在办学中持续创新办学模式,以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学做合一、校企互融”。因此,建立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校企合作的关键。

1 校企合作模式的定义及意义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职业教育院校为适应市场需求,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这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是解决就业的最好途径,所以我们必须搭建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平台,使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三方受益。

2 校企合作模式概述

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有了成熟系统的理论,例如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合作办学模式、英国工学交替模式、日本产学合作模式以及澳大利亚TAFEO模式等,但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国情较为单一,现代企业制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具备承担职业教育甚至高等教育部分职能的条件,同时,由国家强制建立职业教育法,规范校企合作利益方的权利与义务分配。我国企业成分组成和产业结构都面临改革或调整。校企合作模式也在不断推演和创新,单一以引进某种先进的模式来解决我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问题是不现实的,因此,对校企合作模式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校企合作模式可分为校中厂、厂中校以及联合办学3种大类,新交职院在专业办学中,针对各个专业特点,选择符合专业发展特征的合作模式。

3 校企合作典型模式分析

3.1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厂)

2012年,为加强校企合作工作,实现“校中厂”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为汽车类专业学生体统生产性实训平台,在项目组的推动下,于2013年与合作企业共建校内两家4S店(同创五菱、东风悦达起亚4S店)与汽车教学实训中心,该项目占地2.2公顷,建筑面积10 786m2,于2013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为企业创造价值和为学院办学提供实验实训条件的共赢目标。通过安排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校中厂”实训学习,使其达到工作职场岗位能力要求,实现在校学习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衔接。为深化校企合作积累了经验,“校中厂”实训营造了浓厚的企业文化,是新交职院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生动体现。

汽车教学实训中心实现“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凸显了“高职”与“特色”两大要素,实现认识岗位→了解岗位→熟悉岗位→体验岗位→融入岗位的“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保证学生零距离上岗。教师与学生在企业中形成了师傅与学徒、车间与课堂的转换和循环,促进了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全面提升。

组建具有深层次校企合作特色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将直接带动学生在真正的企业生产实际环境中实习,实现学生实习实训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有效改变学生厌倦实习和缺乏责任感的状况。通过建立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合作研发团队,既有效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和研发能力,提高教师及学院的知名度,又将有力地支援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利于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学校工厂化、工厂教室化”的全新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教师、企业和学校各得其所,实现多方共赢。

3.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厂中校)

高职院校的发展往往受到财力制约,昂贵的实训设备让很多高职院校望而却步。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设备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行“校外设校”,教学外置,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企业提供设备和场地供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在生产一线顶岗,熟悉工作流程、掌握生产技术。学校派出教师跟随学生到企业配合实习和常规管理,企业派能工巧匠担任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与学校共同管理学生;学生承担劳动责任,生产废品要罚款,生产合格产品则获取相应的报酬。

新交职院与企业联手建立了12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以及合作发展的“四个合作”为主线,实现“五合一”,即学院与企业管理合一、教室与工厂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教师与技师合一以及育人与培训合一。

企业利用学校资源对员工进行继续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同时借助高职院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以及设备的技术改造等。学生毕业后自由选择去向,一部分优秀学生可留在企业,其余的学生则会因为拥有实际的工作经历而成为职场竞争的优胜者。企业少量收费或免费提供生产设备和场地就能获取一定的劳动力,高职院校则以较少的投入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在“厂内校”中,每个人有两个身份,每一资源有两个用途,师傅与教师、职员与学生不分;设备与教具、岗位与课堂不分;工作与学习无缝对接;生产理念与教学理念兼容;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通。学生真正融入工作中锻炼,除接受企业常规管理外,学校还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学生的工作是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这种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的“厂内设校,工学结合”模式是企业、学校以及学生三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学院秉承职业教育理念,根据实践教学需要,校企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思路,解决技能训练的方式、手段问题,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有、过程共管的联合培养人才机制。不断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引进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共同育人机制。

3.3订单式培养,校中培训基地(联合办学)

“企业向学校订单培养”模式,学校的学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培养出适合该企业需求的员工。企业根据人才需求以及人力资源配置计划,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对学生实行量身定制,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企业和学校商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实操标准,实行企业冠名制,实现招工与招生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订单教育”有效地保障了学生就业,使学生进校后就有归属感,也使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实现以就业促招生,以招生促发展的格局。目前,学院订单班有丰田T-TEP,东风雪铁龙、标致和VOLVO建筑设备等。

“订单式”培养办学模式,虽然避免了人才培养上的盲目性,但从“准职业人”的角度考虑,其缺少体验岗位这个环节,学生到岗仍然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

4 校企合作中正在探索的模式

4.1成立股份制合作企业

校企共同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董事会制度,校方以设备入股,公司以厂房及附属建筑物入股。合资双方对该公司的责任以各自出资的份额为限,合资双方按各自出资额在总投入资本中所占的比例分享该公司的利润并承担风险。这有效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而达到人才培养与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4.2工作室

为使学生尽早接触工作岗位,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学校可与有关企业合作建立“产学一体化”工作室(或研发中心),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由学校、企业和教师各按一定比例投资入股,利益按股分配,实行工作室主任负责制。工作室制度能极大地调动各方积极性。首先,对学生来说,建立个性化的工作室,使学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无限的教学资源,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其次,对教师来说,打破了平均主义,建立了利益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利于教师的个性发挥,提高教学积极性。最后,对企业来说,工作室既为企业提供了人力和智力资源,又为其提供了生产基地,节约成本,创造效益。通过设计工作室的建立,能全面检验专业教学效果,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为校企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企业互动搭建平台。

5 结 语

让学生成为企业的准职业人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这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积极的职业心态、严谨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习惯以及优雅的职业礼仪,同时,还必须使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实现这一目标,单靠学院一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与渠道,才能使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对接,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为产业服务。

虽然新交职院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上取得较大成绩,但仍需相当长的时间去推动校企合作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应让大部分的学生能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以“出口拉动进口”的局面,只有使学院在企业站住脚,办学才会有生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孔凡成.国外校企合作中职业教育改革模式及启示[J].职教论坛,2006(22).

[2]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

[3]刘克勤.转型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实践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6).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4.183

G718.5

A

1673-0194(2015)14-0237-02

2015-05-22

2 0 1 3年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立项项目(B类:2013B36)。

猜你喜欢

办学校企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