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危害及防治措施探讨
2015-03-15张海鹏
张海鹏
(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哈尔滨 15009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工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在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一些废水、废气及废物通过不同途径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地下水污染也极为严重。地下水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地下水污染,加大防治力度。
1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
1.1 工业生产产生的“三废”对地下水的污染
1.1.1 废 水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排出各种受污染的水,甚至有的废水是有毒的。正常情况下,工业生产的废水要经过污水处理技术处理,达标合格后才能按规定排放到指定地点。但在收集、贮存和处理废水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渗漏问题,这些污水渗漏到地下后,就会对地下水产生一定影响。由于污水处理的费用比较高,有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将这些污水、废水偷排到附近的河流或湖泊或下水管道中,被排放到下水管道中的污水会渗漏到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排放到湖泊河流中的水经过蒸发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下,从而对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
1.1.2 工业固体废物和废气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这些气体本身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但是,他们会与大气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以酸雨的形式降落,渗入地下后对地下水产生污染。一般的工厂不会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做特殊处理,通常采取漏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长时间搁置,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就会被雨水或其他形式的降水浸出,渗漏到地下从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1.2 农村生活用水对地下水产生的污染
在农村地区,几乎没有地下排水管网系统,农民使用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地面上,这些污水将通过地表径流或被大气蒸发再以雨水的形式降落,污染地下水。农民在从事农业活动的过程中,使用过的化肥和农药直接喷洒在田地里,使用后的废弃农药和化肥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扔掉,这些农药和化肥会通过地表径流或直接渗入地下的形式污染地下水。农民在养殖过中,刷洗圈舍的水直接排放到地表,这也会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1.3 城市排水管网覆盖不全面对地下水产生的污染
由于近年来城市发展的速度过快,有些小区的地下管网会由于工期等其他因素建设的不完善,甚至有的小区根本就没有建立排水管网,直接将小区的污水、废水引入小区外部的城市下水道中,导致下水管网承受的压力超出预计范围,出现排水管网系统崩溃的现象。或者在下雨天,排水系统的排水量不够大,导致排水系统中的污水、废水溢出来,无论是被吸收的废水还是溢出来的污水、废水都会以地表径流的方式或大气蒸发降水的形式渗入地表,造成地下水污染。
1.4 生活垃圾堆放过程中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
目前,我国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垃圾填埋或漏天堆放,这些垃圾在堆放过程中,由于环境和时间因素会产生渗漏液,这些渗漏液大部分是有毒有害的,渗入带地下后,会对地下水产生非常严重的污染,影响使用者的健康。
2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危害
地下水受到污染,不仅会引起疾病传播和基因变异的现象,还会对水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造成影响,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步伐。
2.1 危害人体健康
地下水受到污染后,对人类饮用水源直接产生影响。当饮用水受到有机物、亚硝酸盐的污染时,人类饮用后会产生腹泻、肝炎和癌症等问题。这些疾病不仅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还会给人带来巨额的医疗费用。
2.2 农作物减产
很多地方的农作物浇灌都是采用地下水进行浇灌的,由于地下水受到污染,当农作物吸收了被污染的地下水后,会产生机械损伤,降低农作物的抵抗力、质量、产量和耐储存力,甚至还会影响农作物的营养成分。
2.3 破坏生态环境
地下水受到污染后,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受污染的水进入河流、湖泊等天然水体后,会危害天然水体中的鱼类和植物,影响天然水体的生态平衡。过量的盐类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会产生赤潮等现象,影响水中生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某些水生动物的灭绝,破坏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
3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地下水的污染治理过程是非常艰难的,所以,要从防和治两方面进行。
防:完善农村地区和新晋小区的排水管网和排水系统;严格管理农民生产农作物过程中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其对地下水的污染。严格监控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废物以及废水的处理,加大监督力度,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到指定地点。完善相关的法律措施,严肃处理违法违纪者。
治:对地下水的治理非常困难,由于地下水处在岩石层中,且处于流动状态,不能采用投药等治理方法,目前对地下水的治理方式主要有抽水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渗透性屏障处理法和循环井处理法等。
4 结 语
地下水污染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防治地下水污染是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和亟待处理的问题。因此,社会各界要众志成城,共同致力于地下水污染的防治,为建设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1]暴峻.地下水污染途径与防治措施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2]刘玉.浅谈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J].科学创新与应用,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