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器人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互动发展分析

2015-03-15毕太富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4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制造业机器人

沈 平,毕太富

(沈阳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沈阳 110041)

当前,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产业发展面临双重任务,即传统产业的调整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新旧两种类型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

机器人技术是在集合了计算机、传感技术、人工化智能方式、控制学以及仿生学等多个学科理论基础上组建的高新技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机器人应用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体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与移动互联网之间创新融合步伐的不断加快,机器人种类逐步增多,应用领域日渐广泛,其性能和智能化水准也得到明显提升。目前,工业机器人在发达国家已作为一种标准设备得到广泛应用,服务型机器人也开始进入半商业化应用阶段。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FR)统计,201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16.8万台。其中,亚洲和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入对机器人技术研究的行业中,通过对工业机器人的一系列技术攻关,研制出了喷涂、弧焊和搬运类型的机器人,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机器人需求急剧增长、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迫切需要打开传统产业应用市场,提升本土市场竞争力。

2 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传统制造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就业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技术设备老化、产品附加值低和利润空间小等顽疾一直未得到根治。伴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传统制造业面临的转型压力愈来愈大。一方面,传统产业注重的外延扩大和再生产,企业缺少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物耗、能耗高,造成了产业位于价值链低端,竞争力不强的局面。传统产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制造业遭受到了劳动力供求格局变革的影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相对低端的劳动者的工资涨幅颇大,制造业工厂招不到人的现象在大部分发达地区已比较普遍。目前我国制造业劳动者工资已比东南亚一些国家要高,它们具有成本优势,非中国制造也开始逐年增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器替人”成为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向。

3 机器人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互动发展

面对新技术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传统制造业必须提升智能化装备水平,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获得新生,而机器人产业独特的优势,无疑能带动传统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推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3.1 加强政策引导,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设立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核心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推广补贴、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协同创新以及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构建完善的技术支撑和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以促进机器人产业的转移和集聚。要支持重点工业项目中率先应用本土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产品,挑选重点企业进行试点应用,通过典型示范引领传统制造业广泛实施“机器换人”。

3.2 找寻产业共性,构建协作创新体系

由于传统制造业在某些方面与其他产业有所不同,需要运用到制造生产过程中的机器人也会有所差别,因此,整合优势资源,规划从研发到制造加工再到产品化过程中的有效机制,并通过相应的资源共享、联合协作的等方式,深度开展机器人技术的有效应用。应针对制造产业实际情况,在机器人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中找寻产业共性,依照实际需求定点研制机器人,并依托技术进行智能化创新,从关键技术上形成突破,推动机器人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3.3 培养龙头企业,推进产业转型

强大的龙头企业是构建良好产业互动的先决条件。培养机器人龙头企业,能有效提高机器人产品质量,全面减轻制造业负担,实现产业升级。目前,要加大投入,形成相应的规模以及成本优势,重点扶持机器人企业做大做强,采取优化政策,制定相应的产业标准,以高端水平为目标出发;同时,适时顺应制造服务化趋势,延伸产业链条,增强服务内涵,提升其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

4 结 语

机器人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相互融合、互动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只有促进传统制造业与机器人产业齐头并进,才能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和与传统产业发展的协调力,从而不仅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还能迅速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高地。

[1]徐方.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思考[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10(5):5-6.

[2]谭民,王硕.机器人技术研究进展[J].自动化学报,2013(7):963-972.

[3]姚惠琳.RFID信息技术提升传统制造业竞争力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0):47-52.

[4]蒋苏月,胡绪华.江苏省传统制造业的判定及升级研究[J].企业经济,2008,25(7):87-89.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制造业机器人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传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