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企业网络舆情特点及应对措施研究

2015-03-15贾君君王向群王玉婕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4期
关键词:舆情危机石油

季 昕,贾君君,王向群,王玉婕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西安 710065)

石油企业网络舆情特点及应对措施研究

季 昕,贾君君,王向群,王玉婕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西安 710065)

石油企业作为国有大型企业,不但要履行经济、政治责任,还要担负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是各石油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石油企业网络舆情的特点,解析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架构,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石油企业;网络舆情;措施

互联网作为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具有快捷性、普及性,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成为引导社会舆论和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阵地。当前,网络舆论复杂多变、热点密集,网上言论空前活跃,民众关注的各类诉求会在网上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互联网已成为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论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风向标,及时收集网络舆情热点,掌握各种预警性网络舆情信息,提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方案,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长效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第一手网络舆情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石油企业网络舆情特点

石油企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国有大型企业,不但要履行好经济责任和政治责任,而且要积极深入研究和全面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公司的良好社会形象,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中国石油2006年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制度,并开通了专用信箱,2007年首次发布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及量化业绩指标,并在中国石油集团网站及时对外公布相关信息,树立责任央企的良好形象以及较好的引导舆情风向。

石油企业在网络舆情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正面报道较少被关注,负面新闻跟风严重,失实信息数量增多。造成此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1)媒体机构没有进行详尽的调查,造成不够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2)部分利益者及消费者从自身利益出发,有意传递、扩大一些负面不实的信息。(3)西方势力出于政治目的,不断丑化国有企业。第二,“刻板效应”难以消除,易出现标签化、极端化。近年来,石油企业负面新闻频发,多与天价、垄断、腐败和高薪等关联,这其中确实有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失当,但也存在标签化倾向。面对此状况,石油企业基本上奉行“只做不说、多做少说、先做后说”的原则,尽可能地回避各类敏感话题,避免成为社会热点。第三,重大舆情风险议题呈集中化、类型化。石油企业舆情风险议题集中在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干部腐败3个方面。这3类危机舆情一旦爆发,极易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种舆情风险集中化的趋势,有利于企业对高危领域进行严格管控和危机预案,及时分析判断危机高发区,预测走向,并从风险源头进行管理。

2 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架构

网络舆情管理主要由情境、资源、沟通和行为4个维度组成,四维管理并重,共同构成危机管理的体系框架。其中,监测危机情境为前提,整合管理资源为基础,有效沟通为手段,行动管理为策略,以改变危机情境为目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2.1情境监测系统

情境监测系统包含3个层次。(1)决策层通过国家发展规划、政策法规、社会民意调查等对外部社会环境变化进行宏观把握;(2)对多个渠道的企业相关舆情进行日常实时监测;(3)对风险舆情和危机舆情实施重点监测,并根据情境变化及时指导危机管理系统运作。其中,危机情境监测贯穿危机管理过程的始终,其监测结果既是危机预警的依据,又是危机管理决策的参考,同时也是危机管理评估的参照,是危机传播管理体系的基础性架构。

2.2资源管理系统

危机管理过程需要调动各类资源合力化解危机。主要包括组织资源、物质资源、智力资源以及渠道资源。其中组织资源主要指危机管理的行动机构;物质资源包括危机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资金或物资;智力资源既包括业内专家、研究机构,也包括企业危机知识系统;渠道资源主要指企业自建传播渠道和媒体资源两大类,其中自建渠道包括企业官网、微信公众账号等。

2.3行动管理系统

行动管理系统由以下工作机制组成:(1)危机预警机制,针对可能出现的舆情危机进行预估和警报;(2)危机分级机制,通过对舆情风险系数进行分析和研判,划分不同级别,并依此选择相应的危机预案;(3)危机快速应对机制,即在短时间内根据预案采取行动,一方面了解和评估危机程度,采取有效方式告知外界真实信息,另一方面协调与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关系,实现价值体系再造和价值认同重塑;(4)危机恢复管理机制,主要包含利益补救、信任重建和声誉重塑等可能路径,同时还包括危机责任追究机制和危机应对评估机制两方面。

2.4沟通策略系统

构建自身话语体系是消减危机舆情的主流路径,也是引导舆论走向重塑企业形象的主导力量。实现在事实导向策略下的告知、疏导和转换,在价值导向策略下的引导和重建。

3 石油企业网络舆情应对措施

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以及交互共享性强的特点。如不及时跟踪处理,会对石油企业带来极大威胁。为保证企业安全稳定发展,必须针对网络舆情做出应对性措施。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3.1完善企业官方媒体建设,建立对等话语平台

信息化时代各类电子技术发展迅猛,网络舆情传播方式较多,由原来的论坛、网站发展到微博、QQ和微信等平台。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以及中海油3家石油公司均没有建立相应的官方微信平台,对外宣传主要以官方外部网站为主,只有单向信息传播,没有互动平台。因此,石油企业需紧跟时代发展,及时增加对外宣传方式,增设各类新媒体下的官方宣传途径,发挥信息公开作用。增加话语权,与网民强化互动,强化亲和力,实现正确舆论导向。

3.2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舆情实时监测预警

现阶段各类信息层出不穷,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必须借助专业舆情监测工具,建立舆情监测体系,实现舆情的有效识别和跟踪分析,进行定向、定点和实时监测。同时加强监测人员的专业化监测能力,保障监测体系可以第一时间分析、预测事件重大动向,为后期处理节约保贵时间。

3.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抢夺舆论话语权

信息时代,要发挥新型媒体传播沟通工具的作用,在发生危机后能快速的给出对策,弥补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同时也要改变传统的传播模式,由垂直传播向水平传播转变,通过快捷高效的新型媒体平台,缓解企业危机。

3.4完善舆情引导机制,建立正确舆情向标

要高效利用官方媒体,特别是新型媒体的引导作用,为危机培养有效的正面力量。企业在对危机传播开展管理活动时,要尊重客观事实,培养舆论的领袖力量。同时要在主管部门的科学领导下,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并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积极开展科学合理的舆情疏导,有效扭转危机发展态势,降低恶性舆情危机带来的危害。

3.5建立健全舆情管理机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企业在舆情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科技人才,构建舆情管理结构,其中主要包括舆情分析、舆情引导及舆情控制等职能机构。企业在遇到舆情风险时,这些部门可提前介入,有效控制风险,同时也可有效筛选舆情,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舆情环境。

3.6加强对员工的舆情教育,提高员工认知

石油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应充分利用内部宣传教育平台,采取有效形式,提升员工对新型媒体的认知程度,不随意传播涉及企业的敏感问题。积极排查会引起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集中精力抓好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杜绝出现负面舆情。舆情管理人员需要24小时监测互联网运行,发现重大负面舆情后,要积极采取应急预案,避免舆情大范围传播。

4 结 语

石油企业作为“共和国长子”,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国有企业能否健康、高效和科学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到国民根本利益和国家战略安全。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生存发展环境,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面临的发展风险同步递增,这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国有企业要转变思路,清醒认识其面临的风险,从管理体系着手,积极探索企业舆情风险管理的优化路径。

主要参考文献

[1]段鹏.国有企业舆情风险与危机传播管理体系研究[J].当代传媒,2015(1).

[2]王榕,周围.基于风险的电网企业舆情管理与导控模型探索[J].云南电业,2015(2).

[3]王岩.新媒体环境下企业舆情管理的特点与应对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3(11).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4.115

G206

A

1673-0194(2015)14-0147-02

2015-05-22

猜你喜欢

舆情危机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舆情
舆情
“危机”中的自信
舆情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