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优劣及存在的问题
2015-03-15彭鲁豫彭锦男
彭 超,彭鲁豫,彭锦男
(国网营口供电公司,辽宁 营口 115000)
1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1 整合资源,优化方案
通过信息化管理,电力企业可将生产、营销、人力、物资、财务等资源优化整合,消除管理中的灰色地带,使资源信息更加清晰透明,从而取得1+1大于2的效果。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与精确的计算结果,为方案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1.2 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信息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工程审批、资金划拨等繁琐冗长的业务流程。经办人利用相应办公系统申报业务,系统会自动提示涉及业务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审批,且通过信息化系统,可随时了解业务的最新状态,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1.3 远程协助,数据共享
电力企业通过内部局域网实现数据共享与远程协助。云技术的研发为资源共享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它拥有海量的数据承载能力,强大的可扩展性,能充分满足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而远程协助消除时间与空间的阻碍,为应对突发事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劣势
2.1 使用环境要求高
企业信息化管理以计算机网络平台为媒介,对使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源质量、室内温度等因素都会对集成电路造成影响,从而决定存储数据的完整性与可用性。黑客技术、网络攻击、病毒感染等威胁时刻觊觎企业内部信息。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完善、可靠的防御机制,以防止重要资料丢失,核心技术外泄。
2.2 前期工作量大
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是企业数据库建设。高质量的数据库是企业科学分析和决策管理的前提条件。电力企业体系庞大,机构繁多,涉及领域广泛,各专业相互联系,导致相应数据库建设难度也会增大。正确的数据统计、精准的信息归类要求更多的工作时间,而这必然会影响正常工作,使许多企业信息化管理半途而废。
2.3 维护成本较高
随着电力企业高速发展,集团规模扩展和管理级别提升,要求信息化管理同步跟进。可实际情况往往不能满足客观要求,企业信息化管理大多以当下工作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系统上线后适用于之前的工作需要,而实际工作需要仍不断地增长。因此,就会出现频繁的软件更新、系统升级、数据库扩展等问题,导致人员培训、设备替换的成本支出增加。
3 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高质量的数据库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一些单位和部门,没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信息化管理,仍然固守原有的管理模式,缺少原始数据积累,不顾质量、误写瞒报,以求尽快完成工作任务,给企业数据库建设带来极大隐患,长此以往,没有牢固的基础数据做支撑,公司信息化管理将很难进行下去。
3.2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企业人员在思想观念上对信息化认识有限,应用能力和水平不足,在信息化建设中表现为徘徊观望,不能积极配合。这是由于企业很少对员工进行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培训,而软件供应服务商一般很少提供培训服务,或提供的培训仅限于自己产品的应用,不能提供全面提升员工信息化素质的培训服务。
3.3 刻意追求信息化
信息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经,但不能因为要“信息化”而“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涉及技术、管理、战略决策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因此,制定科学、全面的总体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一个系统上线,应充分论证其实用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地域差异及实际需求,不应只关注短期效益。刻意追求信息化,缺乏总体规划,是企业当前信息化系统应用出现的一个主要问题,其导致应用集成度低、信息孤岛、重复建设、系统互不相容等不良后果。
4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4.1 提高意识,转变观念
企业各部门要提高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电力企业各级人员都是信息化管理的直接参与者,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势在必行。各部门应清醒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管理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企业加速发展的助燃剂。通过强化意识教育、多渠道宣传等手段,纠正员工的错误认识,使其明白数据、资源信息化不是无用功。信息化是手段,管理是最终目的。突出信息化管理优势,让各级员工从根本上接受信息化管理,从而全身心投入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来。
4.2 以人为本,加强建设
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职工培训,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控制。信息化培训要以增强员工信息化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经常组织各种应用培训,从初级的日常软件应用、网络安全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意义和内容,再到行业性、专业性很强的软件应用培训。真正做到人人都懂“信息化”,随手能用“信息化”。
4.3 突出重点,整体规划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应站在全局的角度、战略的角度,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结合自身需求进行合理建设。规划时要明确各系统功能,明确系统与系统间的关系,且功能任务上不能有重复,但应保持一定的通信联系。选择软件合作力量和系统集成商时,要进行多方调查,咨询与比较,确保设备购置、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功能达到预期效果,后续维护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