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农专业合作社参与职业烟农培育研究

2015-03-15朱树云刘能发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云南弥勒652300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3期
关键词:烟农烟叶烟草

刘 帅, 马 强, 朱树云, 刘能发 (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云南弥勒 652300)



烟农专业合作社参与职业烟农培育研究

刘 帅, 马 强, 朱树云, 刘能发(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云南弥勒 652300)

摘要在阐述烟农专业合作社与职业烟农培育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在参与职业烟农培育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包括缺乏相关组织机制、缺乏政策支持、缺乏专业人才、规范化程度低、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等。最后,提出了烟农专业合作社参与职业烟农培育的对策,即专心组织体制、给予充分政策支持、教学科研机构参与、提升合作社规范化程度、强化师资队伍、优化合作社培育模式等。

关键词烟农专业合作社;职业烟农培育

Research for Professional Peasant Education of Tobacco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LIU Shuai, MA Qiang, ZHU Shu-yun et al(Honghe Branch of Yunnan Tobacco Company, Mile, Yunnan 652300)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elabora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professional peasant education of tobacco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the main restricting factors were pointed out, such as lack of relevant organizational mechanism, lack of policy support,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 the degree of standardization is low, the overall quality of farmers is not high. Finally, countermeasures for tobacco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participating in professional peasant education were put forward, namely give full policy support,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to participate in, improv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ooperatives,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team, oil painting cooperative cultivation model.

Key words Tobacco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Professional peasant educating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规模小、灵活机动、带动农村基层活力和创新力调动性强的特点,较为成功地弥补了我国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所带来的农民老龄化严重以及由政府和市场不足带来的制度和经济空白,迅速成为政府与市场体制外的一个重要经济组织[1]。

烟草行业扶持成立的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力促进了烟叶生产方式的创新与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在整合农业资源、增强烟农市场意识、推广烟叶生产实用技术、增加烟农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2-3]。烟草生产要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必须提高烟草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这就急需建立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以烟叶生产为职业,以市场为舞台的高素质的新型职业烟农队伍。因此,烟农合作社在整合农业资源、推广烟叶生产技术、增加烟农收入的同时,充分提高烟农专业知识,培育职业烟农是加强烟农合作社建设的必要途径,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烟农专业合作社与职业烟农概念

烟农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烟草生产经营者或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为了维护和改善生产及生活条件,在自愿联合和民主管理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联合从事某些特定经营活动所组成的一种互助经济组织[4-5]。

职业烟农是指种植面积稳定且达到0.67 hm2及以上,种植水平较高且以烟叶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一类新型烟农群体,是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不断深入开展而涌现的一种新的职业类别,主要涵盖烟叶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种植型合作社骨干成员等。

2烟农专业合作社参与职业烟农培育的意义

2.1烟农专业合作社是职业烟农培育的有效载体随着行业内烟农专业合作社的组建运行,烟农专业合作社在烟叶产区的覆盖率逐年提高,烟农入社率也在逐年提升。合作社社员(烟农)作为职业烟农培育的主体[7]参与合作社分红,因此,以烟农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和纽带进行社员的烟农职业化培育,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职业烟农培育工作,能够使职业烟农的培训管理到位、使双方效益最大化。

2.2烟农专业合作社培育职业烟农拥有技术基础在职业烟农培育中要求培养鉴定一批在烟叶生产各环节“诚实守信、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烟农。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广泛分布在烟叶生产各环节,因此,职业烟农培育与烟农专业合作社所覆盖的领域有极高的契合度,烟农专业合作社可以在烟叶实用技术培训、烟叶生产服务、后续技术支持以及带动和扶持烟农增收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2.3烟农专业合作社充分了解职业烟农培育需求烟农专业合作社直接参与烟叶生产管理及服务,其与烟叶生产关系紧密,在具体的烟叶生产服务环节中积累了大量的实用烟叶生产技术,由于烟农专业合作社参与烟叶生产服务全过程,能够准确地把握烟叶生产动态和信息,充分了解职业烟农培育需求,决定了烟农专业合作社在组织职业烟农培训中能够极大地增强烟叶生产培训的针对性。另外,烟农专业合作社还从事除烟草外相关农业领域的生产和经营,使之成为烟农专业合作社参与职业烟农培育的又一优势。

2.4烟农专业合作社能带动职业烟农新技术推广当前烟叶生产是以分散的烟农为主要的生产经营主体。单个烟农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弱,加上新技术推广存在风险,使单个烟农排斥新技术。通过烟农专业合作社将职业化的烟农社员组织起来,提高组织化程度,减少风险,不断提高职业烟农参与烟草技术成果转化积极性,另外,烟农专业合作社可以作为职业烟农代言人身份与行业部门沟通,传递烟草技术需求信息,保证烟草技术研发的针对性,进而提高烟草先进技术的推广。

2.5培育职业烟农能够促进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当前,烟农专业合作社规模小、管理不规范、市场竞争力不强,容易导致烟叶生产服务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与烟农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及社员受教育程度低、缺乏专业合作社教育等有直接关系,加强专业合作社教育以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来管理合作社,进而提高合作社的管理运行水平,已成为合作社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职业烟农培育的主体为烟农合作社社员,因此职业烟农的培育可以使烟农合作社的社员素质显著提升,进而提升烟农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水平。

3烟农专业合作社参与职业烟农培育的制约因素

3.1烟农专业合作社缺乏职业烟农培育的组织机制烟农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工作为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烟叶服务的生产经营占据了合作社工作的大量时间,因此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职业烟农培训缺乏长远的规划,缺少长效性的组织制度。当前职业烟农培育大部分依托烟草部门开展,合作社在职业烟农培育的场地、师资、证书、教材、项目等方面缺少了统筹安排,这直接影响到了职业烟农培育的整体推进以及质量。

3.2烟农专业合作社缺乏职业烟农培育的政策支持目前职业烟农的培育费用主要以烟草部门的补贴扶持为主,烟农合作社若开展职业烟农培育需要自己开支培训经费,由于烟农专业合作社自身的收入要投入扩大再生产,所以能投入给职业烟农培训的经费预算也很少。而烟叶生产属于技术性和科技型都较强的农业活动,经历的培训时间很长,若要求烟农自行承担培育费用,势必会影响烟农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缺乏政策支持也是影响烟农专业合作社参与职业烟农培育的重要原因。

3.3烟农专业合作社缺乏职业烟农培育的专业人才由于烟农职业合作社资源有限,在职业烟农培育中,烟农主要合作社难以请到专门教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优秀培训人才。烟农合作社的职业烟农培训人才主要来自有经验的农民或具有一些操作经验的管理者。由于缺少相关的理论知识,且培训老师在培训中也缺少专业的讲解方式,碰到难题时无法直截了当的给予学员解答。这就导致了在职业烟农培育过程中烟农的积极性不高,使培训质量整体不高,职业烟农技能提升的效果也不明显。

3.4职业烟农培育中烟农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程度低烟农专业合作社大部分是在行业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组建成立,使得一部分烟农合作社存在运作不规范的现象。普通烟农社员由于投资少、天然的分散性、参与意识薄弱等原因,往往在经营管理上没有发言权,在合作社中扮演着从属者的角色。由于经济地位悬殊、信息严重不对称,致使烟农社员参与决策和监督的积极性很低[6],烟农专业合作社自身的非规范化运行也是制约其参与职业烟农培育的重要因素。

3.5烟农专业合作社与职业烟农缺乏主观培育意识现在的烟农专业合作社基本都是由当地烟农自发组织起来,虽然有想要团结起来发展的意愿,但碍于其自身素质不高,眼界较短的缺点,并不能深刻认识到职业烟农培育的重要性,另外,自身素质较高、具有发展意识的农村劳动力基本都已转移到城镇务工,留守本地从事烟叶生产的农民普遍年龄较大,对于职业烟农的主动培育认识不到位、主动性不强,文化素质又普遍较低。这些困难客观的导致了合作社的培训意识较差。

3.6参与职业烟农培育中的农民整体素质差异较大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青壮年烟农纷纷进城务工,这一状况导致留守农村的烟农文化程度较低,造成了烟农专业合作社社员整体素质偏低,由于烟农合作社社员为职业烟农培育的主体,导致合作社社员参与职业烟农培育中受到文化程度、年龄、烟草技术掌握程度等影响,使职业烟农培育中培训计划难以统一,从而影响职业烟农培育的整体效果。

4烟农专业合作社参与职业烟农培育的对策分析

4.1创新职业烟农培育的组织体制职业烟农培育是当前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推动烟草产业化的必由之路。目前职业烟农培育主要是由烟草部门负责,培育中更多的是烟草实用技术培训,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较少。因此行业要转变职业烟农培育的观念,以烟农专业合作社为平台,赋予烟农专业合作社参与职业烟农培育更多的自主权。探索建立行业通过烟农专业合作社提供职业烟农培育服务的机制。

4.2行业内部要给予充分政策支持在烟农专业合作社参与职业烟农培育过程中,应专门划出一定比例经费用于职业农民培养。加强职业烟农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适时开展烟农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建设。设立专项基金,在合作社开展培训期间,给予职业烟农适当误工补贴,增强积极性,给予烟农专业合作社一定的组织经费,提高合作社的培训管理水平。针对职业烟农培育,烟农专业合作社应与烟草行业进行有效合作,以便于获得更多支持。

4.3行业教学科研机构的智力支持烟草教学科研机构集聚了大量的烟草科技人才,是烟草科技研发的重要载体,有着长期从事烟草教学科研和烟草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这正是烟农专业合作社参与职业烟农培育所急需的资源。要采取措施鼓励烟草教学科研机构向烟农专业合作社提供智力支持。建立“烟草教学科研机构+烟农专业合作社+烟农”的职业烟农培育体系,提升烟农专业合作社在职业烟农培育中的地位。

4.4烟农专业合作社自身的规范化烟农专业合作社自身的规范化建设是烟农专业合作社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参与职业烟农培育的重要前提条件。当前烟农专业合作社运作不规范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监管不到位引起的,行业要加强对烟农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运作监督,对运作规范的烟农专业合作社给予政策、资金和项目等多方面的支持,引导烟农专业合作社走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4.5强化烟农专业合作社师资队伍要建立烟农专业合作社自己的职业烟农培育“专家库”。构建专门的烟农合作社培训管理机制,对聘请的师资、专家队伍的培训情况进行打分,促进聘任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做到认真、负责、有积极性,

建立一定的竞争机制,在一批职业烟农培育结束后,对烟农评出的优秀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资金奖励,从而不断强化合作社师资队伍。

4.6丰富烟农专业合作社培育内容职业烟农培育应该接受全面的烟叶生产技术知识及烟草行业相关知识。当烟区与烟农发生改变时,其对培训的需求必然也随之改变,烟农专业合作社要针对不同烟区职业烟农的需求,制定丰富的、全面的培育内容,抓好烟农职业技能培训和烟农职业道德教育。因此,除接受正常的烟叶生产技术培训外,还需要对烟草法律、政策、安全生产、绿色烟叶等内容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职业烟农的整体素质。

4.7优化烟农专业合作社培育模式目前烟农专业合作社开展职业烟农培育较为困难,主要是培育方法、模式与需求无法实现有效衔接。对培训过程而言,若想实现其吸引力的提升,并使烟农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参与其中,在培训中必须在方法、模式上面下功夫。要使培育模式实现渠道、形式、途径、专业等方面的灵活多变,且具有更为广泛的开放性,实现长短期、分散与集中、基础与实用、社内培训、田间地头等相结合。以方便烟农生活与工作为准则,使学习与工作得以兼顾。

4.8进行合作社职业烟农培育试点鉴于我国烟农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不加区别地全部纳入到职业烟农培育体系当中显然是不现实的。要着力选拔一批实力较强、运作规范的烟农专业合作社参与职业烟农培育试点,可以将行业示范社纳入到职业烟农培育试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地的烟草生产实践,有选择性地扶持和重点培育一批烟农专业合作社,参与当地的职业烟农培育工作。

5结论

烟农专业合作社参与职业烟农培育中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但是受制于我国当前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整体发展状况及职业烟农培育主体专业合作社社员(烟农)自身素质的制约,还必须采取措施,一方面扶持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引导烟农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职业烟农培育。笔者研究仅针对烟农专业合作社参与职业烟农培育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加之职业烟农培育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材料还不完善,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对于职业烟农培育与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相关性,以及职业烟农培育过程中会出现的新问题,有待于更深入的具体研究。

参考文献

[1] 秦庆武.中国农村组织与制度的新变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2] 丁可,李占杰,林志坤,等.现代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4(4):99-101.

[3] 罗井清.湖南省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模烟农合作社式选择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4] 李芳芳,宋欣茹,李强.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探讨:以辽宁省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1(22):1-2.

[5] 赵建欣,王俊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质量控制机制分析:基于浙江临海合作社的调查[J].农业经济,2010(3):61-63.

[6] 王烨,朱娇,孙慧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困境与对策探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8.

[7] 郭亚利,高贵,刘森,等. 烟农合作社适宜规模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3):330-335.

收稿日期2015-10-16

作者简介刘帅(1986- ),男,山东潍坊人,助理农艺师,硕士,从事烤烟生产及新技术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5)33-325-02

猜你喜欢

烟农烟叶烟草
烟草具有辐射性?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烟草依赖的诊断标准
烟草中茄酮的富集和应用
一种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平滑度的方法
湘西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聚类分析
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关于烟农合作社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