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猪女郎》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2015-03-15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041000

名作欣赏 2015年27期
关键词:塞克女郎女性主义

⊙薛 坚[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 临汾 041000]

《母猪女郎》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薛 坚[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 临汾 041000]

现代寓言体小说《母猪女郎》是法国女作家玛丽·达里厄塞克的代表作。达里厄塞克以第一人称独特的视角对生活在资本主义父权制社会中一个妙龄女郎的生活、工作、爱情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解读。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为了摆脱自己悲惨的命运,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抗争。文章将用女性主义的分析方法对女郎的生存悲剧进行解读,描写女郎在父权制社会中的真实生活状况,表达出女郎自己独特的女性意识和反抗精神。

《母猪女郎》 女性意识 觉醒 反抗

法国女作家玛丽·达里厄塞克的处女作《母猪女郎》,一问世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达里厄塞克曾十分关注女性的权利甚至自我标榜道:“我是个女权主义者,参加过反堕胎法运动,为了这个也在努力写作。”达里厄塞克在作品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位纯洁得像花一样的女孩,在丧失了自己的身份并且为生活所迫以自己性感的身体做交易后,异化成“猪”的情况下,仍选择了奋起反抗的女性形象。虽然她反抗的方式很惨烈,但有一点是很确切的:她的女性主义思想正在觉醒。本文将通过对女郎的人生经历与女性思想进行分析,并将她的女性思想的觉醒展现出来,从而达到真正认识《母猪女郎》所折射出的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的目的。

一、女性的觉醒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主体意识是一个不断觉醒的过程,这种觉醒首先通过爱情婚姻表现出来,意味着人们对终身伴侣的自由选择,对自我行为的自由支配。”《母猪女郎》向我们控诉了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女人要想在这个社会中有地位、有尊严地活着,举步维艰。虽然如此,但我们也看到了她的主体意识和情感要求。

波伏娃(Simonede Beauvoir)在他的《第二性》(The Second Sex)中讲道:“一个人并不是生而为女性而是变成女性的。”这里所谓的“生”指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背景等等所构成的生存环境。在男权制社会中,“女人在看待她自己和作用选择时不是根据她的真实本性而是根据男人对她的规定”,换言之,“生”的决定权并不在女性手中而是在男性的规章制度中。就像卢梭曾在《爱弥儿》中所说:“男人和女人是为对方而存在的,然而他们的相互依赖性是不平等的。没有女人,男人仍然存在,没有了男人,女人的存在便有问题。女人依靠男人的感觉而活,依靠男人对她们的奖赏而活,依靠男人对她们的吸引力、对她们的美德所设定的价值而活。女人一生的教育都应该依照和男人的相对关系而计划,女人要取悦男人,要贡献给男人,要赢得男人的爱和尊重,要哺育男人,要照顾男人,要安慰、劝慰男人,并要使男人的生活甜蜜且愉悦。”

一个女性被男性们冠以“漂亮”“性感”“妙龄”的称号,并且在这个男权社会中也只能依靠这些女性特征来寻求一份工作,“连锁店老板搂着我,让我坐在他的膝盖上,一手捏着我右边的乳房,显然觉得它很有弹性。在我的那个年龄,男人们都觉得我很有弹性”。“男顾客们喜欢这样,他们都说我纯洁得不得了。我变得骄傲了,我的意思是说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女郎别无选择只能用自己的身体赚钱,因为“男顾客们”喜欢这样。女郎甚至在爱情中也同样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当她的身体变形后,男友便开始厌恶她,嫌她睡觉时的呼噜声而开始跟她分居,甚至把她推进水里,任由一群男童欺侮她,最后又将她赶出家门。可见,在资本主义男权制社会中,女人是以商品价值而非“人”的价值被衡量的。虽然这种生活方式不是女郎所想要,但是她仍然尽最大的努力去生活,努力去工作,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来赚取她想要的一切,比如化妆品、房租等等。当她的身体变形后遭到了各种歧视与谩骂,男人甚至用残忍的手段来驱逐她,当女郎看到奥诺雷把她的东西全都扔在了楼梯的平台上,还有化妆品、衣服以及白罩衫和她穿过的灰裤子时,她很是愤怒;当在街上行走,结果来了一大群人,有女人、婴儿,还有一个警察并且都认为她“怪物”,并拔出手枪想要她的命的时候,她绝望了;当她害怕失去自己,就像失去伊万一样,甚至到达听天由命的地步,只要有生命力就够了时,她万分的痛苦。而这些都让女郎意识到了:她自己就是人们心目中所认为的牲口,根本不是人,甚至连个女人都不算,为此她感到了绝望。她很清楚地知道,她想要的自由、尊重、独立再也没有了可能性,同时,她也意识到了自己应该逃离这里,在这里她没有自由、没有生存的权利甚至连享受阳光的权利都没有,她的人的意识尤其是女性意识开始觉醒了。

二、女郎的反抗

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她的著作《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写到:“一个女人如果想要写小说,就必须有钱,以及一间自己的屋子。”一百年之后,女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屋子,并且有了属于自己的零用钱和时间,可是她们的社会地位仍然没有改观。究其原因,虽然女性地位较过去有了极大的进步,但是两性之间沿袭了数个世纪的父权制的秩序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女人依然还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出现的。这正如伍尔夫所说的:“他们像一群看客,围在赛马场的木障边鼓噪,她必须奋力越过木障,绝不分心环顾左右。如果停下来咒骂,你会输掉……犹豫或动摇,你都输定了。”可见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进行不懈的反抗外,别无他法。女郎正是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便开始了她的反抗之路。

经济的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基础,也是平等爱情和美满婚姻的基础。经济独立象征着女性自我和主体性的建立,是女性获得尊严的前提。因此女郎一直在追求自己在经济上的独立。尽管随时都会面临失业,女郎仍然还是选择出去工作。但是非人的生活使她从一个健康美丽的女郎变成了一头遭人唾弃的母猪;从无家可归到钻阴沟,最后躲进人迹罕至的森林深处,离开人群。她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努力地适应这一切。在阴沟里住,在野草堆里乱滚寻找食物,和野猪同吃同住,她的一切行为只因为她有一个念想:她要活着!对生命的渴望使她服从于她的生理需求:去吃、去喝、去睡、甚至去爱!变成猪后的她,没有了工作压力,也没有了各种束缚,她可以尽情地享受着这一切。虽然越来越接近猪的习性,喜欢吃腐烂的树叶、果皮,喜欢滚脏水坑,甚至与狼人相爱!在爱情里的反抗,其核心思想是平等。无论男女,无高低贵贱之分,甚至无主宰者和顺从者之分,一律平等。女郎异化后她的地位是十分卑微的,在世人的眼中,她是肮脏、下贱的,然而在与她一样异化成为狼人的伊万那里,他俩地位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的只是相互扶持、彼此爱恋。女郎在爱情里的反抗,让她在猪的世界里快乐自由幸福得活着!

当她作为猪而活着的权利也被人类剥夺了的时候,便开了对社会的反抗。母亲的出卖,使得动物保护协会杀死了她的爱人——狼人伊万,接着,她也被送往屠宰场。途中母猪跳下了卡车,逃进了阴沟,想方设法杀死《你唯一所想的人》的节目主持人,最后混进了母亲的猪圈里。当母亲决定把这多余的“猪”卖掉时,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我准备决一死战,母亲不单是个凶手,而且还是个盗贼,她要杀掉一头不属于她的猪。我露出了牙齿,香水店老板开起玩笑来,用绳子向我头顶甩来。我想起了跟伊万在一起的最后情景,这情景充满我的神经、我的肚子和我的肌肉,我的整个身子都站了起来,由于仇恨,由于害怕,我不知道,也许是由于我对伊万所有的爱。老板的脸变得铁青,他颤抖着从口袋里掏出手枪,我把枪从他手里夺过来,开了两枪,第一枪打他,第二枪打我母亲。”母猪女郎最后做出的反抗与其说是出于对伊万的爱,不如说是对人性恶的反抗。生活的荒诞,人性的沦丧,亲情的缺失,使她毫不犹豫地把枪指向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并从这种痛苦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她在精神上的到了重生。她更意识到了自由和自己作为人存在的重要性,她真的做到了。她用最后的两枪向世人宣布:在黑暗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里,唯有反抗才能获得生存的权利,获得生活的自由和尊严。

达里厄塞克的《母猪女郎》是一部女性思想觉醒的文学作品。女郎异化为一只可怜而又可爱的母猪,并非是异想天开,而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存困境的深刻把握和艺术加工,更加揭示了造成这种悲剧的并不是女性本身,而是父权制社会对人性尤其是社会底层劳动女性的摧残以及社会的黑暗所致。而正是在这种生存困境的逼迫下,女性为了争取生存的自由和尊严只能进行不懈的反抗。作者也正是通过女郎由觉醒到抗争这样一个过程,而发出了反对男权统治的呐喊。

[1] 玛丽·达里厄塞克.母猪女郎[M].肖越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2] [英]伍尔夫(Woolf,V.).一间自己的房间[M].田翔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3] 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5] 刘霓.西方女性学——起源、内涵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 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

[7] 杜芳琴,王向贤.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8] 张岩冰.女性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9] 乐黛云.绝色霜枫[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

[10] 陈敏.达里厄塞克反传统异化视角[J].山东外语教学,2005(6).

作 者:薛 坚,山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塞克女郎女性主义
战略变革的三条路径
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身体批判
涩女郎
涩女郎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沙滩女郎
该死的中指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午夜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