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社会责任心与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关系研究*
——道德同一性的调节作用

2015-03-14刘华山

关键词:道德行为责任心调节

吴 鹏 刘华山

(1.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武汉 430062; 2.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武汉 430079)



高中生社会责任心与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关系研究*
——道德同一性的调节作用

吴 鹏1刘华山2

(1.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武汉 430062; 2.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武汉 430079)

针对湖北省一所中学67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社会责任心与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关系,以及道德同一性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中生有较少的网络不道德行为。同时,高中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道德同一性。调节效应分析发现,道德同一性的外显维度得分可以调节社会责任心与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高分的高中生身上,社会责任心可以负向预测网络不道德行为。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低分的高中生身上,社会责任心不能预测网络不道德行为。

高中生; 社会责任心; 道德同一性; 网络不道德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特网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网络的高速和高效,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另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和间接性,使人类的传统交流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也产生了一些特有的“不道德行为”。这些网络不道德行为会伤害人们的心理与身体,也可能导致财产或物品的损失。探究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既可以为实际的网络安全教育提供指导,也可以为道德心理理论研究提供支撑。不道德行为是指违反了一般社会规范或法律的行为(杨继平, 王兴超, 陆丽君, 张力维, 2010),而本研究涉及的网络不道德行为是特指在网络情景中或通过网络发生的、违反了一般社会规范或法律的行为,它是道德心理学最新的研究主题。

在道德心理的研究领域,学者们一直比较关注责任心的作用。责任心是指个体对其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自我意识和积极履行的行为倾向,而社会责任心则是具体针对个体所处的环境和社会,也就是说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或社会负责,社会责任心属于责任心整体的一部分(谭晓宏, 2001)。以往研究表明,社会责任心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比如社会责任心可以正向预测个体在伤害他人后所给予的补偿行为(Cehajic-Clancy, Effron, Halperin, Liberman, & Ross, 2011)。另外一些研究表明社会责任心还可以正向预测个体给予的社会支持、慈善捐赠、承诺等行为(Nordin, Andersson, & Nordin, 2010; Gneezy, Gneezy, Nelson, & Brown, 2010; Boddy, Ladyshewsky, & Galvin, 2010)。虽然很多研究已经表明社会责任心可以促进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但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社会责任心对不道德行为是否有阻碍作用。

道德同一性是道德研究中新近出现的一个名词,也可以翻译为道德自我认同,是一种得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自我形象感(万增奎, 杨韶刚, 2008)。Aquino和Reed(2002)将道德同一性定义为由一组道德特质组织起来的自我概念。从定义可以看出,道德同一性实际上是个体对道德的认知而整合进自我概念的部分,道德同一性反映了个体对道德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基于Erikson的同一性概念,Aquino和Reed认为道德同一性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内隐维度(内化)和外显维度(符号表现)。内隐维度表明了一组道德特质在个体自我概念中的重要程度,而外显维度则反映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行为公开表现这些特质的程度。在近三十年的道德同一性研究中,Blasi与Hart的影响最大。其中,Blasi的道德自我理论认为道德同一性是一种道德行为的动机。在人性中,个体有与自我感保持一致的成分(万增奎, 2008)。于是,个体按照一定的方式做事是源于自己想成为某一种类型的人,也就是为了获得前后一致的自我同一感。道德行为的动机并非仅仅只是个体简单地认知“好人”的结果,而某种程度上是源自与道德同一感相一致的愿望(Aquino & Reed, 2002; Blasi, 1984; Swann et al., 2014)。因此,Blasi将道德同一性作为解释道德心理与行为的核心概念,并用于补充Kohlberg的道德认知理论。道德自我理论认为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大量研究也表明道德同一性水平高的个体更可能关心他人、更多地报告自己的志愿者活动(Aquino, Freeman, Reed, Lim, & Felps, 2009; Aquino, McFerran, & Laven, 2011; Reynolds & Ceranic, 2007)。另一方面,研究者也考察了道德同一性对不道德行为的作用,杨继平等人20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道德同一性可以负向预测大学生的学术欺骗行为(杨继平, 王兴超, 陆丽君, 张力维, 2010)。此外,研究者还发现道德同一性与偷窃行为、攻击行为、反社会行为等有显著相关(Bruner, Boardley, & Cté, 2014; Hardy, Walker, Olsen, Woodbury, & Hickman, 2014; Moore, Detert, Trevo, Baker, & Mayer, 2012)。但是网络的匿名性是否会减弱个体同一性的作用,特别是道德同一性对网络不道德行为的作用,还没有研究者探讨过。

总结以往的研究发现,责任心是否会影响不道德行为还没有一致的结论。而作为自我概念中的道德部分,道德同一性对于不道德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道德同一性是否会影响责任心和不道德行为的关系呢?也就是说,对于不同道德同一性水平的个体,责任心对不道德行为的作用是否有差异?从定义就能够看出,道德同一性高的个体对于道德有更强的认同感,也就有更强的倾向去抑制不道德行为。而道德同一性低的个体本就不太认同道德,责任心对不道德行为的作用必然就有限。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高中生进行调查,旨在探讨社会责任心与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关系,并分析道德同一性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的具体目标有三个:①了解高中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社会责任心和道德同一性的总体现状;②分析高中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社会责任心和道德同一性的相关关系;③探讨高中生道德同一性对社会责任心和网络不道德行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湖北省某市一所高级中学的十二个班的学生参加了这次问卷调查,删除无效问卷后, 有效被试为676名学生。其中,男生337人,女生314人,25人未填写性别信息。学生年龄的平均数等于17.2,标准差等于1.46。

(二) 研究工具

社会责任心 本研究对高中生社会责任心的调查采用谭晓宏编制的中学生责任心问卷(谭晓宏, 2001)。整个问卷包括四个维度:总体责任心、一般责任心、特殊义务责任心和特殊过失责任心,其中特殊义务责任心包括社会责任心,共有5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1~5分,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责任心越强。本次测量的Cronbach α值为0.841。本研究以被试在5个项目得分的平均分来表示其社会责任心得分。

道德同一性 采用Aquino和Reed编制、万增奎和杨绍刚修订的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卷来调查高中生道德同一性(Aquino & Reed, 2002; 万增奎, 杨韶刚, 2008)。整个问卷包括10个题目,首先让被试阅读9个有关道德特质的形容词(如助人的),然后让被试回答与这些道德特质有关的问题,其中5个题目用来测量道德同一性的内化维度,用以说明其内隐的水平,如做一个有如上品质的人会让我感觉很好。另外5个题目测试道德同一性的外显维度,如我积极参加能表现这些品质的活动。被试在“1”(非常不同意) 到“5”(完全同意)之间做出选择。本次研究的Cronbach α值为0.627。本研究分别计算被试在道德同一性内、外维度的平均分来表示其道德同一性内隐和外显维度的得分。

网络不道德行为 研究采用作者自编的网络不道德行为情景问卷(吴鹏, 刘华山, 鲁路捷, 田梦潇, 2013)。这个问卷共由6个不同的网络不道德情景组成,如小李从小就很喜欢上网,计算机能力也很高,他经常会利用网络来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比如日记、照片)。要求被试假设自己是这六个情景中的主角,对采用不道德行为的频率,在“1”到“4”(“从不”到“经常”)之间做出选择。本次研究的Cronbach α值为0.770。本研究以被试在6个题目得分的平均分来表示其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得分。

(三) 研究过程

调查由第一作者及被试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共同主持,三份调查问卷同一时间进行测试。统一发放和回收问卷,测试开始时班主任离开教室。被试如不愿意参与研究,随时可以终止问卷测试。为了避免自我报告过程中的社会期望效应,本测试采用完全匿名的问卷,不收集任何与个人身份相关的信息(如姓名、学号等)。在测试开始时,还特别强调本研究仅仅用于科研,不公开具体研究数据,希望被试真实作答。此外,针对网络不道德行为,本研究采用“投射”测验,并不直接测查被试在某些真实行为上的反应,而是测试假设情景中的反应。

三、研究结果

(一) 高中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社会责任心及道德同一性的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测查的高中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社会责任心及道德同一性的平均数、标准差见表1。

表1 高中生三份问卷的调查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高中生的网络不道德行为总体不多,社会责任心水平比较高,道德同一性内、外维度得分均比较高,说明高中生具有比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及道德同一性。

对男女高中生在网络不道德行为、社会责任心及道德同一性得分差异的t检验结果见表2,可以发现男女高中生在网络不道德行为、社会责任心及道德同一性符号表现得分上均无显著差异,但在道德同一性内化得分上差异显著,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得分。

表2 高中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社会责任心和道德同一性的性别差异检验表

p< .01,同下

(二) 高中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社会责任心及道德同一性的相互关系

我们计算高中生网络不道德行为得分、社会责任心得分和道德同一性的内、外维度得分这4个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3。

表3 高中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社会责任心和道德同一性间的相关系数

p< .01,同下

表3表明,高中生责任心、道德同一性内化得分与其网络不道德行为得分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同时,高中生社会责任心与道德同一性内化得分、道德同一性符号表现得分均有显著的正相关。

(三) 高中生道德同一性对其社会责任心和网络不道德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

我们接着探究高中生道德同一性对社会责任心和网络不道德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以社会责任心为自变量,网络不道德行为为因变量,分别以道德同一性内化得分和道德同一性符号表现得分为调节变量,分析两个调节效应。按照温忠麟等人(2005)介绍的检验程序,我们首先对自变量和调节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即用原始得分减去各自的平均值。然后,采用层次回归的方式来检验调节效应,回归方程的第一层中放入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第二层回归方程中则放入自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交互项。高中生道德同一性内化得分对社会责任心与网络不道德行为的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高中生道德同一性内化得分对社会责任心和网络不道德行为的调节效应分析表

p< .001,同下

表5表明,高中生道德同一性内化得分不会调节社会责任心与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关系,最后我们分析道德同一性符号表现得分对社会责任心与网络不道德行为的调节效应,结果见表5。

表5 高中生道德同一性符号表现得分对社会责任心和网络不道德行为的调节效应分析表

表5表明,高中生道德同一性符号表现得分可以调节社会责任心与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关系。我们首先用图来呈现道德同一性符号表现的调节效应,以调节变量道德同一性符号表现的平均数、平均数正负一个标准差三个值为临界点,分别做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回归估计曲线,见图1。由于此时的调节变量是经过中心化处理的,因此这三个临界值实际上对应于2.29、2.90和3.51这三个值。

为了进一步展现这一显著的调节效应的具体作用形式,我们采用2009年Hayes和Matthes介绍的Johnson-Neyman技术来探究调节变量是如何具体影响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Hayes & Matthes, 2009)的。结果表明调节变量的临界点为-0.58,对应于原始值2.32。在道德同一性符号表现得分等于2.32时,高中生社会责任心负向预测网络不道德行为,此时网络不道德行为对社会责任心的回归系数所对应的p值刚好等于0.05。当道德同一性符号表现得分小于2.32时,高中生的社会责任心就不能预测其网络不道德行为。当道德同一性符号表现得分大于2.32时,高中生的社会责任心可以负向预测其网络不道德行为。

图1 高中生道德同一性符号表现对社会责任心与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关系的调节效应

四、讨论

(一) 高中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社会责任心及道德同一性的现状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的网络不道德行为得分的平均分接近于1,社会责任心和道德同一性得分在3—4范围内。这反映了当前高中生有比较少的网络不道德行为,而高中生的社会责任心水平比较高,他们对社会有比较强的责任感。同时,高中生有比较强的道德同一性,也就是比较强烈地认同道德,道德已经成为自我概念中比较强的组成。特别是道德同一性中内化维度的高得分,更是说明高中生已经比较强烈地将社会认可的道德特质、道德观及价值观内化成自身的人格特质。

(二) 高中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社会责任心及道德同一性的相关关系

高中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社会责任心及道德同一性的简单相关分析表明,高中生网络不道德行为与社会责任心、道德同一性中的内化维度有显著的负相关,而网络不道德行为与道德同一性的外显维度不相关。这是因为社会责任心高的个体,对自身有更高的道德要求。同时也对伤害他人的行为可能持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内归因,这两个特征都会使个体产生内疚感,于是他们对于不道德行为有比较强烈的抵制(De Groot & Steg, 2009; Graafland & van de Ven, 2006)。对于道德同一性内化程度很高的个体来说,他们对于道德有很强的认同,也有很积极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些信念就会引导个体去积极做出道德行为,也会主动抵制不道德行为(Aquino et al., 2011; Swann et al., 2014)。而Blasi的道德自我理论指出作为道德动机,道德同一性应该与不道德行为有密切的关系。道德同一性水平很高,特别是内化程度很高的个体,为了维持自我感的一致性,可能会抵制或减少与社会道德规范不符的不道德行为(Aquino & Reed, 2002; Blasi, 1984; Swann et al., 2014)。

另一方面,研究结果发现高中生社会责任心与道德同一性的内、外维度都有显著的正相关。从定义可以看出,道德同一性反映了个体对于道德及道德价值等的认同(Aquino & Reed, 2002; Tsang, 2002)。对于道德有很强烈认同的个体,会在自我概念中形成与社会道德要求一致的自我形象(Aquino et al., 2009; Tsang, 2002)。而各种文化下的道德均重视个人对他人、社会、国家的责任,于是社会责任心也就成为有道德的人的一种品质要求,认同道德的个体就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三) 高中生道德同一性对社会责任心和网络不道德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

调节效应分析发现,道德同一性的内化维度不能调节社会责任心与网络不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而道德同一性的外显维度却可以调节社会责任心与网络不道德行为间的关系。这说明道德同一性中的内、外维度彼此独立,作用不同。道德同一性的外显维度即符号表现,主要测查了个体积极主动地做出道德行为的程度。这一维度与内化维度有很大的区别,它是从行为表现的角度来测查个体的道德同一性(Aquino & Reed, 2002; Tsang, 2002; Hardy et al., 2014)。对于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得分高的个体来说,他们更愿意主动做出道德行为,同时也会积极地抵制不道德行为,因此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可以预测其网络不道德行为(Reynolds & Ceranic, 2007; Stets & Burke, 2014)。而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得分低的个体,虽然可能有很强的道德要求和认同,但并不一定会主动做出道德行为,因此他们的社会责任心不能预测其网络不道德行为。这一结果为当前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提出一个实际的问题,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对道德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地展现实际道德行为。只有学生愿意主动地做出道德行为,他们自身的道德品质才会带来道德行为。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实施道德行为的主动性,他们学习的优秀道德品质就不一定会带来道德行为,也不一定会抵制不道德行为。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的调节效应的具体作用,发现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得分2.32为一个临界点,只有得分高于这个值时高中生的社会责任心才会显著负向预测其网络不道德行为,低于这个值时高中生的社会责任心与网络不道德行为没有关系。我们更应该关注低于临界值的情况,因为此时社会责任心对网络不道德行为不产生作用。因为本研究采用的道德同一性问卷是5点量表(1~5),2.32这个值较接近中间点3,说明道德行为主动性较弱的高中生,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可能并不会抵制其网络不道德行为。这一结果凸显了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实际行为主动性教育和引导的重要性,缺少实际道德行为主动性的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不能带来道德行为,也不会消除不道德行为。

五、结论

主要研究结论:①高中生社会责任心、道德同一性水平较高,网络不道德行为较少。 ②高中生社会责任心可以负向预测其网络不道德行为。③高中生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可以调节社会责任心和网络不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④对于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得分较低的高中生,社会责任心不能预测其网络不道德行为;对于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得分较高的高中生,社会责任心可以预测其网络不道德行为。

谭晓宏. (2001). 中学生责任心问卷的编制(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西南大学.

万增奎,杨韶刚. (2008). 青少年道德自我认同问卷的修订. 社会心理科学,23(5), 41-45.

万增奎. (2008). 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 (2005).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 心理学报, 37(2), 268-274.

吴鹏,刘华山,鲁路捷,田梦潇. (2013). 青少年网络不道德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道德脱离、责任心、道德同一性的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 36(2), 322-327.

杨继平,王兴超,陆丽君,张力维. (2010). 道德推脱与大学生学术欺骗行为的关系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4, 364-370.

Aquino, K., & Reed, A. (2002). The self-importance of moral identit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83(6), 1423-1440.

Aquino, K., Freeman, D., Reed, A., Lim, V. K. G., & Felps, W. (2009). Testing a social-cognitive model of moral behavior: The interactive influence of situations and moral identity centralit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97(1), 123-141.

Aquino, K., McFerran, B., & Laven, M. (2011). Moral identity and the experience of moral elevation in response to acts of uncommon goodnes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100(4), 703-718.

Blasi, A. (1984). Moral identity: Its role in moral functioning. In W. M. Kurtines & J. J. Gewirtz.Morality,moralbehavior,andmoraldevelopment(pp. 128-139). New York: Wiley.

Boddy, C. R., Ladyshewsky, R. K., & Galvin, P. (2010). 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psychopaths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o employees.JournalofBusinessEthics, 10, 1-19.

Bruner, M. W., Boardley, I. D., & Cté, J. (2014). Social identity and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youth sport.Psychologyofsportandexercise, 15(1), 56-64.

Cehajic-Clancy. S., Effron, D. A., Halperin, E., Liberman, V., & Ross, L. D. (2011). Affirmation, acknowledgment of in-group responsibility, group-based guilt, and support for reparative measure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101(2), 256-270.

De Groot, J. I., & Steg, L. (2009). Moralit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The role of awareness, responsibility, and norms in the norm activation model.The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 149(4), 425-449.

Gneezy, A., Gneezy, U., Nelson, L. D., & Brown, A. (2010). Share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field experiment in pay-what-you-want pricing and charitable giving.Science, 329, 325-327.

Graafland, J., & van de Ven, B. (2006). Strategic and moral motivation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ournalofCorporateCitizenship, 22, 111-123.

Hardy, S. A., Walker, L. J., Olsen, J. A., Woodbury, R. D., & Hickman, J. R. (2014). Moral identity as moral ideal self: Links to adolescent outcomes.DevelopmentalPsychology, 50(1), 45-57.

Hayes, A. F., & Matthes, J. (2009). Computational procedures for probing interactions in OL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SPSS and SAS implementations.BehaviorResearchMethods, 43(3), 924-936.

Moore, C., Detert, J. R., Trevio, K. L., Baker, V. L., & Mayer, D. M. (2012). Why employees do bad things: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unethical organizational behavior.PersonnelPsychology, 65(1), 1-48.

Nordin, M., Andersson, L., & Nordin, S. (2010). Coping strategies, social support and responsibility in chemical intolerance.JournalofClinicalNursing, 19 (15-16), 2162-2173.

Reynolds, S. J., & Ceranic, T. L. (2007). The effects of moral judgment and moral identity on mor al behavior :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moral individual.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 92(6), 1610-1624.

Stets, J. E., & Burke, P. J. (2014). Emotions and identity nonverification.SocialPsychologyQuarterly, 77(4), 387-410.

Swann Jr, W. B., Gómez, á., Buhrmester, M. D., López-Rodríguez, L., Jiménez, J., & Vázquez, A. (2014). Contemplating the ultimate sacrifice: Identity fusion channels pro-group affect, cognition, and moral decision making.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106(5), 713-727.

Tsang, J. A. (2002). Moral rationaliz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situational factors and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in immoral behavior.ReviewofGeneralPsychology, 6(1), 25-50.

(责任编辑 胡 岩)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moral Online Behavior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Moderate Role of Moral Identity

WU Peng1LIU Hua-shan2

(1. Faculty of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China; 2. School of Psychology,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Through questionnaire, we attempt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moral online behavior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mong adolescence. 676 students from 12 classes participating in the research completed three questionnair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dolescence score high i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oral identity and have only a few immoral online behaviors. Our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n predict the immoral online behaviors. Our moder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symbolization of moral identity can regul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mmoral online behavior. Further, for students whose score on symbolization of moral identity is high,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n predict the immoral online behavior. But, for students whose score on symbolization of moral identity is low,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n't predict the immoral online behavior.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research for moral education.

adolesce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ral identity; immoral online behavior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流动青少年歧视知觉与道德脱离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手机时代青少年的价值观问题研究”(12CSH021)。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责任心调节
方便调节的课桌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
可调节、可替换的takumi钢笔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乡镇高三学生责任心状况及与自尊的相关
远和近
高职生责任心与学习坚持性的调查研究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