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情境创设
2015-03-14胡兆钍福建省沙县城一小学365500
胡兆钍(福建省沙县城一小学 365500)
也谈情境创设
胡兆钍(福建省沙县城一小学365500)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创设与文本相适宜的情境,就能把学生带入作者描绘的艺术境界,拉近学生与文本形象的情感距离,有助于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在课堂上形成具有强大功能的“审美场”。学生在这样的情境场中进行言语实践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师生在这样的情境场中徜徉言语之林才能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小学语文情境创设提高效率
情境创设'老生常谈了。虽然是一个旧话题'但在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常感叹:这位教师创设的情境像是一块磁石吸引着学生'像是火光点燃了学生'不仅在学生心里掀起了情感波澜'也让课堂绽放灿烂的情感火花。我们知道'阅读教学中'只有入情入境了'才能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作文教学中'只有在现实体验的基础上'才能有感而发'写出好作文。
说起情境创设的途径'首先很自然地会想到多媒体的使用。图片、视频等是最直观的情境渲染'音乐的渲染也是有效手段。记得朱军和冯巩的小品中'准备煽情时'就来这么一句“音乐该起了”'这显现的就是音乐的魅力。教学也是如此。其次就是教师的激情述说'近距离、直接地激发情感。再次'是学生的角色扮演。这种方法在低年段特别管用'如教学《两只小狮子》《小壁虎借尾巴》等这类课文'总能让学生兴致勃勃地读、说、议。当然'条条道路通罗马'教无定法'根据教学的需要'有许多不同的情境创设的手段。总觉得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情境创设。我想情境创设应该是渗透在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课后的情感体验。
欣赏名师的课'我总感叹情感的激发那么实在'那么让人沉迷。可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地、想方设法地去调动情感。为什么常常难以达到这种情感撞击的美呢?那么'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如何才能达到呢?经过几番探寻'我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巧依时机,创设情境
我在教学《梦想的力量》一文时'揭题导入部分'出示了一个6岁的孩子瑞恩的梦想: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学生交流完对这个梦想的看法'得出“难”的结论后'接着出示了资料:2000年6月'瑞恩的第一口井打好了。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井。2003年初'基金会有七十多万美元'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井。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挖一口井都觉得难'这样的资料无疑让人惊叹'让人产生阅读期待。瑞恩为什么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呢?他是如何实现梦想的?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没有看到学生对瑞恩特别敬佩'交流过程是过于平淡的'显得理性化。可见'这一段资料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情感的弦。当然'这需要在学文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引导点拨。反思这一材料使用的失败'我想是使用的时机不对。在感受了瑞恩的艰难又坚定的努力实现梦想的过程之后'文中有一个情感的焦点:“听到这儿'瑞恩和父母都流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对于非洲人民来说'水就是生命。此时'我让学生欣赏非洲小孩在喝污水沟里的水的图片'同时补充非洲地区缺水的资料'每年有千千万万的人死于水污染。有了情感的基石'再在学习最后一段时补充导入时的材料'学生就能更好地感受到广大的人们关注非洲人民的用水'投入爱心'让非洲人民健康'也让瑞恩获得殊荣'这都是梦想的力量使然。这对本课教学感悟梦想的力量的内涵这个难点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煽风点火,创设情境
正如一点点的火星在风的煽动下会成为熊熊烈火'学生内心情感的微波在教师的煽动下会成为滔滔巨浪。有的课文读了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很难受。《再见了'亲人》就是一例。我认为这是一篇让人感动的'也让人挺压抑的文章。我感觉文章中志愿军战士就是压抑着即将喷薄欲出的情感在话别。在交流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战士的感人事迹时'我有意把场面具体化:“大娘再回去抢救小孙孙时'看到的是什么?眼前哪有房子啊!只有一片废墟'她伤心欲绝'也许已不见小孙孙的尸体'也许看到了血肉模糊的小孙孙。”述说之后'学生按捺不住'泪水盈满眼眶。“大嫂跑到阵地上挖野菜'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身旁爆炸'倒在了血泊里……”这也引导学生想象场面'学生的情感发泄了'泪水夺眶而出。这样渲染'有点残忍'充满了血腥味'可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的情谊不就是付出了许许多多生命的代价'用鲜血凝成的吗?我想'这样的煽风点火'不仅让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战士之间的深情像烙印一样落在学生的心里'更激起了学生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的热爱'对为维护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的深深敬意。一些叙述比较朴实'感情比较内敛的文章'立足于文本中可激情的点'进行煽风点火'能更好地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三、扣住情趣,创设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还是最坚不可摧的动力。教学中'从学生的情趣入手'往往可以收获意外的果实。第十册第二单元以童年为专题'一篇篇课文让学生喜不自胜。特别是《祖父的园子》一文'萧红童年的自由快乐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们对踢飞菜种、割掉谷穗等充满情趣的话题津津乐道。既然学生有如此高的兴趣'何不满足他们呢?结合这组教材口语交际“难忘童年”的教学'我不失时机地谈起了自己由《冬阳·童年·骆驼队》想到的童年生活:“记得我小时候'也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我生活在农村'有许多人养牛'他们总是在牛鼻子上穿根粗粗的绳子'好牵着它吃草。当牛抬起下巴时'我看见了它洁白的牙'心里一下子产生了一个念头'牛的牙之所以这么白'是因为吃草'让草给磨的吧。于是'放学后'我就到河边拔来几根牛吃的嫩草'用它轻轻按摩我的牙。当然'用力了担心把牙龈给割破了。这段时间'我常照镜子'看看牙变白了没……”学生被我的童年趣事逗得开怀。此时'他们应该也想起了童年的趣事。于是'我趁热打铁'把时间交给学生。果然'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起了学生的情绪体验:兴高采烈地到池塘抓虾'手被钳住'哇哇大哭;去偷地瓜'被追得满山跑'吓得不敢回家;绕着小狗跑'想把它转晕……课后'学生还在交流'互相倾诉童年的快乐。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境的创设无疑是重要的手段'要让情境创设发挥巨大的作用'如何行之有效'还要在教学中继续关注。
[1]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湖南大学出版社.
[2]语文教学情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3]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山东教育出版社.
(责编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