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黄金时代”的网络文学如何避免“野蛮生长”
2015-03-14
迎来“黄金时代”的网络文学如何避免“野蛮生长”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2014年网络文学共有161款作品影视版权售出,预计2015年网络文学产值将突破70亿元。近两年,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网络文学的身价水涨船高,大有“井喷”之势,甚至走出国门,在海外赢得众多粉丝与掌声:《甄嬛传》出口美国,《琅琊榜》播出韩版……过去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络文学正迎来它的“黄金时代”。
从边缘到中心,网络文学迎来“黄金时代”
10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全文公布,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网络文艺充满活力,发展潜力巨大”。这一切网络文艺繁荣发展的成就,以及网络文艺政策的发布,说明网络文艺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统计,到2015年6月,全国网民总数达6.68亿,网络文学用户有2.85亿,网络视频用户4.61亿。电视剧《伪装者》网播量超30亿次,《琅琊榜》网播量超60亿次。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2014年网络文学共有161款作品的影视版权售出,2012至2014年有50多款作品转换为游戏产品,预计2015年网络文学产值规模将突破70亿元。同时,网络文学开始走出国门。起点、晋江文学城等网站向亚洲多个国家推出中国的网络小说;《鬼吹灯》《明朝那些事儿》在日本热卖;《仙侠奇缘之花千骨》在泰国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越南5年间引进中国网络文学的品种达617种;《步步惊心》成为韩国畅销书;3D网游《诛仙》相继出口到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中国的网络文学成为世界上独特的文学风景,在东亚成为可以与韩国电视剧、日本动漫相提并论的大众文化样式。
杜绝“野蛮生长”,构建网络文学批评范式
从1998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红遍网络后,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中国网络文学创作数量井喷。今天的网络文学已发展成为极其活跃、作者以数十万计的文学创作形态,在文艺繁荣的进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但与网络文学创作的迅速扩容相比,严肃的文学批评却显得落后。网络文学时常因跟风、雷同、抄袭、低级趣味、过度商业化等问题遭到诟病。
中国作协中国作家网副主编马季表示:“当前网络文学存在大量跟风、雷同,乃至抄袭现象,都是商业化在作祟,值得警惕。然而,从大众传媒的角度来看,商业性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缓释;从大众需求积极性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学存在的症结也基本上是广大读者所排斥的。”
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会长陈村直言,目前国内学界缺少真正的网络文学批评。如今小学生、初中生都有了移动终端,他们是潜在的网络文学阅读大军。在他们还未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和网络趣味前,如何培养和树立好的阅读标准和趣味十分重要。
“网络文学的确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弱点。”山东省作协副主席李掖平表示,“对此不应该回避,更不能以一种粗暴的态度,直接挪移传统文学的批评范式来打击网络文学。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网络文学批评范式,以更好地推动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加强政府引导,承担文化传播使命
任何一种文艺形式的发展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追逐网络文学繁荣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同时也需要自信有担当的网络文学从业者。近年来,中国作家协会等机构已经在网络文学产业发展、作家队伍培养、作品研究推广、从业人员培训等方面做了一定探索。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先后成立网络文学组织机构。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陆续设立网络文学的学术研究平台。
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发展给网络作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随之而来的侵权盗版问题,也令许多网络作家感到头疼。为打击通过网盘传播侵权作品、实施侵权盗版等行为,国家版权局近日发布《关于规范网盘服务版权秩序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网盘服务商在提供网盘服务中应当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今年二月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印发了《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从思路、逻辑和路径上为网络文学的“主流化”和“健康发展”进行规划与设计,旨在规范引导网络文学。
打造网络文学精品,提升网络文学品质,讲述好中国故事,需要多方合力,才能确保其健康成长、蓬勃发展。
本刊编辑部摘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