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2015-03-14杨根乔

观察与思考 2015年4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杨根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杨根乔

中国梦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起来的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中国梦丰富的价值内涵,二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而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必须从注重宣传教育、加强理论研究、强化制度保障、营造良好风尚等方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 价值支撑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梦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内涵,二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当前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中国梦丰富的价值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体现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内涵丰富,精神深邃。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人民幸福之梦,也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梦。中国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方面生动地揭示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使中国梦拥有了独具一格的价值内核,使其有别于以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为基本归宿的美国梦等世界其他梦想。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诠释了中国梦的国家梦,确立了中国梦的国家价值坐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自鸦片战争170多年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革命建设改革历史的一个主题。中国梦的提出,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历史使命,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从国家层面看,中国梦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国家富强、政治民主、社会文明和谐,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实价值目标,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基本价值诉求。实现这一诉求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创造发达的物质文明,为圆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政治体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层次的民主、更高水平的政治文明,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充分的自由和当家作主的权利,为圆中国梦创造优越的政治条件;努力改变科技、教育与文化事业相对落后的现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丰富、更健康、更完美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圆中国梦创造完善的精神文化条件;努力改变不够公平公正的社会现状,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权益分配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广泛、更充分的平等权利,创造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为圆中国梦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①毕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梦”的具体诠释》,黑龙江文明网,2014年2月27日。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诠释了中国梦的社会梦,揭示了中国梦的社会价值内涵。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作为共同生活的人们形成的关系联合体,它不仅有共同的利益诉求,而且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更是全国人民企盼和向往的理想社会。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之中,核心则是法治。自由平等是人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中国梦将自由与平等作为其社会目标,一方面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优秀精神成果的继承和发扬与对人类价值理念的超越和创新,显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包容性、认同性和社会性。另一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的内容引入中国梦的逻辑体系,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验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和广泛性。②孙冉:《“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 4期。同时,对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公正和法治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中国梦将公正与法治作为其价值准则,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与需求,更是对人民权利的一种尊重和保障,它在坚守国家社会的目标的同时,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只有通过维护社会公正,恪守法治原则,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筑牢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规则,才能更好地约束自身权力与履行自己职责,维护好全社会整体利益,让群众时刻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诠释了中国梦的公民梦,明确了中国梦的个人价值意蕴。从个人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仅是执政党培养国民素质的价值准则和奋斗目标,也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素质的社会公民也是中国梦的实现主体。在这里,社会公民指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追求者、享有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深刻指出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③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④《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他的这些重要论述,不仅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和根本归宿在于人民,凸显了以人为本和家国天下的情怀,而且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在于人民,提高全民素质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指出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公民,应当具有的核心道德价值、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评判道德行为的基本价值标准。可见,在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公民提出的热爱国家、坚守岗位、敬业奉献、讲信修睦、团结友善的要求,与中国梦对其实现主体的标准具有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了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

二、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支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中国梦是引领未来的总方向总指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具体显现和基本要素,⑤范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学习时报》2014年3月17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相互融合并相得益彰,共同贯穿和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梦所要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保障,对实现中国梦起着凝聚人心、激发活力的巨大助推作用。

实现中国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定向导航。一个民族的兴旺和发达,需要进步的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睦,需要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当前,从国际看,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渗透呈现出新的态势,突出表现在对制度道路及其背后价值观的挑战和较量。从国内看,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贫富的巨大差距、利益矛盾的相互交织、思想观念的激烈冲突,使得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出现新的特点,凝聚价值共识的任务既迫切又艰难。①南京政治学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凝心聚力》,《南京日报》2014年4月1日。在这种新形势下,作为中国梦的价值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主导,就如同社会的“方向盘”、国家的“稳定器”和民族的“主心骨”,事关社会稳定发展与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中国梦提供根本价值遵循,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全面健康发展。

实现中国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动力。历史和现实证明,是否拥有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是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志。精神的力量,归根结底来自于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感召力,取决于它所蕴含的价值观能否激发人们对共同价值的向往与追求,因而成为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须臾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②张朋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光明日报》2013年4月8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认识,不仅为治国理政树立了应遵行的价值准则,而且对提升公民个体的文明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构建国家的价值内核、倡导社会的共同理想、安顿国民的精神家园、培养社会法治信仰,为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

实现中国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价值依托。任何梦想的实现,都需要精神和信仰的支撑与高度的价值认同。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所以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历史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去伪存真、与时俱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发展相统一,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最大程度引导人民把个人价值追求转化为国家和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凝聚共识,形成了撼天动地的价值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牢固的价值支撑。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接处,党的十八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此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作为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③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光明日报》2014年2月14日。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意精深,凝聚着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是兴国之魂、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与价值依托。

三、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实现中国梦

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实现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站到团结、动员干部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高度来谋划,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思想体系和制度安排的实际来推动。

注重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形成强大舆论正能量。要将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与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一是要坚持科学理论武装,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内在关系以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端重要性进行深层次阐释和解读,④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新华日报》2014年3月18日。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核心价值观所体现的内在要求,真正认识树立核心价值观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二是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大力推动报刊、广播、影视、网络、各类“微”介质等大众传播工具,广泛宣传主流价值观。⑤温龙、李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光明日报》2014年7月12日。尤其要积极建设网络传播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与网络服务之中,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做好重大信息网上发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化传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三是创新宣传教育机制和方法,注重大众化和生活化。从不同行业、职业、岗位、角色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和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真正得到传播、实践和弘扬。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全过程。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的确立、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企业和经济组织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时,要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良性互动。①《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二论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2014年1月18日。其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贯彻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社会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完善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保证,在全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现代社会管理机制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环境。再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新部署和总要求上升为具体制度规定,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制度支撑与长效机制保障,逐步建立和健全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在法律法规、行业规范、诚信体系中建立完善激励惩戒机制,通过褒奖善行义举,惩戒败德恶行,体现出好人有好报、坏人受惩罚的价值导向,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集聚强大的正能量。②郑新浦:《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光明日报》2014年8月24日。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撑。一是做好社科基金立项工作。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中国梦建设工程与国家各级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加大研究基金支持力度。二是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现实土壤中确立起来的,它传承弘扬了我国五千多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与价值共识。③戴木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水源头”》,《光明日报》2014年7月27日。我们不仅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实现路径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梦建设的地位与作用研究,而且要加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资源提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传承以及世界文明成果借鉴吸收的研究,从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拓新的理论视野和实践空间,为中央和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三是拓展研究载体和创新研究方式。通过举办理论研讨会、专题论坛、座谈会、课题攻关、专题讲座、核心价值观大讲堂等,进行深入研究,并用大众语言对核心价值观进行通俗易懂的阐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深入人心。

营造扶正祛邪和惩恶扬善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中国梦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一是要加强党委和政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要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营造环境,通过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实际工作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落实。二是要发挥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民、务实、清廉,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凝聚人气、引领风尚,以模范行动感召和带动广大群众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纪立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求知》,2013年第8期。三是要重视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落实到公民道德实践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通过创新群众活动形式,让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营造积极健康的价值风尚中来,善于发现人民群众中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使其真正内化于群众的观念,转变为人民群众共同的信仰追求。四是要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发挥好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全社会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责任编辑:宋雪玲

作者杨根乔,女,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合肥 230051)。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