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忧患意识:中国梦的深层意蕴

2015-03-14杨振闻

观察与思考 2015年4期
关键词: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华民族总书记

□杨振闻

忧患意识:中国梦的深层意蕴

□杨振闻

中国梦的深层意蕴是一种忧患意识:首先,中国梦的提出是基于一种忧患意识,包括历史使命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其次,中国梦的本质蕴含一种忧患意识,包括不甘贫穷落后、捍卫民族尊严、牵挂人民福祉的忧患意识;再次,中国梦的实现必须有一种忧患意识,包括忧道、忧党、忧国、忧民、忧能等内容。

忧患意识 中国梦 深层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路。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的深层意蕴,就在于一种饱含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的忧患意识。

一、中国梦的提出是基于一种忧患意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率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成员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明确提出来的。当然,这一梦想并非从这一天才开始产生,而是由来已久,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根本主题,承载了几代中国人的理想追求和忧患意识。

回顾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遭受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真正是苦难深重、命运多舛。”①《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3页。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蹂躏下沦为“没落中国”。这与古代中国特别是大唐盛世的“辉煌中国”形成巨大历史反差。这种反差激起中国人深深的忧患意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等无不体现了中国人民想迅速改变落后挨打命运的强烈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了近代以来中国的最强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②《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3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思想,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中国现实国情的清醒认识。这种清醒认知就源于对国家前途命运深深关切的忧患意识。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方面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39-40页。但这还只是中国国情的一方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又清醒认识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等方面的现实差距,特别提醒我们必须保持一份清醒,准确全面把握中国国情。他深刻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实现13亿多人共同富裕任重道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骄傲自满,党不能骄傲自满,国家不能骄傲自满,领导层不能骄傲自满,人民不能骄傲自满,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慎终追远,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日。

对中国历史的深刻洞察、对中国现实国情的清醒把握,目的是要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一种美好展望。这种展望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具体化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两个一百年”目标,必须要有只争朝夕的忧患意识,牢牢把握我国在新世纪前20年所处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如果没有只争朝夕的忧患意识,就会错失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败下阵来。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告诫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前行,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②《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2页。,“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共同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③《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7、10、7页。。

正是基于这种只争朝夕的忧患意识,在对中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思想。而他之所以选择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这一战略思想,就是为了树立一面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就是为了向世人展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责任担当,即自觉担当起此次参观主题所揭示的崇高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近代以来孜孜以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责任担当正是忧患意识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④《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41页。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梦的提出是基于一种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意识、时不我待的危机意识、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的有机统一。

二、中国梦的本质内容蕴含了一种忧患意识

中国梦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因此,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一理念以来,就很快获得了大众的普遍赞同,也在学术界兴起了研究热潮。如何全面准确把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一种形象表达,是一个最大公约数,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述,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适当拓展,但不能脱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7、10、7页。这就为研究中国梦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那就是必须牢牢把握中国梦的主题,而不能做不着边际的拓展延伸。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呢?这就要求深刻领会中国梦的本质内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有清楚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7、10、7页。这一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角度对中国梦本质内容的论述,蕴含了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

首先,强调实现“国家富强”的中国梦,体现了一种不甘贫穷落后、不满足现状的忧患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先就是针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积贫积弱、成为“东方病夫”的状况而提出来的,也是深刻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而提出来的。虽然清朝也曾出现过“康乾盛世”,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还雄居全球第一、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出超地位,但这些现象不过是“落日辉煌”,之后大清帝国很快衰落,陷入被动挨打直至沦为列强殖民地的悲惨境地。究其原因,就在于当时统治者不了解世界发展大势,安于现状,缺乏忧患意识。对此,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称之为“奇异的对联式悲歌。”他深刻地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特殊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6页。为了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毛泽东早在1945年七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就提出了要“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⑧《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0页。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要“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49页。的奋斗目标。但由于之后对国际国内形势作了错误判断,搞阶级斗争为纲,十年“文化大革命”更使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总结教训,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10-11、377页。,“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10-11、377页。“发展才是硬道理。”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10-11、377页。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要求我们保持忧患意识,清醒认识中国现实国情,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7、23、10、9、14、13、15、13、26、35、48、70、82页。,“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7、23、10、9、14、13、15、13、26、35、48、70、82页。,必须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⑦《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7页。,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08页。。

其次,强调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体现了一种力图在激烈国际竞争中捍卫民族尊严、提升民族自豪感的忧患意识。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曾经多次出现盛世辉煌,成为其它国家与民族学习的榜样,但这些辉煌只能成为中国梦的历史记忆。为了再造辉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具有其它以往社会形态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更应赶超世界上任何先进的国家。对此,毛泽东在1956年说得很清楚:“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⑨《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把能否赶超美国、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性提到会否“开除球籍”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坚决捍卫民族尊严的深深忧患意识。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更为激烈,中华民族如何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继续走在前列、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所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正是在继承毛泽东关于不赶超先进就有“开除球籍”危险的忧患意识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⑩《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7、23、10、9、14、13、15、13、26、35、48、70、82页。,并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中国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必要条件”⑪《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7、23、10、9、14、13、15、13、26、35、48、70、82页。。

再次,强调实现“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体现了一种执政为民、牵挂人民福祉的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⑫《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7、23、10、9、14、13、15、13、26、35、48、70、82页。他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⑬《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7、23、10、9、14、13、15、13、26、35、48、70、82页。那么,如何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待与信任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⑭《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7、23、10、9、14、13、15、13、26、35、48、70、82页。,必须关注人民多样化、动态性的需求。这种需求的具体表现就是,“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⑮《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7、23、10、9、14、13、15、13、26、35、48、70、82页。。如果一个政党思想僵化,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忧患意识,总是满足于已有成绩,无法满足人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就最终必然会被人民所淘汰。

三、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保持一种忧患意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心声。那么,如何实现中国梦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⑯《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7、23、10、9、14、13、15、13、26、35、48、70、82页。,“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⑰《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7、23、10、9、14、13、15、13、26、35、48、70、82页。,“必须凝聚中国力量”⑱《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7、23、10、9、14、13、15、13、26、35、48、70、82页。,“必须坚持和平发展”⑲《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7、23、10、9、14、13、15、13、26、35、48、70、82页。,必须通过“实干才能梦想成真”⑳《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7、23、10、9、14、13、15、13、26、35、48、70、82页。,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①《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3、14、15页。。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从道路方向、精神支撑、力量源泉、外部条件、工作作风、根本动力等方面为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而从思想意识方面的要求而言,实现中国梦必须时刻保持一种忧患意识,其所“忧”内容则主要包括忧道、忧党、忧国、忧民、忧能,等等。这其中,忧国,主要是对国家前途命运、对能否实现国家富强的一种担忧;忧民,主要体现为对如何实现人民福祉的一种牵挂。关于“忧国忧民”的内容,前面第二部分已有论述,兹不赘述。下面主要谈谈忧道、忧党、忧能的内容。

首先,实现中国梦,要有一种忧“道”意识。孔子曾说:“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所“忧”之“道”,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周公之道。而我们这里所说的“道”,当然不再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所主张“三纲五常”之“道”,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指导我们“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任何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企图都是危险的。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清醒,必须保持一份忧“道”的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6、23、24、77、85、84页。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3、14、15页。同时,“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④《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3、14、15页。,“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6、23、24、77、85、84页。,“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6、23、24、77、85、84页。。在这一点上,国际国内都是有深刻教训的:在国际,有前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当时指导苏联前进道路的大“道”出了问题,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搞所谓“新思维”,改旗易帜走上邪路;在国内,则有僵化封闭带来的深刻教训,那就是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照搬苏联僵化模式,致使国民经济失去活力,甚至陷入崩溃边缘,连人民温饱都成问题。痛定思痛,我们必须要有忧“道”的忧患意识,要更加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⑦《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3、14、15页。。

其次,要有一种忧党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⑧《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6、23、24、77、85、84页。,“党所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⑨《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6、23、24、77、85、84页。,“我们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更好经受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好战胜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⑩《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6、23、24、77、85、84页。。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战略思想中所包含的深深忧患意识,特别是忧党意识。这种忧党意识是对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忧党意识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在新中国之初就清醒地认识到,进京赶考要合格,就必须树立执政忧患意识,充分汲取李自成骄傲自满而遭受惨败的历史教训,牢记“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1439页。;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条件下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严肃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⑫《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379页。,“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⑬《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379页。;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特别强调:“我一直说,讲忧患意识,首先要忧党”⑭《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75页。,他所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基于这种忧患意识对如何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所作的一种思考;胡锦涛同志试图从体制和制度上解决腐败问题,强调要实行惩治与预防并举的方针,要求把反腐倡廉作为党建最为重要的工作,他不无忧虑地指出:“如果不能坚持不懈地做好反腐倡廉、拒腐防变工作,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⑮《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93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有优良作风”⑯《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①《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9-10页。,“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全党同志必须在思想上真正明确,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②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正是基于这种“忧党”的忧患意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对腐败问题零容忍,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取得了良好效果,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再次,要有一种忧“能”意识。有学者指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基本上是围绕‘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一主线而展开的”③韩庆祥:《思想的力量——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年版,第5页。。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要打的“铁”,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好基础。这块“铁”是很“硬”的,这就对打“铁”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一要求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打铁还需自身硬”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9、98、98、98、98页。。要求很高,但反观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从作风上看,一些党员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着;从能力上看,各级领导干部都还“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9、98、98、98、98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花很大篇幅谈了当前领导干部中存在的“能力不足”的危险。他说:“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还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蛮干盲干,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做得还很辛苦,但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这就叫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9、98、98、98、98页。那么,如何才能增强领导干部的本领呢?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9、98、98、98、98页。只有我们的领导干部都有一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并通过加强学习和投身实践这两个重要渠道不断提升能力,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领导干部的新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9、98、98、98、98页。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深层意蕴确实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忧患意识:中国梦是在对中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体现的就是一种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意识、只争朝夕的危机意识、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有机统一的忧患意识;中国梦的本质内容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其中所蕴含的就是一种不甘贫穷落后不满足现状、捍卫民族尊严、牵挂人民福祉的忧患意识;中国梦要梦想成真,同样离不开忧道、忧党、忧国、忧民、忧能的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缺乏忧患意识的民族,是无法引领时代潮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当前,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进入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时刻保持一种忧患意识。当然,这种忧患意识不是一种缺乏信心、消极无为的悲观意识,而是对历史与现实、成绩与问题、责任与担当的一种清醒认识,是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一种全面把握,更是对中国梦的提出背景、本质内容、实现路径的深刻领会,因而必然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一种强大精神支撑。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自觉行动起来,居安思危,争做心忧国家前途命运、关注民族发展未来的公民,善于把忧患意识转化为推动本职实际工作的精神动力,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和预见性;只有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明确肩上责任,时刻保持一种忧党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坚决反对“四风”,坚持执政为民,奋发有为,沉着应对各种挑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变成现实。

责任编辑:孙艳兰

作者杨振闻,男,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哲学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长沙 410006)。

猜你喜欢

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华民族总书记
主题类图书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钱学森年谱》百万字记录98年辉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