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使的沉沦与救赎
——伊薇特与葛薇龙之形象比较

2015-03-14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1

名作欣赏 2015年18期
关键词:姑妈悲剧现实

⊙陈 洁[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1]

天使的沉沦与救赎
——伊薇特与葛薇龙之形象比较

⊙陈 洁[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1]

《伊薇特》与《沉香屑 第一炉香》两部作品都关注了上流社会交际花这一相同主题。小说的女主人公伊薇特与葛薇龙,在各自沉沦与救赎的人生历程中走向了共同的人生悲剧。对这两个形象进行比较,有助于了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了解两位作家所处时代的不同社会现实与文化特征。

伊薇特 葛薇龙 文化 形象比较

《伊薇特》是莫泊桑发表于1884年的一部中篇小说,《沉香屑 第一炉香》是张爱玲发表于1943年的一部中篇小说。两部作品相隔六十年,跨越东西方两种文化,却都描写了上流社会交际花这一相同主题。这种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设置上的相似性,从深层次来讲,恰恰说明了东西方两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某些相似点。

纵观伊薇特与葛薇龙两个人物形象,她们身上有着惊人相似的生活背景与人生经历。葛薇龙选择了自我麻痹的清醒沉沦,伊薇特选择了以死抗争的自我救赎。虽然所经历的过程不尽相同,但却走向了共同的人生悲剧。对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两位作家所处时代的不同社会现实与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价值。

一、生活背景之比较

伊薇特与葛薇龙,一个生活于19世纪的法国社会,一个生活于20世纪的中国社会。存在于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的两个人物,却有着极其相似的生活背景。

伊薇特的母亲是法国上流社会的交际花,整日周旋于各色男人间,靠他们的接济度日,生活奢靡淫乱。伊薇特从小生活在纸醉金迷的欢乐场中,却全然不知自己身处污沼。她生性单纯,甚至单纯到了无知的地步。对于母亲所从事的职业,她全然不知。对于每日出现于身边的各色男人,她只当是朋友,还希望能从中为自己择一佳偶,却不知没人会娶一个交际花的女儿为妻。她也不会知道,母亲将她当作了吸引男人的工具。很多男士都是心里盘算着伊薇特,才踏入了母亲的欢乐场。

再看葛薇龙,一个家道中落的上海女孩,为了能留在香港完成自己的学业而求助于身为交际花的姑妈。但是,姑妈却将她作为自己“钓鱼”的诱饵,多少奔着葛薇龙而来的男人,最后都被姑妈所俘获,连葛薇龙喜欢的男同学也未能幸免。葛薇龙也并非不知姑妈意图,但她却天真地以为自己能战胜灯红酒绿的诱惑,专心完成学业并为自己争取一个美好的未来。从她住进姑妈家开始,她的人生就已经偏离了预想轨迹,并且也不再属于她自己了。她也渴望找一个真心相爱的男子结婚,却不知上流社会的欢乐场中,哪来什么真情实意?

可以看到,两个女孩都有一位身为交际花的长辈,并在她们的人生悲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是身陷欢乐场中的女子,同是为人利用的工具,无知也罢,无奈也罢,清醒也罢,糊涂也罢,最终都将无可避免地走向一场人生悲剧。她们的悲剧,既是自己的人生悲剧,也是这个自私冷酷、追求享乐的病态社会的悲剧。

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及社会制度的发展,从传统的娼妓行业中衍生出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妓女群体——上流社会交际花。当这种腐朽文化传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时,对这里的传统封建文化、民众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上流社会交际花这一社会特殊群体也应运而生。所以,跨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小说中出现相似的人物形象及情节设置,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爱情观之比较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情欲犹如炭火,必须使它冷却,否则,那烈火会把心儿烧焦。”的确,在伊薇特与葛薇龙的人生中,情欲这把烈火差点将二人烧得粉身碎骨。

伊薇特本性单纯,有着自己坚定的爱情信仰与追求。她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唯一条件。她抛却门第与财富的俗念,用尽各种办法百般试探,最终在众多的追求者中精挑细选出了塞尔维尼,并深深地爱上了他。可是,现实却是残酷的,就像塞尔维尼告诉伊薇特的那样:“在我们之间根本谈不上什么婚姻……只能谈恋爱。”塞尔维尼不愿也不能给她婚姻的承诺,她因此受到极大伤害,并不再相信任何人。由此可以看出,伊薇特的感情是脆弱而经不起挫折的。她的爱情观是美好的,但是却不够成熟,不能正视社会现实。她太过于看重爱情和男人,导致迷失了自我。

葛薇龙最初也渴望找到两情相悦的人走进婚姻。可是渐渐的她明白了,再好的感情也抵不上优越的物质条件来得实在。她屈服于现实环境,放弃自己的爱情理想,只求能钓到金龟婿。她与乔琪乔之间的感情,完全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爱情。为报复姑妈抢走自己中意的男人,她选择了乔琪乔这个据说是唯一不为姑妈所征服的男人;也为了乔琪乔不爱自己,征服的贪欲和爱慕虚荣的好胜心使她选择了乔琪乔;还因为看中乔琪乔的家世,她愿意在他身上赌上自己的后半生。乔琪乔“没有钱,又享惯了福,天生是个招驸马的材料”,他除了能带给葛薇龙快乐以外,给不了她任何关于爱情与忠诚的承诺。但葛薇龙却被情欲冲昏了头脑,她渺小而自卑地爱着这个人,为爱完全失去了自我和尊严。这本就是一段孽缘,最终演化为一场赤裸裸的交易,葛薇龙得到了她所谓的“爱”,却也同时沦为了姑妈和乔琪乔的“造钱机器”。

莫泊桑通过小说赞美了伊薇特的纯真爱情,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为基础的爱情与婚姻。张爱玲则冷眼看人生,对葛薇龙的现实主义爱情观发出了一声叹息与无奈。纵观二人的爱情与婚姻悲剧可以看出,这不仅是她们个人的悲剧,更是男权社会里所有女性爱情与婚姻悲剧的一个缩影,究其原因是由于她们的爱情观不够独立与成熟,总希望从男性身上得到依靠,她们自己也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了男性世界的附属品。而男性对待爱情与婚姻,也有着惊人一致的态度,即只图享乐,玩弄女性却不愿负责任。

三、沉沦的人生归宿之比较

面对残酷现实,葛薇龙清醒着沉沦,伊薇特却选择了自我救赎。这其中的过程不尽相同,结局却是一样的:都无法逃脱沦为交际花的悲剧命运。

伊薇特是一个思想单纯、充满爱情幻想与生活热情的女孩。在得知母亲是一名交际花,靠情夫的供养而生活的真相后,她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同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耻辱。为了活的有尊严,在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她极力劝说母亲离开交际场,母女二人远走他乡做工来过正常人的生活。可是,早已习惯了奢靡生活的母亲不为所动,她以过来人的亲身经历告诉女儿,好日子是靠出卖灵肉得来的,做工只能过女佣那样悲惨的生活。无力改变现实却也无法坦然接受现实,加之明白了自己所遭遇的爱情困境也是源于母亲所从事的职业,固执的伊薇特只有以死抗争。自杀未遂被救活,“死过一次”的伊薇特突然“不再想去死了,相反只是有一种强烈的、不可抵制地想活下去的欲望,不论用什么方式想得到幸福的欲望和想被人所爱的欲望”。这种思想的转变表明,她以自己的宝贵生命作为反抗,试图突破肉欲的罗网、以死唤醒母亲良知的尝试宣告失败了,她最终还是向现实屈服了。莫泊桑在小说中已明确指出了伊薇特的人生归宿:“伊薇特将来肯定会步她母亲的后尘。她将成为一个以爱情为业的女人……可是侯爵夫人从来也不敢考虑这件事将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变为现实。”

直面死亡的经历改变了伊薇特的人生观,使她由自我救赎走向了自我沉沦。可以看到,在这个追求享乐、物欲泛滥的丑恶社会中,一个人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是何等困难。经济独立缺失、没有谋生出路的女性,最终只能走上出卖色相之路。

张爱玲的小说很多都致力于描写一个人的思想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到疯狂、并最终完全脱离主人公最初的状态而无法逆转的。葛薇龙的沉沦也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过程。去往姑妈家求助前,葛薇龙就已经知道了姑妈因执意嫁给富商做小妾而众叛亲离的事实。第一次踏进姑妈极尽奢华的豪宅,眼中所见的一切都给她造成了极大的视觉冲击。“那巍巍的白房子,盖着绿色的琉璃瓦,有点像古代的皇陵。而那贵家宅地已经化成一座大坟山。”虽然此时她明白姑妈家是个华丽的陷阱,但是姑妈同意资助她完成学业就像一个巨大的魔咒,使得她带着“只要我行得正,立得正,不怕她不以礼相待”的自我安慰,心安理得地住进了姑妈家,这是她在诱惑下迈向沉沦的第一步。住进姑妈家的第一晚,她便经不住壁橱里华美服饰的诱惑,一件件试穿起来。当发现所有衣服都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她马上明白过来,“这跟长三堂子里买进一个人,有什么分别?”她已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今后在姑妈家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但她满脑子都是华美的服饰和歌舞升平的景象,顽强的虚荣心和物质欲战胜了她孱弱的抵抗力。葛薇龙开始迷恋这种声色犬马的生活,她的物质欲逐步膨胀,这是她迈向沉沦的第二步。之后,葛薇龙便在姑妈的带领下频繁地出入各种舞会派对。面对司徒协赠予的贵重金刚石手镯,她发现一切竟可以来得这般容易。从此,她便在爱慕虚荣及利益的诱惑下,彻底由一个青涩少女变成了唯利是图的交际花,这是她迈向沉沦的最后一步。

葛薇龙这样的女孩,不能自强自立,被物质与男色所诱惑。对于这类人物形象,张爱玲更多的是表达出一种无奈与同情。在一片繁华的背景下,亲情、爱情被金钱与享乐所侵蚀,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和完完全全的利益关系慢慢把一个不经世事的女孩浸染了。在看似温情脉脉的外衣下,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各取所需。整篇小说的基调平静而残忍,真实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香港上层社会空虚、冷漠的一面。

伊薇特与葛薇龙有着极为相似的人生遭遇。透过她们的人生遭遇,两位作者揭示了各自社会上流阶层的真实生活状况及上流社会交际花的奢靡生活实景,指出一个人是如何在现实环境的改造下一步步走向沉沦的。我们还能看出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文化是如何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众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的。同时,两位作者还共同批判了以金钱为基础的爱情与婚姻,对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及男性追求享乐、不负责任的社会风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1]张爱玲.倾城之恋[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

[2][法]莫泊桑.羊脂球[M].王振孙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

[3]张宇.传统女性意识的深层痼疾——浅析张爱玲笔下葛薇龙悲剧命运的内因[J].长治学院学报,2014(8).

[4]史红华.清醒的陨落——浅析《沉香屑 第一炉香》中葛薇龙的人物形象[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

[5][法]莫泊桑.一生 漂亮朋友[M].盛澄华,张冠尧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作 者:陈 洁,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姑妈悲剧现实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
月季花儿开
画家的悲剧
心略大于整个宇宙
近视的悲剧
纠结的日记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