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思想纯洁性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15-03-13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党的纯洁性研究”课题组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5年3期
关键词:党员

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党的纯洁性研究”课题组

[摘  要]党员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纯洁性的根本保证。通过调查,可以看到党员队伍思想总体上保持着纯洁性。但部分党员中也存在理想信念动摇、道德滑坡、宗旨意识弱化、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缺失等问题。要加强党员思想纯洁性建设,需要做到: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基础;加强党性锻炼,筑牢实践基础;发挥组织优势,激发内在动力;推动教育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思想纯洁性;调查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3-0030-03

对政党而言,思想是指南和灵魂,思想纯洁是组织纯洁、作风纯洁的基础,是党员干部赢得民心,党的队伍发展壮大的根基和保证。为了科学分析和全面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队伍思想的现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保持党员思想纯洁性的对策,国家重大社科基金“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课题组深入全国各地进行了相关调研。

一、党的思想纯洁性建设的基本认知

课题组2013年向上海、山东、内蒙古、海南等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企业职工、事业单位、私营企业主、大学生、农民、下岗失业人员以及离退休人员等发放问卷320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3000份,有效回收率为93.75%。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下:男性占43.06%,女性占56.94%;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占88.26%;学历主要为大学学历,占84.70%;政治面貌主要为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分别占54.45%和33.45%。课题组采用频数分析与列联表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调研基本摸清了党员的思想脉搏,为建立适应新时期党员思想纯洁性长效机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调查中,80.43%的被调查者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表示十分赞同。党的十八大将“保持党的纯洁性”写入大会报告和修改的新党章,50.41%的被调查者认为保持党的纯洁性首先要做到“思想纯洁”。

当问到我们是否能够在党的领导下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9.10%的被调查者对此“充满信心”,34.05%的人“比较有信心”,合计占83.15%。调查中,83.58%的调查对象对党的主流媒体、党报党刊等在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党的形象,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方面的总体评价是满意的。

当问到对十八大新党章修改新增的内容是否了解时,被调查者71.43%认为“了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其中,调查对象对“党员保持思想纯洁性”的理解67.14%选择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党员队伍思想总体上保持着纯洁性,大部分党员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表示十分赞同,大多数党员认为保持党的纯洁性首先要做到“思想纯洁”,大家对在党的领导下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二、影响党的思想纯洁性建设的问题分析

党员思想纯洁性建设主流是好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部分党员思想中特别是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党的思想纯洁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动摇。针对“当前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不纯的主要表现”,调查对象选择“理想信念动摇”的占43.57%。党所处的社会环境、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必然会对党员产生影响,其中少数意志薄弱者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问题,有的还十分严重。一部分党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一些人淡漠、动摇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的忠诚度有所动摇,而且逐渐弱化,丧失了理想信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严重不足。

二是部分党员道德滑坡。针对“当前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不纯的主要表现”,调查对象选择“道德作风败坏”的占64.29%,71.43%的人认为目前党的建设中最严峻的问题是“党员(干部)道德作风滑坡”。必须看到,现在党员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现象。特别是在极少数党员干部身上暴露出来的人格扭曲、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党员干部队伍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腐化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其深层的思想根源在于党员干部思想不纯,理想信念的动摇、淡化。

三是部分党员宗旨意识弱化。调查中,46.07%的人认为当前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不纯的主要表现是“群众观念淡薄”。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多数党员干部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把集体利益放到优先位置,能为他人和集体牺牲个人利益,集体主义观念比较强。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内心并不想失去个人利益,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兼顾集体利益。有的党员由于党员意识淡化不能自觉地按照党员条件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思想意志衰退,落伍僵化,不积极做群众工作,脱离人民群众。

四是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缺失。43.73%的被调查者对当前党员履行权利与义务情况的评价为“不满意”。党员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就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但是,有少数党员不能保持不断进步的进取意识。“入党前事事争着干,入党后什么都不干”,丧失了一名党员应该具有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进取精神。甚至,有的党员“平时看不出、关键时刻站不出”,甚至表现还不如普通群众,在群众中起到了反面的带头作用。

(二)党员思想不纯洁的原因分析。一是市场经济和各种社会思潮对党员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带来的冲击。调查发现,50.71%的人认为“市场经济逐利倾向的消极影响”、40.36%的人认为“全球化进程中多样社会思潮的影响”等因素冲击着党员干部的思想纯洁性。54.64%的人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被弱化的原因是受到“西方世界观、价值观、社会思潮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加剧,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大量涌入我国,这些思想良莠不齐,容易使党员的思想产生迷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的同时,也导致不少人对意识形态问题普遍采取淡化的态度,导致部分党员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利益观、价值观由单一趋向多样,引发了一些人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质疑和动摇。

二是社会收入分配等不公平现象造成的影响。调查中,42.86%的人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被弱化的原因是“社会收入分配等不公平现象”。根据最近两年的调查数据,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了0.45,贫富之间显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少部分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和财富在快速增长,而大量的普通工人和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或不增长,还有一部分失业、下岗人员的收入减少甚至处于贫困状态。这是当前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一个最主要的表现,也是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被弱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是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陈旧。调查中,42.86%的人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被弱化的原因是“理论宣传教育效果不佳”,63.14%的人认为当前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普及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贴近现实生活,与日常生活脱节”。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反映为“三多三少”:理论说教多,交流互动少;概念性东西多,深层次分析少;流于形式多,解决实际问题少。有很多党务工作者对一些直接影响党员干部思想活动的重大问题,不能从思想上政治上进一步取得科学认识并作出正确回答,致使部分党员对社会发展的规律缺乏正确认识,因而对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前途和命运产生怀疑。

四是党员干部腐败问题的消极影响严重。70%的人认为党员(干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危机的原因是“党员干部腐败问题的消极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把权力当成了可以买卖的商品,暴富发财的有价证券。腐败现象在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在一般干部和高级干部中,在党内和党外,相互渗透。有些人目无法纪,肆无忌惮;有的单位领导搞腐败是“前赴后续”,前任倒了,后任又步其后尘。

三、党员思想纯洁性建设的路径探讨

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要加强党员思想纯洁性建设,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基础。党员干部理论上清醒与坚定,是思想纯洁的前提和保证。一是要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的要求,始终坚持把搞好理想信念教育摆在头等位置;二是要抓实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和“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制度,在理想信念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中,除了召开座谈会之外,也可以开辟“对党说句心里话”专栏,通过微博、微信、易信、网上留言或书信、短信等方式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了解党员与群众的思想动态、关注焦点,并针对焦点问题及时做出回应;三是要面向日常生活世界,增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活力,马克思主义要成为一种说话的力量,实践的力量,就必须经过通俗化的转化过程,形成大众话语体系,才能有吸引大众的可能,才有引起党员与群众认同并去实践的可能。党的理论宣传教育工作必须面向日常生活世界的个人及其认知模式、实践模式、情感倾向,关注话语对象的个性需求、兴趣取向和个人接受能力,在话语形式和内容上贴近日常生活,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真正的“说话的力量”,进而转换成大众的“实践力量”。

(二)加强党性锻炼,筑牢实践基础。保持党员思想的纯洁性,不仅要靠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更要靠在火热的实践中锤炼。因此,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引导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改革建设一线去经风雨、见世面,在研究解决基层复杂棘手的困难问题中增长才干、锻炼党性。一是要紧密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二是要紧密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三是要紧密围绕建立服务型党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四是要围绕激发党员队伍的活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促使党员干部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让广大党员在实践中增强党性,保持思想的纯洁性。总之,上述主题实践活动要与当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把宗旨意识、群众观念、群众路线贯穿于多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

(三)发挥组织优势,激发内在动力。组织优势是从组织上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法宝。我们党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已经发展成为拥有400多万个基层组织、86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集中了全国数量众多的先进分子和各方面优秀人才,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党员的身份认同和组织归属感:一是号召党员在必要场合佩戴党徽,亮明党员身份。虽然佩戴党徽仅是个形式,但也起着时常警醒党员该以何种身份、何种行为履行党员的责任,党徽标识凝聚着党员宗旨意识之魂、理想信念之魂,对党员也起着警示教育的约束作用。二是建立党员政治生日制度。由党支部组织发起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多名同月入党的党员可以集体过“政治生日”。党员政治生日主要通过制作政治生日贺卡、赠送书籍作为生日礼物、重温入党誓词、开展谈心交流、缅怀先烈、提合理化建议、普通党员讲党课、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等形式丰富政治生日的内容,有条件的党组织可以将这种形式纳入其组织生活,建立党员政治生日的长效机制。

(四)推动教育创新,营造良好环境。要总结传统的党员教育经验,主动适应新时期网络信息化和党员干部队伍结构的新变化,坚持探索新方式、新途径,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一是要实行教育培训与学习先进典型相结合;二是要实行课堂教育与参观考察、实践锻炼相结合;三是要实行经验交流与媒体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定期开展理论研讨、体会交流、技能竞赛活动,活跃教育培训方式,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创新传播观念与传播形式,搭建互动式、融合式的学习交流平台;四是要制定差异化的教育目标,及时排解党员的思想困惑。基层党组织以及干部学院和党的各级党校等在规划理想信念教育目标与方案时,应在坚持党中央要求的前提下,从本部门本单位的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具有针对性差异性的教育目标与方案,教育内容要及时回应党员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的思想疑虑,回应社会现实,这样才能调动起党员参与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唐莲英教授主持的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2&ZD076。执笔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孙会岩

责任编辑:卞吉赋

猜你喜欢

党员
“党小友”,党员的贴心朋友
我的党员爸爸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什么样的党员可劝其退党?如何处理?
党员标准是什么?
“连心饺子”暖心房服务群众心坎上
十二则
为“党员年检”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