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闵行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5-03-13曹云云郭瑜林尹化斌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危险因素颈动脉内膜

曹云云 郭瑜林 尹化斌等

[摘要] 目的 通过超声检查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现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该地区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闵行区中老年人共3100名,年龄40~90岁,其中,男、女分别为1504、1596名,将受试者按年龄段分成五组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颈动脉检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增厚及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tic,CAS)斑块检出率分别为61.6%、50.2%,其中,男性分别为33.5%、26.5%,女性为28.1%、23.7%;颈动脉狭窄检出率为12.1%,以轻、中度为主,分别为6.1%、3.4%。②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及吸烟在CIMT增厚组与非增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及吸烟在CAS斑块组与非斑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为性别、年龄、高血压及吸烟(P < 0.05);CAS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为性别、年龄、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及吸烟(P < 0.05)。 结论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群CAS程度呈逐渐加重的趋势,且男性CAS程度较女性显著;②性别、年龄、高血压及吸烟是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性别、年龄、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及吸烟是CAS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粥样硬化斑块;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2(c)-0026-05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tic,CAS)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原因[1-2]。本研究对上海市闵行区40岁以上人群的颈动脉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该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基线数据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闵行区中老年人共3100例,年龄40~90岁;男、女分别为1504、1596例;男性平均年龄(66.2±14.2)岁,女性平均年龄(66.8±13.2)岁。根据年龄分为五组:A组40~<50岁(356例),B组50~<60岁(576例),C组60~<70岁(711例),D组70~<80岁(560例),E组80~90岁(897例)。通过超声检查将其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增厚组与非增厚组,CAS斑块组与非斑块组。所有参加人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标准:长期生活在上海市闵行区,40岁以上,性别不限。排除标准:有严重躯体神经系统疾病,不能进行检查;有严重精神障碍,不能表达意愿无法进行问卷调查及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仪器与方法

1.2.1 检查方法 采用GE公司Logic9型彩超多普勒检查仪进行检查,5~13 MHz高频探头。患者取仰卧位,颈后垫枕头,头偏向对侧进行检查,沿颈动脉走行方向做纵、横扫查,在横断面上进行CIMT的测量,测量范围包括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远端1.0~1.5 cm、颈动脉分叉处(bifurcation,BIF)约1 cm、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近端1.0~1.5 cm,每处测量3次取平均值。

1.2.2 测量标准 CIMT增厚及斑块诊断标准:1.0 mm≤CIMT<1.2 mm为CIMT增厚;当CIMT≥1.2 mm,并隆起向管腔内突出,为斑块形成。高血压诊断标准: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或静息状态2次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200 mg/dL);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 mmol/L(126 mg/d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 h血糖水平≥11.1 mmol/L(200 mg/dL)。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标准:三酰甘油≥5.7 mmol/L。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身高2,BMI≥24 kg/m2为异常。吸烟史的定义:每日吸烟量≥10支并持续6个月以上。

1.2.3 检查人员 经过培训的超声科医生对研究对象进行标准化的颈动脉检查、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计算BMI)、血压、血糖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史、缺血性事件史(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外周动脉疾病等),以上所涉及疾病均以三级以上医院诊断为准。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分两步:先用单因素分析对自变量进行筛选,然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IMT及CAS斑块检出率情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CIMT水平、CIMT增厚及CAS斑块的检出率逐渐增加,且在各年龄段、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IMT增厚及CAS斑块检出率分别为61.6%(1911/3100)、50.2%(1556/3100)。男性CAS程度较女性严重,其中,CIMT增厚检出率,男性为33.5%(1040/3100),女性为28.1%(871/3100);CAS斑块检出率,男性为26.5%(821/3100),女性为23.7%(735/3100)。见表1、2。

表1 不同年龄人群CIMT水平(mm,x±s)

注:CIMT: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颈总动脉;BIF:分叉处;ICA:颈内动脉

2.2 颈动脉狭窄检出率的分布

颈动脉狭窄检出率为12.1%(374/3100),随着年龄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各年龄段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各年龄段狭窄检出率分别为0.4%(11/3100)、0.7%(21/3100)、2.0%(61/3100)、4.2%(131/3100)、4.8%(150/3100),其中,以闭塞<50%、闭塞50%~<70%为主,分别为6.1%(190/3100)、3.4%(104/3100)。见表3。

2.3 CIMT增厚及CAS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首先对可能相关的9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IMT增厚组与非增厚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及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AS斑块组与非CAS斑块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及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然后,分别以是否CIMT增厚及CAS斑块形成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结果显示: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为性别、年龄、高血压及吸烟(P < 0.05);CAS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为性别、年龄、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及吸烟(P < 0.05)。见表4、5。

表5 CIMT增厚及CAS斑块形成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注:CIMT: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S:颈动脉粥样硬化;“-”代表无数据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tic,AS)是全身弥漫性疾病,其中CAS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而CIMT被普遍认为是观察早期AS的一个替代指标,并且已经证实超声检测CIMT与组织病理检查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超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颈动脉的结构及功能的变化。

目前认为AS发生的主要机制是血管内皮的损伤,使得内皮下巨噬细胞摄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形成泡沫细胞,进而导致AS的形成。研究表明,年龄是CIMT增厚及CAS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不可逆转的因素,也是影响CAS最主要的危险因素[3]。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内壁负荷加重并呈退行性改变,另外动脉弹力层发生钙化及弹性功能减退,并与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加速动脉血管壁内膜的损伤[4-5],使得颈动脉更易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进一步加剧AS的形成。

国内外文献报道,男性CAS程度较女性偏高,绝经后女性CIMT值与CAS斑块数量明显高于绝经前[6-8],主要与性激素相关,可能与雌激素对血管有保护作用有关。主要机制是雌激素能够抑制平滑肌细胞的有丝分裂趋势,并可以改变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及表型,而雄激素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平滑肌细胞有丝分裂的趋势,使得血管平滑肌的增生呈加速趋势[6-8]。

本研究表明,CAS斑块组高血压检出率是非斑块组的近3倍,主要由于高血压能够引起血流动力学高切应力的改变,从而造成血管内皮结构的功能性损害,使动脉内膜极易受损,导致LDH更易被动脉下巨噬细胞摄取,进而加速动脉硬化的进展[9]。另有文献[10]报道,高血压前期与CAS的形成也密切相关,是中老年人群脑卒中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

糖尿病加速CAS形成的原因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胰岛素抵抗时的高胰岛素血症通过促进脂质合成及刺激血管平滑肌内膜增生导致血管病变,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通过减低脂质清除及降低血管壁溶酶体脂肪酶的活性来加速AS的形成[11]。另外,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增加可伴有颈动脉血管内斑块长度延长和厚度增加,不仅有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且微血管有基底膜增厚和退行性改变[12]。本研究结果显示,CAS斑块组糖尿病患者数约是CAS非斑块组的两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众多研究已证实,吸烟是CA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也被认为是颅外CAS最强的前置因素[13]。吸烟可使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同时使血小板聚集,增加肌球蛋白的收缩及脂蛋白进入内皮下层,加重内皮细胞的炎性反应,提高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及增加血液黏稠度。另外,烟草能够促进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刺激交感神经反应,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可通过改变血流动力学及损伤血管内皮等途径加速AS形成[9]。

相关研究证实[14-16],CIMT增厚与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等的相对危险度增高密切相关,且CAS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几乎等同。研究结果示[17],CIMT每增加0.1 mm,将来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率增加10%,而脑卒中的风险率增加13%~18%。较多文献报道[18-20],CIMT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因此,以CIMT及CAS斑块作为观察指标,可以早期对颈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观察和控制,进而延缓疾病的进展。

通过超声检查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的现状,从中筛选出CAS的人群,可以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进而有效降低严重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Golemati S,Gastounioti A,Nikita KS. Toward novel noninvasive and low cost markers for predicting strokes in asymptomatic carotid atherosclerosis:the role of ultrasound image analysis [J]. IEEE Trans Biomed Eng,2013, 60(3):652-658.

猜你喜欢

危险因素颈动脉内膜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搔刮内膜对改善内膜接受性的作用
Ki-67、bcl-2、Survivin和Cyclin D1在子宫内膜息肉及其周围内膜的表达及其意义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