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铁路运输市场未来发展的SWOT分析

2015-03-13周新军

当代经济管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货运量客流量SWOT分析

摘  要?演运用SWOT分析法,从客流量、货运需求、投资需求、资金约束、政策环境、对外合作与交流、人才需求等多个维度对中国铁路运输市场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在遵循世界铁路运输市场发展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国情和路情,提出中国铁路运输市场未来十年发展的方向、规模、重点、路径设计等选择性方案及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

关键词?演中国铁路;运输市场;SWOT分析;客流量;货运量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3-0018-05

SWOT分析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的,用以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之后被广泛应用于分析行业的发展规划和愿景。因为不只是企业,行业的发展也需要分析内外部各种条件,找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把握潜在机会,并对面临的难点进行充分的预估,才能比较准确地发现这个行业的发展重点、发展方向以及必要的支持政策。铁路自“十一五”期末以来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重大成就。铁路下一个5年或者10年甚至更远的时间段应该如何发展,是目前需要着手思考的问题。本文应用SWOT分析法,对铁路未来发展所具有的内外优势及面临的困境作出分析,希望能够为未来的规划提供一些参考。

一、铁路行业自身的优势(Strengths)

众所周知,铁路具有传统的比较优势:运量大,全天候,安全及时,不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等特点。在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中,运量大和不易受气候条件的限制这两个特征尤其明显。重载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得货运列车运量进一步提高,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国外铁路实际运营中牵引重量实现了1万~3万吨,已试行成功9万吨大列,表明从技术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大秦铁路已成功开行2万吨大列,目前3万吨组合列车运行试验已经完成。列车还不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只要不是极端恶劣天气如2008年的南方大雪灾等,列车基本上都能正常行驶,正点到达。这是其他交通方式难以做到的。随着铁路技术的发展,铁路所具有的一些现代的新优势越来越明显,概括为速度快、节能环保以及明显的能源替代效应。自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第一条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以来,法国、德国等国家纷纷效仿,世界出现了第一轮高速铁路建设热潮。高速铁路大大增强了铁路的竞争力,从而使得昔日的“夕阳产业”重新焕发出新机,高速铁路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主要方向。加上普速铁路电气化率的不断上升,加速了铁路牵引动力结构的不断优化。发展到今天,蒸汽机车基本上已退出历史舞台,虽然内燃机车在有些国家总体上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在我国已被电力机车超越,已退居次席。2012年我国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之比为51.2∶48.8。电力机车实现了“以电代油”,加快了铁路能耗结构的优化,铁路的绿色环保效应越来越明显。不仅如此,大量研究和实验表明,铁路是能耗最低的交通方式之一。因此,发展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对于加快建设低碳交通体系,从而推动整个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铁路除了拥有上述这些共性的优势之外,还拥有独特的高速铁路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高速铁路,目前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已突破1万公里,占全世界高速铁路的一半左右。随着“四纵四横”规划的完成,我国将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善的高速铁路网;二是拥有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目前最高运营速度已达300公里以上。

二、铁路行业的劣势(Weaknesses)

我国铁路行业在拥有许多优势资源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着未来铁路的发展。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运输资源短缺、负债率较高、融资难以及自主发展空间受限等几个方面。

(一)运输资源短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发展长期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加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① ,掩盖了物流和人流的真实需求,从而掩盖了发展铁路事业的重要性,导致铁路发展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一方面,国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日益增强,另一方面,人们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出行支出大幅提升,导致货运需求和客运需求的快速增长,很快出现了货运“一车难求”、客运“一票难求”的局面,并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未能解决的一大难题,尤其是春运供需矛盾更为尖锐。为解决这一发展瓶颈,我国自“十一五”期末以来,加快了铁路发展,经过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十万公里。从总量上看,目前我国铁路规模在世界排行第二,仅低于美国。但从路网密度来看,我国与世界主要铁路国家的差距仍然十分巨大。按国土面积计算,我国仅高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按人口计算,我国仅高于印度(见表1)。显然,这是与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运输资源的短缺导致我国铁路在综合交通中的竞争力快速下降,从而带来了铁路运输市场的部分客户的流失。铁路客货运量在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较快下降后,最近几年基本维持在低位上运行。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间,铁路客运量在综合交通中的比例已从32.1%下降至6.9%,货运量从44.23%下降至12.77%。近年来,前者基本维持在5%左右的比例,后者则呈缓慢下降趋势,2012年已经跌破10%,下降至9.52%。传统的观点认为,国外铁路由于受到高速公路和民航业的竞争影响,导致客货运量在综合交通中所占份额的快速下降,铁路行业已成为夕阳产业。进而认为中国铁路市场份额的下降同样是由于其竞争力下降造成的,并把它归咎于铁路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出现了问题。笔者以为,中国铁路的情况与国外铁路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两者在综合运输市场主导地位丧失均是由于竞争力下降而引发的,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国外铁路竞争力的丧失主要是因为铁路的运行速度较低造成的,而中国铁路则主要是因为运输资源短缺而引发的,也就说是由于铁路线路紧张而导致难以满足客货运输需求,从而使货物和旅客流失到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上。endprint

(二)自主发展空间有限

从国外发达国家铁路发展的实践来看,随着铁路的发展,非运输业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会逐渐上升,到一定阶段甚至会超过运输业收入,而成为铁路收入的主要来源。非运输业收入主要包括铁路沿线的土地开发收入以及一些政策性补贴所形成的收入。在我国,由于铁路沿线土地开发基本上被当地政府所控制,因而铁路发展带来的沿线土地升值这种特殊的正效益难以返回到铁路上来,因而非运输业收入受到很大限制。加上铁路运价受到国家政策的控制,提价空间相当有限,这些因素大大限制了铁路的创收能力。

(三)融资难

铁路投资的特点是耗资巨大、回收期长,短期内难以见效,这是影响社会资本进入的源头因素。一些研究者总想借鉴国外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的铁路融资模式和建设经验,比如,发行股票权证,举借外国资本,以及建立私人股权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诚然,这些多渠道的融资方式确实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美国《商业和金融编年史》的记录表明,仅仅从1867年到1869年,美国28家铁路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权证的方式使它们的名义资本从2.87亿美元增加到4亿美元。但从另一方面看,实际上即便是早期,政府投资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以美国早期铁路建设为例,到1861年,各州和地方政府投入的资金已达到铁路总投资的30%。今天铁路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往的那些融资模式即使是在国外那些国家,也已然是“黔驴技穷”了,更别说引入到中国为我方所用了。以法国为例,当年建设高速铁路(TGV)30%左右的资金是靠国家财政政策的支持。从融资角度而言,实际上从我国的国家层面和铁路行业层面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行业的政策,但效果不是很明显,相当大程度上是受困于铁路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

(四)负债率较高

由于受到融资渠道的限制,导致铁路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从近年来铁路建设资金构成比例来看,这一部分的资金大约占50%左右,从而形成了比较高的负债率。根据有关方面披露的信息,截至2013年9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总资产为4.84万亿元,负债3.06万亿元,负债率上升至62.6%。按照一般的规律,负债率越高,偿债能力越低,资金断流的风险比较大。铁路高负债率,无疑给铁路融资和进一步发展增加了难度,制约着铁路未来发展。

(五)“走出去”经验不足

中国铁路发展长期以国内市场为主,到国外市场开展合作与交流近年来才刚刚开始,在建设经验、人才培养和适应能力锻炼等方面还缺乏积累。尤其是对投资国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和人文环境适应能力还比较差,因为规避和化解投资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外部发展机会(Opportunities)

从外部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铁路目前以及未来较长时间内面临着国内外两个特别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

首先,从国内发展环境来看,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近十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所带来的出行方式的改变,将使铁路客货运需求得以最大程度的释放。目前我国铁路所面临的形势非常像世界第一次铁路建设热潮时的外部环境。当时工业革命带来巨大的运输需求,世界正在工业化的主要国家花了几十年时间集中建设铁路才得以保证,美国甚至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到1916年最终修成了40多万公里的铁路,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大铁路网的国家。这个时期,铁路发展出现了超常规的建设速度,19世纪80年代,美国年均筑路11 200公里,仅1887年创下建成2万公里铁路的世界记录。现在看来,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了目前的中国,因此同样需要花上几十年的时间集中修建铁路,才能缓解长期以来形成的交通瓶颈制约。当然,在建设的速度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能盲目大干快上,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归纳起来,外部环境存在着促进铁路大发展的几大动力因素。

一是我国经济长期以来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运输提出了巨大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国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大部分年份GDP增速都是在9%以上的高位上运行。这无疑为铁路客货运输创造了巨大的需求,成为中国铁路发展的第一大也是长期的促进因素。

二是内需不足需要发挥铁路行业的拉动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生产极大丰富,加上投资管理不到位,使得很多行业产品出现了剩余,产生了内需不足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内需不足的问题将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常态现象。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加快铁路行业的发展。实践证明,铁路产业链长,能够带动很多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钢铁、水泥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不仅解决了这些行业的产品过剩问题,而且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发展铁路也成为国家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一个有效手段。无论是之前的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还是今年的铁路投资计划从6 000亿元调整到8 000亿元,都显示了发展铁路对提振经济的现实作用。

三是中长途运量会快速增长,对铁路运输提出新的发展需求。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一方面劳动力跨省流动将成为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另一方面包括婚姻关系在内的社会关系范围进一步扩大至省际和全国范围内。加上短途旅游逐步向中长途旅游的转变,将会引致中长途运量的快速增长。这种趋势必然会进一步加快以中长途运输为主的铁路行业的发展。

四是城镇化加快,对城市间通达性提出了新的需求。中国未来一段很长时期,将进入城镇化和区域化不断加快的发展时期。城镇化和区域化对交通的通达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生活的同城化、舒适化对通达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且高速铁路是提供这种服务的最好方式之一。

其次,从国际环境来看,面临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资源生态危机,很多国家都把调整和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作为一个有效的政策工具,发展低碳节能型的交通方式成为很多国家的首选。发展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成为这些国家调整交通运输结构的一个重点方向。这也为中国铁路走出去打开了方便之门。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外交手段之一。近一、二年,李克强总理在出访欧盟、非盟以及亚洲一些国家时亲自推销中国高铁技术,这无疑是中国铁路走出去的一大政策利好。2014年5月,中国铁建中土集团与尼日利亚交通部签订了尼沿海铁路项目框架合同,合同金额暂定131.2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07.79亿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endprint

四、面临的威胁(Threats)

中国铁路在未来发展中同样面临着一些显性的和潜在的不利因素,也可以称之为“威胁”,主要包括与其他行业竞争加剧、货物品种变化以及新运输方式的出现而对铁路运输产生的部分替代作用等等。

(一)交通运输内部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虽然中国各种交通方式在过去的数年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尤其是公路交通发展比较明显,但从总体而言,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中国人口总量,以及与发达体国家交通比较,中国交通无论规模还是质量,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除了前面提到的铁路,实际上中国的公路和民航与国外相比,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目前中国公路总长为400多万公里,而美国为600多万公里;中国的民用机场不到200个,而美国将近20 000个。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规模远未达到饱和状态,因此未来数年,不只是铁路,其他各种交通方式还将会得到较快发展。这就预示着,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将会加剧。除了在争投资和项目外,还会在客货运量方面展开激烈竞争。比如,高速铁路与民航的竞争,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的竞争,等等。如果铁路竞争不过其他交通方式,其未来发展也很有可能步西方国家铁路发展的老路,铁路运输资源出现相对过剩,从而成为新的“夕阳产业”。

(二)结构优化对铁路运输市场的潜在影响

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三个方面。我国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正在悄然发生质的变化。重工业正在让位于轻工业,工业正在让位于服务业,从而带来产品结构的变化,对铁路运输市场将会产生较大影响,即在总体运力仍处紧张的状况下,一些地区出现了铁路货运能力的相对过剩。这种影响实际上已经有所表现,比如,上海和广州地区,过去都属于重工业城市,现在由于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而且工业也以高附加值的轻工业为主,货运量大大减少,导致原有的运力相对过剩。由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变化比较缓慢,因此,更大的影响还是在未来数年。另外,产业结构的优化还会导致能源结构的变化,一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和企业将逐渐被淘汰,由于这些行业和企业主要消耗的是煤炭,因而煤炭总量需求上涨将会趋缓甚至出现缩减的态势,对铁路货运市场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三)新的运输方式的出现对铁路货运形成部分替代

目前电力行业正在建设的特高压,能实现大范围、长距离的输变压。在这种情况下,电厂的分布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最经济环保的方式是在西部建设电厂,然后通过特高压将电输送至中国的东南部。未来的输送方式很可能主要由“输煤”转变为主要“输电”。一方面可以缓解铁路煤炭运输紧张局面,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减轻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污染。这种新的方式对铁路货运的影响虽然目前还没有显露出来,但如果这种方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必然会对铁路货运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成为影响货运的最潜在的威胁。原因在于,目前铁路煤炭运输大约占铁路货运总量的50%左右。以2012年为例,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39.04亿吨,其中,煤炭发送量为22.62亿吨,占57.9%。显然,煤炭运输量下降,必然会带动铁路总体货运量的下降。

五、结论与未来发展预测

综合上述四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铁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在。在未来5~10年时间内,铁路的优势和外部有利因素将会进一步放大。铁路自身的劣势主要取决于中央政府对铁路发展的态度,也就是需要铁路承担何种功能,比如,是以承担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还是以承担经营性业务创收为主。如果以承担社会服务功能为主,铁路负债率以及投融资问题虽然对铁路发展会造成一些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毕竟,铁路部门负债也是主要因为代表国家建设铁路而形成的。况且,目前的60%以上的负债率并不算很高,依然低于公路、民航以及电力行业的负债率。而且铁路因为有大量的优质资源,不太容易会形成高风险,所以也不会成为下一步银行放贷的障碍。但其潜在的不利因素也会逐渐显露出来,主要是结构调整对铁路货运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综合起来考虑,铁路自身的优势以及外部有力因素会占据主导地位,其建设速度依然会处在一个高位上运行。但10年之后,铁路的自身弱势以及潜在威胁会得到快速放大,基本形成与其正能量相抗衡的状况,铁路总体处在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阶段。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对铁路未来的发展重点、发展方向、主要指标做一个简单的预测。

一是铁路发展重点将转移至城际铁路和西部铁路。2015年底,“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建设基本完成,东部铁路网络已经达到一定的密度。适应城市化、区域化以及地区协调均衡发展的需要,城际铁路和西部铁路将成为下一轮铁路规划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之一;二是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连接铁路将会得到较快发展。为加快与东盟国家、西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与这些国家的铁路通达性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三是货运线路建设会得到较快发展,但考虑到高速铁路对既有线路释放的运力,其比重不会提升很快。四是铁路客运量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持续上升,铁路货运量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货运改革的实施,内部挖潜,提高服务质量等因素的拉动,也会赢得一定的潜在市场,可部分抵消这些不利因素,因此,从总体上看仍将保持一定程度的缓慢增长。综合各类因素进行初步预测,铁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2015~2020年增速8%左右,2020~2025年增速11%左右。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2015~2020年年均增长3%,2020~2025年年均增长4%左右。

在政策扶持上,国家层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加大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对铁路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按照一些西方学者的观点,“铁路根本就是国家的产物”。这些年来,我国财政对铁路建设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而且近几年中央财政预算资金及专项基金在铁路基建资金中的比重下降到2%左右。在目前我国财力雄厚的情况下,今后应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快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使之尽快成型并产生效益;三是扩大铁路特许权经营范围,允许铁路部门组建机构进入铁路沿线的土地增值开发;四是在征地拆迁等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endprint

收稿日期:2014-08-10

网络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150112.1013.001.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  10:13:01

基金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项目《中国交通低碳发展战略研究》(2012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新军(1967-),男,湖南东安人,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副研究员,从事能源经济和战略管理研究。

① 这种模式限制了绝大部分商品的跨地区流动,进而压抑了铁路中长途货运需求。而在劳动用工上,这种模式又严格禁止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生产队、大队统一管理。在城市,企事业单位之间劳动力不流动。干部职工出差实行严格的管制,甚至规定每个单位每天只能拥有几张火车票。显然,这种劳动用工管理方式压制了铁路客流的真实需求。

[1] 弗兰克·道宾.打造产业政策——铁路时代的美国、英国和法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 孔祥安.TGV——法国的高速铁路[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3] 黄民.铁路“十一五”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4] 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技术研究总体组.高速铁路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5] 乔英忍.世界铁路综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6] 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8] 周新军.高速铁路助推中国低碳经济效应[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4):452-461.

[9] 周新军.交通运输业投资态势及资金保障体系比较[J].经济研究参考,2013(9):17-35.

A SWOT Analysi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ailway Transport Market

Zhou Xinjun

(Energy-Saving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Research,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Institute,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de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 railway transportation market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of passenger traffic,freight demand,investment demand,capital constraints,the policy environment,foreign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and talent demand by using the SWOT analysis. Following the general ru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ailway transport market in the world,it put forward development direction,scale,key mission,path design selection and corresponding policy measures of Chinese railway transport market in the next ten years,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its railway situation.

Key words: Chinese railway;transport market;SWOT analysis;passenger flow;freight volume

(责任编辑:张丹郁)endprint

猜你喜欢

货运量客流量SWOT分析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商场客流量统计算法
2017年上半年拉脱维亚港口货运量同比增长7%
基于AFC数据的城轨站间客流量分布预测
从客流量推算公交出行PA矩阵的方法
新建旅游项目客流量分析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