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MA框架的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过程研究
2015-03-13任丽丽王学文管军
任丽丽++王学文++管+军
摘 要?演从宏观层面阐述了知识管理的流程视角,对中外合资企业母子公司及其网络内的其他成员间的知识流动的过程进行了探讨,包括知识流动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类型(技术知识、当地市场知识和管理知识)、知识管理的流程(知识转移、知识转换、知识收获与知识扩散)。在此基础上,借鉴知识转移分析(KTA)框架,提出了知识管理分析(KMA)框架,进一步剖析了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的全过程。
?眼关键词?演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KMA框架;知识流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3-0007-06
一、引 言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知识管理这个课题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探讨。比如,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1)、Organization Science(2002)、The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2003)、MIS Quarterly(2005)及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7)等期刊都设置了知识管理的专刊(special issue),邀集全球学者共同探讨知识管理各个层面的问题。Eisenhardt & Santos(2002)[1]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新的战略学派,称之为“知识基础观”。在众多知识管理的研究中,事实上有许多研究是在探讨相同的问题,而且所得到的结论也相差无几[2],然而这么多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却常常让我们身陷其中而找不到方向。
回顾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知识管理的“战略”最为重要[3];有些学者认为知识管理的“流程”才是成功的关键[1,4-5];还有的学者认为企业要把知识管理的“基础建设”做好,才容易成功地导入知识管理方案[6]。本文主要从知识管理的流程(process)视角出发,对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揭示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的“黑箱”问题。
二、知识管理的流程视角分析
从宏观层面看,知识管理的视角包含资本视角、战略视角、组织行为视角、IT视角、组织结构视角、实施视角、评估衡量视角以及流程视角。比如,知识管理的资本视角指出,知识是组织重要的无形资产或智力资本,组织应进行系统地整理、了解和评估,分析这些无形资产的强弱点,以便作良好的管理,发挥其最大的价值[2]。由于本文关注的焦点是知识管理的流程视角,所以暂不对其它视角进行阐述。
知识管理的流程视角强调,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对象”,知识可被随意地增值、转移与储存。事实上,Teece(1977)[7]在1977年就提出了知识流的观点,他认为企业跨越国界转移技术就是一种知识流,能积累起大量跨国界的知识。随后,知识流思想逐渐成为知识管理学者关注的焦点。知识流可被描述为一种动态的、多样化的知识。广义的讲,它包含一些相似的概念,诸如知识转换、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知识整合与再利用以及其它的与知识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移动和应用相关的概念[8]。知识流程视角是组织学习学派的研究重点[9],它强调知识不仅储存在组织内部,许多重要的知识,比如有关产品、竞争、原料方面的知识,事实上都储存在组织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手中,所以一个组织要做好知识管理,就必须要注重组织间的学习、知识交流与分享、知识转换与创造。一般认为,知识管理的流程包括知识创造、知识储存、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等四个主要活动[1]。
(一)知识创造
Nonaka(1994)在“组织知识创造的动态化理论”一文中指出,组织知识创造的过程是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在组织层次间不断转换提升的动态螺旋的过程[10]。新知识的创造或来源于外部,或来源于内部。其中,外部来源有顾问、客户、供应商、研究院所、实验室及大学等[11],通过外部合作的方式(如达成知识联盟),有助于组织取得多样化的新知识[12];内部来源则是组织在其内部创造新知识。在组织知识转换(或知识创造)的过程中,经常是从个体、群体逐步扩散至整个组织,进而从组织或群体逐步落实至个人。不管知识的来源是外部或是内部,组织都必须将这些知识与组织目前的价值活动联系起来,才能产生具体的收益[13]。这就要求知识接收方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若其自身的知识基础比较雄厚,所获取的知识与自身知识又比较相似,则新获知识与原有知识的结合,必将产生巨大的应用价值。
(二)知识储存
当组织获取相关知识后,应进一步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编码、分类并储存起来,以方便知识的消费者能快速索引、取得这些结构化的知识[4]。有的学者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处理组织记忆的活动[14],这些活动涉及到知识的重新组合、信息技术的运用、知识库与专家系统的建立、专家的知识分布图以及知识社群的形成[15]。需注意的是,由于知识转移与获取的便利,知识泛滥与知识冗余就成为组织在进行知识储存活动时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三)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是知识在组织内部或跨越组织边界的转换过程[16]。知识转移主要探讨的是组织应该如何有效地转移知识,已有的研究大致从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①组织的特征,如转移意愿、转移能力、学习意愿和吸收能力等对知识转移的影响;②对偶层面或者网络层面的因素,如关系嵌入性、关系质量、关系强度等对知识转移的影响;③知识属性,如内隐性、模糊性、复杂性等对知识转移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有效地促进知识转移,不仅要考虑其影响因素,还需考虑如何移除知识转移的障碍,并采取有效的途径与措施促进知识转移。比如,有的学者认为组织应提供知识转化的机制(例如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知识才能有效地被转移[10]。endprint
(四)知识应用
知识的应用体现在将知识实际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17]。从企业外部看,知识的应用是将企业知识转化成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过程;从企业内部看,知识的应用能将知识转化为提高内部效率的行动,包括解决问题、制定战略规划与决策等。知识应用的最直接结果包括个体能力和组织惯例的改变[18],间接的结果包括长期竞争优势的维持和总体效能的提升。因此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在于知识的有效应用,而非源自于知识本身。
三、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的过程
知识管理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组织的一种有意识地、积极地创造、传播、发展和应用知识以实现其战略目的的动态的、相互作用的管理活动过程。“知识管理并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实施,而是一种整合了商业战略、文化价值观和工作流程的多学科的方法”[19]。事实上,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知识的管理,组织可以获取利润、改进效能、提高市场地位,最终获得可持续发展[20]。而国际合资企业(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简称IJV,下同)存在的原因之一是通过母公司与合资子公司之间比通过外部市场能够更有效地转移、开发和利用知识[21]。
在IJV的情境下,Berdrow & Lane(2003)[22]将存在于IJV网络内的潜在的知识流描述为转移(transfer)、转换(transformation)与收获(harvesting)三个过程。转移是指现有知识在IJV网络范围内各个实体之间移动,比如在母公司与母公司之间,以及从母公司到IJV的知识流动;转换是指在IJV内部,通过其独立活动产生知识转换与创造;收获则是指转换与新创的知识从IJV回流到母公司中。在这三种学习类型中,相对而言,学者们对知识收获关注较少。
Pak 等(2014)[23]在IJV的情境下,考察了知识管理的演化过程,他们将知识管理的流程划分为知识迁移(knowledge migration)、知识改编(knowledge adaptation)、知识创造(knowledge creation)和反向知识迁移(reverse knowledge migration)四个阶段。其中,知识迁移阶段涉及到知识从母公司转移给IJV,知识改编阶段涉及知识的修改、调整(modification),知识创造阶段涉及知识的探索,而知识的反向迁移即知识的收获(新创知识从IJV回流到母公司)。
事实上,Pak等(2014)的研究中指出的知识的改编和创造阶段与Berdrow & Lane(2003)的研究中探讨的知识转换过程异曲同工。这两项研究探讨的均仅限于双方母公司、IJV三方实体之间的知识流动。本文认为,在中外合资企业知识流动过程中,母公司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岛屿,而是处于一个更广的网络中,除了在中、外方母公司与合资企业三个实体之间发生知识流之外,母公司及合资企业也会与母公司所在网络中的其他成员进行知识的交流与互动。而要深入分析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的全过程,首先有必要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详细说明,比如知识流动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类型、知识管理的流程等。
(一)知识类型
从形成动机看,一个IJV的成立,其主要动机在于从跨国公司母公司处获取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技术技能,从当地方母公司处获取当地化发展的有关知识,以实现自身及母公司的战略目标。这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和权力依赖原则基础上的[24]。因此,考虑到知识的特定属性和功能,并结合母公司的贡献,那么在中外合资企业知识流动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类型包括技术知识、当地化市场知识和管理知识[24]。其中,技术知识包括技术手册、技术诀窍等;当地化市场知识包括与当地供应商讨价还价的技能和诀窍、与当地政府谈判的技能和诀窍、与工会协调的技能和诀窍、管理当地劳动力的诀窍,以及有关当地市场、产品质量、商标、市场名声等方面的技能;管理知识包括营销专门知识、人力资源管理诀窍、会计财务知识、信息/运营管理知识等。这些知识对于组织间知识管理研究很重要,比如IJV情境下知识转移的研究。不同的母公司所贡献的知识类型不同,而这些知识对接收方组织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二)知识管理的流程
在中外合资企业网络内,各类知识如何在合资企业与母公司及其网络内的其他成员间流动,本文认为,有四种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知识流:知识转移、知识转换、知识收获与知识扩散。
1. 知识转移
在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技术购买、通过观察并模仿伙伴对技术的应用,或者根据一方伙伴提供的建议改变现有的技术等都属于知识转移。有效的知识转移意味着接收方组织真正吸收了伙伴所提供的资源和知识,并将其变成对自身有利的知识,也就是达到了Gilbert & Cordey-Hayes(1996)[18]所描述的知识吸收或同化阶段。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虽然IJV为有效的知识转移提供了机会,但是转移的往往是显性知识,比如蓝图、规范性表格、价单和产品样本等等。而对于那些嵌入到个体身上的隐性知识,比如经验、诀窍,却很难转移与获得。要想转移这类知识,则需要通过干中学,或者传授者与接收者的积极参与、沟通互动才能实现。此外,知识发送方的转移意愿和转移能力、知识接收方的学习意愿和吸收能力、知识转移双方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效果。
2. 知识转换
由于合资活动而产生的整合、应用以及利用贡献的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过程被称为知识转换。它是企业知识基础观的核心内容[25-26]。知识转换事实上就是一个知识修整、储存与创造的过程,可能存在于任何时间和任何个体中。
在中外合资企业网络内,合资子公司获得了来自于中、外方母公司的知识后,经由自身的转换与整合,创造了对母公司分别有利的各类知识。事实上,中外合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着知识中介的作用,将来自于外方母公司的先进技术知识和管理技能经由自身的转换与吸收,再次转移扩散给当地方母公司及其所在网络中的其他成员,而将来自于中方母公司的当地化市场知识经由自身的转换与吸收,再次转移扩散给外方母公司及其所在网络中的其他成员,从而实现了双方母公司参与成立合资企业的最初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合资子公司的知识转换能力越强,越会促进网络内知识的转移与扩散。endprint
3. 知识收获
与知识转移相对应,知识收获,也称为知识获取,是知识接收方跨组织地获得相关新知识的过程,用“收获”二字更能反映出母公司的知识贡献。知识收获包含不同的过程,与知识创造相比,知识收获包括知识从IJV反向流到母公司,它能被用于其它内部活动或外部联盟中。母公司从IJV中获取知识的途径包括沟通、互动、参观、拜访、参与管理、直接管理等。这些方式与途径又可被分成两大类:监督和参与管理(包括直接管理,即全面参与管理)。这与Tsang(2002)的观点相一致。监督和参与管理的区别在于,前者聚焦于母公司的经理在合资企业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的数量。而后者则关注母公司的经理实际参与合资企业日常经营的程度。一般来说,参与管理这种方式比监督更为直接[27]。知识收获绩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外派经理的“非此处发明”综合症将阻碍其考虑IJV知识的效度和有用性。此外,由于对IJV运营的相关知识缺乏关注及正式汇报方面存在的不足,外派人员在回到母公司后也会限制其所获知识的传播与扩散。
4. 知识扩散
知识扩散是指知识被更多的主体所吸收和运用[28]。对于网络内部的知识扩散而言,知识需要跨越组织边界在网络成员之间进行扩散,因此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知识扩散的双方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相似的组织文化等[29]。已有的研究表明,原有的知识基础越雄厚,组织的吸收能力和学习能力就越强,而接收方组织的吸收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知识扩散的效率、效能和成本,因此为了促进新知识的吸收,组织需要一些与新知识密切联系的原有知识[11]。另外,相似的组织文化有利于组织间知识的扩散,组织间文化越相似,越容易形成共同认知,那么知识扩散方的知识转移、扩散成本与知识接收方的吸收成本均会大大降低,知识扩散的效率与效能会大大提高。
在中外合资企业网络中,中方母公司通过与外方母公司达成战略联盟,组建中外合资企业,实现知识从母公司转移给合资子公司,然后通过合资企业内部的独立活动产生知识转换、知识储存与创造,最后实现知识的回流与知识收获,即知识由合资企业回流到母公司,这是由中、外方母公司以及合资子公司组成的三角关系中的知识管理的整个过程。考虑到母公司所处的网络,则在知识经历了转移、转换之后,在第三个阶段,一些知识会回流到母公司中,一些知识则由IJV直接扩散给母公司所在网络中的其他成员,或者知识被母公司收获之后,经由其自身的转换,再扩散至网络内的其他成员。这就是中外合资企业网络内知识扩散的TTD(Transfer-Transformation-Diffusion)或TTHTD(Transfer-Transformation-Harvesting-Transformation-Diffusion)模式。具体见图1。
(三)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过程框架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参考借鉴Albino等(1998)提出的知识转移分析框架(knowledge transfer analysis framework,简称KTA框架)[30],提出了知识管理分析框架(knowledge management analysis framework,简称KMA框架)的概念。KMA框架中综合了与知识管理过程相关的要素和条件,可以用来全面解释组织间知识管理的过程。
本文认为,在KMA框架中,包含知识管理的主体、知识管理的情境、知识流的内容以及知识流的方向四部分。其中,①知识管理的主体(或参与者)既可能是组织,也可能是单个个体,包括中、外方母公司、IJV以及与这三方实体有关的其他网络成员。它们是知识流的节点,也是知识的携带者与拥有者,一旦知识流主体发生变化,那么主体间的知识合作必然会呈现出新的特点,并且经过碰撞会产生新的知识,用来解决新的问题[31]。②知识管理的情境包括内部情境和外部情境,具体包括结构、规模、态度、价值观、文化、组织间合作等要素。③知识流的内容是指在知识流动过程中涉及到的能够共享的或者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包括技术知识、管理技能和当地化市场知识。④知识流的方向既包括母公司向合资子公司的知识转移,也包括母公司从合资企业收获知识,还包括母公司或合资企业向其所在网络内的成员的知识扩散。
基于KMA框架,并结合中外合资企业的特性,本文构建了一个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的过程示意图,具体见图2。
从图2中可以得知,在中外合资企业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双方母公司、中外合资企业及其所在网络内的成员都是知识管理的主体。通过母公司与合资企业之间的互动能够实现知识的转移与获取;通过合资企业内部的独立活动,能够实现知识的转换与整合、吸收与利用;通过中外合资企业母子公司及其网络内的其他成员之间的互动得以实现知识的扩散,这是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的全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在知识经由母公司转移给合资子公司之后,在合资企业内部会经过获取、沟通、应用、接受、内化等一系列的步骤,只有在经历了最后一个步骤之后,即知识已被组织所接受,真正转化成为对组织自身有利的知识后,知识转移的效果才会显现出来。知识的吸收与内化事实上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是将组织所获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整合并实际应用的结果。
(四)相关建议
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的过程表明了:首先,组织(特别是母公司)应提高对知识资源的认识,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战略。对知识资源的关注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战略能够增强母公司及IJV的适应性和反应,对于环境突发改变能够做出预期及快速调适,降低组织的边际交易成本,促进组织研发能力的提升,增强组织的市场应变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及发现、掌握新商机的能力,维持组织长期的战略优势,使得母公司、IJV及其网络内的其他成员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其次,应提高组织知识管理的流程能力,从而提升组织的效能[32]。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视角强调了,知识是可以充分利用专业技术的一种流程管理;知识管理主要着重于知识流及知识的创造、转移、获取及扩散等流程管理上;IT的角色是提供各种知识来源的链接,以便制造更宽更广的知识流;知识管理的重点是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流程,提高知识流程的管理能力,包括知识转移、转换、收获和扩散的能力。比如,知识的转换流程方面,要提高IJV将从母公司转移过来的知识转化成新产品/服务的设计能力、将知识转化成对外的有效竞争战略与行动、或将组织的知识传递给所有相关的员工,以及能有效地归纳、整合、转化、组织、更新各种来源的知识等能力。而要提高IJV的知识转换能力,唯一的途径是通过学习,包括组织内的学习与组织间的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升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的各个流程能力方面,组织还应具备可以防止内、外部偷窥及不适当获取知识的保护措施、员工保护知识产权的文化激励措施,与充分地沟通及具备完善的知识保护政策、程序与技术等。endprint
四、结 语
本文从宏观层面对知识管理的流程视角进行了述评,探讨了中外合资企业网络内知识流动的全过程,包括知识转移、知识转换、知识收获与知识扩散。在KTA框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 KMA框架——包括知识管理的主体、情境、知识流的内容和知识流的方向,深入剖析了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的全过程,为中外合资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提供了相关建议。本文虽在一定程度上剖析了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的过程,但在系统的研究方面仍存在些许不足。比如,如何进行成功的知识管理,如何找出影响成功的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母公司及合资企业创造价值,这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收稿日期:2014-11-22
网络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150112.1013.005.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 10:13:02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2GL062)。
作者简介:任丽丽(1982-),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工程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王学文(1965-),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工程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管军(1972-),男,江苏苏州人,河北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1] Eisenhardt, K. and Santos, F. Knowledge-based View: A New Theory of Strategy? [A]. In A. Pettigrew, Howard Thomas, Richard Whittington. (Eds), Handbook of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C]. London: Sage, 2002: 139-164.
[2] 甘元霞.知识管理的研究视角与理论流派述评[J].当代经济管理, 2009, 31(10): 9-15.
[3] Garavelli,C. Gorgoglione,M. and Scozzi,B.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Organization: A Perspective of Analysis[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2004, 11(4): 273-282.
[4] Zack,M.H.Managing Codified Knowledge[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9a, 40 (4): 45-58.
[5] Nissen,M.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Global Cultures: Elu-cidation Through an Institutional Knowledge-flow Perspective[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2007, 14(3): 221-225.
[6] McDermott, R. Wh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spired but Cannot Deliver Knowledge Management[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9, 41(4): 103-117.
[7] Teece, D. J. Technology Transfer by Multinational Firms: The Resource Costs of Transferring Technological know-how[J]. Econo-mic Journal, 1977, 87(346): 242-261.
[8] Nissen, M. E. Dynamic Knowledge Patterns to Inform Design: A Field Study of Knowledge Stocks and Flows in an Extreme Organiz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6, 22(3): 225-263.
[9] Mariotti,F. Exploring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Future Directions[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2012, 19(4): 215-221.
[10] Nonaka,I.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4, 5(1): 14-37.
[11] Nonaka, I. and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2] Powell, W. W. Learning from Collaboration: Knowledge and Networks in the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8, 40(3): 228-240.endprint
[13] Tsai, D. H., Lan, T.T. & Lee, C.F. The Knowledge Roadmap for Corporations: A Integrated New Model[J].Industry Forum, 2004,6(4): 47-74.
[14] Walsh, J. and Ungson, G. Organizational Memor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1, 16 (1): 57-91.
[15] Tan, S. S., Teo, H. H., Tan, B.C. and Wei, K.K. Developing a Preliminary Framework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s[C]. In Preceedings of the Fourth Americas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E. Hoadley and I. Benbasat(eds.), Baltim-ore, MD,1998: 629-631.
[16] Collins,J.D. & Hitt, M.A. Leveraging Tacit Knowledge in Alliances: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Relational Capabilities to Build and Leverage Relational Capital[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6, 23(3): 147-167.
[17] 盛小平. 知识管理: 原理与实践[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18] Gilbert,M. & Cordey-Hayes,M.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J]. Technovation, 1996, 16(6): 301-312.
[19] Harris,K.,Fleming, M., Hunter, R., Rosser, B. and Cushman, A.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Scenario: Trends and Directions for 1998-2003[R].Strategic Analysis Report,Garner Group,1998.
[20] Tzortzaki,A. M. and Mihiotis,A. A Review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ory and Future Directions[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2014, 21(1): 29-41.
[21] Benavides-Espinosa,M.M. Joint Venture,an Alternative for Kno-wledge Learning[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2012, 19(1): 1-16.
[22] Berdrow,I. and Lane,H.W.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Creating Value Through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3, 38(1): 15-30.
[23] Pak,Y.S., Ra, W. & Lee, J.M. An Integrated Multi-stage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dentifying a Trigger for Knowledge Exploration and Knowledge Harvest [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14, article in press.
[24] 任丽丽. 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及效能结果研究[D].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1.
[25] Meier, M.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A Review of Empirical Evid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11, 13(1): 1-23.
[26] Spender,J. -C. Making Knowledge the Basis of a Dynamic Theory of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WI): 45-62.
[27] Tsang, E.W. K. Acquiring Knowledge by Foreign Partners from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n a Transition Economy: Learning-by-Doing and Learning Myopia[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3(9): 835-854.endprint
[28] 孙耀武,卫英平. 基于复杂网络的高技术企业联盟知识扩散AIDA模型与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1, (6): 130-139.
[29] 黄训江,王永军. 竞争企业间知识扩散模式及其扩散机制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13,(8): 85-92.
[30] Albino,V.,Garavelli, A. C. and Schiuma, G.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nter-firm Relationships in Industrial Districts: The Role of the Leader Firm [J]. Technovation, 1998, 19(1): 53-63.
[31] Zhuge,H. A Knowledge Flow Model for Peer-to-peer team Know-ledge Sharing and Management[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02, 23(1): 23-30.
[32] Gold,A.H.,Malhotra,A. and Segars,A.H. Knowledge Managem-ent: An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1,18 (1): 185-214.
Theory Merging and Strategy Steering in the Effect
of Innovation on Vertical Integration
Hou Guanghui, Zhang Jianguo
(School of Business,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egrated a large number of theoretical literatures on the influence of innovation on vertical integration,which were written on the basis of transaction costs and the ability theories. Making comparisons on the logics and the deficiencies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oth 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contingency mechanism,we summarized these literatures concerning the merging phenomenon of the two theories. On the basis of strategic perspective,we proposed two direc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First,we could study on the lateral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innovation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Second,longitudinal studies of strategic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 for extending innovation strategies are also valuable. In the research,we emphasized on the importance of matching innovation strategies to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Key words: innovation;vertical integration;theory merging;interaction mechanisms;resource allocation
(责任编辑:张积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