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批注”现象及解决对策

2015-03-13何世业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剖析现象

何世业

【关键词】“伪批注” 现象 剖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A-

0090-0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加深对阅读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基于这一教学理念,批注式阅读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引起了许多教师的关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随时可见学生在自读自悟、圈点批画,批注式阅读俨然成为了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是由于教师或学生对批注式阅读的认识较浅,教学中还出现了一些“伪批注”的现象,下面笔者主要就“伪批注”的现象进行剖析,提出合理化解决对策。

【现象之一】雾里看花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八册《三顾茅庐》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完毕,学完了本课生字后,教师就让学生边默读边批注,并且思考:你是从哪儿看出刘备是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一会儿与同学交流学习体会。学生听了教师的话后迟迟不动笔,课堂教学顿时遭遇冷场,即使有几个学生回答,也是词不达意。

【剖析】

在这个课例中,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并没有对文本内容形成整体感知,加上课文是一篇历史故事,学生本身对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不多,在阅读中批注会有一定的困难。另外,学生受知识经验和相关历史知识的限制,很难深入文本,与文本进行真切对话。教师过早让学生对“诚心诚意”一词进行深入挖掘,反而让学生产生生硬勉强的感觉,基于此,教师不如放手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在对文本内容有了整体感知,理清了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展开批注式阅读,找出文中表现刘备“诚心诚意”之处,学生的阅读批注就会轻松许多,其体会感悟也将会更加深刻。

【对策】批注于意,理清文脉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所谓欣赏,首先在于对文章的整体了解,没有一点含糊,没有一点误会。”由此可见,只有对文章形成整体感知和把握,才不致于在阅读时把文章割裂开来,有利于学生与文本真正对话,从而写下自己在阅读时的真切体验和感受。如苏教版语文第九册《金蝉脱壳》一课就是以“蝉脱壳”为中心,分别描写了蝉“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的情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批注阅读之前,就要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批注阅读,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形成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整体阅读思路。由此可见,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摈弃“直奔批注”的教学形式,尊重学生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在把握文本中心和要点的基础上,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学生才能与文本真切对话,提炼出最为真实的阅读感受。

【现象之二】千篇一律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燕子》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一边阅读一边批注,并及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在交流阅读体会时,学生的批注大都呈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①细枝末节型:“燕子的外形很漂亮”“花儿很漂亮”等。②修辞手法型:“这是一个比喻句,写得形象生动”“这是一个拟人句,把小燕子写活了”等。③概括型:“这段话把小燕子的外形写得很形象”“这段话把小燕子的生活习性写得很生动”等。

【剖析】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个性化阅读,注重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充分发表“真知”和“灼见”。学生的阅读批注千篇一律的原因就在于,教师缺乏对学生不同题材、不同类型文本的有效指导与训练,学生缺乏思考的深度、广度与力度,因此在阅读批注时跳不出“老套”的模式,抓不住品读的重点,经常出现言之无序、言之无物、言之无据、言之无理的现象,这种批注形式自然很难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对策】批注于境,寻幽探微

语文教材中的细节部分最容易被学生所忽略,但是这些细微处却又往往隐含着深刻的意蕴,比如一个匠心独运的词语,一句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话语,甚至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标点符号等,都值得学生驻足品味、欣赏。教师要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刻对话,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内涵。例如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爱如茉莉》一课中,作者通过平凡朴实的细节描写表达了父母之间像茉莉花一样的爱,淡淡清香却又沁人心脾。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引领学生从这些细节入手深入语境,与文本真切对话。学生可以从文中关于细节描写的词句,如“直奔”“麻了”“怕”“紧紧的握着”等,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光要关注学生批注的过程,还要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不断提高阅读效果。

【现象之三】借花献佛

在一次教研组听课活动中,有一位教师讲的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姥姥的剪纸》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对文章内容初步感知、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进行阅读批注。在学生集体交流时,听课教师发现这些学生不但批注得快,而且批注得也很精彩,任课教师非常高兴,对学生大加表扬,从表面上看,课堂很是精彩。

【剖析】

在这次听课活动中,有经验的教师会发现,大多数的批注都不是出自学生之手,而是与教参上的解读一模一样,比如有的学生说:“‘拴字不仅写出了孩子对自然的向往之心,也写出了浓浓的祖孙情。”有的学生说:“‘缠字在这儿用得很好,它不是纠缠,不是无理取闹,而是表达出了作者对剪纸艺术的迷恋和“我”与姥姥边聊天边剪纸时的情景的迷恋。”面对这样的批注阅读,教师应当“睁只眼闭只眼”视而不见,还是不准学生用参考书呢?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显然都不够科学,不能真正让学生批注于心,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策】批注于心,个性解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感悟、理解、欣赏、评价,要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对于学生来说,仅仅让他们“用心读、认真想、精心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批注要求,既可横向批注,又可纵向拓展延伸批注;既可以顺着作者的思路批注,又可以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批注,还可以让学生针对精彩片段进行仿写等,鼓励百花齐放,提倡表达。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爱之链》一课时,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提倡学生采用个性解读方式进行批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有一位学生是这样批注的:“种下的是爱,收获的也一定是爱!爱是人间最美的音符,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我们都因为爱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为有爱,苦难的生活里出现了曙光;因为有爱,沮丧的面庞上会露出坚强的笑容;因为有爱,人的生命才会焕发出亮丽的色彩!爱更是一串串链条,串起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温暖了一颗颗孤寂的心!让我们每个人都来播撒爱的种子,让爱的链条把我们所有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这位学生的个性化批注获得了满堂喝彩。在这个课例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激发了批注热情,不再是抄教参或者仿照教参,而是真正深入文本,与文本展开真情对话,实现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沟通,彰显批注式阅读的无限精彩。

综上所述,批注式阅读是学生与文本自主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出“雾里看花,千篇一律,借花献佛”的“伪批注”误区,让学生能够批注于意,理清文脉;批注于境,寻幽探微;批注于心,个性解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真切对话。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剖析现象
“声现象”知识拓展
一元一次方程错解剖析
剖析高考数列创新题
曾打造现象级IP“熊出没”的华强方特,能否再创造下一个爆款?
“主谓一致”剖析
“几何图形初步”错解剖析
集合中的错解剖析
一次函数错解剖析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