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民办高校高层次人才绩效薪酬研究

2015-03-13王薛

企业导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民办高校

王薛

摘 要:本文从定义绩效薪酬入手,立足河北省,分析了民办高校绩效薪酬的现状和地位,提出了绩效薪酬的作用和构成,分析了河北省民办高校进行绩效薪酬改革的现实困境,并对现存的两种绩效薪酬模式进行了比较,以期为河北省民办高校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民办高校;高层次人才;绩效薪酬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及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民办高校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招生人数稳定增长,教学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个别实力强大的民办高校甚至升级成为本科院校。但不容忽视的是,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障碍和挑战,如:高层次人才因对薪酬不满而引起的流动越发频繁。本文将以河北省为例,分析薪酬的构成,以其中的绩效薪酬为重点,研究其地位、作用、模式等,以期为河北省民办高校更好地留住高层次人才提供建议。

一、薪酬的定义

薪酬是指劳动者通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获得的工资、福利等物质性报酬和非物质性报酬。物质性报酬包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薪酬、福利、社保、住房公积金等。非物质性报酬是指劳动者对所在单位及所做工作的心理感受。在薪酬的诸多形式中,有些与劳动者的工作业绩、工作努力程度关联不大,如:工资、社保等;而有些则存在直接的正相关关系,如:绩效工资。制定绩效工资的相关制度是一项技术性、艺术性的工作。如果绩效工资制定得太低、不合理,将严重影响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

二、绩效薪酬的现状和地位

河北省虽然环渤海、环京津,地理位置较好,但自然资源和物产都不太丰富,又缺乏像长三角、珠三角那样适宜发展国际贸易的区位优势。因而,导致河北省在我国所有东部沿海省份中,不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居于倒数。经济缺乏活力,直接导致的一个后果便是薪酬水平的低下,河北省民办高校高层次人才的薪酬待遇在全国来看,处于低水平。从薪酬结构来看,占主导地位的是物质性报酬中的工资。在不少民办高校中,其他物质性报酬和非物质性报酬占比很少,甚至为零,更谈不上发放绩效薪酬。个别高校出于一己私利,将每年预收的巨额学费用于定期存款、理财、基金、股票等投资活动,甚至将保障高层次人才最基本生活的工资都要拖延发放,如:6-8月份的工资拖到9月份才发,将近月底时上个月的工资还未发放。如此失信、不规范、自私的做法,既是民办高校对自身的不尊重,又是对高层次人才辛勤工作的不尊重。总之,绩效薪酬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绩效薪酬的作用

(一)整体激励。苏格拉底说过,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成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会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由此可见,公平对于整体激励有多么大的作用,不公平是激励的最大破坏因素。民办高校在设计薪酬体系时,要注重同工同酬,克服忙闲不均、苦乐不均。

此外,近年来,随着物价水平的快速上升和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各省的社会平均工资稳步上涨。但让人感到十分尴尬的是,经历多年苦学,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尤其是民办高校教师,年收入只有2-3万元,并且几乎不上涨。生活压力最大的广大青年教师只好选择用脚投票:“跳槽”。

(二)个体激励。高层次人才的内部并非整齐划一,同样存在个体差异。有的青年教师虽然入职时间晚,但勤奋好学,同时讲3-4门课,取得多项科研成果。而有的中年教师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高级或副高级职称,不需要再在科研方面耗费精力,一学年中没有任何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因为在青年教师面前处于伦理优势地位,在获奖情况、授课门数及难度等方面,都处于有利地位。因此,绩效薪酬应充分体现个体激励,不能寒了优秀人才的心。

四、绩效薪酬的构成

绩效薪酬包括基础性绩效薪酬和奖励性绩效薪酬两部分。基础性绩效薪酬与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工作数量、劳动强度等挂钩,主要体现在课时数、常规工作数量(如:出题、监考、阅卷、指导毕业论文)等。奖励性绩效薪酬应按照“优劳优得”的原則进行计量,主要体现在学历、职称、课程类别、课程门数、地域系数、合班系数、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等。具体来说,全日制硕士、博士、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等,应相应提高计量标准。课程类别包括公共课、专业课、专业限选课和公共选修课。专业课和专业限选课的专业性较强,深奥晦涩,备课压力大。公共课和公共选修课(思想政治类除外)的备课压力要轻一些。尤其是上英语公共课的教师,多年只上这一门课,即使同时给多个年级上课,也只是涉及词汇量的多少而已,并无本质区别,备课负担比专业课教师轻得多。相比之下,专业课教师的工作负荷要大得多。很多专业课有计算的内容,甚至还要上机。就河北省的民办高校而言,不少专业课教师同时上2-3门课,有的甚至是4门,涉及多个年级,理论课和实训课兼有,要在教学楼、实训室和机房之间来回奔波。根据笔者的了解,河北省民办高校在教师完成这些工作后,能体现在薪酬中的,几乎没有。苦乐不均、加班加点没有任何报酬等,造成广大专业课教师怨声载道,十分寒心。如果民办高校存在多个校区,则涉及到“地域系数”,即:偏远校区的课时费应适当调高。合班系数可按照0-50人为1.0,50人以上每超过10人加0.1,最多不超过1.5进行计算。

五、绩效薪酬改革的现实困境

(一)民办高校学费等收入受限。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价值观的多元化、出国留学人数的增长,高考报名人数逐年下降,民办高校间的竞争愈发白热化。另一方面,本科层次的学费上涨速度较慢。随着家庭收入的逐步上升,越来越多的家庭供得起子女就读学费昂贵的本科三批。有些学生宁可复读一年读本科三批,也不读民办高校的专科。这些因素使得民办高校主观上“不敢”涨学费。

(二)民办高校缺乏创收增收的机遇和能力。河北省的民办高校大多建校时间短,大部分未超过20年,缺乏人脉资源。受生源质量所限,培养出的人才大多处于社会底层,更谈不上对母校进行回报、资金支持等。另一方面,还缺乏经商的头脑和经验。不少民办高校还停留在利用校园内超市等商业设施这种低端的、无技术含量的手段上,在校企合作等方面有待加强。河北省民办高校由于成立时间晚,大多地理位置偏僻,不利于商业开发和创收。

(三)高层次人才职业发展受限。教育行业人才转行的成本是巨大的。这意味着,多年专业的受教育经历和工作经验在新职业面前变得一文不值。因而,不少高层次人才即使是“跳槽”,从事的依然是高等教育行业。而薪酬方面的许多弊端是共性的。如果跳槽到待遇更好的公办高校则异常困难。

(四)在雇佣关系中,民办高校处于优势地位。教育行业尤其是高等教育行业,与工业、商业等大量用工的企业不同,所能容纳的劳动者数量非常有限。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更是有限。而每年都有大量的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因而民办高校处于买方市场这一优势地位。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多为股份制。学校的所有权归创始人或其继承者,股权高度集中,职代会和工会话语权极弱,很难发挥替高层次人才争取合法合理权益的作用。高层次人才的薪酬能否上涨与合理化,何时能够上涨与合理化,全都取决于学校高层领导的主观意愿。高层次人才只能忍气吞声。

猜你喜欢

高层次人才民办高校
企业高层次人才评估指标机制研究
唐山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高层次人才集聚影响因子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高层次人才网络招聘宣传中的问题及对策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