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理论谈四季养肝护肝
2015-03-13汪静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胆病科
文 汪静(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胆病科)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 内篇》,又称摄生、道生。中医常说“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是指养生要讲究顺应天时、天人合一。肝应春,春季养肝正当时,但其余三个季节就不需要养护肝脏了吗?又如何养肝呢?让我们从中医五脏相关理论来谈谈四季养肝护肝。
春季养肝正当时。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应。所以,春季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养生,最基本的包括精神、情志、作息、运动和饮食调养。首先,在精神、情志方面,应保持心情舒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所以要尽量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避免肝火太旺、肝阳上亢,或肝气郁结,久致肝病。其次,作息、运动方面,春宜适当晚睡早起。春季万物复苏,也是体育锻炼的黄金时节,在春季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既能使气血舒畅,又能怡情养肝,但肝病患者须注意不能过于劳累,避免剧烈运动。正如《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余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养生之道”。饮食调养方面,忌酒,应食用甘、温之品。春夏自然界阳气升发,人体代谢旺盛,气血趋于表,阳气蒸腾于外,形成阳盛于外而虚损于内的状态。春天肝气盛,易伤及脾胃,故饮食上为保护机体阳气,应顺应升发之气,选择清淡平和、富有营养的甘、温之品, 如豆芽、葱、香菜、蒜、白菜、大枣等。油腻、辛辣食物容易生湿、生热,湿热内蕴影响肝气疏泄,故应避免多吃油腻、辛辣食物。
夏季养肝要顾护心、脾。五行中,心属火,脾属土,心应夏,脾应长夏。从五行相生相克来说,肝木生心火、克脾土,因此夏季养肝首先要养心、脾。暑热易使人烦躁,所以要注意养性,避免心急燥热,切忌大悲大喜。作息、运动方面,应夜卧早起,作息有序,适当运动。《内经》认为:“夏宜夜卧早起,…,养长之道。”可以选择在凉快的地方散步或者打太极拳等,使心情平静。饮食方面,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绿豆、西瓜等消暑之品只宜适量,过服则寒凉损及脾胃,过食生冷易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影响肝的生理功能。
秋季养肝防肝病复发。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肺与秋同属金,而肝属木,肺金当秋而旺,可制约肝气,导致秋天肝气多虚,易伤机体阴津,肝脏“体阴而用阳,阴亏则肝气虚”,故秋季是慢性肝病复发的危险季节,需注意护肝。精神、情志方面,应保持心情舒畅。秋季万物萧条,易引人愁思,肝病患者应注意自身调节,畅情志。作息、运动方面:早卧早起,作息有序,适当运动。《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认为:“秋宜早卧早起,…,养收之道。”运动方面注意收敛,在秋天“养收”的时候,不宜做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饮食方面,多食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如银耳、甘蔗、燕窝、阿胶、梨、蜂蜜、橄榄等。肝主青色,肝喜酸,故平时可多吃青色的食物,如菠菜、冬瓜、绿豆及米醋等。
冬季养肝养肾为先。中医认为,肝肾同源,肾水涵肝木,肾和肝为母子关系。肾藏元阴元阳。冬季自然界阳气潜伏,阴气上升,而人体阳气内伏,形成阴居于外而虚损于内的状态,故需顾护体内的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精神、情志方面,同样应保持心情舒畅,使肝气畅达。作息、运动方面,应早卧适当晚起,适当运动。《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认为:“冬宜早卧晚起,…,养藏之道。”冬季不适合剧烈运动,其运动原则是以顺应阳气潜藏的规律为主,可以选择以室内运动或静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少风时也可选择户外运动,如太极拳、慢跑、散步等。运动量应循序渐进,可逐渐加大运动量,但应避免激烈运动以及运动后过度大量汗出,以防气随液脱。饮食方面,冬季阳气收藏,是进补的好时机。冬季进补以食补药补相结合为宜,可选用羊肉、牛肉、鸡肉、大枣、莲子、龙眼、板栗、枸杞、党参、山药等食物或药食两用食物调配药膳。避免进食生、冷、黏、硬的食物,易损伤脾胃。
总之,四季养肝应顺应自然,顺应肝的生理特性,五脏和谐,则身体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