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中书写精彩人生
——记全国劳动模范巴根纳
2015-03-13
在创新中书写精彩人生
——记全国劳动模范巴根纳
巴根纳,蒙古族,1978年6月出生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伊利集团液态奶事业部研发部主任,拥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并荣获国家优秀专利奖。他先后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呼和浩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等荣誉。他主持研发的营养舒化奶项目、QQ星儿童成长奶项目曾获得第14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科技创新奖”、荷兰全球乳业大会“最佳创新液态奶产品高度推荐奖”以及第十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潮流与创新产品奖”。他负责承接国家十五奶业专项“农牧交错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课题子项目及2012年呼和浩特市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
工作中的巴根纳
一
用技术的突破来服务大众,这是作为一个技术人员的责任。巴根纳确实做到了这点,并凭借自己的技术赢得了多项殊荣。
因为中国人普遍有糖酶缺乏导致乳糖不耐受、饮奶不易吸收、胃部不适的难题,喝牛奶有时是难受而不是享受。2008年伊利舒化奶成功上市,该产品首次采用国际先进的“LHT乳糖水解”技术(UHT+无菌添加乳糖酶),填补了国内在这项技术领域的空白。巴根纳作为该产品的主研工程师,经过4年的技术攻关研究与工艺和配方的研制,不仅解决了产品在长保质期内褐变的难题,更使得牛奶中的乳糖水解率高达99%以上,能真正让消费者通过饮用牛奶补充所需要的营养而不必担心身体不适。
2007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一届全球乳业大会上,全球16个国家90多个产品参加了乳制品创新奖的竞争,伊利的营养舒化奶因其技术新颖、乳糖水解率高、保质期长并合理强化了胶原蛋白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获得了“高度推荐奖(Highly Commended)”,成为首次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乳品,实现了中国乳业创新的历史性突破。2008年由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主办的第14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是国际食品行业最权威的高级别大会,被称为“食品界的奥林匹克”,来自五大洲数百个国家的上万种产品悉数亮相,营养舒化奶系列产品在激烈的角逐中,以其独特的产品创新和实际功效应用成功斩获世界食品科技大会“科技创新奖”。它也成为唯一一款在“全球乳业大会”和“世界食品科技大会”上同时折桂的中国乳制品,成为备受瞩目的“双冠王”,为国家和乳制品行业争得了荣誉。作为主研工程师,巴根纳既为产品取得的成就所骄傲,更坚定了自己用扎实技术创新产品的信念。
2013年,巴根纳主导的伊利安慕希希腊酸奶成功上市,比普通酸奶多出35%的蛋白质,同时可以常温保存和饮用,打破了高端酸奶的地域性限制,因而倍受消费者青睐。在菌种选择方面,巴根纳带领团队远赴西班牙、保加利亚等地,将希腊菌种引入中国乳品的研发过程中,了解何种菌种更能适应产品的研发,在有利于个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使产品的口感更加浓郁,味道更加纯正。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团队终于研制出适合中国人饮用习惯的常温酸奶。
去年年末,伊利核桃乳成功上市,不到一年的研发时间充分展现了巴根纳团队的创新力,让公司从乳制品的研发跨入植物蛋白饮品领域,拓宽了企业的销售领域,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市场的健康饮品。2015年,伊利核桃乳走俏,成为年货市场大赢家。消费者的选择与支持就是巴根纳研发的最大动力。
现如今,巴根纳作为研发部的带头人,如何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与创造力考验着研发管理人员的智慧与情怀。为了更好地凸显人性化管理,研发部从对项目的无概念管理到由项目组管理,直至现在的项目优化管理的创新与变革,巴根纳一直将他的严谨风格融入管理之中。如何将市场引导研发转换为技术与市场共同引导研发,让技术在研发过程中得到沉淀,以求进一步加快产品的创新速度,这也正是研发管理需要改善之处。为此,巴根纳不断寻求解决之道,他没有闭门造车,而是带领自己的团队走访奇华顿、嘉吉等全球性大企业,通过对标学习来设计属于自己的体系。一方面,他制定出研发专业等级评定制度,开拓研发工程师发展通路,以晋升作为鼓励研发工程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为改善局限于二人之间师傅带徒弟式的交流劣势,他鼓励技术人员定期分享,在分享中通过沟通与交流来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矫正走偏的方向。
二
严谨是一个技术人员必需的品质,这一点在巴根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他担任研发主任的五年中,产品包装的审核从未出错。这样的成就是基于他对国家标准法规的熟悉掌握,并且他能严格要求自己及整个部门在标准应用的把控上一丝不苟。
巴根纳深知,责任不能仅止于研发出好的产品,还需推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引领整个食品行业的发展,不能因为国家在相关领域暂时没有要求就可以游走于灰色地带。他始终坚持:正是因为国家没有标准,所以才要更加严格要求自我。
2010年,在伊利舒化奶乳铁蛋白产品研发之时,我国的国标还未将营养素的使用范围拓展到调制乳。为了保证产品上市,巴根纳组织研发部标准法规成员就此事与国家卫计委(原国家卫生部)进行申报沟通,并通过国家ODC食品营养专家、卫生专家等权威人员的评审,对其安全性进行验证,推动卫计委更新国标,扩大营养素的使用范围。除此之外,他还参与过酪蛋白磷酸肽、维生素E、维生素C等原料扩大使用范围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为乳品行业拓宽产品研发之路,为大众提供更多营养健康、可选择的乳制品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原料标准的设计及应用方面他同样如此。由于国家现在对乳矿物盐中污染物铅的含量并没有一个明确标准,为了保证产品原料的安全,巴根纳指导下属纵观整个乳矿物盐的行业,汇总各家供应商中原料的铅含量,最终近乎“苛刻”地将铅含量定为0.05mg/ kg。从2014年开始,供应商觉得达到此标准越来越困难,希望他们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中“其他乳制品”0.3mg/kg的限量标准作出适当调整,巴根纳却寸步不让。他的这种坚守,是源于对产品质量的保证,更是对消费者的责任。
在公司结冷胶原料的使用上,由于目前结冷胶技术为掌握核心技术的斯比凯可所垄断,致使伊利在结冷胶的采购上没有选择的可能性,不仅采购成本高,而且存在质量风险。为打破技术壁垒和保证产品质量,巴根纳主动联系供应商,与帝斯曼进行合作,探索如何将原料应用到乳制品中来维持产品的稳定性与质量。目前,该技术的研发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成果于2015年年初呈现。研发推动的内外部合作一方面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与外部合作来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使得行业间能够充分竞争。
三
在2004年以前,研发部的办公地点是一个小小的铁皮房,冬冷夏热,实验环境差。考虑到这一情况,公司将研发部安排到金川居委会曾用的办公楼。然而这个办公楼排污设施不能处理实验废液,电压功率不足,没有水蒸气,甚至没有合适的环境来放置实验样品。面对重重困难,巴根纳勇敢地承担起小楼的“重塑”重任,从图纸设计到整个工程的改造他都亲历亲为,积极参与设计专业恒温库、下水管道的二次改造。从10月份接手任务后,巴根纳上班时间搞研发,下班之后琢磨工程改造。这期间经常可以看到他追随工程管理部专业人员现场询问的身影,看到他私下里埋头查阅资料不断学习的奋进。冬季过后项目便开始施工,2005年研发部顺利搬进新办公楼。
2013年研发部搬入金山创新中心大楼研发三层。基于之前的设计功底,巴根纳充分考虑到办公区与实验区的合理布局,以及强电、弱电区分保证安全等条件,设计了新的工作环境,让研发部成为公司各事业部技术部门唯一对外开放的旅游接待窗口。
2006年6月,为了提升整个液态奶事业部的新产品中试水平、数据分析、工艺试验的能力,巴根纳对中试设备提出全面升级方案。在与利乐工程师共同讨论确定了详细实施计划后,他苦战15个日夜,解决了各种疑难问题之后,终于在6月30日凌晨完成了对ATPILOT100设备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升级。升级后的设备,由以前的全部手动升级到可以实现整个生产程序的PLC的控制;由以前的压力间接控制温度升级到直接智能控制温度;由以前的单一生产模式升级到一次设定四种模式并由设备自动监控整调整个生产过程;由以前的没有数据分析升级到所有试验数据自动采集分析等等。目前经过改造的设备性能要远远高于利乐最新中试AT PILOT 300设备的性能,投入使用后不仅能极大地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可以精确地控制、记录、分析模拟工厂试验的各种数据,大大提升了研发试验的硬件支持能力。
2009年巴根纳任职研发第一负责人,成为伊利集团最年轻的中层干部。这10年的奋斗,折射了他不断学习、寻求改善的坚持,体现了他严谨认真、创新突破的精神,展示了一个平凡的人如何通过一步步的努力,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在今后的工作中,巴根纳将结合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努力,继续带领研发团队对食品科技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实现产品创新的全新突破,推动我国乳业发展再创辉煌。
(本文由伊利集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