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高等学校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3-13陈文斌
陈文斌
一、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分析
1.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摊销无形资产
新推行的高校会计制度较之原有的会计制度有了诸多方面的改进,增加了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摊销无形资产的科目,例如“累计摊销”、“累计折旧”、“待处置资产损益”等科目,以计提折旧的方式将原来的提取修购基金替换,高校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并且按照一定的标准合理将计提折归分摊到固定资产的预计可使用年限之中;无形资产中,增加了“累计摊销”的科目,按照受益年限进行平均摊销,便于真实反映高校的资产价值以及教育成本的确定,固定资产更新与无形资产转让有了科学依据。
2.学校财务核算中纳入了基建会计
高校的会计核算对象是应该包括教研经费和基建投资在内的各类经济活动,传统的基建财务与高校财务相分离,这种制度无法适应当前的财务管理需要,在新会计制度中,增加了在建工程与基建工程两个项目,将高校基建账目并入事业主账之中来核算,将结转自筹科目取消。根据高校的大修工程、基建工程、业务扩充工程等发生的实际成本借记在建工程的科目,完工时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3.新会计制度修正会计核算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
高校对于政府拨款、社会捐赠收入、赞助支出、奖励支出等一般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但是,有些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是需要遵守新制度的规定,运用权责发生制来予以确认的,权重发生制能够对高校的收入成本以及费用做出准确地计量和确认,使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得到保证,还能够方便高校的管理层对自己的管理责任做出客观评价。
4.重构高校财务报表体系
会计报表以及其附注是新高校财务报表的主要组成部分,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表是新高校会计报表的主要内容,新会计制度适当变更了设计表项目的构成,例如撤消了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与支出项目,使报表格式以及报表体系得到改进。明确规定不能够任意更改财务报表的编制依据、编制基础、编制原则方法和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口径。
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流程不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业务量不断增长,原有的高校会计流程逐渐不适应发展要求,使业务流程受阻以及会计监督职能弱化。首先,由于现今高校业务报账流程还停留在前台会计审核到支票转账的模式,期间还有编制记账凭证、会计复核等环节,在业务集中处理的情况下,高校排队报账的情况十分普遍,服务质量以及效率低下。此外,会计监督职能明显弱化。在业务高峰期,审核、复核职能部门常常要兼顾监督与服务工作,在监督前台工作时难免出现意外,监督失效。
2.会计核算依据不科学
会计核算依据不科学主要体现在贷款固定资产核算、电子图书和期刊数据库资本化、外购软件资本化、专利著作权资本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列入公费、营改增业务核算、学费减免核算等问题上。首先,旧制度规定了贷款固定资产购买的借贷明细,而新制度没有提及,如果在贷款购入固定资产出现还贷时转入,那么折旧额很容易受到影响。第二,高校电子图书和期刊数据库以及外购软件的费用极大,且受益期长,具有明显的资本化、费用化特征,造成了高校无形资产的虚减。第三,高校专利著作权一般以费用化处理,这部分无形资产核算不清。第四,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业务处理不规范,处理方式五花八门,会计信息无可比性可言。第五,“营改增”业务开展之后,很多项目在新制度上并未提及,加之高校涉税核算能力弱,价外税核算、科研事业收入虚增的现象常见。第六,新制度中并未提及学生学费减免实现,有的高校不将学费减免进行核算,教育事业收入虚增。
3.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主要表现在账面实际与预算数口径不一致、应收应付账款清理不及时、无形资产账实不符等方面。此外,高校的会计核算手段不合理、会计核算能力不足也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因,很多高校的财务信息化进展缓慢,为了应付新制度,只是将某一信息系统单独升级,其他核算系统例如工资、学费、固定资产等还处在人工输入阶段中,容易出错,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三、完善高校会计核算的建议
1.完善日常工作流程,提高会计核算效率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的会计制度,必须加强日常工作的制度化管理。高校须制定教育成本制度体系使教育成本的核算更为细节化。对于高校的财务核算,需要有明确的核算依据,提高工作的规范化与核算的制度化,保障了成本核算办法的规范与可实施性,可以让不同的高校数据进行纵横向比较。高校可以在审核环节设置绿色通道,设立预约机制或者网上报账机制。在支付环节,可以使用公务卡、报账卡等便捷支付信用卡。
2.健全会计核算细则
针对上文中会计核算依据问题,高校可以针对贷款固定资产将还贷时列非流动资产基金;针对电子图书以及期刊数据库进行资本化核算;针对外购软件进行资本化核算;针对专利著作权资本化核算;针对残疾就业保障金列公费核算;针对“营改增”业务设置核算细则。另外,高校需做好常规核算工作,准确无误地核算教育成本,确保学校利益,建立一个完整的考查体系。
3.强化工作者素质
新的会计制度要求实施角色的多样化。把职员对资金管理的要求转变到了对财务的核算及对资源的管理与利用,要求财务职员更多地关注到高校的教育教学与经营等成本,快速地展现出对财务管理的能力,适应角色的变换,主动投入不同形式的高校会计工作中去。高校财务职员应积极参加培训,主动学习新的会计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
新时期高校会计制度解决了诸多的高校会计核算问题,但由于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实施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地方不完善,更需要各大高校在实践总结中不断完善制度,使我国高校会计核算工作平稳发展,高校会计制度更加科学、健全。
[1]财政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S].财会〔2013〕30号,2013.
[2]罗晶晶.新版高校会计制度变化多[N].中国会计报,201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