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敝社会的一曲哀歌
2015-03-13王明成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并成为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这篇纪实散文用简练的叙事、平实的语言、精巧的结构,向人们展示了一段父子间的真诚情感,其间流露的一丝淡淡的哀愁,使人每每读来,都为之动容。
《背影》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没有人物的全貌描写,写的只是父亲一瞬间的背影,就是这一瞬间,那一缕哀愁像涓涓细流从字里行间流淌出来,发出憾人的力量。那么怎样理解这份感情,或者说从哪个层面上来分析这份感情的真正价值?这是教学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无论教材提示,还是教师引导学生课堂分析,都把目标锁定在抒发父子之爱、父子之情上。这样的分析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恐怕既没有挖掘出《背影》的真正价值,也没有理解朱自清的良苦用心。笔者认为,要探索《背影》感情的真正价值,必须把它放在历史和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因为文学即“人学”,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就是社会活生生人物形象的典型再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背影》中的“父亲”,已经超出作者本人父亲的个体范畴,成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这样来解读《背影》,这样来认识“父亲”这一形象,才可能真正理解《背影》的情感意义,进而认识《背影》的文学价值。顺着这个思路,试对《背影》的情感意义进行一些简单探讨。
一、以惨淡的家境为题材,含蓄勾勒出一幅凋敝社会场景
如上文所说,文学是现实社会的艺术反映,无论是纪实文学还是虚构文学概莫能外。一个成功的文学作品,能够以小见大,透过细微末节的描写,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这是阅读文学作品应有的思维习惯。因此,读者读《背影》,决不能仅仅把它看成是作者对自己家境的客观记述,而应该看成是对一个生活侧面的再现,“我”的家境是社会千千万万家庭状况的浓缩。《背影》创作于上世纪前期,当时的中国正军阀混战,百业凋敝,民不聊生。生活在这个时期的中国家庭,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受到冲击;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特别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都不可避免地要遭受生活的苦难。朱自清的家不是世外桃源,朱自清的父亲更是底层民众的一员,所以他的家庭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他的父亲就是底层民众的一个典型代表。朱自清写家庭,实际就是在写社会。从作品中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这种情况在那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何止他一家?因此,可以说,《背影》实际上是借自己惨淡的家境,含蓄勾勒了一幅凋敝社会的场景。
二、以父亲颓唐的背影为主线,刻画了凋敝社会背景下的惨淡人生
课文以父亲的背影为行文线索,无论是叙事还是情感流露,都在围绕这一主线,但是作品中着力写父亲背影的,却只有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个场景。就是这个场景,却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父亲那颓唐的形态:“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袍”、“蹒跚地走着,慢慢地探下身去,两手攀着上面,两腿往上缩,很努力的样子。”整个看去,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父亲为什么会是这幅形态?是太老了吗?作者的意思显然不在这里。父亲颓唐的背影是社会生活重压的产物;“父亲”是为命运而奔波的底层民众的真实写照。“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为什么“东奔西走”却“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是不会营生吗?显然不是,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是社会使然,非个人之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背影》借父亲颓唐的背影,艺术地再现了凋敝社会背景下的惨淡人生。只有从这个层面来认识父亲的形象,才能真正理解《背影》的深层内涵。
三、以对父亲的爱怜为主调,弹奏了一曲凋敝社会的淡淡哀歌
读者读《背影》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哀愁。正像上文所分析的那样,“我”的家境是社会的缩影、“父亲”是社会人生的典型再现,这份对父亲背影的爱怜之情,不仅仅是为惨淡的家境而发、为父亲颓唐的背影而发,从本质意义上来说,是为动荡社会给人们带来不尽的灾难而发。如果这种认识符合作者的创作本意,那么这丝淡淡的哀愁就是为凋敝社会弹奏的一曲哀歌。如此说来,把《背影》的情感价值锁定在单纯的父子之情这个层面,就会显得单薄与肤浅。如果“我”的感情仅仅是为父亲的怜悯、是对“一日不如一日”家境的哀怨,那么《背影》就不足以令人叹为观止了,“我”的几次流泪也就失去实质性意义,那丝淡淡的哀愁也就没有了感人的力量,《背影》也因此失去崇高的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背影》一文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借抒发父子之情,客观地再现了上世纪前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每况愈下的生活境遇,含蓄地揭露了凋敝社会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背影》也因此成为认识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社会状况一个小小的窗口。
(王明成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镇中心学校 4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