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拓展训练课程效果研究
——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

2015-03-13赵世杰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5期
关键词:师范大学凝聚力一致性

赵世杰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拓展训练课程效果研究
——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

赵世杰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培训课程在近年来受到了管理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团队凝聚力关系到团队的形成与保持。那么拓展训练对团队凝聚力的影响是否存在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为此,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沈阳师范大学选修拓展训练课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研究,得出结论为拓展训练对提升大学生团队凝聚力社会适应能力有着显著作用。

拓展训练 大学生 团队凝聚力 体育教学 改革

拓展训练也称为体验式学习,指的是根据学员的个人情况,充分的利用自然环境等有效资源,精心的设计各种训练项目,从而达到挑战困难、解决问题的目的,并在此过程中激发个人的潜能,加强团队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活力,从而陶冶个人情操、磨练人的意志、完善人格,最终能够熔炼团队。该方法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而且还是一种人类需要的、能够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培训模式。

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查询,目前关于拓展训练对团队凝聚力的研究数量不多。有三位学者通过“群体环境量表”对足、篮、排三队的队员进行拓展训练比较实验,三位学者一致认为拓展训练对足篮排队的团队凝聚力整体上有比较显著的提升作用。张潇潇对企业精神文化的研究中,利用“群体环境量表”对企业员工进行实验研究,最终研究得出,可以通过四个维度来反映凝聚力。(1)队员对参与群体活动、任务或者是群体目标的感受程度,也就是群体任务对个体的吸引;(2)群体接受个体参与的接受程度,也就是群体交往对个体的吸引;(3)队员的自我目标和群体目标的一致性,也就是群体任务一致性;(4)队员自己的交往方式和群体交往方式的一致性,也就是群体交往一致性。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沈阳师范大学2012级选修拓展训练的4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近5年相关研究内容查阅、中国知网及其他途径收集有关拓展训练和团队凝聚力方面的书籍和文献,了解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动态,对重要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分析与归纳,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2.2 实验法

(1)被试。沈阳师范大学公共体育课(拓展训练班)学生共41名。其中男生6名,女生35名。

(2)实验目的。探究拓展训练对沈阳师范大学公共体育课学生团队凝聚力是否有影响。

(3)实验材料。采用《群体环境量表》分析测试所得数据。为了保证测试所得数据准确,在设计和实施课程以及进行测量时,都是笔者亲自操作的。量表由18道题目组成,其中第1、2、3、4、6、7、8、11、14、17、18是反向题,第5、9、10、12、13、15、16题是正向题。测试群体任务对个体吸引力的题目是第2、4、6、8题,测试群体交往对个体吸引的题目是第1、3、5、7、9题,测试群体任务一致性的题目是第10、12、14、16、18题,测试群体交往一致性的题目是第11、13、15、17题。统计并分析测试所得的数据,可以得到各维度的得分和用来反映凝聚力大小的总分。

(4)实验变量。

自变量:一阶段的拓展训练及课后作业。

因变量:可以通过群体环境量表中群体任务对个体的吸引、群体交往对个体的吸引、群体任务的一致性、群体交往的一致性这四个维度来评价团队凝聚力。

(5)实验内容。

一是个人及双人项目:包括盲人闯雷阵、巧解绳结等项目。参与者在一个有散乱排放着实心球的10~15 m的道路上行进,看谁能快速通过雷区,并且不碰到别的球,如果碰到的话,取消比赛的资格,将球放回原位。

表1 沈师大拓展训练班学生实验前各维度及总体上的凝聚力的平均值

表2 沈师大拓展训练班学生实验后各维度及总体上的凝聚力的平均值

表3 沈师大拓展训练班实验前和实验后各维度及总体上的凝聚力对比

通过这些项目可以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明白经验对思维方

式的限制,明白发挥创意和行动力的重要性。

二是沟通项目:包括孤岛求生、生日线、盲人看世界、信息传递等项目。如信任百通行项目是让两个人组成一组,一人戴上眼罩后在同伴的帮助下,快速走出教室,在外面行走,然后回到教室后进行角色呼唤。

这些项目可以增加相互之间的信任度,加强成员之间的互相了解。

三是破冰项目:包括代号接龙、卧式传递、面对面介绍等项目。如大树与松鼠项目是让三个人一组,把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中选出两个人面对面站着,双手相搭组成一个树洞,另一个人站着树洞间扮演松鼠,而其他成对的学生和教师在可以自由的发挥。

通过破冰项目,可以活跃气氛,消除大家的紧张与陌生感,增强大家的理解与信任,通过身体上的接触来加强大家的情感沟通。

四是团队协作项目:包括众志成城、连环手、快速传球和坐地起身等项目。如人椅是指让所有的学生都把双手搭在前面一个人的肩膀上围成一个圈。然后根据教师的指令,慢慢的坐在身后学生的大腿上,坐好之后再根据教师的指令,相应的喊出“勇往直前、齐心协力”等口号。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聆听的重要性,团队合作永不放弃的精神。

(6)实验过程。

实验前:在正式拓展培训课程前对学员进行团队凝聚力测验。

实验中:本实验是以体育教学的形式进行研究。对被试进行为期3个月的拓展训练体育课程。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9.0 For Windows数据处理软件,对统计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

表1显示实验前,沈师大拓展训练班整体在IAGS、GIT、IAGT、GIS四个维度上的凝聚力的平均值的情况以及总体凝聚力的平均值的情况。(见表1)

通过分析得知,队伍在群体交往一致性和群体任务一致性这两个维度上的凝聚力的值与相应的区分点比较均较高,但是高出较少,几乎与平均值持平;群体交往对个体的吸引和群体交往一致性这两个维度上的凝聚力的值与相应的区分点比较均较低。这说明在队伍发展的初期,团队的建设也处于开始阶段,班级成员虽然多数为同届学生,但是分布在不同的院系,队员之间的交往不密切,相互之间还比较生疏,队伍活动的动机也往往只是任务性的,对目标的认识不够,清晰度也不是很强,这时候的凝聚力只是单纯的任务凝聚力,且较不稳定。

2.2 实验后

该班级整体在IAGS、GIT、IAGT、GIS四个维度上的凝聚力的平均值的情况以及总体凝聚力的平均值有所增高,各个平均值与各相应的区分点相比也呈现较高的态势。

表3显示实验前和实验后沈师大拓展训练班在四个维度上的值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见表3)

3 结论

各维度凝聚力水平的比较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总体的凝聚力水平也较实验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说明经过三个月时间的磨合与训练,队员的团队凝聚力有所增强,同时队伍的结构,人员的协调、互动与交流、行为的动机以及对团队角色的满意程度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的改善。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拓展训练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帮助学生队伍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团队凝聚力,形成团队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张玉兰.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2.

[2]Roei Fembndez-Ballestero S.Determinants and Struetral Relation of Personal Effieaey to Colleetive Effieaey.Applied Psyehology [J].lnternational Review,2002,51(1):107-125.

[3]李涛,朱海莲.体育团队凝聚力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2):187.

[4]肖晨.拓展训练对少年排球队团队凝聚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院,2013.

G807

:A

:2095-2813(2015)09(a)-011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116

猜你喜欢

师范大学凝聚力一致性
注重整体设计 凸显数与运算的一致性
浅谈培养小学班级凝聚力的路径和方法
商用车CCC认证一致性控制计划应用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北昌影音刘海申 凝聚力造就专业度,只为提供更好的服务
基于电压一致性的能源互联微网无功功率分配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如此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