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学体育运动会改革的初探
——以大理市民族中学为例

2015-03-13高向红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5期
关键词:运动会体育运动设置

高向红

(大理市民族中学 云南大理 671000)

对中学体育运动会改革的初探
——以大理市民族中学为例

高向红

(大理市民族中学 云南大理 671000)

传统的中学校体育运动会以竞技项目为主,竞技性强、学生参与人数少、大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已和当代体育的发展相脱节。当今的体育教育提倡全民健身的思想理念,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快乐参与、自主参与,因此改革中学运动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学运动会应该体现全员参与及全民健身意识,使体育运动会真正符合当前改革形势的需要,影响更多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该文以大理市民族中学为例,探讨中学体育运动会改革的必然性及改革实践中的一些有效措施。

全员性 集体性 娱乐性 竞技性 民族性

1 中学运动会改革的必然性

传统的中学运动会模式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几十年了,对广大的家长、师生已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比赛方法和组织方法,在内容上与教学实际相脱节,不能反映体育教学的效果,而且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竞技性强、娱乐性少是传统中学校运会的特点,对学校体育教学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和提高作用。依据中央第7号文件精神,中学运动会模式改革已成为必然。我校努力打破传统运动会的模式,淡化竞技性,将集体项目、趣味性项目融入竞技项目中,集竞技、娱乐、教育、健康为一体,使广大师生都参加到学校体育运动会中来,同时打破原来运动会教师是裁判,学生是运动员的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运动会的主人,在体育教研组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的运动会,组织教师都参与运动会,达到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全民建身、快乐参与的目的。

2 项目设置的集体性和趣味性

通过对学校体育运动会项目设置进行研究,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师生情况,制定校运会的试验方案、比赛规程,并进行反复试验和研究制定真正适和我校运动会的项目,争取达到操作简单,方法合理,裁判方便,娱乐性强,广大师生高度参与的目的。让每一位师生在运动会前对该项目的比赛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才能保证比赛工作顺利进行。从项目的设置上,例如选择参与人数多,娱乐性强的项目:拔河、多人接力、篮球、排球等集体性项目。我校以前的学校运动会项目设置是以竞技项目为主。参赛人数仅占学校总人数的20%左右,大多数学生只能当观众,做“陪衬”。相当多的学生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却很少有参与机会。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因为运动能力差,从未当过运动员,从未参与过运动会比赛。这种现象不符合全民健身的精神,与目前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不相适应。那么学校体育运动会应该怎样进行项目设置呢?通过对我校3个年级的学生抽样调查和试验,笔者认为:应让学生设置大众化、游艺性、趣味性、集体性的项目为宜。

对学生是否想参加运动会的调查,如表1。

通过表1分析可知:对观看运动会,感兴趣的学生有178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95.7%;有兴趣参与运动会比赛的学生有135人,占72.6%;上初中前参加过运动会比赛的学生只有46.8%。以上3个数据充分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有极强的参与意识,但参与机会很少,这就需要我们对学校运动会的组织形式、项目设置进行改革。应该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到运动会之中,所以在学校运动会项目设置上应大众化,应具有集体性、游艺性、趣味性。通过上面的分析知道,学校运动会应在项目设置上进行改革,那么学生对什么样的项目感兴趣呢?调查结果见表2。

通过对表2的分析可知:对集体项目感兴趣的学生有175人,占94.1%;对游戏趣味项目感兴趣的学生有183人,占98.4%。上述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大多对集体性、游戏性、趣味性的项目感兴趣,但也有极少数学生由于自主性不强,参与意识薄弱,处于中立地位。这表明运动会项目设置要引人入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根据抽样调查的情况,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更多的学生走进操场,走向大自然,陶冶情操,积极投身于学校体育活动中来。以利于改变“从小无参与机会,长大无参与意识,长成无参与能力”的状况。我校于2013—2014年就对集体项目在学校运动会中的价值进行了逐步尝试。具体实验方法是:(1)在项目设置上应大众化,面向全体学生。(2)改过去的竞技比赛单一项目为集体、游戏、趣味性项目。2013年全校在校人数为186多人,参加运动会比赛的人数为165人,参赛人数占总人数的88.7%;2012年我们在上一届运动会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革,向学生征集运动会比赛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征集上来的比赛项目,体育组的教师利用业务研讨时间进行分析研究,选出好的比赛项目,再反馈给学生,征求学生的意见,最后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研究确定。我们将入场式和队列比赛、广播操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14年全校人数为200人,参加运动会比赛人数为200人,参赛人数占总人数的100%。2014年运动会参赛人数空前,学生参与比赛热情极高,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表1 学生是否想参加运动会调查

表2 调查结果数据统计

3 校运会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作用

每年一届的体育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展示学校体育成果和学校精神风貌的窗口,它对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学校师生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等全面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学生的重要节目,因此学校应重视并开展好一年一度的冬季运动会。

4 少数民族特色体育在校运会中的开展

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独特的民族体育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源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特点鲜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具有高度的技巧,而且常常伴以歌舞、音乐,把竞技和娱乐巧妙结合在一起。既是文化娱乐活动,又有益于增强体质,深受少数民族广大群众的喜爱。

运动会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区民族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促进了近代体育项目的普及,把我们自身的民族体育运动开展到我们学校的运动会中,更受师生的喜爱。

5 结论和建议

(1)学校运动会项目设置应大众化。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比赛之中,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2)学校运动会项目设置应具有集体性、游艺性、趣味性。这样的比赛项目能使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到快乐,使自己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得到娱乐,又能培养学生长久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学校运动会项目设置应让学生自己进行。这样既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能感到项目的“亲切感”,乐于参与到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学校运动会是以育人为最高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以贯彻“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和集体主义精神为主,全面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和作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锻炼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

[1]耿培新.新颁布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与旧大纲的比较[J].中国学校体育,2001(5):13-16.

[2]杨东.传统与创新皆得——谈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改革[J].体育教学,2009(1):20-21.

[3]张瑞存,李青.对当前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探讨与研究[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56-58.

G807

:A

:2095-2813(2015)09(a)-005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057

猜你喜欢

运动会体育运动设置
体育运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我要参加运动会
栏目设置一览表
春季运动会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