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猎狐2014:中国境外反腐新常态

2015-03-12席志刚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猎狐警务公安部

席志刚

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猎狐2014”专项行动办公室负责人刘冬。摄影/董洁旭

获奖理由

他们是司法正义的守护者。74个专项行动组,行程数万公里,奔赴69个国家和地区,缉捕680名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员,是他们在过去的2014年向祖国和人民提交的汇报。他们将中国反腐的触角延伸至海外,践行了“即使犯罪分子逃到天涯海角,也要将其缉捕归案,绳之以法”的庄严承诺。古今中外,所有那些被称为伟大和光荣的行动,都必然伴随着巨大的困难和艰辛,必须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去面对艰辛并战胜困难!而这种困难和艰辛的大小,与勇气毅力的大小正相关,也就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构成了这种伟大光荣行动的影响力。

2014年年底,“猎狐2014”专项行动以成功抓获680名犯罪嫌人的丰硕战果正式收官。

对刘冬及参与海外追逃的“猎人”们而言,“猎狐2014”专项行动的结束是深化缉捕外逃犯罪嫌疑人工作的开始。经过专项行动大练兵后,公安部海外追逃将矛头指向那些漏网的、隐藏更深的狡猾狐狸。

猎狐大数据

2015年1月8日,公安部通报了“猎狐2014”专项行动主要战果。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共抓获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680名,是2013年全年抓获总数的4.5倍。其中,缉捕归案290名、投案自首390名。

在这项丰硕战果背后,一组数据在提供有力支撑。

在领导层面,中央成立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在指挥层面,公安部成立了“猎狐2014”专项行动办公室,由党委副书记副部长挂帅指挥。在资源整合层面,公安部整合部内经侦局、港澳台办、国际合作局、出入境管理局等十三个部门,出境警力2000余人次,并派出14个工作组,奔赴重点地区指导督战;外部则聚合外交部、驻外使领馆、边防、民航及各大单位等资源。

据了解,“猎狐2014”专项行动共向90余个国家和地区执法机关发出协查请求,发布红色通报140余份,派出70余个境外缉捕组,涉及69个国家和地区。境外追逃工作在南太平洋、南美洲和西欧等地区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

战果分析显示,嫌犯出逃时一般有两个规律,一是选择办签证比较容易的国家和一些实行落地签的国家;二是嫌犯往往选择华人较多的国家,因为华人比较多不容易暴露,且容易生存。

事实上,“猎狐2014”专项行动在情报信息汇总后,即将东南亚国家设为“猎狐”重点区域。公安部通报的材料证实,中国警方共向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派出30余批次工作组,缉捕逃犯229名,占到总人数的34%。

另一组数据则反映战绩来之不易。从涉案金额看,千万以上的208人,超过亿元的74人。从潜逃境外时间看,抓获潜逃5年以上的196人,其中10年以上的117人,逃跑时间最长的22年。

在“猎狐2014”专项行动二十大经典案例中,最能藏的当属浙江叶某,潜逃意大利22年。最能躲的则是福建魏某,为缉捕该嫌疑人,工作组辗转澳大利亚、法属新喀里多尼亚、日本、瓦努阿图四国,是“猎狐2014”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为缉捕嫌疑人辗转国家最多的案件。最能跑是河南周某,外逃至哥伦比亚,为完成缉捕任务,工作组往返距离达四万余公里,是“猎狐2014”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缉捕往返距离最长的案件。最耗神的首推上海张某,工作组境外缉捕耗时长达一个半月。最能坑的是北京李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38亿余元潜逃越南,是“猎狐2014”行动中涉案金额最大的案件。

“猎狐2014”专项行动启动后即被被贴上反腐的标签,刘金国副部长所强调,“一些外逃嫌疑人还牵涉腐败犯罪,能否到案直接关系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这意味着追逃贪官亦在专项行动之列。

尽管战果并未披露缉捕贪官的数据,但“猎狐2014专项行动是中央反腐大局的有力策应”的评价表明,在缉捕归来的680名犯罪嫌人中,外逃贪官占比不小。

猎人群像

由于嫌疑人逃往的国家并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无论是在地处大洋洲的瓦努阿图,还是在埃博拉疫情严重的西非国家,都有缉捕队员们的身影。他们转战69个国家和地区,克服各种困难,成功逆转了境外各种办案不利情况,创造了70余个境外缉捕组无一失手的战绩。

在《中国新闻周刊》采访到的“猎人”中,三位警官给记者的印象最为深刻。

刘冬,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猎狐2014”专项行动办公室负责人,花白短发,身材适中,面带笑容,一副慈眉善目的形象。从警33年,由刑侦转战经侦,参与并指挥过各类刑事、经济案件的专案缉捕行动,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猎人”。

文警官(化名),“猎狐2014”专项行动缉捕行动队的负责人,身材精干,透着一股练家子的气势。曾任职中国驻加拿大警务联络官,参与劝返外逃近十年的高山回国自首。

武警官(化名),“猎狐2014”专项行动缉捕行动队一线行动组长,留着略长的头发,有些蓬乱,体型瘦高,面色白净,一副眼镜使他多了些书卷气。貌似文弱书生的他,却是一名优秀的一线侦查员。

刘冬将他的队员称为“兄弟”。在公安部门序列,“同事”“同志”“战友”“队员”才是标准称谓,但刘冬以“兄弟”相称,既体现出他作为老大哥的做派,也表露了他超乎同事和领导的关切。

凡是“侦查”就意味着风险。在海外缉捕行动中,往往伴随着种种难以预测的情况。在猎狐行动人员讲述的一些缉捕案例中,照胸口刺来的刀、上了膛的枪,甚至炸弹都曾在一些抓捕现场出现,尽管他们表述起来轻描淡写,但依然难掩其中的惊心动魄。

行动组成员还曾经远赴埃博拉疫区执行任务。2014年7月,远赴非洲刚果(金)、乌干达等埃博拉疫区执行任务的一个行动队,令刘冬非常揪心。他很少到机场迎接缉捕队员押解嫌疑人归来,但在这个行动队回来时,刘冬破例到了机场迎接他们,并且深情地拥抱了大家。

刘冬等三位警官只是“猎狐2014”专项行动“猎人”群体的缩影,公安部为“猎狐2014”专项行动组建了一支专业、精干的追逃队伍。

从学历看,他们多是名校毕业,不乏国外留学的“海归”,专业背景多样,除了侦查学外,还有法学、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从来源看,既有公安部经侦局的精锐,也有从全国各地抽调而来的干警。值得注意的是,“猎人”团队平均年龄仅30多岁。

提升国际警务合作话语权

“猎狐2014”专项行动的开展,被视为中国在国与国之间的反腐行动采取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猎狐2014”专项行动提升了中国警务人员的国际化执法水平。无论从证据材料的准备,还是对有关国家法律的熟悉程度,中国警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警衔对等有时并不是绝对的,单枪匹马的低警衔队员的专业和敬业同样赢得国际同行的尊重。”刘冬说。

中国在国际警务合作越来越顺畅,与中国国力上升密切相关。以1984年中国加入国际刑警组织为标志,公安部迄今已经与8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的双边警务合作关系,与31个国家的内政警察部门建立了定期工作会晤机制,签署各类文件近300份,在27个国家派驻警务联络官49名。

另外,在一些相关的国际组织中,例如国际刑警组织总部、上海合作组织相关机构中,中国警察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警务人员在国际警务合作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已今非昔比。

在合作程序上,已经形成一种模式:追逃对象行踪一旦确定,“猎狐2014”专项行动办公室会同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将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信息分别通报给相关国家和地区执法部门,商请外交部将全部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列入“特别名单”。

境外追逃过程中,警务联络官的作用非常大。中国驻外使馆的警务联络官在接到国内发给驻在国的协查请求后,即联络所在国相应执法部门请求协查。其间内外通联,协调协查进展极为繁复。

“猎狐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战法,更离不开机制的不断创新。”相对于战果而言,刘冬更看重专项行动对公安机关境外追逃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促进作用。

“缉捕外逃犯罪嫌疑人的工作没有终点。”刘冬说,“专项行动只是对追逃工作在时间段上的划分。但只要还有一名犯罪嫌疑人在逃,我们追捕境外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就不会停下来。”

(因办案警官身份保密,文中一线警官为化名)

“猎狐2014”

2014年7月22日,公安部一场代号为“猎狐2014”旨在缉捕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的专项行动正式启动。该行动整合了公安部经侦局、港澳台办、国际合作局、出入境管理局等十余个部门,并聚合外交部驻外使领馆及各大单位同行等外部资源。“猎狐2014”专项行动办公室设在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负责人为经侦局副局长刘冬。

猜你喜欢

猎狐警务公安部
阳泉“草帽警务”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梁朝伟、段奕宏对峙《猎狐行动》
公安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
“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警务人才英语口语提升研究
公安部首设“反恐专员”
问题与主义:近十年公安警务改革理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