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教育下的高校贫困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研究

2015-03-12刘瑞崔凯马众马翔宇陈曦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社会责任感中国梦

刘瑞 崔凯 马众 马翔宇 陈曦

摘 要: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作为当今社会的高知识群体的高校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话题备受关注。这一群体的社会责任感有无和能否担当起属于自己的历史责任,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系统研究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贫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利于全面提升高校贫困生的教育质量,有效指导高校整体德育教育的实践。

关键词:中国梦;高校贫困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

高校贫困生问题近年来虽已得到了国家、各地方政府和各高校的广泛重视,但由于社会复杂现实影响、各种思想渗透和社会思潮的冲击,个人思想利己性的倾向,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中容易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功利性较强等问题。因此,如何在“中国梦”教育背景下正确培养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认真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深刻内涵

实现中国梦作为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历史任务,既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需要,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首先,实现“中国梦”是一种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中国梦”主题教育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其次,“中国梦”是一种精神力量。“中国梦”这一主题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相信,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发挥才能和实现自己期望的机会。①最后,“中国梦”是一种责任担当。“中国梦”主题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升华为共同理想,有机结合“个人梦”和“国家梦”,从而增强其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苦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融入到高校困难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我们育人的重中之重。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本内容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它反应的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②。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一方面关系到个人理想信念的实现,另一方面与民族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悠悠相关。同时,社会责任感是衡量贫困大学生是否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个主要标准,因此,在实现“中国梦”和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我们应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对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包括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五个方面的内容。③第一,对自己要确定合理的奋斗目标,全面发展,自我成才,珍惜自己的生命和身体健康,自尊自爱,对自我心理健康负责,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第二,对家庭要孝顺父母,尊老敬老养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三,对他人要仁爱、诚实,应该同情和关心社会的弱势群体,学会爱人和被爱;第四,对国家要爱党、爱国,对社会公德的认可并能自觉践行。要做到个人與国家共荣辱共兴衰,结合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和祖国的需要,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五,对社会要遵守社会规范、爱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对学校公共场所规则设施的自觉遵守和爱护。每个大学生都应对社会抱有感恩之心,才能使人们获得极大的友善、宽容和仁爱的氛围。把自己的人生目标置于社会与时代中,并紧紧地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富强和民族发展联系起来。

三、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

通过调查问卷和走访研究,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贫困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为考察目标,我们对全校贫困生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310份,收回278份,收回率为89.67%,其中有效问卷为278份,有效率为100%。经过调查和相关分析发现,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了积极和消极的方面。经济困难给大学生带来的正面影响主要有勤于学习、品质优良,乐于帮助他人;而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思想行为主要是自卑、压抑、敏感、掩盖实际情况、虚荣心强、嫉妒他人及过分依赖国家和学校资助。经统计,68%左右的贫困生学习刻苦认真,生活作风朴实,工作勤恳负责。个别同学除勤工助学和国家助学金维持生活以外,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校外的勤工活动赚取生活补贴,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表现出了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但56.7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大学生群体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情况比较严重,自我责任感认可度也较低。自律能力差诚信缺失、感恩意识差、以自我为中心、公德意识差,如虚报家庭经济情况,开具贫困假证明,利用虚假信息骗取国家助学贷款,合同到期拖欠不还,失信违约,贷款毕业生的助学贷款的违约率也在呈上升趋势,滥用或乱用助学金,日常消费相对奢侈等其它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此外,大部分受到国家和学校资助的贫困生毕业后都表示不太愿意到基层工作或西部贫困地区支教。以上行为都损害了国家资助育人工作的严肃性、正当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责任感总体弱化的原因复杂又多样。通过对大学生本身和其所在的生活环境的综合分析,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生活环境因素。这是造成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一个首要因素,在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伴随市场经济建立出现的新的问题,当代各媒体在商业化的环境中产生不负责任的意识和做法,同时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开始在国内弥漫,使得贫困生的责任感意识受到许多不良影响和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二,学校教育因素。学校道德教育和管理不足,且目前高校普遍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比较滞后,在贫困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问题上学校教育培养与社会发展脱节。第三,存在着高校教师做出不当行为,使大学生对责任感产生消极的认知。作为学生的启蒙者,职业道德淡漠,对本职工作责任心不够和对学生提出的正确诉求关心不够,置若罔闻。第四,没有完备的培养和评价体系。高校基本上只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上的培养,却忽略对学生履行责任和义务、勤恳诚信等道德行为实施科学和完善的评价体系,因此在具体践行责任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知行不合的现象④。

四、紧密联系“中国梦”教育与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载体与媒介,把“中国梦”战略思想作为完整的思想体系传达给学生,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够使青年学生深刻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发展性和时代性。首先,要把“中国梦”主题教育针对性的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根据大学生生活范围、接受限度和认知能力,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对“中国梦”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邀请专家学者和各界英模开展课堂宣讲,组织大学生进行“中国梦”的学习和参观。另外,要侧重将“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渗透性。利用好校园网、微博、QQ群、校内广播电台、宣传橱窗等阵地引导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再次,要把“中国梦”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更多的贫困大学生自愿走基层、入队伍、去边疆,以实现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建功立业,报效祖国,这是贫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而又具体的体现。

五、培养高校贫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宏伟目标融入责任感教育全过程。“要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应充分利用各种现实、网络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荣辱观教育、感恩教育、传递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形势政策教育,强化贫困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精髓的理解,培养大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并通过完善学校针对贫困生的学生评价体系和制度建设等措施,形成全员育人的机制”⑤。第二,通过加強教师队伍建设,率先示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视校园主要阵地的作用,加强生命、感恩和诚信等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建立明确的责任感概念;第三,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建立健全的贫困生心理档案,及时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状况,还可以拓宽形成多元化的心理咨询渠道,如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开办心理专栏、开展心理讲座、举办心理沙龙等;并以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的方式,使学生掌握自主心理调适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第四,高校贫困生在培养自身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要提高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道德榜样,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第五,家庭教育的传统理念和方式需要改变,突破传统的说教方式,将身教与言传结合起来。家庭教育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成效。第六,社会教育要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丰富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培养的内涵,发挥政府和舆论的指导保障和监督作用,建立德育实践基地,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注释:

①蒙秋明. 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J].贵州社会科学,2013(8).

②蒋国勇、应小丽.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原则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3).

③王何汉.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山东师范大学,2012.

④王志杰.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现状浅析 [J].中国证券期货,2011(12).

⑤王何汉.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山东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高校贫困生社会责任感中国梦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探究中医四诊合参理论对于高校贫困生的鉴别作用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