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西部地区122 例小儿烧伤分阶段心理护理体会

2015-03-12萍,王林,任

西南国防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换药创面小儿

陈 萍,王 林,任 炜

烧伤是生活、生产、突发性灾难和战争中常见的创伤类型,是指热力对机体组织的损伤,包括火焰烧伤、热液烧伤、电烧伤、化学烧伤。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其中小儿烧伤较为普遍,常见于1~3 岁小儿[1-2],并且由于小儿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烧伤严重影响患儿的生理,并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创伤,对小儿烧伤的治疗以及后期的康复训练造成严重影响。小儿烧伤的护理,尤其是对其心理护理,可以明显促进烧伤的痊愈,增强康复的信心,不仅减少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减少了社会负担,因此必须重视并积极探索小儿烧伤的心理护理。 本院烧伤科自2010 年1月~2015 年1 月共收治烧伤患儿122 例, 治疗过程中,在进行常规烧伤护理的基础上, 配合以分阶段心理护理,降低家长的焦虑值,促进患儿配合治疗,克服心理障碍以及恐惧心理,为烧伤治疗以及后期的康复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将分阶段心理护理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2 例烧烫伤患儿中,男性87 例,女性35 例;年龄6 个月~14 岁,平均(3.8±1.6)岁。 致伤原因主要以热液烫伤为主,其次为火焰烧伤(表1);其烧伤面积分布见表2。在积极治疗和护理的同时,给予全面的分阶段心理护理后,患儿依从性高,家长配合治疗,本组122 例患儿均痊愈出院。

表1 122例小儿烧伤原因分布

表2 122例小儿烧伤面积分布

2 心理护理

2.1 静脉输液及静脉采血操作中的心理护理 静脉输液以及静脉采血是对儿童进行治疗和检查的常用手段,儿童因其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点, 主要是缺乏认知能力,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尤其是疼痛刺激较为敏感。因此,在进行操作时,患儿容易出现哭闹、挣扎的情况,严重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治疗的效果。

在患儿入院时, 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儿及其家长,并通过肢体动作和语言与患儿进行交流并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 在对患儿进行输液前,护理人员向患儿家长介绍操作的过程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家长配合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护理。在进行操作时,选派穿刺技术过硬、亲和力高、善于与患儿及家长交流的护士进行操作。 当患儿出现哭闹、挣扎的情况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对患儿进行劝慰,用患儿可能接受的方式,如轻柔抚摸、言语鼓励、展示玩具、看动画片等方式,安抚患儿的情绪,不能采取欺、蒙、骗的方式, 待患儿情绪平复后再为患儿进行穿刺和输液。穿刺尽可能做到稳、准、快,一针见血,以减轻输液带给患儿的疼痛感,增强信心。 对于≤6 个月的婴幼儿,如果母亲陪同, 先嘱咐其吸吮母乳或代乳品并实施袋鼠式护理,让家长贴身拥抱,轻柔而有节奏地拍打其肩背部,轻握患儿小手揉搓,让其熟悉并感知周围环境的轻松和安全,减轻所受惊吓。操作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的状态,尤其年长儿,为防止其见血紧张后引起晕厥, 可以使患儿坐位或平卧位。 对不合作的患儿应与家长共同对患儿加以束缚,以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意外,坚决避免恐吓、强迫患儿。操作过程中,也可以用轻柔的肢体动作,如轻抚患儿头部、肩、背或紧握患儿小手按摩、揉搓,取得患儿和家长好感,让患儿有一种被重视、被关心、被宠爱的感觉,减轻患儿的生疏感;可以与患儿交流学校、班级的生活,如谁最勇敢,最喜欢哪位教师,谁最胆小,谁爱哭,谁爱做好事。 有意识地转移患儿的注意力,正面鼓励、赞扬,使其自尊心、自信心、荣誉感、自豪感大大提升。从而认同、信任、依从,慢慢消除恐惧心理,进而主动配合、减轻疼痛。

2.2 烧伤换药时心理护理 烧伤换药是烧伤治疗的常规措施,对于烧伤创面的清洗、创面消毒、坏死组织的清创、包扎、创面的热治疗、痂皮处理、创面包扎等步骤,均伴有疼痛感,并且持续于操作过程及操作后一段时间,患儿往往出现负性情绪表达,如哭闹、反抗、逃避、易激惹,甚至打骂医护人员,并且由于患儿的负性情绪表达,往往引起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甚至严重时引发医患冲突。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应为患儿安排空气清新、室内清洁、定时通风、做好消毒隔离的换药室,可在墙上贴卡通画,创造一个良好的换药环境,缓解患儿的紧张感。≤6 个月的婴幼儿,安排母亲陪同,先哺食母乳或代乳品,熟悉换药室环境,避免患儿到新的环境出现的不适感。 对于较大的患儿,耐心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换药的目的及步骤, 可以给患儿讲英雄人物事迹,激发患儿勇气以及信心;操作时准确到位,避免反复;利用患儿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心理特点, 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少患儿的负性情绪表达。对于家长的焦虑情绪,积极心理干预,避免家长的焦虑情绪影响患儿的心理发展。 操作完成后,积极表扬患儿,必要时可以采用物质奖励,增强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

2.3 术前以及术后心理护理 烧伤手术治疗是对难愈性创面治疗的必要手段,患儿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怕手术效果不理想,留下后遗症,影响孩子外观以及功能;术后恢复困难以及麻醉药物的影响。 患儿多关心手术疼痛问题。 术前护理上应该与患儿进行充分的交流,取得患儿信任,耐心、细致地为患儿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其操作医生的治疗技术、手术过程,并介绍其他患儿手术成功经验;安排与其他患儿交流,增强信心,提高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如果条件允许,也可提前带患儿去熟悉手术室, 可一定程度上消除患儿术前的恐惧心理,使患儿能以乐观的情绪接受手术治疗。

术后加强对患儿的巡视,注意询问患儿有无不适以及需求,多以言语对患儿进行鼓励和安慰,还可采取给予玩具分散其对疼痛的反应。患儿可能出现伤口的疼痛、出血,可以通过口服小剂量镇痛药物对症处理。保持患儿良好的心情,可以建议监护人为患儿讲故事、学唱儿歌等,以提高患儿配合术后治疗的依从性。

2.4 康复期心理护理 烧伤创面修复后,康复期持续时间较长,由于烧伤深度的不同,其康复的程度也不同。有的患儿创面可完全恢复;而深度烧伤患儿可能会出现瘢痕增生、关节畸形,影响患儿的容貌以及机体功能。烧伤患儿由于烧伤创面的影响,常常受到同龄孩子的歧视,逐渐出现孤僻、内向、胆小、封闭,没有安全感、缺乏自信心等心理障碍,严重者出现抑郁等不良心理疾患。面对孩子的境遇,家长同时也会表现出焦虑、内疚、淡漠等心理反应。而家长对于孩子疾病的态度,往往最能影响孩子今后的心理发展方向。所以,做好患儿家长和患儿的心理护理显得同样重要。≤6 个月的婴儿,一般在满足生理需要的情况下,无特殊心理表现,应鼓励家长经常抱抱、拍拍,或抚摸头部、后背,与他们讲话、微笑等,使患儿很快适应环境,消除不良情绪。学龄前儿童或更大的患儿,可以给其介绍小伙伴,帮助他们熟悉环境,可以经常组织游戏以及亲子互动,给他们讲故事。对于已有自卑、自闭心理的年长患儿,可以采用聚焦解决模式来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鼓励并引导患儿向家长或是医护人员讲诉自己的不良情绪体验。 之后通过表扬、鼓励的方式正面反馈给患儿,帮助患儿消除自卑感,消除顾虑,建立稳定、乐观的情绪。还可以介绍些整形手术成功的同病种患儿相互认识, 使其明了整形后的美好改变,增加其信心。 对于同病房的患儿和家属应做好健康教育,避免歧视和嘲笑患儿,营造良好的环境。

3 讨论

我院地处新疆西部地区,90%以上的烧伤患儿来自于城乡结合部或乡镇地区, 主要因为我区为多民族聚集区,生活习俗各不相同,经济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所以对小儿看管不够,加之小儿年龄小,身体各方面的发育不完善,处在学习与模仿的阶段,自身的控制力较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且小儿好奇心较重,易造成小儿烧伤[3]。 小儿因生长发育特点,皮肤屏障较薄,免疫力较低,痊愈后留有瘢痕,容易形成畸形及功能障碍,易造成小儿及其家长的负性情绪[4],如小儿的恐惧、畏惧、自卑、自闭、抑郁;家长的焦虑、厌恶、淡漠等,对治疗造成种种不利影响。 因此,有效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5-6]。 为此,我们针对烧伤治疗的特点,提出分阶段心理护理,即分为:静脉输液及静脉采血操作中、烧伤换药时、术前以及术后、康复期4 个阶段进行心理护理,按照治疗操作以及病情发展的不同特点,结合改善医疗环境、提高服务治疗、增强医疗技术力量,严格执行医疗制度及常规,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儿从害怕、恐惧治疗,转变为愿意、乐意治疗,消除自卑、抑郁,变得乐观、积极、主动;使家长摆脱自责、相互埋怨、焦虑、厌恶、淡漠不良情绪,配合治疗。

总之,心理护理是烧伤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患儿在治疗过程的心理需求不同。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护理中,掌握不同阶段烧伤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变化特点,实施心理干预来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治疗工作。 使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得到全身心的护理,促进早日康复,尽快回归社会环境。

[1] 陈军民,薛金增,邹朝春,等.1622 例儿童意外损伤的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9):750-751.

[2] Homas CR,Russell W,Robert RS,et al.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young adult survivors of pediatric burn injury [J]. Pers Disord,2012,26(2):255-266.

[3] 李勇,许瑾,章祥洲,等.1522 例小儿烧伤流行病学特点分析[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4,9(5):506-511.

[4] 吴云洁. 小儿烧伤的心理护理[J]. 医学信息,2014,10(27):154.

[5] 郝晓艳.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4, 9(25): 226-227.

[6] 李悦宏,刘冬梅,李明华. 电击伤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 355-356.

猜你喜欢

换药创面小儿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夜盗小儿(下)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rh-EGF凝胶联合SD-Ag对兔烫伤创面修复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