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2014 年滇南地区HIV 感染者血培养阳性结果分析

2015-03-12蔡敏琪陆惠梅

西南国防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感染者葡萄球菌病原菌

梁 凯,陈 斌,蔡敏琪,陆惠梅

HIV 感染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容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 感染是HIV 感染者AIDS 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血培养是感染诊断和危重患者病情监测的重要手段,血培养阳性对患者病情诊断尤为重要。 血液细菌感染(菌血症)是一种后果极为严重的感染,这类感染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笔者对本院2010 年1 月~2014年12 月期间HIV 感染者血培养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了解本地的HIV 感染者感染的病原菌谱,以指导临床治疗,并为预防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65 例血培养标本中,143 份来源于临床诊断为艾滋病期的HIV 感染者,22 份为发热原因待查或者外伤后具有血培养指征的初检HIV阳性患者;所有标本均在患者入院后系统治疗感染前采集。

1.2 采血指征 (1)不明原因发热(体温>38 ℃)或者低热(体温<36 ℃)患者,或寒战患者;(2)白细胞增多(>10.0×109/L)、超敏C 反应蛋白增多、粒细胞或者血小板减少患者;(3)昏迷、血压降低、多器官衰竭患者。

1.3 血培养方法 血培养采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及安图生物血培养系统进行。 统计菌株均来源于2010 年1 月~2014 年12 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HIV 感染者的合格血培养标本,每名患者同时使用需氧瓶和厌氧瓶进行标本采集。

1.4 病原菌鉴定与药敏试验 细菌和真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珠海迪尔公司生产的细菌鉴定及药敏鉴定系统进行检测,必要时采用手工生化进行病原菌鉴定,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补充,药敏结果按照NCCLS 制定的标准判定[2]。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 表格进行病原菌及药敏统计。 统计学描述采用例和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细菌检出情况 监测期间HIV 感染者血培养检出病原菌165 株,未检出合并感染患者。 检出病原菌主要是真菌,其次是肠杆菌科细菌和葡萄球菌科细菌, 分别占检出病原菌总数的35.8%(59/165)、30.9%(51/165) 和25.5%(42/165)。 在检出真菌中,有63.1%(37/59)是马尔尼非青霉菌;在肠杆菌科细菌中,主要是大肠埃希菌等常见病原菌,但是有5.8%(3/51)为沙门菌。 而未确诊为艾滋病期的22 份标本检出病原菌约81.8%(18/22),为肠杆菌科细菌;检出葡萄球菌科细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葡萄球菌科细菌的69.0%(29/42)。2010~2014 年肠杆菌科细菌和葡萄球菌科细菌的检出率有逐年减少趋势,而真菌特别是马尔尼非青霉菌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各年病原菌检出情况详见表1。

表1 2010年~2014年HlV感染者血液标本病原菌检出情况(%)

2.2 病原菌药敏情况 真菌与肠杆菌科细菌是检出主要病原菌,统计发现检出病原菌的耐药率普遍较低,其中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耐药率均在10%以下,真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7.5%、伏立康唑耐药率为7.9%、氟胞嘧啶耐药率为2.1%、伊曲康唑耐药率为5.4%、两性霉素耐药率为0;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率较低, 它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25.0%以下, 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的菌株,详见表2。

表2 51 株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

3 讨论

云南省红河州地处滇南边境地区,是全国HIV 感染率较高的地区之一。本院地处红河州开远市,是本地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之一, 收治患者范围辐射滇南各县市, 本研究统计结果对本地区具有较高的代表性。HIV 感染者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损坏,患者常常发生病毒性、细菌性和真菌性机会性感染,机会性感染是HIV/AIDS 患者的重要死因之一。 其中血液感染是各种机会性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病原菌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血液后在人体血液内繁殖并随血流全身播散即发展为菌血症, 菌血症患者往往发生多器官急性转移性感染,后果非常严重。

本研究结果表明,2010 年1 月~2014 年12 月间165 例HIV 感染者血培养阳性标本,检出病原菌165 株, 真菌是检出的主要病原菌。 真菌感染是HIV/AIDS 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工作中对这类患者的诊治常常出现一定的延误,这类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3]。 本研究发现,真菌尤其是马尔尼非青霉菌在HIV 感染者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检出率有逐年增加的势头,临床工作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马尔尼非青霉菌在检出病原菌中比例较高, 占检出真菌的63.1%。 马尔尼非青霉菌是一种致病性真菌,患者感染马尔尼非青霉菌后常常产生严重后果,这类患者病死率较高,预后不良,此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迅猛上升势头[4]。 肠杆菌科细菌是HIV 感染者血培养阳性标本中检出率仅次于真菌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在未确诊为艾滋病期的22 份标本中,肠杆菌科细菌是检出的主要病原菌。 同时还发现,沙门菌在肠杆菌科细菌中占有一定比例,占检出肠杆菌科细菌的5.8%。 本研究HIV 感染者血培养阳性患者检出的葡萄球菌科细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检出葡萄球菌科细菌的69.0%,与陈玉莲等[5]报道的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检出葡萄球菌的100.0%)有一定差异。

本研究统计了HIV 感染者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的真菌及肠杆菌科细菌的药敏情况,结果显示真菌耐药率均在10.0%以下,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均在25.0%以下, 表明本地HIV 感染者血培养检出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普遍敏感。

[1] 王英.1997~2012 年昆明市五华区HIV 感染者及患者死亡情况分析[J]. 卫生软科学,2014,28(5):312-314.

[2]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Fifteenth Information[S]. Supplement M100-S15, 2005: 34-42.

[3] 柳明波,韦良宏.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检测的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2014,35(6):713-715.

[4] 冯时青.AIDS 并发肺结核、马尔尼非青霉菌病1 例[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7):2343-2344.

[5] 陈玉莲,徐涛,马碧蓝,等.广东台山HIV 携带者艾滋病患者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种类及药敏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6):671-675.

猜你喜欢

感染者葡萄球菌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皮肤上皮细胞中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葡萄球菌重症感染68例的临床分析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
艾滋病感染者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