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用水安全保障研究
——以平罗县某生态移民安置区为例
2015-03-12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750001,银川)
宁夏中南部地区占宁夏国土面积的65%,回族人口133万人,是全区最大的回族聚居区。该地区处于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过渡的农牧交错地带,生态脆弱,干旱少雨,资源贫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极为不协调,贫困程度深。为改善这一地区的基本生存条件,宁夏把中南部地区的扶贫开发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之中,实施了以劳务创收和特色种养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的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工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明显。用水安全是保障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因素。以平罗县庙庙湖生态移民安置区为例,对安置区用水安全保障进行分析研究。
一、概 况
1.安置规模
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生态移民安置工程共安置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3 013户14 500人,其中,2012年搬迁安置1 053户5 130人,2013搬迁安置安置1 200户5 770人,2014年搬迁安置760户3 600人,分别安置于庙庙湖安置点A、B、C区。发展农田灌溉面积2.2万亩(1亩=1/15 hm2,下同),其中,开发农田灌溉面积1.52万亩,项目区周边及生活区生态用地面积0.285万亩,生活区庭院经济及绿化占地0.305万亩。共分3个片区布置:A区灌溉面积7 528亩,B区灌溉面积8 250亩,C区灌溉面积5 321亩。
2.自然条件
庙庙湖生态移民安置区位于平罗县陶乐镇东北部,属于陶乐扬黄灌区的黄土梁灌区的一部分。项目区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海拔高程在1 097.80~1 112.30 m之间,总占地面积3.11万亩,全部为沙丘,地处黄河冲积、洪积平原,由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两部分组成。项目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8月,但持续时间短,对施工没有太大影响。多年平均气温为9.1℃,月平均气温低于0℃以下的有12月和1月、2月,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月,最高是7月。项目区全年平均风速为3.5 m/s,大风天气多出现在3月、4月、5月,其中4月最多,多为四、五级,最大风速17.2 m/s,且常常产生沙尘天气,年平均沙尘天气6~7次。灾害性气候主要是暴雨、山洪、扬沙、大风、霜冻等。
3.水源条件
(1)水资源情况
①降水。平罗县降水稀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91 mm,降水高值区在西部的贺兰山区,降水量在300 mm以上,降水自西向东递减至黄河右岸陶乐台地不足200 mm。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年降水量的76%以上,尤以7月、8月最多。
②水面蒸发。平罗县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变化在1 100~1 300 mm(E601型蒸发皿)之间。水面蒸发量年内最大值 出现 在5月、6月、7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12月。水面蒸发量年际变化较小,一般在20%以下。
③过境水量。黄河自西南高仁镇入平罗县境内,向北流至红崖乡王家沟村出境。根据宁夏入境下河沿水文站和出境石嘴山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以1956—2000年45年系列计算,下河沿水文站实测入境水量306.8亿m3,石嘴山站出境水量281.2亿m3,进出境相差25.6亿m3。
④当地水资源总量。平罗县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0.66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0.405亿m3,地下水资源量2.342亿m3,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间重复计算量2.081亿m3。
(2)供水工程
①引水工程。流经平罗县的主要干渠有从青铜峡水库坝下河西总干渠引水的西干渠、唐徕渠、惠农渠。
②扬水工程。平罗县扬水工程主要是陶乐扬水,该工程由多处小型提水泵站从黄河提水供灌溉之用,设计供水能力9.4 m3/s,现状供水能力11.9 m3/s,设计灌溉面积9.0万亩,实灌面积达11.9万亩。
(3)水资源开发利用
①取水量。2014年平罗县总取水量7.153亿m3,其中农业、生态取水量6.878亿m3,占总取水量的96.15%;工业取水量0.193亿m3,占总取水量的2.69%;城镇生活取水量0.046亿m3,占0.64%;农村人畜取水量0.036亿m3,占0.5%。
②耗水量。2014年平罗县总耗水量3.403亿m3,其中农业耗水量3.279亿m3,占总耗水量的96.35%;工业耗水量0.074亿m3,占总耗水量的2.17%;城镇生活耗水量0.014亿m3,占0.41%;农村人畜用水量0.036亿m3,占1.05%。
二、用水合理性分析
庙庙湖安置区用水坚持人水和谐相处的原则,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既要满足移民区生产、生活合理用水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需用水关系,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合理配置。以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原则,充分考虑当地节水潜力,实现高效节约用水。
1.生活用水分析
由于生态移民安置区分年度进行安置,因此生活用水分析需考虑人口增长等因素。根据《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规定生活用水分析的主要指标:生活用水定额采用40 L/人·d,公共建筑用水采用5%,管网输水损失及未预见水量系数采用15%,日变化系数取1.3;管网输水损失及未预见水量为15%。计算庙庙湖安置区生活取用水量为22.02万m3,安置区生活用水量见表1。
表1 庙庙湖安置区生活取用水量
2.灌溉用水分析
(1)灌溉系统分析
①灌溉面积分析。庙庙湖安置区计划安置区移民3 013户14 500人,按照“人均1亩水浇地,支持户均发展1亩温室”,开发节水灌溉面积14 500亩,其中发展特色种植11 487亩,设施农业3 013亩,考虑安置区沙漠化较重,防风沙任务艰巨,发展10%的防护林面积1 450亩,共需发展灌溉面积15 950亩。
②种植结构分析。庙庙湖安置区在确定种植结构时,参考了移民意愿并结合当地水土资源情况,确定种植结构与比例为:种植枸杞11 487亩;设施农业3 013亩。
③输水、灌溉方式分析。“十二五”期间移民安置区灌溉输水方式全部采用管道输水,灌水方式采用喷灌、滴灌。
④灌溉用水定额分析。根据《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项目用水的指导意见》并综合考虑安置区所在区域气候、水资源情况,论证采用定额为枸杞240 m3/亩,防护林120 m3/亩,日光温室340 m3/亩。
⑤灌溉水利用系数。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管道输水利用系数取0.95;田间采用滴灌方式,田间灌水利用系数取0.90;沉沙及调蓄设施全部采用土工膜防渗,蒸发渗漏损失取调蓄水量的5%。确定安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采用0.79。
(2)灌溉用水量
通过采取适当的节水措施,改变灌溉方式,发展特色农业,农业毛灌溉水量为488.04万m3。考虑到安置区种植结构今后可能会在小范围内调整,再考虑10%不可预见水量,农业总取用水量为550.4万m3,取水流量为0.61m3/s。安置区灌溉用水量见表2。
表2 安置区农业灌溉用水量
三、用水安全保障分析
1.落实“点对点”节水措施保障用水指标
平罗县庙庙湖生态移民安置区要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来保障安置区用水安全。按照宁夏实行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要保障生态移民安置区的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必须在不增加平罗县用水指标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节水措施,挖掘县内节水潜力来满足安置区农业灌溉需水。
平罗县通过宁夏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项目2010年度平罗县灵沙项目节约昌滂渠用水量195.94万m3。平罗县通伏项目节约惠农渠、沿黄干渠用水量138.22万m3。平罗渠口项目节约东边渠、永胜渠和合作渠用水量25.54万m3。通过平罗县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黄渠桥镇惠北西润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节约昌渠、官泗渠用水量270.67万m3。以上4个项目总计节约用水630.37万m3,用于平罗县陶乐庙庙湖安置区农业灌溉。
2.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保障取水安全
宁夏灌溉用水主要存在灌溉方式落后、用水效率低等问题,农村饮水不安全主要存在水质、水量和保证率低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保障庙庙湖生态移民安置区用水安全,在安置区进行人饮工程和灌溉工程建设。
安置区人饮工程建设主要依托平罗县陶乐水源工程改造项目,将五堆子供水站与陶乐镇生活供水管网G42节点相连,并由该节点接出移民区供水专线,沿110 kVA高压线走廊铺设主干道,管道末端铺设至2012—2013年生态移民安置区A区主干道公共服务区,管道全长为12 km。在公共服务区新建加压泵站及蓄水池各1座,管线出加压泵站后分4条分支干管道,分别为五堆子分支干管线、庙庙湖C区分支干管线、庙庙湖A区分支干管线、庙庙湖B区分支干管线。改水工程实施后,陶乐水厂增加日处理规模为6 000 m3的除氟处理工程,保证水质满足《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安置区农业灌溉以黄土梁一级扬水泵站作为水源,增加泵站取水流量0.61 m3/s,同时对输水干渠由西向东段0K~1K+650 m段进行单侧拓宽,由拓宽的输水干渠1K+650 m处开口,向东新开引水渠1.2 km,在该处新建沉沙池,进行初步沉沙,将黄河水粗颗粒沉淀,并在沉沙池东侧新建二级扬水泵站1座。由泵站出水管接压力干管,向东铺设至项目区东纵干道处,该压力总干管长2.8 km,再垂直干管沿东纵干道南北铺设干管,向A、B、C区供水。其中,南干管铺设长2.11 km,为C区供水,并在该处新建#3沉沙调蓄池1座,为C区集中建田间加压泵站、5套滴灌首部枢纽提供水源;北干管铺设总长4.83 km,为A、B区供水,并在距1.4 km处建#1沉沙调蓄池,为A区集中建田间加压泵站、5套滴灌首部枢纽提供水源,再在4.83 km处建#2沉沙调蓄池,为C区集中建田间加压泵站、5套滴灌首部枢纽提供水源。
3.加强监督管理保障用水安全
一是节水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主要用水环节应当安装用水计量设施;二是严格按照核定用水量取水,同时应按照管理要求,建立齐全的有关资料档案,加强取水量管理;三是加强工程维护和现场管理,尽可能杜绝输水、配水等环节的跑冒滴漏现象,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四是加强宣传,增强农民节水意识,让搬迁出的移民从雨养农业意识转变为节水灌溉农业意识;五是开展生态移民安置区用水后评估工作,及时对安置区作物灌溉定额进行调整,确保灌溉用水安全。
[1]李东洲.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安置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3(1).
[2]杨丽英,孙素艳,郦建强,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管理[J].中国水利,2011(23).
[3]吕兰军,卢青.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中的水文服务与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