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5-03-12○柯倩田野
○柯 倩 田 野
(武汉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56)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低碳经济这种提倡低能和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得到全世界的关注与重视。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对于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对我国的贸易结构,低碳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当前对外贸易结构中以货物贸易为主的进出口结构、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以低技术含量为主的出口产品结构和以少数发达经济体为主的国际市场结构显然已不能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我国外贸结构要向低碳经济倡导的低能耗、低排放方向进行调整,将不得不面临失去低成本优势、贸易条件恶化、贸易规模受限等诸多困境。本文从低碳经济的背景入手,对低碳经济对出口结构影响进行分析,就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外贸出口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低碳约束下我国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
1、货物贸易为主的出口结构不利于低碳发展
服务行业对环境和能源的压力相对较小,高能耗主要来源于以货物生产为主的行业。当前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但服务贸易总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而以货物贸易为主的进出口结构容易导致高污染和高能耗,不利于低碳发展。
2、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与低碳发展相悖
20世纪90年代开始,跨国公司纷纷将高污染和高耗能的高环境成本产业转移到中国沿海地区,争先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和对环境限制不强的投资政策,以低端产品加工为主的贸易方式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所占比重一直维持在42%~48%之间,一般贸易出口额占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则在43%~47%之间,具体数据见表1。中国在过去长期以追求资金积累为主要目的的引资政策,导致加工贸易过度发展,并形成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过大、一般贸易相对较弱的特殊贸易结构。
表1 我国对外贸易方式的变化 (单位:亿美元、%)
3、低技术含量为主的出口产品结构与低碳发展存在矛盾
近年来,我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有所上升,产品结构有所优化。但客观而言,低技术含量产品在中国出口贸易中仍占很大比重,中低附加值产品如原料制成品、高耗能金属制品和一般低端机械设备等产品占出口产品的比重依然过高。表2中的数据显示,201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为33.54%,这说明中国出口产品的高新技术密集程度还很低。对外贸易中呈现出的以低成本和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为主的落后产品结构,是中国科技水平低下和宏观层面长期片面追求增长的结果,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这种结构与低碳发展原则之间存在着巨大矛盾,并将因此面临严峻挑战。
表2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 (单位:%)
二、低碳经济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
1、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
近几年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导致出口产品的成本有所增加,并且我国某些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的出口限制,例如美国等发达国家设定高额碳关税,进一步增加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导致国际竞争力下降,出口的数量有所下降,从而导致了贸易限制,出现了贸易限制效应,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负面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受到冲击最严重的行业分别是: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业、金属冶炼工液、金属制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办公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以及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这些行业均为污染密集型与隐含碳密集排放行业。
2、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比重较大
受能源资源禀赋的约束,长期以来我国能源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而化石能源中更是以煤炭为主。在出口贸易中,资源消耗大,能源消费速度快。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重工业投资加速,高耗能部门在生产总值增加值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我国污染最严重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织业、化工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这些产业的产品生产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原材料和自然资源,而且由于产业技术水平不高、生产能耗大,排放的粉尘、污水、废气对当地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3、出口产品市场准入门槛增高,不利于改善贸易条件
现阶段发达经济体已经建立起碳排放交易体系、碳定价机制,而且还引导了国际贸易规则的演化,引导消费者选用具有碳标签的产品。我国出口产品的环保水平在世界上处于较低位置,生产加工过程排放量较高,很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技术法规、环境标准和认证制度的限制和重重障碍,而要跨过发达经济体设置的高门槛,我国企业要么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测试、认证等相关费用,要么花高价引进发达经济体开发的与新能源和新环保相关的技术和设备,最后还要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才能挤进国外市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面临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我国出口市场较为集中,出口产品将面临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美国、欧盟、韩国、日本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对这几个国家市场的过度依赖无疑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发达国家技术领先,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其以保护环境,强调节能减排为由,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当前的贸易结构现状决定了我国在面对其以环境保护为借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冲击时处于不利地位。
三、低碳背景下我国贸易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加强竞争力
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看成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重要和最紧迫的战略任务,进一步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推进和调整,对高排放以及高耗能的出口产业进行严格控制,对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大生产和开发,实现整个产业机构的低碳化目标。同时政府还要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以一些强制性手段来对节能减排进行控制,从而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低碳企业进行扶持,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从企业层面促进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
2、积极发展服务贸易
相对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消耗的资源和能源显然更少,环境污染也较低。因此,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比重是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低碳化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产业如国际旅游和工程承包业,要采取出口导向战略,把传统和新兴服务贸易的出口相结合,扩大金融保险、国际运输、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服务贸易的出口。建立健全服务部门、种类和设施,推动技术和服务创新,加强产业链的连锁作用,加大相关产业的支持力度,创造新的服务贸易竞争优势。
3、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
我国出口企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积极自主创新,改变粗放型的生产出口方式。企业应注重增强自身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政府也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我国企业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能源特别是煤进行清洁高效利用,治理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出口企业应积极关注国际环保标准的新动向,推行低能耗、低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开发低污染、节约型、低环保成本高质量的低碳产品。实施低碳设计、生产、包装生产链,达到各种技术和环境标准的要求。
4、加强对贸易质量和出口效益的重视
在国内和国际节能减排双重压力的低碳经济背景下,政府必须转变过去将出口数量作为衡量对外贸易业绩重要依据的旧观念,重视对出口贸易质量和出口效益的考核,采取相应措施优化出口结构,鼓励能效较高、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同时合理地控制资源类、能源耗费密集型等产业产品的出口。
[1]陈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谷祖莎:绿色屏障——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与中国的选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韩景华、张智慧:低碳经济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及对策[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1(5).
[4]韩文科、刘强、姜克隽: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