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武入道 以画入陶

2015-03-11谢凯

中华手工 2015年2期
关键词:石湾公仔釉色

谢凯

在以小型公仔闻名的石湾,杨锐华独辟蹊径,专攻困难重重的大型陶塑,尤其以塑鹰名扬四方,被业界誉为﹁第二代鹰王﹂。

一招“猛虎下山”后,接一招“独脚飞鹤”……虎势刚劲威猛,鹤形柔韧灵速。一大早,杨锐华就来到他位于石湾跃进路的工作室,打起了虎鹤双形拳。虽然已到花甲之年,但他仍然体格强健,身手敏捷。

收拳后,杨锐华换上常穿的白色麻衣和平底布鞋,稍作休息又来到案前挥毫作画。身为醉心于陶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锐华却把练武和画画作为每天的“必修课”,着实让人费解。他笑着说,练武是为了更善于捕捉塑造对象最传神的动态瞬间,而画画则是为了在造型时能够借鉴更多构图技巧。以武入道,以画入陶,在大师林立的石湾,杨锐华借此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陶艺新天地。

鹰击长空,气势如虹

作为武者的杨锐华,心中充满仗剑天涯的英雄气魄和侠义情结。而鹰在人们的印象里,它有博大的胸怀和傲视群雄的胆略,更是勇猛与战无不胜的象征,所以鹰成为杨锐华钟情的塑造对象。

在杨锐华的工作室里,展出的近百件作品中一半以上都是陶鹰。它们姿态不一,有的鹰哺育幼仔,有的鹰勾喙略张,准备随时扑向猎物,还有的从山巅飞身一跃,冲下山崖……这些陶鹰不仅逼真传神,而且个个体型巨大,与传统石湾公仔的小巧精致完全不同。尤其是《群英会》,作品一次塑造了12只姿态不一的鹰站在一截千年胡杨木上,长度达到惊人的3.6米,是石湾史上最大的以动物为题材的陶艺作品。“在我眼里,鹰有博大的胸怀和傲视群雄的胆略,只有用大体积来塑造才能充分体现它的气魄。”说完,杨锐华做了一招“雄鹰展翅”,把饥鹰扑食的姿态模仿得惟妙惟肖。

凭着这些陶鹰,杨锐华不仅连续五届在深圳文博会上夺得金奖,还成为继石湾“第一代鹰王”曾良后塑造陶鹰最成功的陶艺家,荣获“第二代鹰王”的称号。然而,面对这样的殊荣,杨锐华却十分谦虚,“我不想称王,只要作品能让老百姓鼓掌,让专家点头,我就很满意了。”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其中的曲折艰难只有杨锐华自己才能体会。

虽然传统的石湾陶塑中并不乏以鹰为题材的作品,但它们大多是小巧的公仔,鲜有大型作品出现,即便有,也是将鹰的身体和翅膀分开烧制后再粘接在一起。“我不但要做大型陶鹰,还要一次烧制成型。”回想起当初的决定,杨锐华仍然激动不已。

很快,杨锐华就烧好第一窑陶鹰。当他满怀期待地打开窑门时,心里顿时凉了半截:由于塑造的多是腾飞的鹰,双翅悬空无依托,要么翅膀被烧开裂和变形,要么完全断落。杨锐华没有放弃,此时习武之人练就的坚韧默默地支撑着他。在经历了100多次失败,亲手砸掉300多只有瑕疵的陶鹰后,第一件成功烧制的大型陶鹰《苍海一笑》终于完全出炉。这件作品长1.36米,宽0.9米,高1.36米,雄鹰张开有力的翅膀,搏击风浪,奋力飞翔。如此大型的作品能够一次整体烧制成功,杨锐华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同行也惊叹不已。如今,这件作品被杨锐华摆在工作室里最显眼的位置,“我要借它时时提醒自己,做艺术没有捷径,必须痛下决心‘交学费’,才能学到真本事。”

人无我有,出奇制胜

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习武之道贵在精,要有自己的绝招,方可出奇制胜。杨锐华深谙此理,并将之运用到陶艺创作中,下力气研发了数十种全新的釉色,成为他闯荡陶艺江湖的“杀手锏”。

杨锐华的陶鹰火了,但烦恼也接踵而至。很快,一些当地的陶塑作坊便开始仿制,仿不了大的,就照样子烧制小型公仔。起初,杨锐华还为自己的作品申请了专利,后来发现只要仿制者将造型稍作改变,就成了不受专利保护的另一件作品。

“习武讲究出奇制胜,做陶也要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不甘被模仿的杨锐华决定独辟蹊径,在釉色上下功夫,他坚信通过创新釉色,可以开创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在搞化工的哥哥的帮助下,他先后研发了“华红釉”、“溶洞釉”和“兽绒釉”等全新釉种,被业界誉为“杨家釉”。

在工作室灯光的照射下,采用“华红釉”着色的关羽色泽艳丽,像岭南的红棉一样炽热,强烈地体现出一代“武神”的忠勇。而用“兽绒釉”着色的老虎,斑纹表面光滑细腻,内里却有茸茸兽毛依稀可辨,栩栩如生。还有“溶洞釉”,在窑炉烧造中会产生如火山石般的蜂窝状,犹如逼真的岩石肌理。

老一辈的石湾陶艺人通常用一个“玉”字来评价陶釉,釉面厚润、色泽明显,有美玉质感者,即为“够玉”。在柴烧时代,石湾公仔容易烧出玉质感,然而在电窑时代却非常不易。为此,杨锐华专门研发了裂纹天青釉。“这种釉色冰清玉洁,十分通透。”在杨锐华的指引下,一件名为《醉》的作品赫然呈现在眼前。作品塑造了诗仙李白醉酒独卧山崖边的情景,飘逸的衣饰全都采用裂纹天青釉,“够玉”的质感完全衬托出李白怅然若失而又洁身自好的品质。此外,釉面的斜开片效果更令人叫绝,活像一片片鲗鱼鳞铺嵌在李白天青色长袍上。

在2015年羊年到来之际,杨锐华特意创作了三件以羊为题材的生肖陶塑。它们身上采用的白色釉料乍看之下像塑料,细看起来又有陶瓷色釉特有的“冰裂纹”,最让人惊讶的是,用手摸起来还有“磨砂感”。杨锐华得意地说:“这种釉料叫无光开片釉,它不反光,但会产生冰裂效果。传统的石湾公仔结合这种具有现代手感的釉料,给人穿越时空的感觉,这不仅是我的独创,也是石湾陶塑与时俱进的体现。”

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不拘泥于套路,不封闭于拳法,天下诸般武艺皆可为我所用,方为习武之人的至高境界。杨锐华虽为陶艺大师,日常却勤练绘画,并善于借鉴绘画的诸多技巧入陶,创作的陶艺作品亦陶亦画,别具一格。

杨锐华的工作室里挂着不少大幅山水画作,雄浑壮观之意境与四周的大型陶艺作品相得益彰。

“我从上中学时就开始学画画,一直画了40多年。”由于书画功底深厚,杨锐华转行做陶艺便出手不凡,像一匹黑马闯入大师林立的石湾淘艺行业,不了解内情的人还以为是从外地来了一位高手,不过,老石湾人都知道他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以画入陶”,是杨锐华提出的陶艺创作理念,即在创作中融入绘画技法,让作品充满画面感。如在创作《天地宽》时,杨锐华结合了写意和写实,用简练的线条描绘人物的轮廓,再用精细刻画雕琢人物的表情神态,通过以形写神把弥勒佛乐观豁达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过,最能体现杨锐华这一创作理念的,还是他塑造的陶鹰。传统的石湾陶鹰,多注重鹰本身而忽视鹰所处的环境,即便配以松柏、海崖或浪花,也仅仅是作为陪衬,这从它们与鹰的体积大小上可以明显看出来。杨锐华结合自己多年画鹰的经验,在造型时不仅以更加壮阔的背景来烘托鹰的雄姿,还把鹰与周遭的景物融为一体,焕然一新。此外,他在刻画鹰的羽毛时还运用中国画的工笔翎毛技法,让每一根羽毛都纤毫毕现;再用深浅不同的釉色来表现不同部位羽毛的质感,营造出水墨画冲淡雅致的韵味。为了进一步丰富作品内容,他还在作品的底座上刻写自己创作的诗文,融诗、画、陶于一体。

“做陶做得越久,越觉得绘画是打基础,如果没有深厚的绘画功底,我的陶艺作品达不到现在的水平。”杨锐华坦诚地说。

猜你喜欢

石湾公仔釉色
如意
宁夏青龙山石湾沟南冶镁白云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石湾的遗产资源与特色小镇
可爱的袜子公仔
毛毛公仔的称重大赛
比较:公仔找相同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西安市司法局:扶志扶出石湾村群众幸福生活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