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裙花提梁壶》的文化内涵
2015-03-11刘斌
刘斌
(宜兴 214221)
1 前言
宜兴的紫砂陶器,举世闻名,有口皆碑。不但为宜兴赢得“中国陶都”的美誉,而且更使中国陶器在国际陶瓷艺林中大放异彩。这是历代陶工们智慧的结晶,更离不开大自然恩赐的原料紫砂泥。
2 紫砂《裙花提梁壶》的文化内涵
宜兴紫砂在北宋因茶而起,在明代以质佳、实用而兴,在清代由器美、技绝而深入人心,并得以广泛传播,现今紫砂艺术的繁荣就是在此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制作每件紫砂作品要经过数十道复杂的成型工序,要完成这些工序,需靠繁多的制作工具相辅。一件作品的制作多则使用一百多种的工具,再加上紫砂艺人高超的手工技巧,这就是紫砂艺术的珍罕性。
紫砂壶按造型体系分光货、花货、筋纹器。光货,其造型多以几何体为素材、或球型、或方形、或圆方多面体等不一而论,乃是紫砂茗壶造型中艺术中最多、范围最广,代表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门类之一,在其众多的造型选择种类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裙花提梁壶》造型基调取光货,主要是充分展示光货那种珠润玉圆、浑朴大度,似行云流水的美感,产生视觉的亲和力和壶体的动感,给人以和谐即美的感觉。
其次,《裙花提梁壶》在充分展示光货线条美的基础上,此壶器身为椭圆形,下部为菱花六瓣纹饰,凹凸相间;口饰云肩线与腰圆盖板相吻合,盖面贴如意菱花纹饰,中肩部贴百结绳纹,三弯流方式嘴,扁方体提梁乘势而立,扁圆钮细圆得体。将多种操作手法集于一壶,造型俏丽,线条流畅,充满了典雅的情趣,显示了壶艺家在艺术创作上仍然方兴未艾,敦厚、浑朴、融圆,艺品、人品表里如一。
《裙花提梁壶》在上述立意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光货与花货两者的完善结合,通体用一种优质的紫泥为基调,呈现了紫砂素色之美,用娴熟的工艺,通过光货用线、点、面的和谐统一来完成,该壶达到一种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的意境。
《裙花提梁》是王寅春老师创作的壶型之一,此款作品与半浮雕艺术融于一体,造型俏丽,线条阴阳,合度流畅。壶身下摆如同裙摆般飘逸,即有方器的干净利落,又有花塑器的生动形象,即有静态的和美,又有动态的逼真,造型独特、做工细腻,用于馈赠、自用与观赏都是不错的选择!
《裙花提梁壶》的制作,是作为自己创作道路上的一种探索,借壶抒发自己的情怀。如何利用好紫砂壶这个极好载体,用它来表达我们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为欣欣向荣的整个紫砂事业,增砖添瓦,迎来更加好的明天做一点事情,是我们作为紫砂艺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
如果说西湖就是西子,那么这把裙花提梁壶可以说是“少女西施”!《裙花提梁壶》自壶钮至壶底依次而下,犹如一个少女着一身淡雅朴素而又极尽大自然之美的裙裳。三弯嘴,方扁形提梁乘势而立,仿若少女婀娜挺立的身姿。然而整个装饰却不显得任何矫揉造作之态,提梁高高挑起,壶身自壶口向壶底犹如散落开去的裙裾,更显出一副端庄高雅之态。青罗舞殇,流群舞魅。裙花提梁以裙花纽带为创作元素,大胆的运用于紫砂壶之上。在作品之中,裙、纽、带的细节处理尤为传神,好似承古之风,跃古之情,裙舞飞扬,太平天下。
3 结语
从紫砂矿石到紫砂壶,先要经历天然的风化,再碾碎加工,制作成型,还要经受烈火的考验,最后才能成为成品。紫砂告诉人们,凡事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要在意一时的璀璨,一时的富贵与荣华,一把好壶需要积年累月的慢慢泡养,才能生出温润如玉的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