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2015-03-11周邦春
周邦春 石 瑾
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周邦春 石 瑾
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处在新时期的音乐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创作形式、丰富表演形式,创设实践机会,健全考评机制,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当代音乐专业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地培养,使其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
地方高校 音乐专业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知识激增,需要新一代学会学习;科技革命需要新一代革新创造;振兴中华需要新一代开拓前进。二十一世纪是教育创新的世纪,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和学会学习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改革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音乐在培养人的个性特征形成方面所表现出的最大优势,通过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挖掘创新潜能。①
一、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一部创新思维实践、创造力发展的历史。当前,我国的音乐教育正处在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时期。从专业的音乐艺术院校,到老牌的师范大学,再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家都纷纷投入到教学改革浪潮中,音乐专业也不例外。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究竟如何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使其培养的学生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其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纵观我国当前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以下特征:
一是教学观念过于陈旧、落后,重数量,轻质量。不少地方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以师生人数多少来衡量其专业发展水平,没有把培养学生的质量放在首位。二是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知识结构单一,重西洋,轻本土。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还是以西洋音乐为主,民族民间音乐和区域性的本土音乐很少涉及。三是教学方法单调、死板,重技能,轻兴趣。教师一味地注重技术技能的训练,没有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而做到寓教于乐,学生感到专业学习枯燥、乏味。四是创作形式过于传统、老套,重经验,轻突破。采用固定的创作模式,过多地沿用前人的创作经验,不求突破,缺乏新意和特色,“匠”气十足。五是表演形式过于程式、呆板,重传统,轻创意。平时的演出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那些既有模式,按部就班地进行指导,学生很少有自己的发挥,循规蹈矩,不可越雷池半步,缺乏创意。六是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太少,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平时只从书本和课堂上获取一些理论知识,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致使理论跟实践严重脱节,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较差。七是考评机制过于刻板、守旧,重结果,轻过程。不少老师不注重学生的平时学习,有的学生吊儿郎当,不上课也不练琴,仅仅依靠期末考试的一首曲目或一张答卷来蒙混过关,经常出现高分低能。大多数学生只注重主专业的学习,很少接触其他姊妹艺术和文化课,也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诸如此类的原因,导致音乐专业毕业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等综合能力欠缺。
目前,音乐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缺失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的热点,每年约有三成的大学毕业生因缺失上述能力与就业机会失之交臂,或因工作中能力太差而失去理想的岗位。因此,地方高校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理论,改善教学方法,突出办学特色,大力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振兴地方音乐文化,服务地方经济,有效缓解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做出应有的贡献。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二、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
1.教学观念的创新
教育既有其延续性,又有其创新性。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高等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目前我国正处在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是大势所趋,也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罗曼罗兰说“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生命的第一行动是创造的行动。”创造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必将被社会所淘汰,缺乏创造力就必然缺乏竞争力,没有创新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因此,作为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能够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过去片面追求办学规模,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树立创新意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域优势,扬长避短,将音乐教育与国际接轨,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相协调,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相吻合,在过去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成功实现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
2.教学内容的创新
一直以来,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大多是照搬或模仿音乐院校和师范大学的教学大纲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这有其有利的一面,毕竟音乐院校和师范大学的教学大纲经过多年的实践运行,已经比较成熟了。而地方高校由于受其办学条件和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师资力量、生源结构等限制,不可能完全跟专业音乐院校和师范大学相提并论,一味地照搬和效仿,不一定适合自身的实际。音乐院校培养的主要是从事创作、表演和研究型的专业人才,师范大学培养的主要是从事专业音乐教育教学的人才,而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培养的学生除了极少一部分能从事音乐创作、表演外,大部分学生的出路都是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与协调等工作。所以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就要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课程的开设上,除了一些基本的西洋音乐理论必修课之外,还要多开设一些民族音乐理论、本土音乐、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尤其是本土音乐,如在视唱练耳、合唱、声乐、器乐、舞蹈课的教学中多融入一些本土音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本土音乐文化的特征,为其将来毕业后从事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做好准备。
3.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决定着教学质量,什么样的方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即理论课采用集体授课,专业课采用一对一的单独授课模式。课堂上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老师说什么学生就是什么,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学中,老师过多的强调技巧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从来都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过分强调老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老师不管学生的感受,机械地满堂灌,学生迫于考试压力毫无兴趣地被动接受,很少有学生能够撼动老师的权威。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要适时创新教学思维,改进教学方法。如根据新时期网络发达的特点,通过网络媒体进行教学,有效利用各种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觉和听觉渠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可以组成多个兴趣小组,开设器乐组合课,声乐组合课,舞蹈组合课等,采用合作式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采用学业导师制,即根据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将同一专业的或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定一名专业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业导师,负责他们的专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4.创作形式的创新
音乐创作是以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为主体,通过创造音乐、表演音乐、欣赏音乐等音乐创作活动,尽可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再创作的欲望,最终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歌曲写作、配器、MIDI制作、即兴伴奏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创设情境,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社沉浸在音乐梦幻般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常规,敢于尝试新手段,敢于接受新事物,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启音乐创作之门,通过反复的对比、研究、实践、探索,让学生从中感受不同创作形式所产生的奇妙音响变化和由此带来的音乐快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以创新而著称的作曲家、指挥家谭盾,被誉为东方的马可·波罗和中国的文化名片,它的音乐跨越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众多界限,以其不同寻常的音乐理念和非常规的音响手段,让他走出了一条超越常规的音乐之路。其首部作品交响协奏曲《水乐》、第二部《纸乐》和第三部《垚乐》等都是音乐创新的经典之作。
5.表演形式的创新
音乐表演是音乐的再创作活动,是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也称为二度创作。音乐表演的形式多种多样,无论是声乐也好,器乐也好,传统也好,流行也好,所有的音乐最终都是用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所以,诸多的音乐形式都是表现音乐的工具,人们总是在追求好的音乐,事实上也就是在不断地追求如何用好的音乐工具来完美地表现作者的意图。另外,不同的表演形式、表演流派,也会促进听众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因此,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要不断地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音乐表演形式,用独特的音乐表演形式来诠释音乐作品,从而给听众以不同的影响和感受。如神曲《忐忑》,突破了以往呆板的演唱形式,将民族、戏曲、原生态、通俗等多种唱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演唱者龚琳娜化着浓妆,表情丰富,类似于戏曲的表演形式。她在舞台上时而惊讶、时而喜悦、时而沉思的状态,让观众觉得很是生动。而后面民族乐器的演奏员更是激动,这与中规中矩的传统表演形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②又如风靡全亚洲的女子十二乐坊,是我国一个以流行音乐形式来演奏中国音乐的乐团。它以中国民族器乐与现代流行音乐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打动了业内外人士的心扉,给予观众新鲜感,极尽视听之娱。女子十二乐坊以其具有感染力的音乐和充满震撼力的表演及富有创新精神的民乐组合形式,叩响了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
6.艺术实践的创新
音乐艺术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从创作到表演,再到欣赏都离不开实践。音乐作为实践性十分突出、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门类,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形成教学互动、学练相融的动态教学模式,是如今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创新教学所提倡的。创新来源于实践,与专业的音乐院校的学生相比,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很少,这大大影响了其教学质量和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掌握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借助艺术实践这个环节,将所学书本知识转化为艺术活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一方面要调整培养方案,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加艺术实践的学分和所占比重。如每个月举办一次专业汇报,每个学期举办一次班级音乐会,每年举办一次年级音乐会、新年音乐会和采风、见习、实习等活动。另一方面要拓宽艺术实践的途径,多给学生创造艺术实践的机会。如鼓励学生广泛参加大学生艺术节、乐队、合唱队、舞蹈队、校园歌手大赛、迎新晚会、元旦晚会等校园文化活动,甚至包括活动策划、节目主持、舞台布置、服装化妆、灯光音响乃至礼仪迎宾等一系列的“非音乐”因素,这些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锻炼、施展才华、创新思维、提高素养的机会。此外,还要多组织学生参加深入农村、社区、厂矿、企业开展调研、支教、送音乐下乡、艺术慰问、艺术指导、艺术培训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诸如此类的艺术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学生都有机会登台表演,都有机会切身感受艺术实践带给他们的快乐和自信,进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7.考评机制的创新
长期以来,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考试,大多采用同一种模式,即术科以唱(奏)一首中外歌曲(乐曲),理论课则做一张试卷,得出一个成绩。对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一般也是以期末一次性测试为主。因为考评内容的片面、考评形式的单一、考评方法的陈旧,加上音乐成绩的评定与其它学科相比缺乏“绝对”尺度,所以使音乐教师在成绩评定中也出现一些随意性。绝大多数理论课的教考都是同一个教师,教考不分,有的教师甚至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和对学生大体的印象给学生打个模糊的分数,考与不考一个样,长此以往便给学生造成了一种无所谓的情绪,更谈不上兴趣所在了。因此,音乐评价手段的不科学,就会使学生对音乐考核厌倦无味,这不仅会扼杀学生的音乐专业学习欲望与兴趣,而且还会把音乐教育引向歧途,更谈不上说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由此看来,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考评机制创新迫在眉睫,音乐考评的手段和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第一,考核的内容要丰富,不能“一曲定音”,要突出综合性和全面性,教师可划定曲目范围,学生要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第二,考核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采取以演代考的形式,即通过音乐汇报代替专业考试、专业比赛获奖顶学分、艺术实践加学分、毕业音乐会代替毕业论文等形式代替考试。第三,要注重过程评价,音乐成绩以平时为主,期末为辅,既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要加大平时成绩在终极评价中的比例,以减轻学生期终的课业负担与心理压力,提高平时课堂效率。第四,要实行教考分离,理论课要建立试题库,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阅卷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术科采取教研室成员集体评分的方式进行,要避免部分教师凭主观臆断和以貌取人的不良现象发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处在新时期的音乐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创作形式、丰富表演形式,创设实践机会,健全考评机制,并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对当代音乐专业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地培养。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全面提高,使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社会竞争力,为振兴地方音乐文化,服务地方经济,有效缓解我国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注释:
①黄颖.高校音乐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12).
②孟静.“神曲”《忐忑》和它背后的故事[J].三联生活周刊,2011(1).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注:本文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重点教改课题《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RKJGZ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