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个案研究
——以平面构成课程为例

2015-03-11王春霞

艺术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实践性艺术设计课题

王春霞

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个案研究
——以平面构成课程为例

王春霞

本文就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作了分析,强调实践性教学在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并以平面构成课程为例提出了实践性教学研究。针对艺术设计专业中平面构成课程特点,大胆地提出了在平面构成课程中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思路和方法。

独立学院 艺术设计专业 平面构成 实践性教学 教学模式

独立学院是 20世纪 90年代末产生的一股新的教育力量,是当下高等教育的强有力的补充。但是,在当前高校招生竞争激烈和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紧紧围绕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艺术设计专业是服务性行业,它的特点是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艺术人才,所以,实践性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设计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与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相契合的。

一、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所谓实践性教学,学术界对实践性教学的阐述在《教育大词典》中的解释为:“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有学者指出:“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专业,实践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当今的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服务的行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发挥其专业特色,推动社会和设计行业的发展。可是,很多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恰恰就是因为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而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企业招不到需要的人才,很多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何在?原因是多重的,有来自学校的软硬件,学生自身、社会等原因。然而,学校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载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起到了主导作用,因此,在影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众多因素中,学校方面是主因。设计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走向市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艺术设计的教学更需要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近几年来,很多艺术院校纷纷提倡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建设,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艺术人才。那么,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在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平培养上,更应该走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之路。

二、平面构成课程的特点

平面构成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法,打破传统的美术设计的具象的描写手法,而是从抽象形态入手,通过点、线、面在二维空间中排列组合,将不同形态的多个元素经过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视觉形象,来体现形式美法则。平构就是以这种造型艺术的训练来培养设计者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它不是设计的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开始进入设计状态的准备过程。构成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模式,指的就是构成是有模式(一些方法和规律)可寻的,而且这个模式是富有弹性的,越会用,越理解,这个弹性就越大。构成作为设计基础,主要在于设计语言和设计思维两方面的训练,首先就是设计者形式感的训练,也就是视觉感知能力,感知能力体现在对视觉和表现形式有敏锐的感觉和构思判断能力,通过构成的学习,我们可以从构成的角度分析理解设计作品,也可以把构成的分析方法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随时在我们的生活中寻找构成的美,如看到黑夜远处的高楼大厦的点点星光,这就是构成的美,看到自然中昆虫身上的花纹,看到一片树叶上的文脉,看到河边的碎石子等等,你也会在生活和自然界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更理解和感受自然界中的美的形式,如果是个有心人,可以多多的收集这样的美,这样就为设计和创意打下基础。这些是视觉感受,形式感的训练,构成除了形式感的训练之外,更重要的目的还是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的训练,让我们有不一样的思维,发散性思维,上面提到的模式,也就是设计的共性的部分,除此之外,重要的是寻找新的设计形态、挖掘新的形式感受、把我们学过的“字”和“词”、“词语”以新的方式呈现和组合起来,形成新的视觉感受,这才是设计创意的开始,这个过程的训练就是设计思维的训练,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训练和思考,那便不会创造出新的东西。

三、平面构成课程实践性教学思路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通过教师设置的多个具有启发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等方式,主动完成任务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老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提高教学质量。平面构成注重学生创造思维的开发,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模式很重要。具体而言,首先是划分任务。教师要按照由总到分的原则,先将总任务划分为分任务,再将分任务细化为一个个具有中等难度的小任务,通过小任务的完成实现分任务和总任务的完成。平面构成的教学中,平面构成的设计应用就是总任务,构成的形式设计就是分任务,而构成的形式是有点、线、面这些设计要素组成的,那么点、线、面的设计就是小任务。每节课所要完成的小任务数量则由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其次是讲解任务。在对任务进行了明确划分之后,教师则要对完成任务所用到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行讲解。比如设计形式就要用到设计法则和形式美法则,就需要教师对形式美的法则进行讲述,使之作为学生完成任务的必备知识。而且在任务划分之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初步的激发,能够高效的完成相关学习。再次是完成任务。讲解完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后,则是任务的完成阶段。根据任务难度的不同,通常有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完成两种方式,无论是何种方式,也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要对该过程予以全程关注,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最后是任务评价。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肯定和赞扬,能够获得教师和其它同学的鼓励,将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推动力。所以教师的评价要以鼓励和支持为主,对不足之处的指出,也要使用委婉的方式。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使他们的探索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实验性课题教学模式,即为一种通过老师引导,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性课题进行自主学习的新型教育形式。在国外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国内各大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一些艺术院校艺术专业中的课题式实践教学也开始备受关注,实验性课题教学的基本模式是:课题的提出——确定实验目的——实验过程——结论——总结和评价。具体而言,就是老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的结合,确定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的课题,再引导学生和示范性的指导,让学生围绕课题目标,开展各项实验的实践过程,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模式,将课程知识点融入在教学课题的各环节里,让学生边做边学,更容易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与设计技能,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重在训练与培育学生挖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巧,达到让学生能主动思考的目的。实验性课题教学通常分成以下阶段: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和提出课题阶段,通常由老师进行讲授,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解。第二阶段,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重点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确定课题的实验目的。第三阶段,构思创意和设计草案阶段,基于学生搜集大量的平面构成在各类设计中应用的资料,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与想象课题的相关内容,及时抓住出现在脑海里的创意和想法,用文字写下来或者用草图画下来,之后开展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分别叙述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在老师的指引下,对信息进行整合,找出最合适的设计方案。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第四阶段,制作完稿和总结学习阶段。

四、总结

平面构成课程是一门艺术设计专业中基础理论课程,它在整个专业的学习中起着“启下”的作用。所谓“启下”是指本课程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共性问题,是应用到专业课学习的全过程。本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较为偏重于抽象的理性思辨,较少涉及到具体的专业设计项目或课题。所以,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改革,加强实践性的一些操作,并适当加强应用实例的分析讲解和实践。通过实用的、有趣的、对不同专业课程有较强针对性的多种应用实例,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也要求授课教师对相关专业课程的内容、特点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1]罗雅南.新教学模式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4(4).

[2]罗亮刚.艺术设计专业课题式教学的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4(8).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注:本文系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新形势下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思路”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0013JB。

猜你喜欢

实践性艺术设计课题
《星.云.海》
《花月夜》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