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50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史事述评

2015-03-11王晔

艺术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作曲作曲家苏联

王晔

20世纪50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史事述评

王晔

20世纪50年代留苏作曲家是新中国第一批优秀的专业作曲家,留苏学习经历使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音乐成长经历,扎实的作曲基本功底。本文以史料为基本依据,对留苏史事进行梳理与归纳,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留苏作曲家富有建树的创作理念。

20世纪50年代 中国作曲家 留学苏联 史事述评

注: ①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世纪中国留苏作曲家史事述评与音乐创作研究》 成果之一, 项目批准号:13YJC760085。 ②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建国前留学海外作曲家史事回顾及音乐创作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532099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初定、百废待兴,国家面临着恢复战争创伤,整治社会秩序,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文化教育建设的关键阶段。虽然全面接收了建国前的各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也自办高等教育,并以优厚的待遇吸引建国前留学生归国工作,以及接受苏联专家来华工作、讲学等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人才奇缺的困境,但国内在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依然非常严重,所以派遣中国学生到苏联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就成为解决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在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的推动之下,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留学高潮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大幕。

一、留苏运动的特点

纵观近代中国留学运动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的留学运动与其它的历次留学运动相比有以下三方面显著特点:

1.国家颁布严格明确的选拔规定

为了有效地派遣及选拔优秀人才能够赴苏联学习,从1952年初开始,国家明确了规定了选拔留苏学生的目的、指导原则,以及严格细化了留苏预备生的选拔方法。 从1953年开始,关于留苏学生的选拔办法也有了全国统一的标准,全国各地开始统一执行教育部制定的《1953年留苏预备生选拔办法》,明确了包括政治、文化、外语水平和身体条件的具体标准。 严格、明确的选拔规定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忠诚积极,思想进步、品质优良、纪律性强、有钻研精神及培养前途”的优秀人才能够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①

2.坚实的物质基础

1952年,中苏两国签署了《中苏两国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苏联高等学校(军事学校除外)学习之协定》,条约明确规定了苏联应中国的要求,同意接受中国公民作为大学生和研究生赴苏各高校留学。协定中详细规定了中苏双方关于中国留学生的管理细则,特别是中国留苏大学生及研究生的生活条件,及苏联所给予的学习条件等方面内容。②苏联方面特别强调了中国留学生的待遇完全等同于苏联方面同等程度的在校生。苏方每月支付给中国留苏大学生每人500卢布津贴; 研究生每人700卢布津贴。对于苏方支付中国留苏学生在苏联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中国政府每年分两次偿还其中的50%。 正式留学协议的签订,为新中国留学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虽然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的财政经济状况还相当困难,但对派遣留学生却十分重视,尽一切可能满足出国的需求。留学生的个人生活物资完全由国家统一配给,供给水平之高,涉及范围之广,都是非常罕见的。当时留苏学生的生活标准普遍超过了新中国部长的生活待遇,一度甚至超过了国家领导人待遇。“送一个留学生到苏联学习的费用相当于当时国内25至30个大学生的费用 。 ”④在吴 祖强纪 念李 德伦先 生的 文中回 忆到 :“那时公派留学生行前都由国家统一置装,衣物规模一样。记得男装中每人一件皮夹克,我和德伦兄一小一大,一瘦一胖,在学校又常常走在一起,同一穿着甚至构成了引人注目,被人询问的兄弟形象… …”⑤坚实的物质基础,解决了后顾之忧,成为作曲家能在苏联全力以赴地学习的重要前提。

3.留苏预备部的设立

留苏预备部的设立为了使选派的留学生能够更符合政治上的条件及克服语言上的困难,1952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俄语专科学校设立专门的留苏预备部,准备派往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生都要集中到留苏预备部培训学习一年,主要是学习俄语和政治理论课。1953年5月,高等教育部、人事部联合专门发布了《关于1953年选拔留苏预备生的指示》,国家明确了留学预备生在必须在留苏预备部集中进行一年学习的规定。

每年选拔的留苏预备生都要集中到留苏预备部进行近一年高强度的俄语学习;并且通过忠诚老实运动配合学校的政治审查,综合评定留学生的出国资格。经过近一年严格审查和考试后,最终的合格者才能出国学习。

总而言之,上世纪50年代留学运动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统一选派的公费留学,为了保证当时最优秀的专业人才能够出国深造,国家在选拔留学预备生等组织环节上严格要求、层层选拔,政治审查和业务水平均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优秀人才能够入选。

二、选派作曲专业留苏学生的过程

从1951年至1959年间,中央政府共计派出了7455名⑥大学生、研究生和进修教师留学苏联,分布在苏联20多个城市的2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中,所学专业涉及机械、水电、石油、钢铁、航空等40多个国内奇缺人才的专业。 其中工科专业5086人,约占留学总人数的四分之三,而国家派出学习音乐、美术、雕塑、舞蹈、 电影等艺术领域的总人数为77人⑦其中学习作曲专业的有吴 祖 强(1927—)、 杜 鸣 心(1928—)、朱 践 耳(1922—)、瞿 维(1917—2002)、邹鲁(1927—1972)、美丽其格(1928—2013)等6人。由于他们在各方面的突出表现,被各自所在的工作单位及学校推荐,在“严格选拔,宁少毋滥”指导方针的指导下,通过严格的专业考试以及政治审查考取了留苏预备生,在北京俄专留苏预备部进行了近一年的俄语培训及政治学习后,赴前苏联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深造。

1.1953年8月第一批

吴祖强是新中国选派的赴苏学习作曲专业的第一位留学生。1952年通过选拔考试他作为留苏预备生进入北京俄专留苏预备部进行了近一年的培训学习, 而后于1953年8月派赴苏联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学习。跟随前苏联著 名 作 曲 家 叶 甫 根 尼·奥 希 波 维 奇·麦 斯 涅 尔(Евгений Осипович Майснер)教授学习作曲,并随叶夫谢耶夫和斯克列勃科夫教授学习复调与赋格写作, 跟随德·罗·罗加尔–列维茨基教授学习管弦乐法等。由于当时国家规定:国内高等学校的教师,要进入苏联高等学校研究部或研究院学习。他当时已经本科毕业,所以原计划是攻读三年制研究生学位。但是吴祖强认为在自己读音乐学院的1947—1952年间,由于战争、学校迁徙等原因,使教学受到严重干扰,在专业知识基础和独立研究能力方面还非常不足。 他为了更扎实、深入地学习西方作曲技术,主动提出要求重新学习五年制本科课程。1953年共派遣留苏学生583名,其中大学生523人,研究生60人。 这批留学生中工科留学生426人,⑧占整个留学生总数的73%。 艺术只有8人,而音乐专业3人。

2.1954年8月第二批

杜鸣心是新中国选派的赴苏学习作曲专业的第二位留学生。1953年,他通过考试被选送苏联学习钢琴专业,随后入留苏预备班学习一年。在临去莫斯科之前,由于有两位学作曲的学生因政审未通过,作曲专业空缺而钢琴专业却有两人。 为此杜鸣心向文化部申请改攻作曲专业。得到当时文化部办公厅赵沨主任的大力支持。1954年8月在开往莫斯科的火车上,杜鸣心得知了他盼望已久的到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作曲的好消息,从而实现了自己多年想学作曲的愿望。杜鸣心在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师从著名作曲家、理论家、音乐社会活动家、莫斯科 大 剧 院 院 长 米 哈 伊 尔·伊 凡 诺 维 奇·楚 拉 基(Михайл Иванович Чулаки)教授学习作曲。1954年8月,共计有1375名留学生派赴苏联,其中研究生149人,大学生1226人,派遣人数是上年的2.36倍。其中工科留学生1020人。⑨占全部留苏学生的74.2%。 艺术22人。

3.1955年8月第三批

朱践耳、瞿维、邹鲁在1954年8月同时入北京俄专留苏预备部学习,1955年8月赴苏联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学习,三位同时师从对民族音乐有特别研究的著名作曲家谢尔盖·巴拉萨年(Сергей Баласанян)教授学习作曲。 为了更好地、扎扎实实地学习,朱践耳将原是三年制研究生的学习,申请改为五年制的本科学习;瞿维作为特别选修生在该院作曲系进修了四年。1955年8月,共计有1923人派赴苏联留学,其中 大 学 生1660人 , 研 究 生239人, 进 修 教 师33人 。⑩工 科1386人,占全部留苏学生的71.7%。 艺术23人。

4.1956年8月第四批

美丽其格是上世纪50年代国家向苏联派出的最后一位学习作曲专业留学生,也是六位留苏作曲家中的唯一一位少数民族作曲家。 美丽其格在1955年读大学四年级时, 由于各项表现突出,组织推荐他去苏联学习。他在北京俄专留苏预备部紧张地学习了一年后,1956年8月赴苏留学, 师从于著名作曲家维 萨 利 昂·舍 巴 林 (Виссарион Шебалин) 教 授 。 这 一 批 共1933人派赴苏联留学, 其中大学生1343人, 研究生493人,进修教师97人。 工科1274人。⑪占全部留苏学生的65.9% 。 艺术13人。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向苏联派遣了数批音乐留学生,此次留苏高潮与建国前的历次留学运动有着极大的不同:首先,此次留学运动以国家的力量大规模派遣留苏学生,以国家对国家的交流方式,得到双方国家的支持;其次,此次留学运动是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中国音乐文化事业战略部署和音乐创作人才培养最有效的途径。另外,国家在财力和物力都十分匮乏,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不惜花费巨资派送学生赴苏学习,并且完全由国家统一配给每一名留学生的全部生活物资,供给水平之高,涉及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完全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由中央政府直接参与、支持的真正大规模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留学工作,使我国对西方音乐及其创作技法的学习,比建国之前的历次留学都更加直接、更加具体、更加深入。 所以,中国专业音乐创作虽然起步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但是真正获得巨大发展应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纵观已有百年历史的近代中国留学运动,新中国留苏运动这种国与国之间如此长时间、大规模、有组织的留学活动,是史无前例的。 完全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大规模派遣留苏学生的阶段,也是留学成效最明显的阶段,更是我国专业音乐创作水平迅速提高的年代。

注释:

① ② ③ ④ ⑥ ⑦ ⑧ ⑨ ⑩ ⑪ 李 鹏 .建 国 初 期 留 苏 运 动 的 历 史 考 察 [D].华 东 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⑤吴祖强.七老八十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作曲作曲家苏联
AI:像贝多芬一样去作曲
小小作曲家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邀你来我家
作曲心语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George Gershwin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作曲家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