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时期歌曲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音乐文化的影响
2015-03-11金虹
金虹
苏俄时期歌曲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音乐文化的影响
金虹
苏俄音乐家在中国的活动主要源于三次较大的历史浪潮:第一次是19世纪末修建中东铁路的实际需求;第二次是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第三次是在新中国建国的初期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苏中文化合作协定》特定历史背景下。 本文着重探讨的是苏俄时期歌曲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音乐文化的影响,即苏俄音乐家在中国活动的第三个历史时期。
苏俄歌曲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中国音乐文化 影响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年度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C041;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C022。
中国近百年音乐文化(包括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研究、音乐出版等) 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复地向西方音乐文化和我国传统音乐深入学习、在艺术思想和艺术方法上不断大胆创新的过程。那么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两个时期的音乐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我国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左翼无产阶级音乐的发展,30年代和40年代苏联的许多音乐专家来华教学与演出,50年代新中国聘请前苏联音乐专家和派遣一批留学苏联的音乐专业学生,这期间有大量的苏联音乐特别是苏联歌曲在中国广为传唱。可以说,前苏联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音乐学习的榜样,并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音乐文化的发展方向。 由于特定的历史机遇,苏俄音乐成为了对我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外来音乐。
一、对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 新中国的音乐事业开始逐步步入发展阶段。 当时,在我国的音乐院校和音乐团体中,曾先后有30多位苏联的音乐专家在指挥、作曲、音乐学、演唱和演奏等专业教学,如巴拉肖夫、阿拉波夫、杜马索夫、阿尔扎马诺夫、美特维捷夫等。 还经常有苏联国家交响乐团等音乐团体来华演出,苏俄音乐论著被大量的翻译,新中国的音乐文化事业开始全面学习苏联。当时新中国还派出了一批音乐学生留学苏联,如歌唱家郭淑珍、徐宜等,指挥家李德伦、韩中杰、严良堃等,钢琴家刘诗昆、倪洪进等,小提琴家盛中国、林耀基和音乐家黄晓和等。
二、对音乐文化交流事业发展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 中苏音乐文化的交流形成了空前的高潮。 许多苏联一流的表演团体,如苏联国家交响乐团、苏联列宁格勒交响乐团、苏联红旗歌舞团等先后来华访问演出。许多世界级的苏联著名表演艺术家,如苏联钢琴大师杨波尔斯基和里赫特尔、苏联小提琴大师奥依斯特拉赫和柯冈、苏联男低音歌唱家葛美利亚、女高音歌唱家阿列尼琴科、女中音歌唱家达维多娃等,还有苏联作曲家查哈罗夫和穆拉杰里等,曾先后在这一时期来华进行讲学、访问等音乐学术活动。 同时,中国的实验歌剧院和“中国音乐家代表团”等,也曾先后出国访问和演出。 我国青年音乐家,如刘诗昆、殷承宗、顾圣婴、李名强和郭淑珍等,积极参加国际性音乐大赛,并频频获得优异成绩。 这一时期,《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伏尔加船夫曲》、《红梅花儿开》、《山楂树》、《三套车》以及《一条小路》等优秀苏联歌曲在我国广为传唱。1959年以后,中苏之间产生了政治分歧,中国与苏联的经济、文化等的关系逐渐处于冷却状态,只有少数学科的留学生交流还在维持。
薛范先生十分热爱苏俄歌曲并努力将其在中国进行传播,为了对薛范先生在中俄文化交流中的突出贡献进行表彰,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普京授予薛范“俄罗斯功勋奖章”,中国政府也曾授予薛范先生“中俄友谊奖章”。 在2009年举办的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薛范先生作了题为《俄罗斯歌曲在中国的传播》的会议发言,总结概括了建国以来我国对俄文歌曲的翻译和传播情况,并分析了苏俄歌曲能够在中国广为传唱的深刻原因,同时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投入到对俄罗斯歌曲的翻译工作中。毛宇宽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翻译苏联歌曲,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歌曲《俄罗斯的心飞向北京》是苏联作曲家向中国人民表达友情的最后一首作品,这首歌曲也是毛宇宽先生作曲的。我们要充分肯定苏俄歌曲的历史价值,因为它特别符合当时中国人的情感需求。薛范先生还认为在中国,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歌曲能像苏俄歌曲这样被翻译得如此大量和全面,传承得如此广泛而长久,给人们留下印象如此深刻而隽永,对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建设事业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对各类音乐创作发展的影响
在群众歌曲和少儿歌曲的创作方面,有影响的代表性作曲家及作品有,瞿希贤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李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寄明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 在独唱歌曲创作方面,代表性作曲家有验克、生茂等,代表性作品有《我为祖国献石油》、《唱支山歌给党听》等。 在合唱音乐创作方面,《红军不怕远征难》得到了广大群众和音乐界的一致肯定,是当时社会影响最大的声乐套曲。当时涌现出了一批受到社会欢迎的作曲家,其作品旋律动听,比较注意对音乐创作艺术和声乐表演技巧的发挥,深深扎根于我国民族音乐土壤之上,融合成了一种群众性和抒情性相结合的艺术品质。这一时期,各类新人才的成长促进了我国器乐创作的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有钢琴和小提琴为主的独奏创作,以二胡、琵琶、古筝为主的民族乐器的独奏创作,以及包括协奏曲在内的各类交响音乐和民族乐队的合奏创作。当时中国的歌剧创作比较注重对民族传统经验的继承,所创作的音乐优美动听且富于民族特色,也符合剧中人物形象刻画的需要,当时创作的不少歌剧深入人心,这阶段中国歌剧创作的成就是比较突出的。 在1958年后,代表性的作品有舞剧《鱼美人》(吴祖强、杜鸣心作曲)和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吴祖强、杜鸣心、王燕樵等作曲)。
四、对音乐表演事业发展的影响
在音乐表演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扩大建制的情况。如1956年以 后,在 上海创 建了“上海交 响乐 团”、“上 海 歌 剧 院 ”、“上海民族乐团”等。1962年在原来“中央乐团”和“中央歌舞团”的基础上先后创建了“中央民族乐团”和“东方歌舞团”。1964年,在“中央实验歌剧院”的基础上,创建了“中央歌剧舞剧院”和“中国实验歌剧舞剧院”。60年代在北京正式成立了综合性的“中央广播文艺工作团”。当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从国外学有所成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如指挥家李德伦、严良堃、曹鹏等,器乐演奏家顾圣婴、刘诗昆、殷承宗、盛中国等,声乐家苏凤娟、施鸿鄂等,他们在群众音乐文化生活中发挥了明显的骨干作用。在这一时期的音乐演出方面,除一些全国性的文艺汇演外,地区性的音乐汇演,如“上海之 春”、“哈尔滨 之夏 ”、“羊城 花会 ” 等,成为引发各地定期推出新人新作的重要基地。
五、对音乐理论研究及出版事业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初,陆续产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音乐专著和教材:如汪毓和主编的《中国现代音乐史纲》、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李重光的《音乐理论基础》、吴祖强的《曲式与作品分析》等。 这些努力,标志着中国音乐家自主办教育的观念有所提高,以往学校音乐教材依靠外国的状况开始有了根本性转变。李岩松的《中国俄苏歌曲的导航者——薛范先生》一文,认为青年一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以薛范先生作为榜样,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积极投入到苏俄歌曲的翻译工作中。刘莹的《俄苏群众歌曲在中国的传播》一文,认为对苏俄群众歌曲的研究、传播对于我国群众歌曲的创作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苏俄音乐有很多地地道道的人民音乐,俄罗斯艺术家深入到人民群众中,体察他们的喜怒哀乐,这很早就是俄罗斯音乐的一个特色。苏联音乐的积极方面在于进一步打破并拓展了“高雅艺术”的界限,全新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理念与深厚的文化传统相结合,造就了拥有大量音乐精品的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和流派,俄罗斯音乐的消极方面是它忽视了艺术在人民群众和艺术家中的自由等条件。俄罗斯音乐对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对中俄音乐交流的历史事迹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对其进行辩证思考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回顾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总结我国音乐学习、交流和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以更好地面向未来也具有现实的积极作用。
总之,我国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是在不断借鉴西洋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双重影响下前进。正确处理好音乐建设中的“古今关系”和“中西关系”,仍然是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4]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音乐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全面推进,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水平明显提高,音乐教育和音乐人才培养以及音乐理论的研究出版不断繁荣起来。苏俄音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给中国音乐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帮助和积极影响,中国音乐家对此是怀有感激之心的。现在中俄双边关系发展顺利,这十分有利于中俄音乐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中俄两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会逐渐呈现高层次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平等的繁荣局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苏两国音乐文化在反复交流碰撞、相互吸收和交融过程的中,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开始融入世界音乐发展的洪流中。 但是,我们当前缺乏深层次的音乐艺术生产过程和音乐教学过程,中国音乐家对于将中国音乐传播到世界的自信尚不够,俄罗斯音乐为什么能在艺术上和情感上得到世界范围的普遍认可,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应该也有必要探讨和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发展和建设中国的音乐文化事业,我们今后与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应该具备更加客观、理性和成熟的理念。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2]特里斯.M.沃尔克.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M].田林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咏莲.“变迁”、“覆盖”理念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1(1).
[4]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