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效果观察

2015-03-11常丽陈家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3期
关键词:肠溶补阳后遗症

常丽 陈家前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效果观察

常丽 陈家前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各32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 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 观测两组患者2个疗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 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后遗症治疗中, 补阳还五汤加减与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用药, 可充分体现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 改善患者运动功能, 值得推广。

脑梗死后遗症;补阳还五汤加减;肠溶阿司匹林;效果

脑梗死主要是因血管内膜受损﹑脑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脑动脉管腔狭窄, 并在其他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 致使局部血栓形成, 导致动脉狭窄完全闭塞或者加重, 导致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坏死, 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脑梗死多发于中老年群体, 发病突然, 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脑梗死患者多伴随有各种后遗症, 主要表现为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等障碍。近几年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其在脑梗死后遗症治疗中也取得了确切疗效。鉴于此, 本研究在脑梗死后遗症治疗中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肠溶阿司匹林, 现对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神经内科接诊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64例。按照中华医学会主办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提出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进行脑梗死确诊。按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年拟定的《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2]对患者发病后认知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进行评估, 若存在其中一项或者多项, 且时间达到6个月以上, 并经神经系统与头颅CT检测, 确诊为脑梗死后遗症。①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未合并有其他较为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疾病;签订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肝﹑肾损伤;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有过敏史或者属于过敏体质;病历资料不完整。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32例。对照组女11例,男21例, 平均年龄(53.7±6.6)岁, 平均病程(5.8±1.2)年;治疗组女12例, 男20例, 平均年龄(52.8±7.0)岁, 平均病程(5.6±2.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后均安排其接受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等康复训练, 同时给予常规营养脑神经药物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 行肠溶阿司匹林口服用药, 1次/d, 50 mg/次, 以2周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 同时给予患者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方剂:当归﹑赤芍各15 g, 黄芪30 g,桃仁﹑地龙﹑红花各10 g。针对上肢瘫痪患者, 增加桂枝10 g;针对舌尖或者口角歪斜患者, 增加全蝎﹑白附子﹑僵蚕各5 g;针对便秘患者, 增加肉苁蓉10 g;针对下肢功能障碍者, 增加天麻10 g;针对语言功能障碍者, 增加石菖蒲10 g。行常规煎煮, 取300 ml药汁, 早晚各服用1次, 1剂/d。以2周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评价方法 运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运动功能进行评估。该量表评分方法:正常运动(2分);部分运动(1分);无运动(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2 51.5±19.6 58.0±20.8a治疗组 32 52.0±18.2 69.3±21.6ab

3 讨论

3.1 脑梗死后遗症的发病机制 中医认为脑梗死当属“中风”的范畴, 多见于中老年群体。中医指出人到中老年, 元气亏损, 若长期处于精神紧张﹑作息紊乱﹑过量饮酒﹑致心火偏亢, 肝肾两亏, 诱发脑梗死。现代医学指出, 脑梗死后遗症主要是由于血小板聚集﹑血液粘滞度增加等变化, 致使脑部血流受阻, 继而导致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等症状, 引起一系列的语言功能障碍﹑偏瘫等临床表现[3]。传统医学认为引发脑梗死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为“气血逆乱致血溢于脑或者脑脉痹阻”, 由于脑梗死后遗症病程较长, 久病之下, 致使患者脉络受阻, 阴阳气虚, 神明失养, 痰湿血瘀, 为此, 传统医学认为本虚标实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 在脑梗死后遗症治疗中, 以改善临床症状, 控制复发率为主要目的。本研究在患者治疗中, 主要采用肠溶阿司匹林与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用药, 其中肠溶阿司匹林是脑梗死后遗症治疗中的主要药物,其主要成分为阿司匹林, 可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致使血液粘滞度下降, 改善脑部血流供应, 促使受损脑细胞功能快速恢复, 有效预防疾病复发或发展。但根据本研究结果来看, 单纯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 并不显著。作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 将现代药理知识与中医理论相结合, 将补阳还五汤加减与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应用, 该方中黄芪具有益气祛瘀的功效, 可有效帮助血管扩张, 改善脑细胞缺氧﹑缺血症状, 故方中对其重用[4];赤芍具有通利经脉,止痛祛瘀的效果;地龙具有活血通络的效果;当归则有补血活血的功效;红花﹑桃仁同样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此外,作者在方剂使用时结合不同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 给予相应的加减治疗。主要目的是发挥消栓通络, 益气活血的功效。根据研究结果来看, 治疗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脑梗死后遗症治疗中, 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与肠溶阿司匹林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可对血液粘滞度进行调节, 并起到活络经脉, 调节阴阳的效果, 故其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值得推广。

[1]李杰华, 曾美英, 梁兴盛.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后遗症30例疗效观察.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6):373-374.

[2]耿宏, 唐引引, 岳静宇, 等.补阳还五汤加减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研究.中医学报, 2012, 27(12):1639-1640.

[3]马洁华.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研究.亚太传统医药, 2015, 10(10):126-127.

[4]胡波.脑梗塞后遗症的中医辩证治疗.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4(31):180-18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202

2015-08-21]

527200 罗定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肠溶补阳后遗症
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抗栓作用的研究进展
吲哚美辛肠溶Eudragit L 100-55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春天的“后遗症”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FNA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偏头痛68例临床疗效观察
“肠溶片”该怎么服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